APP下载

论现代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利己和利他经济人假设

2011-04-08李增福

关键词:利他行为利己经济学

李增福, 袁 溥

(1.华南师范大学 经济与管理学院,广东 广州 510006;2.北京师范大学珠海分校 国际商学部,广东 珠海 519086)

2007年,程恩富教授在《中国社会科学》发表“现代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四大理论假设”一文,对于当前西方主流经济学的部分理论观点与假设进行了扬弃,结合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基石,进行了一系列理论继承与创新,充分体现了现代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的现实性、科学性和辩证性。[注]参见程恩富:《现代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四大理论假设》,载《中国社会科学》2007年第1期。其提出的“利己和利他经济人假设”,论证了“完全自私经济人假设”的不足,强调了人的行为中存在利他现象,明确指出了利己与利他是经济主体可能存在的两种行为特征和行为倾向。本文将对这一理论假设进行论证。

一、利己经济人假设的理论回顾

古典经济学体系的奠基人亚当·斯密在《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这本巨著中提出:“在文明社会中,随时有取得多数人的协作和援助的必要。……不论是谁,如果他要与旁人作买卖,他首先就要这样提议,请给我以我所要的东西吧,同时你也可以获得你所要的东西。……我们每天所需的食料和饮料,不是出自屠户、酿酒家或烙面师的恩惠,而是出于他们自利的打算。我们不说唤起他们利他心的话,而说唤起他们利己心的话。我们不说自己有需要,而说对他们有利。”[注][英]亚当·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第15页,郭大力、王亚南译,商务印书馆2002年版。斯密把经济现象包括商品交换、分工协作、货币流通等都看成是以个人的利己本性作为起点的,古典经济学体系也正是以人的利己性假设得以建立。由于个人追求私利与社会利益常有冲突,斯密提出以市场竞争作为看不见的手,通过个人追求个人利益改善自己的境况,其结果导致整个社会境况的提高。[注]参见邓春玲:《经济人假说的理论回顾及其启示》,载《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5期。斯密以后,其他古典经济学家如萨伊、李嘉图、马尔萨斯等几乎都将自利原则作为人类行为的根本动机。

随着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理论上需要对自利主义进行进一步拓展。杰文斯、门格尔和瓦尔拉斯以边际方法作为经济学分析工具,以边际成本、边际收益和边际效用等概念作为分析经济问题的突破口,使斯密提出的经济人“利己”思想得以深化。马歇尔作为新古典经济学的主要代表,强调了影响人类行为的动机是由一定数额的货币引起的。当然,他并没有将此追求绝对化,并没有认为人类活动的惟一动机就是惟利是图。作为瓦尔拉斯思想的继承人,帕累托支持抽象的“经济人”假设,对于经济人概念进行了这样的论述:经济学只需要考虑经济人的最大化理性行为,无需考虑其背后的苦乐主义心理特质。边际方法支持者认为消费者对自己的偏好有完全的了解,经济主体能够在所有备选方案中选择一个使其利润或效用最大化的点,所以此时经济人假设也包含了完全信息和经济主体完全理性的假设。以利己主义为基础的经济人假设被数学理性华丽的外衣所包装,得到了进一步的丰富和拓展。

20世纪60年代,穆斯提出“由于预期是对未来事件有根据的预测,所以它们与有关的经济理论的预测本质上是一样的,我们把这种预测叫做合理的预期”。“上述假说用更准确的话来表述,就是在具备相同的信息条件下,厂商的期望(或在更一般的意义上,主观的后果的概论分布)的分布,趋向于接近理论的预测(或客观的后果的概率分布)。”[注]外国经济学说研究会:《现代国外经济学论文选》,第14页,商务印书馆1997年版。理性预期概念表明,经济人在当前消费与未来消费,当前投资与未来投资等经济行为时,将会是充分理性的。卢卡斯把理性预期应用于政府宏观经济决策,扩大了理性预期学派的影响。

综上所述,在斯密引入利己主义后,经过边际革命和理性预期革命的推进,利己经济人的内涵得到扩展,包括:(1)经济主体的行为动机为追求个人利益最大化,除此以外的其他追求和目的均不在经济主体考虑之内;(2)经济主体有取得完全信息的外部条件,经济主体能够取得生产、消费和自身偏好的完备信息,从而有实现利己的可能性;(3)经济人有完全理性的能力,根据可行集内的各种选择,对现在和未来作出判断和合理预期后,发现最大化收益的最优解。

应该说,现代经济学的不断发展也是对经济人假设不断修正和完善的过程。赫伯特·西蒙提出了有限理性理论,认为人的行为理性是有限的、不完全的。现实世界中不存在完全信息的市场条件,收集、加工和整理信息均需要花费成本,同时人类的能力也是有限的,不可能达到完全理性。随后,莱宾斯坦提出了X效率理论,指出由于企业是由股东、经理层和一般雇员组成的集团共同体构成,对个人利益的追求将发生偷懒和搭便车行为,从而企业行为将偏离利润最大化。新制度经济学的代表人物诺思等人也否认了经济主体作出的决策是理性决策的论断,认为“理性选择”值得怀疑,过去的经验和知识成为路径依赖,对于现实的人的准确判断产生重要影响。现代经济学在随后的发展中开始进行部分修正,如承认部分理性和不完全信息等。假如说上述学派主要对于完全理性和完备信息进行质疑的话,行为经济学的代表人物加里·贝克尔则认为传统经济学中的利己经济人假设过于简单,分析和解释人类行为时需加入对利他行为的研究。

二、 纯粹利己经济人假设的理论局限

现代主流西方经济学理论认为经济人对于自利最大化的追求是合乎理性的行为,以此来解释各类经济现象。现实实践中,利己假设有一定的解释力,然而也应该看到,片面地强调经济主体利己的一面,不仅会产生“公地悲剧”、“囚徒困境”,使得个体的理性选择造成集体的非理性,同时也难以对于慈善和义举等人类行为作出令人信服的解释。尤其是现在,随着经济帝国主义的出现,经济学已将触角延伸到了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这种情况下,更有必要对于纯粹利己经济人假设,也就是说经济人仅追求自利进行必要的阐述,解释其理论的局限。

(一)混淆了人的自然属性与社会属性

人类作为自然界的生物,必然有与其他生物共同的属性。例如繁衍生息、摄取营养、进行新陈代谢、趋利避害。同时,人能够用抽象的意识形式反映外界事物对自身的作用,用自觉和能动的实践活动反作用于外界事物。人之所以具有这样的能力,是因为人类通过分工协作对客观事物不断进行认识和改造。人类通过从属和依赖较大的集体,通过和其他人密切、频繁、广泛地联系,形成集体合力,在保护其自然属性的同时认识和改造世界。可以说,人类为生存而展开的生产劳动正是依赖于它们的社会联系和社会关系的。马克思提到:“人们在生产中不仅仅影响自然界,而且也相互影响。他们只有以一定的方式共同活动和相互交换其活动,才能进行生产,人们相互之间便发生一定的联系和关系;只有在这些社会联系和社会关系的范围内,才会有他们对自然界的影响,才会有生产。”[注]《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第344、56页,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人由于需要和其他人发生联系,所以马克思说:“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注]《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第344、56页,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所以说,人与人的联系性构成了其有别于自然属性的另一种形态,即人的社会属性。人是自然属性与社会属性的统一体。[注]参见王孝哲:《论人的社会属性》,载《天府新论》2006年第1期。

人的自然属性从自然选择的角度出发,可以较好地被自利性所解释,然而人的社会属性中所包含的社会道德、文化、传统习俗,对社会正义与秩序的追求等,承载着对物质价值和精神价值的共同追求,并非单向的、线性的行为过程,人的行为既可能是简单功利主义的推动,也可能是崇高责任感与使命感使然,并不能概括为纯粹利己主义。

(二)孤立、静止地研究人性

人类发展历史中,不同时代的人们所面临的生产力不会相同,相互结合形成的社会关系不会相同,对人性的理解过程也一定是不断变化发展的。原始社会,生产力低下形成的原始公有制无法提供个体追求利己的土壤。美国人类学家摩尔根研究了古代印第安人的原始生活后认为:“很大程度上,生活中的共产制是印第安部落的生活条件中的必然结果。……在他们心里还没有产生任何可见程度的个人蓄积的欲望。”[注]贺卫、王浣尘:《经济人的概念在经济史中的成形和归宿》,载《财经研究》2000年第5期。奴隶社会、封建社会中,大部分人完全或部分失去人身自由和发展的可能性,依附和受控于少部分人,这时候奢谈追求个人利益最大化也只能流于空想。资本主义时代到来后,为摆脱过去的封建时代社会关系的剩余影响,古典经济学提出了基于利益最大化的利己主义人性观,谋求个人利己的同时无意识地增加社会总福利,个体摆脱控制和束缚追求自由竞争, 这毫无疑问相对于之前有着巨大的进步。然而如果不承认人性会随着生产关系的发展而有更多新颖元素和构成,不承认随着生产力的提高作为复杂集合体的人会更加强调伦理、社会责任和对其他物种的依赖与保护,无疑犯了历史唯心论的错误。

(三)研究视角的单一性和研究对象的复杂性出现矛盾

经济人的自利特征仅仅是现实中人的表现行为特征之一。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把人的需要分为五个层次:生理需要;安全保障需要;情感与社交需要;尊重需要;自我实现需要。其中人类对于后三个层次的需要不能简单从经济人利己假设得到满意解释。现实中,作为经济学研究对象的人是复杂统一体,有人紧要关头能舍身取义并且不留姓名,有人能在众人皆醉时大声呐喊,明知和大众行为相悖会降低自身利益仍坚持不懈;有人一方面生活中锱铢必较,另一方面在与自己无关的人需要援助时又能慷慨解囊。这些现象单靠经济学进行解释已经力不能及。对人性的理解需要多维度进行,从哲学、伦理、道德等方面解释可能更为全面,仅从自利一个角度阐释难免有所偏颇。

(四)假设依据根据推理而非经验性证明

德国历史学派代表人物李斯特批评人的纯粹自利假设为“以店老板的观点来考虑一切问题”的学说,这种“将个人利己性抬高到一切效力的创造者的论调”,将把“政治经济学变成一部单纯的利己主义的自然史”。[注]蒋爱华、刘必好:《历史与现状:两种维度中的经济人》,载《唯实》2004年第6期。

人们的行为动机是否只能以自利解释?福利经济学代表阿马蒂亚·森认为,自利经济人假设是以某种推理而存在,并非经验性证明。他以日本举例,指出生产效率高的日本有大量经验证据表明,责任感、忠诚和友善这些偏离自利行为的伦理考虑在其工业成功中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同时得出结论:“把所有人都自私看成是现实的可能是一个错误,把所有人都自私看成是理性的要求非常愚蠢”[注][印]阿马蒂亚·森:《伦理学与经济学》,第21页,王宇、王文玉译,商务印书馆2000年版。。

三、 利他经济人假设的多维度解读

对人类利他性和利他行为的研究早已开始。即便是提出人类自利性的亚当·斯密,在《道德情操论》中也指出人有同情心,承认人的利他性。随着社会生物学理论的演进,生物学家对生物利他性有了浓厚的兴趣。20世纪80年代开始,越来越多的经济学家开始关注利他主义,认为经济人自利假设并不能解释人类的所有活动,并发表了不同的见解。

(一) 利他行为的概念

利他一般作为利己的对立面,表现为相异于利己的一系列行为。事实上,大量研究证据表明,包括人类在内的生物体具有利他行为的一面。生物学意义上的利他是个体牺牲自身的适合度而提高其他个体适合度的行为,然而,经济学家对人类利他的定义并没有形成一致的意见。考察利他行为,实际上包括行为动机和行为后果两个方面。行为动机和行为后果可能一致也可能不一致。具体来说,包括以下几类:1.主观利他,客观利他;2.主观利他,客观利己;3.主观利己,客观利他;4.主观利己,客观利己。根据实施利他行为的主体是由于抱有的利他动机,还是这种行为实际导致的利他后果,不同的经济学家对于利他的定义也不尽相同。西蒙从利他行为的动机对利他进行了界定:“如果为了另一个人的财富或权力而牺牲了自己的财富或权力,那么行为就是利他的,如果寻求最大化财富或权利,则行为就是自私的。”[注][美] 赫伯特·西蒙:《西蒙选集》,第479页,黄涛译,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贝克尔则从利他行为的后果看产生对他人有利的效果即利他行为,并对其进行了评价,认为“人类之所以要选择利他行为,就是因为利他方式可以在广泛的市场和社会交换中增加信用,减少成本支出”[注]孙君临:《当代国外的利他主义研究》,载《哲学动态》1999年第8期。。Bar-Tal认为,利他行为有以下特点:1.必须对他人有利;2.必须是自愿的;3.行为必须有意识且有明确目的;4.所获得收益必须是行为本身;5.不期望有任何精神和物质的奖励。[注]彭茹静:《利他主义行为的理论发展研究》,载《江西社会科学》2003年第7期。

(二) 利他行为的分类

从利他行为的分类来说,根据具体行为内容,利他可以分为亲缘利他、互惠利他、纯粹利他和强互惠利他。1.亲缘利他,是具有血缘关系的生物个体对自己的亲属作出的牺牲,不含功利目的;2.互惠利他,是没有血缘关系的个体间为了回报而互相提供帮助;3.纯粹利他,是没有血缘关系的个体,在主观上不追求任何物质回报的情况下采取的利他行为;4.强互惠利他,是人类中的部分个体具有一种行为倾向,能与团体中的其他人合作,并不惜花费个体成本惩罚那些破坏群体规范的人,即使这些成本并不能被预期得到补偿。[注]胡石清、乌家培:《从利他性到社会理性——利他主义经济学研究的一个综合观点》,载《财经问题研究》2009年第6期。根据利他实施过程中对行为方的影响,可以把利他分为自己利益受损他人得利的利他、自己利益不受影响他人得利的利他、自己利益增进他人得利的利他等三种形式。

(三) 利他行为的解读

人类作为同时具有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的统一体,既有一般生物的利己特质,又有不同于一般生物的利他行为,所以对人的利他性不能从单一视角展开,需要多维度、全方位地考虑。

1. 进化论和博弈论与亲缘利他、互惠利他

从生物学角度,族内物种相互竞争占取有限的养分和食物是常见的情况,然而,个体之间彼此合作、互助的现象也普遍存在。生物进化和社会生物博弈角度能较好地解释包括人类在内的亲缘利他、互惠利他。

生物进化学家汉密尔顿提出了亲缘选择理论,认为具有血缘关系的家庭成员中,利他者往往只为自己的亲属提供帮助或作出牺牲,这是因为受惠者和施惠者具有一部分相同的基因,牺牲自己是为了在继承者中增加自己的基因遗传份额。社会生物学家威尔逊则提出,人类的行为很大程度上和其他动物的社会行为一样,是由基因决定的,是自然选择的结果。道金斯则把基因理论推向极致,他认为,大自然自然选择的基本单位,并非物种个体本身,而是基因这一基本遗传单位。传递基因的自私性决定了生物的亲缘利他实质是使基因在自我复制中一代代有效地传递下去,近亲间的利他行为受益的是相同的基因,其目的是为了自己的利益。[注]参见刘鹤玲:《利他与合作:生物有机体的生存策略和进化路径》,载《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12期。

对于非亲近个体间的利他行为,阿克塞尔罗德和汉密尔顿运用博弈论方法,发展了合作进化理论。两个无亲缘关系的个体之间进行互助合作。一个个体之所以冒着降低自己适合度的风险帮助另一个无亲缘关系的个体,是因为在今后与受惠者再次相遇时它有可能得到回报,以获得更大的收益。取得未来可能的回报是互惠利他者的根本目的。对于两个相遇的个体,假如博弈是单局或给定局数,则博弈者自私比利他有利;假如是多次且局数不定的博弈过程,那么在迭演囚徒困境中,利他是最好的策略,利他行为能够得以进化并保存。

互惠利他理论一定条件下可以解释生物群体的利他行为,但是在解释人类非亲缘利他现象时存在一定的困难:一方面,互惠利他模型假定群内个体与固定的伙伴在一定时期内进行多局博弈,人类行为中则表现为个体有中止和无亲缘个体交易的权利;另一方面,互惠利他模型有效的条件是两人或小规模个体博弈,人类社会则是个人可以和大量其他个体进行合作,所以,需要发展新的理论解释这种现象。在这种情况下,间接互惠理论和有成本信号理论诞生了。

修正后的互惠利他理论——间接互惠理论认为,利他行为的施惠方并非期待受惠方的回报,而是期望得到其他人的回报。第三方奖励那些具有利他声誉的个体,通过奖励他们也可以获得一个良好的声誉从而得到别人的奖励。[注]参见黄少安、韦倩:《利他经济学研究评述》,载《经济学动态》2008年第4期。有成本信号理论认为,在信息不对称情况下,人们通过利他行为传递一种受人喜欢的,能够反映其具有的不能被观察到的良好品质的信号,从而为自己建立一定的声誉资本,为获得长期利益打下基础。

2.效用理论与纯粹利他

纯粹利他表现为人类个体主观上不追求物质回报,同时又进行利他行为。需要注意的是,尽管利他者不追求物质回报,并不一定意味着拒绝隐含的其他回报(例如名望和受尊重度提高等)。结合效用理论可以对此作出一定的解释(并不仅限于此)。贝克尔认为,人们会在不同程度上具有重视其他人对自己评价的偏好。这种偏好构成个人的社会价值(例如尊严、社会地位等,它们也是个人效用的重要组成方式)。人们不可能在市场上直接买到这类“社会价值”,但可以采取迂回的生产方式,利用自己掌握的资源(货币、时间等)提高他人对自己的评价,实现个人的社会价值。也就是说,一个人想要获得他人的尊重、荣誉和社会地位等“产品”带给自己的效用,就需要考虑他人可能的反映,根据自己的资源现状,以最有效的方式生产出所想要的“产品”或个人的社会价值。也就是说,某些人体现出更多的利他主义,可能仅仅意味着它们把利他主义行为作为得到他所希望的受人尊重的最有效行为。[注]参见杨春学:《利他主义经济学的追求》,载《经济研究》2001年第4期。

3.神经经济学与强互惠利他

强互惠利他者花费个体成本惩罚那些破坏群体规范的人,但这些成本并不能被预期得到补偿,典型的例子就是明知自己利益可能受损的情况下挺身而出和坏人坏事做斗争。这种人类行为背后的原因是什么,可能的回答包含在神经经济学的解释中。

研究者认为,如果无法从外界得到足够的激励,强互惠者只能从惩罚行为中得到满足。大脑的背侧纹状体包括尾核与壳核的神经回路与人类及灵长类动物的激励活动有关,所以此部位应在利他惩罚行为发生时有所反映。利用正电子发射成像技术和试验手段,研究者发现强互惠利他行为发生时,此部位的脑区被激活,尾核与壳核的血流峰值显示,其活跃程度远远高于平均水平,接受试验者表现出强烈的惩罚愿望并通过惩罚行为得到较高的满足。[注]参见黄少安、韦倩:《利他经济学研究评述》,载《经济学动态》2008年第4期。

综合以上内容,有充分的证据表明,人类具有一般生物具有的自利性,同时也在社会生活中大量反映利他性,利他行为也已经或正在被相应的理论所证实,否认经济个体同时也有利他性显然是不客观的。

四、 利己和利他经济人假设的意义

(一)体现了马学为体、西学为用、综合创新的科学研究方法

“体”,相当于哲学中的本体、实体;“用”,则相当于有价值的客体。理论研究中的体用观,体现了对内在本质及核心的把握与内容深化丰富的统一。就经济研究而言,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从抽象到具体,体现了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结合。“马学为体就是坚持以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作为中国现代经济学的根本和主导。这就是说,中国经济学的现代化在研究方向上,必须始终毫不动摇地坚持唯物史观的指引,遵循着马克思的理论的道路前进;在内容上,必须毫不动摇地以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知识体系中的基本范畴、科学原理为主体,面对新的历史条件拓展和创新,在处理中外多元经济思想的关系上,必须毫不动摇地坚持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指导地位。”[注]程恩富:《改革开放与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创新》,载《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2期。另外我们也应该看到,西方古典经济学产生的200多年时间里,也产生了大量有价值和富有解释力的理论,例如厂商理论、经济增长理论和产业发展理论等,拓宽了人们认识客观经济本质的视角。通过去伪存精,将其合理的部分充分吸收,与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相结合,无疑能丰富马学,推动马学的研究。

以经济人假设为例,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强调对人的经济活动进行研究时要把人放在社会关系中研究,虽然并没有直接提出经济人的概念,但对经济研究提出了基本原则。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并没有绝对地否认传统的经济人假设中关于人追求自利的说法,只是强调其片面单一单维度的一面。程恩富教授提出的利己和利他经济人假设(己他双性经济人假设),既在具体表述上超越了马列经典经济学,又在科学范式上超越了当代西方经济学,在国外经济学发展分化的层面上,以马学为纲,不排斥西方经济学的合理营养,从简单引述经济学原著到进行理论创新,在建立“后马克思经济学新综合体”方面作出了有益的尝试。

(二)建立了具体优良的道德伦理观

传统的经济人假设,突出了经济主体自利的一面,强调了经济主体相互竞争,通过互相交换实现和满足自身需要。从道德伦理的角度,利己主义通过鼓励个体对利益的诉求,增进了个体利益甚至是社会利益。然而,在个人利益与他人利益、集体利益、国家利益相冲突的情况下,过度强调利己性会伤害个人的无私利他、自我牺牲的热忱与冲动。

另一方面,单纯强调人的利他的一面,可能也存在问题。首先,利他行为的发生一般也是有条件和有适用范围的;其次,利他虽然鼓舞了人们无私奉献的热情,但丝毫不承认人可以从自身利益角度出发会对人的欲望和自由产生侵犯。*参见王海明:《利他主义与利己主义辨析》,载《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第1期。

承认利己利他双性假设,肯定人类行为和人性中存在利己和利他的两面,有更为普遍的意义。人是己他双利的结合体的观点,不仅能肯定利己不损人的价值取向,鼓励增进社会和个人利益的追求,也承认为己利他、利己利他的合理性,避免了空谈利他可能造成的虚无主义,同时也追求社会正义,鼓励个体平等地参与社会生活,形成全社会讲诚信、讲道德、讲秩序、讲法律的社会规范,又承认和赞美了人性中无私利他、舍己利他、抛小家为国家的至善、崇高美德,符合具体优良的道德伦理观,具有全面、思辨和鲜明的时代性。

(三)具有理论完备性

利己和利他经济人假设从辩证法和历史唯物观角度提出了三个命题:经济活动中的人有利己和利他两种倾向或性质;经济活动中的人具有理性和非理性两种状态;良好的制度会使经济活动的人在增进集体利益或社会利益最大化过程中实现合理的个人利益最大化。

己他双性经济人假设从人类发展和人类历史演进的角度观察人的行为活动,避免了传统经济人假设的局限性。承认人类经济活动中存在理性和非理性两种状态,则进一步肯定了己他双性经济人假设广泛的适用范围;相信集体利益、社会利益和个人利益在良好的制度安排下能够共存共生,对于坚定不移地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于在公有制为主导的前提下探索适应于市场经济发展的具体经营和管理制度意义重大,体现了科学经济理论的认知和社会建设功能。

猜你喜欢

利他行为利己经济学
移民与健康经济学
组织中利他行为的可持续性及其前因机制:基于主动性动机视角*
利他,是最高形式的利己
“利己”二面
概念辨析、条分缕析论述文走向“深刻”的策略路径
简明经济学
积极心理学视角下高职学生的网络利他行为研究
利他行为研究综述
经济学
具身认知视角下的大学生利他行为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