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自我管理能力的研究进展

2011-04-08蔡洁林世红韦成信徐向新黄琦罗辑邓甲秀蒙巧

护士进修杂志 2011年13期
关键词:瓣膜病瓣膜慢性病

蔡洁 林世红 韦成信 徐向新 黄琦 罗辑 邓甲秀 蒙巧

(广西柳州市人民医院护理部,广西柳州 545006)

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自我管理能力的研究进展

蔡洁 林世红 韦成信 徐向新 黄琦 罗辑 邓甲秀 蒙巧

(广西柳州市人民医院护理部,广西柳州 545006)

心脏瓣膜置换术 自我管理 生活质量

心脏瓣膜病,是由于心脏瓣膜(包括瓣叶、腱索及乳头肌)的炎症引起的结构毁损、纤维化、粘连、缩短及瓣膜粘液瘤样变性,缺血性坏死,钙质沉着或先天发育畸形等所致的心脏瓣膜病病变。在发展中国家,风湿性心脏病是心脏瓣膜病最常见的病因;而在一些发达国家,心脏瓣膜退行性病变是心脏瓣膜病的首要病因[1]。目前人工心脏瓣膜置换术已成为治疗心脏瓣膜病的主要手段。手术能使患者早期解除病痛,恢复生活能力及工作能力。置换人工心脏机械瓣膜的患者术后均需要接受抗凝、强心、利尿、扩管等治疗,人工心脏瓣膜置换术后并不是治疗的结束,而是术后心脏功能维护以及抗凝治疗的开始,与抗凝治疗相关的出血、血栓形成,体循环血栓栓塞是瓣膜置换术后最常见的危及生命的并发症,而置换心脏机械瓣膜需要终生抗凝治疗,如患者自我管理能力不足,抗凝不足易出现栓塞,抗凝药物过度则会导致出血,危及患者生命,所以患者应有很强的自我管理能力才能配合治疗,促进疾病康复,提高生存质量。

1 自我管理

1.1 自我管理的理论基础是自我效能(self-efficacy)理论[2]。自我效能是人类行为的决定因素,是个人因素的中心,影响着自我管理的实施,是自我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自我效能由美国心理学家Bandura[3]提出,它是指个体对自己执行某一特定行为的能力大小的主观判断,即个体对自己执行某一特定行为并达到预期结果的自信心,自我效能是自我管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患者的自我效能水平越高,其自我管理行为越好[4]。自我效能可通过四种途径和办法产生并提高[5],即:(1)个人完成某一行为的亲身经历;(2)别人的间接经验;(3)口头劝说;(4)生理状况四个方面,通过调控健康行为、态度和情绪而影响人的健康状况和生活质量。

1.2 自我管理能力 主要包括三方面内容[6]:一是疾病或行为管理,指照顾自己的健康问题,定期服药或医学检查、改变膳食和其他高危行为等;二是角色管理,指建立和保持在社会、工作、家庭和朋友中的新角色,继续履行自己的责任和义务;三是情绪认知管理,指处理和应对疾病所带来的各种情绪,如抑郁、焦虑以及恐惧等。自我管理模式并不是为了取代传统的医疗服务,而是作为一种有益的补充,即主张“在医生的保驾护航下,病人自己照顾自己”。自我管理模式的目的是管理带病状态的生活,增强管理技能和自信度,改变个体行为,解决健康问题。

1.3 自我管理方法 源于心理行为治疗领域,心理学家在实践中认识到患者在改变行为、促进健康方面的巨大潜力创建了该方法。Curtin认为[7]自我管理是患者积极努力地监测其自身健康状况和参与护理活动,以达到最佳健康状况,预防并发症的发生,控制症状,节省资源以及将疾病对其生活方式的影响降至最小程度的方法。

1.4 自我管理的影响因素 自我管理的影响因素包括:病人受教育水平、病程长短、病情的严重程度、社会支持和自我效能,其中自我效能被认为影响自我管理的最重要因素[8]。有调查显示,患者自我管理行为总体及各项与其自我效能均显著正相关,说明患者自我效能水平越高,其自我管理水平越好[2]。

2 自我管理在临床的应用

自我管理可显著改善慢性病参加者的健康行为和生活质量,降低医疗费用,避免或延缓可预防性并发症的发生[9]。慢性病自我管理项目(Chronic Dis-ease Self-management Program,CDSMP)的首创者美国斯坦福大学病人教育研究中心的Dr Kate Lorig及其同事,是以自我效能理论为理论框架进行设计的[5]。此项目不仅在躯体性疾病的治疗中取得了成功,其在临床护理中也得到了相应的发展。在心脏学科方面,Smeulders等[10]对安装了心脏转复除颤器的患者进行自我管理能力的培训,提高了患者的总体自我效能感、生活质量、社会功能。目前DeWalt等[11]对心力衰竭的病人进行日常生活的自我管理教育,包括自我症状的评估、食盐量的控制、有计划的运动、提高服药依从性等。有研究表明,冠心病患者只有在增加自我效能感的基础上才能更好地提高自我护理能力[12],较低自我效能感不利于稳定性冠心病患者心功能的提高或稳定而进展为心衰[13],自我管理能力提高对维持和促进心律失常和冠心病患者的健康有着积极的效果。目前护理人员正逐步地在临床上开展此项目[14-16],如任洪艳等[17]对冠心病患者的自我管理行为及相关因素进行分析等,这些都表明了自我管理教育对内科、外科、慢性病、非慢性病等有较好的成效,可通过知识宣教和行为的干预提高患者对疾病的自我管理水平。研究证实包括高血压在内的慢性病患者进行自我管理能改善患者的健康行为和健康状况,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降低患者的医疗费用[18]。从其他专科护理领域的自我管理模式应用的效果来看,提高患者自我管理水平,能更好地增强患者的自我效能感,维持和促进患者的健康,节约医疗资源。

综上所述,通过分析瓣膜置换术自我管理水平和自我效能感对患者健康状况的影响,建立有效的患者自我管理行为模式是非常有必要的,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和实用价值。正确规范的自我管理能力,可缩短患者病程,减少用药,促进患者康复。但如何让患者进行规范的自我管理还有待于进一步的研究及探讨。

[1]Goldbarg SH,Elmariah S,Miller M A,et al.Insights into degenerative aortic valve disease[J].J AM coll cardiol,2007,50:1205-1213.

[2]刘鹏飞,王宜芝,孙玉梅,等.腹膜透析患者自我管理行为与自我效能的相关性分析[J].中华护理杂志,2006,41(7):615-617.

[3]Bandura,Albert.Self-efficacy:The exercise of control[M].New York:W.H.Free Man,1997:1.

[4]张美芬,张利峰,张俊娥,等.肾移植受者出院后自我管理行为与自我效能的相关性研究[J].护士进修杂志,2009,24(9):780.

[5]Lori K,Sobel D,Stewart A,et al.Evidence suggesting that a chronic disease self-management prog ram can improve health status while reducing hospitalize-tion:A randomized trial[J].Medica1Care,1999,37(1):5-14.

[6]KennethA,Hokoyd KA,T homas L.Self-management of chronic disease:Handbook of clinical interventions and research[M].Olrando:Academic press Inc,1986:1-10.

[7]Curtin RB,Mapes DL.Health care management strategies of long-term dialysis survivors[J].Nephrol Nurs J,2001,28(4):385-392.

[8]傅东波,傅华.慢性病自我管理[J].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2002,10(2):93-96.

[9]Tamim Ahmed,VictorG,Villagra.Disease management program intervention,behavior modification,and dosage effect[J].Consum Policy,2006,29:263-278.

[10]Smeulders ES,van Haastregt JC,Dijkman-Domanska BK,et al.Nurse-and peer-led self-management prog ramme for patients with an implantable cardioverter defibrillator:a feasibility study[J].BMC Nurs.2007,6:6.

[11]DeWalt DA,Broucksou KA,Hawk V,et al.Comparison of a one-time educational intervention to a teach-to-goal educational intervention for self-management of heart failure:design of a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J].BMC Health Serv Res.2009,9:99.

[12]Lapier TK,Cleary K,Kidd J.et al.Exercise self-efficacy,habitual physical activity,and fear of falling in patients with coronary heart disease[J].Cardiopulm Phys T her J.2009,20(4):5-11.

[13]Sarkar U,Ali S,Whooley MA.Self-efficacy as a marker of cardiac function and predictor of heart failure hospitalization and mortality in patients with stable coronary heart disease:findings from the Heart and Soul Study[J].Health Psychol,2009,28(2):166-173.

[14]Yip YB,Sit JW,Fung KK,et al.Effects of a self-management arthritis programme with an added exercise component for osteoarthritic knee: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J].Journal of Advanced Nursing,2007,59(1):20-28.

[15]邓三于,常彩云,李雪莉,等.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自我管理行为干预效果分析[J].护士进修杂志,2010,25(6):532-533.

[16]叶红霞.院外干预对心肌梗死患者自我管理及知识水平的影响[J].中国现代医生,2010,48(8):43-44.

[17]任洪艳,刘丽萍,赵庆华.冠心病患者自我管理行为及相关因素分析[J].第三军医大学学报,2009,31(14):1374-1377.

[18]来小彬,万巧琴,尚少梅,等.社区护士主导的同伴教育对高血压患者自我管理行为的影响[J].护士进修杂志,2010,25(1):13-14.

Heart valve replacement Self-management Quality of life

蔡洁(1964-),女,广东,大专,副主任护师,护理部主任,从事护理管理工作

R473.6

A

1002-6975(2011)13-1224-02

2011-02-24)

猜你喜欢

瓣膜病瓣膜慢性病
肥胖是种慢性病,得治!
新活素治疗瓣膜病和非瓣膜病心脏病所致心力衰竭的效果分析
三维超声联合超声二维斑点示踪技术在心脏瓣膜病评估中的价值
老年人群非瓣膜病心房颤动抗凝治疗
健康体检常见慢性病及指标异常流行病学分析
心瓣瓣膜区流场中湍流剪切应力对瓣膜损害的研究进展
“烂”在心里
探讨老年退行性心脏瓣膜病的临床特征和危险因素
居民慢性病患病率十年增一倍
逆转慢性病每个人都可能是潜在的慢性病候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