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生儿下腔静脉PICC置管体会

2011-04-08郭宇

护士进修杂志 2011年13期
关键词:下腔生理盐水输液

郭宇

(甘肃省妇幼保健院,甘肃兰州730050)

经外周中心静脉置管术(PICC)应用于新生儿重症监护中,具有操作简单、成功率高、并发症少等特点,既可减少对患儿的过度刺激,又保证了抢救的及时用药和静脉营养的供给。此项技术在我科开展以来,共完成PICC 85例,其中极低出生体重儿82例,低血糖3例;76例选择静脉进行穿刺上腔静脉置管,9例均因上腔静脉置管失败后选择下腔静脉置管。现将体会报告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患儿9例,男5例,女4例,大隐静脉穿刺置管6例,股静脉穿刺置管3例。7例为极低出生体重儿,最低体重 800 g,最大体重1 280 g,最小胎龄25+3周,最大胎龄32周。

1.2 方法

1.2.1 术前准备 征得患儿家长同意后,根据医嘱,查看相关生化指标,置患儿于辐射床,平卧位,戴保暖帽,心电监护。由具有PICC穿刺经验的护士操作。

1.2.2 材料 选用美国BD公司生产的1.9Fr规格(PICC)单腔导管。

1.2.3 体表测量导管预入长度 (1)大隐静脉置管:术侧下肢与躯干成45°角,从膝关节内侧预穿刺点沿静脉走行方向至脐部的长度即为插管长度;(2)股静脉置管:扪及股动脉向内0.5 cm为穿刺点,沿静脉走行方向至脐部的长度即为插管长度。

1.2.4 置管方法 操作时病儿置辐射床上,心电监测,取平卧位,腿外展45°,自膝关节内侧穿刺,整个过程必须严格无菌操作,修剪导管所需长度后,用1 U/ml肝素钠冲管,并且浸放在生理盐水中,增加手术过程导管的抗凝和润滑作用[1]。静脉穿刺见回血后,推出针芯,用眼科镊子将导管自导入鞘中慢慢送至所需长度,小心退出导入鞘,然后,压迫穿刺部位止血,出血停止,用生理盐水清洁局部,再用碘伏消毒,干燥后,用3M无菌透明敷料固定导管的体外部分。

1.3 置管过程 9例中6例自大隐静脉穿刺下腔静脉置管,5例置管过程顺利;1例导管送至腹股沟处遇有阻力,按摩血管,抬高术侧臀部,调整患儿下肢位置,将导管往外退2 cm,导管外端左右转几圈避开静脉瓣,送管时一边抽回血一边缓慢推注生理盐水后置管成功。置管后,使用小夹板固定膝部避免剧烈活动,防止针眼处出血。3例股静脉送管过程均顺利。完成操作,进行X线检查,确定导管尖端位置是否在第5腰椎处,插管过深者可以适当拔出,而过浅则不可再进管,并作好记录。

2 结果

2.1 置管位置 9例中6例X线片提示导管末端位于第5腰椎处,2例位于3、4腰椎间,1例位于12胸椎。将位于12胸椎者退出2 cm后复查腹片,见导管位置位于第5、6腰椎间。

2.2 置管时间 (1)大隐静脉穿刺置管6例,最短留置时间5 d,最长留置时间22 d。置管期间输液速度3~15 ml/h,最高持续输入葡萄糖浓度25%。1例治疗5 d后家长放弃治疗。1例在输液治疗第17天时发生下肢水肿,使用50 U/ml肝素钠盐水2 ml正压封管,停止输液,抬高下肢,TDP局部理疗,2 d后水肿未消失,提前拔管。4例顺利完成输液计划撤管;(2)股静脉穿刺置管3例,留置时间分别为3 d、4 d、7 d。1例病情危重,3例均因家长放弃治疗拔管。

2.3 细菌培养 9例中5例计划拔管做导管前端细菌培养,均无细菌生长。其余4例未做培养。

3 体会

3.1 下腔静脉收集下肢、盆部、腹部静脉及其属支的静脉血液,这些属支之间存在有多处吻合。第5腰椎体表定位不易确定,应注意管端位置,送管不要过长,以免发生导管尖端异位,影响脏器静脉回流。

3.2 穿刺点选择内踝处,置管路径较长、静脉瓣多,送管时易遇阻力;而股静脉较深,穿刺时为盲穿,有一定的风险,可能会误穿动脉,置管后为强迫体位,影响患儿下肢活动,增加患儿不适感和护理难度,易被尿便污染而发生感染,不适合长期留置。最好选膝关节内侧大隐静脉为穿刺点置管。

3.3 临床上往往会发现部分患儿的肘部静脉显露不明显,穿刺难度大,而大隐静脉相对比较清晰,所以,采用大隐静脉穿刺置入PICC,可以作为肘部静脉无法进行穿刺时的第二选择。大隐静脉置管的护理除做好常规护理外,因受体位的影响,更应注意预防感染和观察腿围的变化。

[1] 董荣芝.185例新生儿 PICC常见并发症临床护理研究[J].中国实用医药,2009,2(4):6.

猜你喜欢

下腔生理盐水输液
Physiological Saline
生理盐水
自灸也能预防输液发热反应
改良序贯法测定蛛网膜下腔注射舒芬太尼用于分娩镇痛中的半数有效剂量
六合丹防治输液性静脉炎的Meta分析
自制生理盐水
在为老年患者静脉输液时应用留置针改良固定法进行输液的效果
复合手术救治重症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体会
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血管痉挛的观察与护理
16排螺旋 CT 诊断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应用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