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宜居城市理论综述
2011-04-08周长城邓海骏
周长城, 邓海骏
(武汉大学社会学系,武汉 430072)
国外宜居城市理论综述
周长城, 邓海骏
(武汉大学社会学系,武汉 430072)
以城市是人类经济与社会发展水平的综合反映为主线,以城市理论发展的历史为序,将国外具有一定代表性的城市建设理论、思想进行了梳理,阐释了霍华德的“田园城市”理论和萨迪亚斯的“人类聚居”学理论以及诸多当代宜居城市的理论和思想。
宜居城市;理论;国外综述
一、引 言
举世瞩目的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主题演绎是“城市,让生活更美好”,中国国家馆确立的主题是“城市发展中的中华智慧”。在世界博览会的历史上,这是第一次将“城市”确定为一届博览会的主题。这些都昭示着城市已经成为了当代人们关注的焦点。在城市发展的各种理论和思想中,目前被公认最有代表性的理论是“宜居城市”理论,能够成为“宜居城市”是当今每个城市的梦想和荣誉。
“宜居城市”的概念是随着人类生产力的发展而逐步提出来的。在国外,这一概念的萌芽可以追溯到古希腊的人本主义思想和提倡公平正义的理念。随着西方工业化的发展,到19世纪末,作为工业化主要阵地的城市,在居住环境、市民生活等方面出现了大量的矛盾和问题。这时候,不仅仅是少数学者,而且普通城市居民也开始关注城市的人居环境问题。霍华德的“田园城市”的理想就是在这个时候出现并引起大家关注的。他的《明日的田园城市》(Garden Cities of Tomorrow)一书被认为是近代宜居城市思想的萌芽。二战以后,世界经济特别是欧美经济得到快速发展,随着工业化的快速推进,有限的自然资源与不断扩大的工业生产和居民消费需求之间形成了比较尖锐的矛盾。为此,大量学者从不同的思考方向对城市的科学发展和规划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探索。其中,大卫·史密斯(David L.Smith)在其著作《宜居与城市规划》中,提出了宜居的概念,倡导了宜居的重要性[1]。从20世纪70年代以来,西方国家的学术界开始陆续出现了“livable city”和“best place to live”等的概念和提法,对城市宜居问题的研究及实践开始在学术界和公众中引起了较大的关注。为此,美欧等民间还成立了关于人类宜居性的研究组织,如1985年,亨利·列那德(Henry L.Lennard)发起成立了“让城市成为宜居之地国际会议”(The International Making Cities Livable Conference),世界上研究宜居城市的权威学者和有关城市的管理者都被邀请参加该会议举行的研讨会。该会议的定期举行以及众多权威学者的积极参与使得该会议组织后来成了关于宜居城市研究的比较权威的国际学术组织。20世纪80年代后,不同学科的研究人员提出了多种宜居城市的理念,如新都市主义思想、健康城市的概念、建设园林城市等[2]。从20世纪末开始,世界城市化运动又一次得到了比较大的发展,特别是广大发展中国家,城市化速度快速提高。世界各国对城市的宜居性研究越来越重视,如彼德·史密森、培里杰等人认为,所谓城市的“宜居性”,应该就是城市的基本设施,如街道、居住小区、建筑等让人们感到自然、舒服、亲切;城市里的一切就像大自然一样和谐相处。埃文斯(Envas,2002)认为:“城市的‘宜居性’概念包含两个方面的含义:适宜居住是其中之一;第二,宜居城市应该符合生态可持续发展的要求。”[3]
二、国外宜居城市产生的思想基础
追溯国外宜居城市的思想基础——主要是西欧和北美的宜居城市理论的思想基础,应该可以从14世纪下半叶发源于意大利并传播到欧洲其他国家的人本主义思潮当中找到它们的影子。人本主义是构成西方文化的主要要素之一,强调尊重人的价值和维护人的尊严,把人看成万物的尺度,主张以人性、人的有限性和人的利益为主体的哲学。人本主义思想也是文艺复兴中表现人的独特价值的一个基本方面,当时的思想家以此为思想起点,把人重新纳入自然和历史世界中去,并以这个观点来解释人。
在资本主义早期,因为生产力得到了暂时的释放,经济发展比较快速,使得人们的生活条件有了比较大的提高,但不平等和剥削的存在使得社会矛盾仍然是社会生活中不可避免的现象。这些矛盾促使思想家们思考怎样设计社会管理方式,使得社会成员能够生活在更加平等、和睦相处的社会环境中。人本主义仍然是当时知识精英们主要推崇的思想,但莫尔的“乌托邦”空想社会主义思想超越了人本主义的界限。他所设计的“公有”社会模式,着力对广大下层民众表现出宽广的人文情怀。他所设计的社会虽然不仅仅是一个城市的生活状况,但对后来西方有关宜居城市的思想产生了基础性的导向作用。在莫尔的“乌托邦”社会中,物资充足,居民的生活有充足的保障,所有居民就像生活在一个大家庭里一样,互敬互爱。当历史的车轮驶入18、19世纪的时候,西方社会的各种矛盾和冲突越来越突出。特别是社会底层的工人们受到的剥削压迫非常繁重,他们贫困的生活与上层社会的富丽豪华、穷奢极欲形成了鲜明对比。这引起了许多有识之士的认真思考和反思。为化解社会矛盾,他们努力寻找通向平等、富足、互爱之理想社会的良方。欧文就是其中有代表性的一位,他所设计的未来社会应该是这样的:在这种理想的社会中,没有城市和乡村的差别;不存在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对立;不再有造成贫富差别的私人经营和雇佣劳动力;每个人都是平等的,在人格上是独立的;整个社会生产的所有产品都平均分配到所需要的人手里;整个社会经济活动的目的只为满足社会成员的生活需要,不为赚钱或者出口;国家或者行政机构只不过是管理生产的部门。1824年,他来到美国印第安纳州,花20万美元买了8万英亩土地,开始兴建他理想中的“新和谐公社”。
三、国外有关宜居城市建设的主要理论主张
西方现代有关宜居城市的理论,其思想根源大都与上述西方的早期主要思想有着一脉相承的联系。在谈论西方现代宜居城市理论的历史时,离不开与其有着直接联系的城市建设理论——霍华德的“田园城市”理论。1898年,霍华德在他的著作《明日:通向真正改革的和平道路》中认为,理想的城市应该兼具城市和乡村的优点,人们在这种城市中生活,就像享受着贵族的生活。
霍华德设想的田园城市包括城市和乡村两个部分。为了城市居民有充足的新鲜农产品和实物供应,他认为城市四周应该是农业用地,有着专业的农场;田园城市的所有的土地归全体居民集体所有,使用土地必须缴付租金。城市的收入全部来自租金;在城市土地上进行生产活动或者聚居而获得的增值全部归集体所有。他还很有远见地指出,城市的规模必须限制在一定的范围之内,不能使城市规模和人口无限制地膨胀,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居民出行、生活的方便,使得居民有足够的生活空间,而且城市规模不大的话,城市与乡村之间的差别也会相对容易地控制在很小的范围内;城市居民也可以更方便地接近乡村自然风光。霍华德还对理想的田园城市作了很仔细、具体的规划。在他的规划图中,田园城市占地面积大概为6 000英亩。在这个范围内,主要的城市区居中,规划面积占地1 000英亩;在它周围是5 000英亩的农业用地,这些农业用地包括耕地、牧场、果园、森林等,此外还有为农业发展提供强大支持和不竭动力的农业科研机构,如农业学院等。而且在他的规划中,农业用地被当作保留的绿化带,是城市的生态带,永远不得改作他用。霍华德是最早对城市人口做出具体规定的城市规划学者,他规定,在这6 000英亩土地上,永久居住人口32 000人,而且其中30 000人住在市中心,其余2 000人散居在城市周围的乡村。如果城市人口超过了规定数量,则应建设另一个新的城市。可见霍华德的科学远见与创新精神。在他的城市规划中,有居民休闲、娱乐的地方,如市中心他就规划为一个面积约145英亩的公园,这样城市功能就不仅仅是居住,还有休憩和娱乐。不仅如此,他还在规划中将设计的六条主干道路从市中心向外辐射,这样就把城市分成了六个区域。城市的最外圈地区规划为建设各类工厂、仓库、市场等生产和交易区域;各区域之间交通运输十分方便。更让人惊叹的是霍华德提出,为减少城市的烟尘污染,城市的生产和生活必须以电为动力源。他还极富远见地关注到了城市垃圾的处理问题,并建议将城市垃圾集中回收,然后将垃圾用于农业生产。
霍华德不仅仅只限于提出他的理论和规划,而且不遗余力地为实现他的设想进行了规划和做出周密的方案。他的方案比较详细,包括对资金来源、土地规划、城市收支、经营管理等问题都提出具体的建议。他的最初规划和设计认为,工业和商业不能被政府管理部门垄断,要将这些机会尽可能多地留给私营企业。1899年他组织成立了“田园城市协会”,并于1903年组建了经营和管理田园城市的商业公司——“田园城市有限公司”。该公司在他的领导下,很快就在距离伦敦不远的地方购置了一块土地,用来实施他的田园城市的梦想。他给这个世界上的第一座田园城市命名为“莱奇沃思(Letchworth)”。在他的理论及其不遗余力亲自建立田园城市的实践感召下,欧洲社会各界都被他的田园城市梦想所牵动,很多国家或者个人纷纷效仿他的做法。虽然这些效仿的产物距离霍华德理想中的田园城市之间尚有不小的差距,甚至没有按照他的设想去经营管理,但都不影响他的理论的强大感召力和对当时社会的巨大影响力,至少说明了当时民众对建立公平、和谐、繁荣、生态的理想城市之向往。从这个意义上讲,他的理论是非常成功的。
进入20世纪以来,随着资本主义经济、文化的发展,城市的规模也在不断增大,城市的功能随之变得越来越多,城市的各种矛盾和冲突也越来越多。除了传统的城市拥挤、交通不便、生态环境遭到破坏之外,还出现了贫富差距加大、城市污染严重、城市建设混乱等现象。这些现象促使人们不断对城市的功能和规划设计进行反思。不仅仅是建筑学者和地理学者关注城市的建设和发展,许多的社会学者、人类学者也开始对此给予了极大的关注和研究。这当中最有代表性的是希腊学者道萨迪亚斯(Doxiadis)于1958年提出的“人类聚居学”(Ekistics)理论。在他的这一理论中,特别强调对人类居住环境的综合研究。他提出,对城市的综合研究要从自然界、人、社会、建筑物和联系网络这五个要素的相互作用关系中来研究人居环境。他强调对人类聚居地的研究首先要建立一套科学的体系和方法,了解和掌握人类聚居的发展规律,然后着手分析和研究人类的各种聚居地;同时,研究人类聚居地的主要目的就是要能够为解决人类聚居中存在的具体问题而提出科学、合理、符合聚居发展规律的方案和有益的启示,最终为人类创造出良好的生活、工作环境,让人类的生活更加美好。萨迪亚斯定义的人类聚居地主要指包括乡村、集镇、大中城市等的人类群体生活环境。人类聚居学认为人类聚居是由自然界、人、社会、建筑物、联系网络五个基本要素组成。人类聚居学就是要研究这五项要素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人类聚居学的研究很广泛,但主要关注以下内容:第一,对人类聚居的概念进行描述性的剖析,包括分析聚居的基本特点、聚居之间的相互关系、聚居的演化过程以及聚居中产生各种问题的原因。第二,分析、研究人类聚居的基本规律,包括研究人类在生活、居住方面的需求,人类聚居形成的主要成因,聚居的结构、形式和密度,还有聚居对城市未来的影响和根据聚居理论做出的一般性预测。第三,研究制定了人类聚居建设的计划、方针、政策和工作步骤等[4]。
此外,20世纪50年代,希腊建筑师C.A.杜克塞迪斯也开始独立研究有关人类聚居的理论,他的理论与萨迪亚斯的研究侧重点有比较大的差异,着重从成熟规划和环境生态方面对人类聚居地进行比较系统的研究,也具有令人惊叹的创造性。为研究方便起见,杜克塞迪斯把人类聚居地按规模的不同分成15个层次,即个人、居室、住宅、住宅组团、小型邻里、邻里、集镇、城市、大城市、大都会、城市组团、大城市群区、城市地区、城市洲、全球城市等单位。杜克塞迪斯从系统的观点来分析这15级单位,并认为如要解决聚居系统各层次中的问题,必须对整个系统进行整体的把握和分析,只有这样才能找出聚居中问题的本质以及找出科学有效的解决方案[5]。
随着世界对城市问题关注热度的提升以及各国出现的诸多城市病,国际性组织和很多国家的政府也对此给予了高度的重视,1963年全球成立了世界人居环境学会(World Society of Ekistics);随后,在1976年,联合国也召开了首次有关人类居住区问题的大会。在这次大会上各国学者正式接受了“人类聚居”的概念,并在肯尼亚首都内罗毕正式成立了“联合国人居中心”(UNCH),来协调和加强各国对人类聚居问题,特别是城市问题的研究工作。从此世界各国的学者开始合作研究推进关于人居环境建设与研究的工作。到了20世纪末期,因为工业化在诸多发展中国家的快速推进以及发达国家大城市人口和工业规模的膨胀,世界城市问题愈加严重。1992年6月14日,在里约热内卢召开的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上各国通过了旨在鼓励发展的同时要竭力保护环境的全球可持续发展行动纲领——《21世纪议程》,反映了各国积极为解决环境问题、提高人类居住区质量和保持可持续发展的决心和愿望。很显然这份全球环境与发展的纲领把人居环境建设列为了重要内容。随着可持续发展理念在各国得到普遍认同和重视,1996年联合国第二次人居大会提出了“人人享有适当的住房”和“城市化进程中人类住区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和原则。自此,可持续发展也成为宜居城市建设的主要目标和评价标准。在此基础上,国外关于宜居城市建设的理论越来越多,众多学科的学者从不同的视角来审视和分析宜居城市建设问题。
泰莫斯(Timothy D.Berg)从普通市民的视角来分析构成宜居城市的主要因素。他认为,宜居城市建设的根本目标就是要让市民居住、生活其中而更加舒适、便利,有更加美好的环境;就是要对混乱的城市规划和糟糕的环境进行改造。他对现代主义城市规划思想提出质疑,认为按照现代主义城市规划思想,城市原有的、比较舒适的、便利的街道,大多数的建筑,还有适宜的公园等在城市改造中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这些以前市民们感到亲近或者便利的设施都被无情地摧毁了,这是城市经济、社会和文化发展停滞甚至倒退的主要原因。市民们甚至不再愿意住在这种变得无序和没有归宿感的城市,很多市民都决心迁到郊外去住。他研究了纽约的宜居城市建设后认为,纽约建设宜居城市的行动,实际上就是对现代主义城市规划思想的批判,宜居城市建设应该使城市的生态环境恢复到过去那种自然的状态;同时要在城市规划上下功夫,让市民无论在道路、街区还是公园都能方便地、比较自由地出行和享受生活;完善城市的规划和管理,使城市对于居民的各种功能得到落实;加强城市的综合功能,使居民能够享受城市的舒适和方便[6]。
2003年斯科特·摩根(Scott·Morgan)在他出版的《国家排行榜》中,是这么阐述他心目中的宜居城市的:宜居城市就应该像美国明尼苏达州一样,在这里居民有着高就业率、收入稳定增长、婚姻状况良好、居民选举投票的参与率也很高;常年有着明媚的阳光;居民享受着低税率、低犯罪率,政府雇员也少,人口密度低,自杀率低,基础设施良好等。显然斯科特·摩根是从与居民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经济收入、气候、基础设施、社会安定、政府管理等方面来理解和论述他的宜居城市理论。
从市民角度研究宜居城市的学者指出,市民不仅是宜居城市的受益者,他们的行为和互动对宜居城市的建设成败和成效有着巨大而直接的影响,所以应该鼓励市民积极参与到城市规划的设计和落实中来,只有这样,宜居城市建设才会回归到它的本质和初衷。杰利特·哈慈(Janette Hartz-Karp)对此进行了深入研究后指出,在宜居城市建设过程中,可以运用一种民主的形式来鼓励市民参与到城市建设中去。他把这种形式称为“协商民主”(deliberative democracy),这种协商民主可以有效保证城市建设和管理是在一种公开、透明、诚信的环境中展开。只有这样,市民才能以主人翁的态度积极参与到城市发展的规划和实施中去。
列纳德(H·L·Lennard)则从宏观视野对宜居城市建设提出了八个主要原则,即:第一,一个宜居城市应该营造让居民能够互相自由的交流的场所和文化。第二,一个合格的宜居城市应该建立完善、平等的对话机制,让每个居民、各种阶层的民众都能充分传达他们对城市建设和管理的意见和看法。第三,宜居城市的管理者需要经常性地创造市民共同活动的机会和场所,定期或者经常举办各种公共活动、节日庆典,以此加强市民的交流、对城市的认同感以及对共同文化的归属感;同时通过此种方法还可以让市民充分享受一种和平、祥和、欢快、自由的气氛和文化氛围。第四,宜居城市应该摈弃一切种族歧视和等级观念,一个好的宜居城市就是要营造每个市民自由、平等、和平生活其中的环境,所以城市管理者应该把各种可能导致或者加深市民之间冲突和矛盾的因素及时消除掉,创造和睦、安全的城市环境。第五,合理、高质量、方便的基础设施是每一个宜居城市所必须具备的硬件条件。第六,宜居城市跟其他城市一样也是一个有着各种功能的有机体,所以各种功能应该协调发展,各司其职,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整个城市高效运转,才能保证市民安居乐业。第七,宜居城市要培育和营造大家庭中各成员互帮、互爱,彼此尊重,互相认同的和谐文化价值观和审美情趣。第八,营造所有市民积极参与城市管理和建设的条件,让所有市民都能充分发挥各自的智慧和能力来推动和不断完善城市的各项建设和功能[9]。
卡塞勒提(A.Casellati,1997)认为,市民居住于宜居城市就意味着他们在这个城市体验着作为主人翁的真实的生活。他觉得宜居城市的本质表现在两个方面:一个是生活;另一个是生态的可持续性。在宜居城市生活意味着每个人的工资足可以支付体面住房的房租,居住地有各种有利于身心健康的设施和服务,健康、体面的生活必须是可持续的。如果解决居民工作和住所的方式是以逐渐使环境退化,而且这种退化是不可挽回的话,那么居民的生活问题依旧没有解决。如果这样,那么生态退化就会以牺牲生活质量来暂时获取生计,居民很快会面对用工资来换取绿色空间和可呼吸的空气的交易。所以,宜居城市必须将这两者结合起来,既为市民提供正常的、富裕的生活,又尽一切努力来保护环境质量。
还有很多学者从其他角度来阐述他们对未来美好城市的理想,如罗伯·克里尔(Rob Krier)就从城市设计的角度描绘了他心目中的未来城市。在他《城市空间的理论与实践》一书中,克里尔将他理想中城市范围定义为“包括城镇和地区的建筑中的所有空间类型”,他的城市范围包括从每个小单元建筑里的内部庭院到城市的广阔开敞空间,如广场、花园、街道等。克里尔主要从城市设计的美学角度来强调城市主要建筑主体的基本几何构型和空间的美学效果。在书中克里尔还批判了欧洲20世纪以来城市发展中的、他认为错误的思想和做法,主要认为忽略了城市空间的保护和设计。他还对霍华德的花园城市思想和做法提出尖锐的批评,认为他的做法是以牺牲自然来换取表面的虚荣。总的来说,克里尔从他的城市设计的角度强调了城市建设的结构美和艺术性。应该说他的理论从城市规划方面完善了宜居城市建设的理论结构。他的城市建设思想和他所倡导的当代传统主义让后来许多欧洲的城市建设更加使人感到亲切和值得信赖。
此外,在20世纪90年代初兴起于美国的“新城市主义”也给方兴未艾的宜居城市建设理论注入了新鲜血液。新城市主义的产生主要针对二战后美国遍地开花的城市扩张和建设和由此出现的巨大经济、社会、环境等方面的负面影响。其初衷就是针对这种盲目扩大的城市建设中的错误做法和思想,力求找到科学、有效的城市发展与能源、土地、环境之间的可持续发展道路,避免城市的无序、盲目扩张和蔓延,带来可持续、高质量的生活。最令大家关注的新城市主义理论就是它所倡导的“传统邻里开发”和以使用公共交通为特色的“邻里区开发”。他们的共同之处是在城市居民集中的地方建立众多公共中心,使得附近居住社区的市民能在不远的步行范围内就可以方便地接近必需的生活设施。新城市主义为市民提供的是具有传统色彩和文化特色,居住空间密度高、尺度小的建筑模式。新城市主义也对社区文化比较重视,提倡在住宅区要设计出公共空间,将与市民生活密切相关的文化设施,如教堂、图书馆、文化娱乐场所等置于其中,以提供给居住社区和谐、浓郁的文化氛围和人性化社区氛围[9]。新城市主义留给大家印象最深的就是其所倡导的一种未来城市发展模式:多中心的“网络”式居住社区模式。在这种模式下,不仅每个社区具有各自独特的人文特色和融于各自环境的自然特征,而且居民们又能在步行范围内充分享受到便捷、周到的社区生活。
此外,为应对和解决世界城市面临的众多严重问题,世界卫生组织于20世纪80年代提出了建设“健康城市”的战略,以求在高速工业化的现代主要城市中,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改善城市环境状况,解决大城市居民面临的日益恶化的健康问题,改善城市居民的居住条件和提高人类的健康水平。
新城市主义理论和健康城市的理念虽然不是直接的宜居城市理论,但根据宜居城市学者的看法和观点,这些理论都应该包含在宜居城市的内涵当中,都是宜居城市的题中应有之义。事实也证明,许多宜居城市理论都把新城市主义的主张和健康城市的思想吸收到自己的理论当中。
可以预见,随着经济与社会的发展,新的宜居城市理论和思想会不断涌现,因为从本文的上述陈述中可以看出,城市理论与思想的发展水平始终与经济社会的发展相一致,总是反映着社会发展的新要求、新水平。城市越来越成为人类生活的中心,城市的发展水平越来越成为国家和地区综合竞争力的反映。人类的智慧一定可以让城市成为最美好的人类家园。
四、结束语
虽然宜居城市理论不是直接来源于人本主义思想,但从城市建设理论发展的历程来观察,国外宜居城市理论是在以人本主义思想为核心的城市建设与发展理论的基础上逐步发展起来的。因此,现代宜居城市理论可以说是西方人本主义思想在城市建设理论领域的具体体现,是人类随着生产力的进步、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而对自身价值实现以及符合自身健康、全面发展所需要的生活、居住环境的一种不屈不挠的追求的结果。从西方宜居城市理论的发展轨迹可以看出,理论的发展和完善建立在人类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基础之上,在没有经济、科技发展的条件下,失去发展基础的任何建设美好居住环境的设想都不会得到社会的支持和关注,难以得到成熟的发展和完善。
[1]埃比尼泽·霍华德.明日的田园城市[M].北京:商务印刷馆,2002:5-21.
[2]董晓峰,杨保军.宜居城市研究进展[J].地理科学进展,2008,23(3):323-326.
[3]高 峰.宜居城市理论与实践研究[D].兰州:兰州大学,2006:5-9.
[4]李丽萍,郭宝华,关于宜居城市的几个基本问题[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3):54-58.
[5]李业锦,张文忠.宜居城市的理论基础和评价研究进展[J].地球科学进展,2008,(3):101-109.
[6]Berg T D.Reshaping Gotham:The City Livable Movement and the Redevelopment of New York City(1961-1998)[D].Indiana,U.S.A:Purdue University Graduate School,1999:1-54.
[7]Lennard H L.Principles for the Livable City[C]//Making Cities Livable.International Making Cities Livable Conferences.California,U.S.A:Gondolier Press,1997:5-19.
[8]Casellati A.The Nature of Livability[C]//Making Cities Livable.International Making Cities Livable Conferences.California,U.S.A:Gondolier Press,1997:21-23.
[9]Randstad S A.Holland:A World City[J].Urban Studies,1994,50(31):381-400.
Overview of Foreign Theories and Thoughts on Livable City
ZHOU Chang-cheng, DENG Hai-jun
(Department of Sociology,Wuhan University,Wuhan 430072,China)
In accordance with the development history of city theories,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representative foreign theories and thoughts on livable city with the theme that the city is the comprehensive reflection of human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 levels.Howard's“garden city”theory,Sadie Elias'“human settlement”theory,and some contemporary theories and thoughts on livable city are expounded in the paper.
livable city;theory;overview of foreign thoughts
TU984
A
1008-3634(2011)04-0062-06
2011-04-19
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03JZD0012)
周长城(1957-),男,湖北荆门人,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
(责任编辑 郭立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