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教育实践是教育理论的源泉

2011-04-08邱学华

关键词:教育系尝试教学法

邱学华

教育实践是教育理论的源泉

邱学华

我16岁那年,高一还没有读完,就到农村当代课教师,从此开始我的教育生涯,风风雨雨度过了60个春秋,恰好今年也是母校华东师大60年华诞。

60年来,我做了一件重要的工作:构建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尝试教学理论,从中充分证明了“教育实践是教育理论的源泉”这一真理。

一、五年小学教师生涯奠定了我的教育实践基础

五年的农村小学教师生涯对我一生影响很大。我从班主任、教导主任一直做到校长,是当时全县最年轻的中心小学校长。小学的所有学科我都教过,对教算术特别有兴趣,也有办法,我还发明了“口算表”。

五年的教师生涯,奠定了我的教育实践基础,使我深感到教育孩子是重要的、复杂的、也是有趣的,立下终生研究教育的志向。因此,我下定决心努力自学,报考大学。报考的三个志愿都填上教育系,有幸我考取了梦寐以求的华东师大教育系。

二、四年大学生活奠定了我的理论基础

一个农村小学教师踏进了大学殿堂,深知学习机会来之不易。我是调干生,非但不交一分钱,每月还领工资津贴,对祖国和人民的感激之情油然而生。所以,我发奋学习,好象饿牛闯进了牧场,考试成绩门门五分。

那时给我们上课的都是著名教授,印象最深刻的有两位:一位是教育系主任、著名心理学家张耀翔教授,他教《普通心理学》,他讲课既严谨认真又幽默风趣,把人们认为神秘莫测的心理学讲得通俗易懂,兴趣盎然。他平易近人,对讲课一丝不苟,上完课总亲自把黑板擦得干干净净才离开教室。一位是教《小学算术教学法》的沈百英教授,他是一位没有上过大学的大学教授,这在大学里是很少见的。早先他当过农村小学教师,后来长期在商务印书馆编小学课本。他讲课能密切联系小学实际,还总能引得同学们哄堂大笑。

最使我得益的是华东师大图书馆,它的教育藏书特别多,因而我读过许多中国的世界的教育名著,特别是小学算术教学法方面的书几乎看遍了。

四年教育系的学习,使我较为系统地学习教育理论,奠定了我的教育理论基础。

三、萌发“先练后讲”的教学思想

1960年毕业,我留校任教,根据我的特长教《小学算术教学法》。当了大学教师除上课外,还必须面对如何开展教育科学研究的问题。

当时在我的面前有两条研究的道路:一条是关起门搞研究,广泛搜集资料,汇集各方面的观点,再作理论上的分析,就能写出论文和专著,这种办法既省力又容易出成果;一条是深入学校搞教育实验和调查研究,再从实践上升到理论,而教育实验周期长,又容易受外界因素干扰,往往是既费时费力又难出成果。

我考虑再三,第一条路大都是重复别人讲过的话,理论分析得再好也是别人的东西;第二条路虽然艰苦,搞的是自己的东西,能够产生新方法、新思想、新理论。我毅然决定走第二条路。

搞教育实验必须有实验基地,有利条件是我们师大有附属小学,我主动向教育系领导请求到附小搞教育实验,为了工作方便,兼任附小副教导主任。决心已下,我就一边在师大上课,一边到附小搞教育实验。由于大学上课不多,每周4课时,我大部分时间在附小,干脆把铺盖都搬到附小宿舍,所以很多人弄不清我是大学教师还是附小教师。

当时重点研究怎样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喜欢学数学,通过大量的听课和分析,加上我亲自给小学生上课,发现传统的“先讲后练”有很大的弊病:教师讲,学生听;教师问、学生答;教师先讲,学生再练,学生始终处于被动位置上,学生主动性很难发挥。因此,我萌发了“先练后讲”的做法,能不能先让学生做练习,再根据学生练习的情况教师有针对性的讲解。开始我亲自上试验课,再带动部分附小教师一起试用。其实这已经是尝试教学法的雏形,但由于当时政治运动不断,无法搞系统的教育实验,后因文革而中断。

四、亲自在中学试用“先练后讲”的新教法

我妻子在江苏常州当小学教师,文革中她带着我的老母亲和两个幼小的孩子下放江苏溧阳农村去“闹革命”了。为了照顾家庭,我无奈地离开母校华东师大,主动要求到溧阳县一所农村中学当教师。

校长问我教什么?我壮大胆说教数学。按理说,我是没有资格教中学数学的。当时教育系是文科,报考时不考数学,也不读数学。因此,我的数学水平也就是一个初中毕业生。我就采用一边自学,一边教的办法。先自学例题,弄懂后再做习题,书上的每道题都做一遍,并研究编者为什么要设计这道题,有什么作用。这样我象学生一样地学习,亲身体会到难点在哪里,怎样解决,所以在课堂上我就能做到讲解到位,驾驭自如。

我用这个方法不但自己学会了,还能教会别人,为何不把这套方法教给学生呢?这样我就试用“先练后讲”的新教法。先依照例题编一道题,上课一开始就让学生先练,学生遇到困难可看课本例题或请教别人,学生练后教师再根据练的情况有针对性讲解。这套新的教学方法真灵,学生反映“邱老师的课听得懂,学得会,又有趣”,教学成绩居然在全县名列前茅。

五、文革后正式启动“尝试教学法”教育实验

文革后,我回到家乡常州,在常州师范学校负责教师培训,举办小学数学教学研究班,培训小学数学教研员和骨干教师。

“先练后讲”的新教法我已在六十年代开始思考研究,七十年代自己又亲自试用,已经具有相当的实践基础。但由于时代的限制,无法搞系统实验。改革开放的大好形势鼓舞着我,时机已经成熟,正式启动系统的教育实验。

我主讲的小学数学教学研究班的学员,都是骨干教师,完全可以承担教育实验研究任务,这是一个极好的有利条件。

我和实验班教师轮流上课,共同研究,我上课他听,他上课我听。一年后,实验班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学习成绩大幅度提高。在一次“三步应用题”的测试中,学生自学课本后做尝试题的正确率,实验班达88.2%,而普通班只有54%。期末考试成绩,实验班96.5分,普通班只有80.6分。在其他学校的实验班也取得同样的教学效果。实验证明“学生能在尝试中学习”,原来大胆的设想已成为现实。

我的第一篇论文《尝试教学法的实践和理论》在《福建教育》(1982.11)发表后,在国内引起强烈的反响,“先练后讲”“学生能在尝试中学习”的新观点震动了大家,各地教育杂志相继转载,各地教师纷纷开展试验,接着我连续写出:《再谈尝试教学法》《三谈尝试教学法》多篇文章,在全国掀起了尝试热。

六、从尝试教学法提升为尝试教学理论

最早,尝试教学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运用,后来拓展到语文及其他各科,又从小学发展到中学、大学,又从普教发展到幼教、特教、职教。大量的教学实践充分证明:“学生能在尝试中学习”是带有普遍性的。由此促使我有了新的思考:“为什么尝试教学法在中小学各科都呈现积极的效果反应,是否受一种教育规律所制约?”,是否能把尝试教学法升华到尝试教学理论。因而我提出“尝试教学理论研究与实践”新的研究课题。

这项研究经全国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审核批准,列入“八五”规划全国教育科学重点研究课题。我在全国各地联合了106所实验学校承担子课题研究任务,组成攻关团队。

经过近5年的实验研究,终于写成《尝试教学理论研究与实践》研究主报告,106个子课题也相继写出实验报告和研究论文,汇编成近60万字的论文集《尝试、成功、发展》,由湖北人民出版社出版。1996年全国教育科学规划办组织以查有梁研究员为首的专家组对该研究课题进行专家鉴定,并顺利通过,标志着尝试教学法已升华到尝试教学理论。这项研究在1999年荣获全国第二届教育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由教育部颁奖。

以上简略回顾尝试教学理论从萌芽、初试、成型到发展的轨迹,每一步都有着教育实践的基础,充分证明教育理论源于教育实践的真理,离开了教育实践不可能有尝试教学法的产生,尝试教学法也不可能提升到尝试教学理论。

尝试教学研究并没有停留在实践层面上,而是及时在教育实践上总结、提高、升华到理论层面,相继出版了《尝试教学法》、《尝试教学论》、《尝试教学策略》以及教育科学出版社出版一套8本《尝试教学理论研究丛书》等30多本专著,构建了比较完整的理论体系。我深切体会到一个教育理论工作者必须走出书斋,到教育实践中去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才能产生新方法、新思想、新理论。

正由于构建了比较完整的理论体系,反过来再指导教育实践,促使尝试教学法在全国范围内大面积推广应用。使用范围遍及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以及港、澳、台地区,使用教师达80多万,受教学生达3000多万,成为全国乃至世界最大规模的教改实验之一。尝试教学论文已译成日文、英文、德文、俄文在国外教育杂志上发表。2010年在深圳举行了“首届尝试学习理论国际研讨会”,正在迈步走向世界。

尝试教学理论的产生和发展,应该感谢我的母校。正是在华东师大教育系孕育了我的尝试教学思想。尝试教学法产生后曾受到各方面的责难,是母校的老师和同学给予我支持。刘佛年老校长在生前详细审读了《尝试教学法》书稿,并亲自题词,在教育理论界产生很大的影响,瞿葆奎老师把我的尝试教学法论文编入他主编的《教育学文集》,我的同学张济正,钟启泉、叶澜等都关注支持并提出宝贵意见。在母校60年校庆之际,我由衷地感谢她,怀念她,赞扬她。

(邱学华:1960年毕业于华东师范大学教育系,是江苏省特级教师、中小学荣誉教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

猜你喜欢

教育系尝试教学法
马晓军
批注式阅读教学法探究
实施“六步教学法”构建高中政治高效课堂
四川音乐学院艺术教育系“童声合唱美育浸润项目”喜获2019世界合唱大奖赛金银奖
再试试看
一次惊险的尝试
长治学院教育系
尝试
一次让我受益的尝试
2014年音乐教育系综合音乐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