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肺结核合并糖尿病患者的护理

2011-04-07张海燕

华北理工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1年3期
关键词:结核菌磺脲结核病

张海燕

(山东省青岛市胸科医院 山东青岛266043)

肺结核(TB)合并糖尿病两病相互影响,肺结核可进一步促使糖尿病代谢紊乱,而代谢紊乱又加重肺结核,形成恶性循环。近年来,临床上同一患者两病并发较多见,呈上升趋势。糖尿病患者患肺结核高于正常人的4~8倍。两病并发病情严重者,不仅病死率高,且易发展为慢性传染源,加剧了结核病的流行。做好肺结核并发糖尿病的护理可以有效控制结核病。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2009年1~8月,我科收住46例肺结核合并糖尿病患者,男30例,女16例,年龄26~82岁。初治病例32例,复治病例14例。痰涂片查抗酸杆菌阳性28例,肺部空洞18例。46例糖尿病患者空腹血糖≥7.0mmol/L或餐后2h血糖≥11.1mmol/L,均为2型糖尿病。

1.2 肺结核和糖尿病的相互关系 糖尿病发现先于肺TB占大多数(88%),其次是两者同时发现,肺结核发现先于糖尿病最少。糖尿病患者抗体与补体的减少,细胞免疫功能低下,结核菌容易入侵;糖代谢紊乱,长期组织中血糖水平增高,利于结核菌生长。酮体的存在增加了结核菌的生存能力,患者肝功能异常,使胡萝卜素转化为维生素 A的功能减退,导致维生素 A缺乏,使呼吸道黏膜上皮抵抗力下降,有利于结核菌感染;肺结核患者表现有胰岛细胞营养不良和萎缩,胰岛周围组织硬化,胰腺内分泌功能减退,结核病的中毒症状发热、纳差对胰岛素分泌和机体对胰岛素的敏感性均有不利影响,并可引起糖代谢功能调节障碍。

1.3 临床表现 大多数患者起病急骤,进展快,发热于肺部病变程度不一样,消瘦乏力明显,易被忽视为糖尿病;纳差多见,咳嗽可不剧烈,痰少甚至无痰,咯血较多见,合并感染时可有寒战高热;伴随糖尿病的常见症状如:口渴、多饮、多尿、失眠。引起窒息死亡的患者多于单纯肺结核,胸部检查阳性体征较多。46例患者均经胰岛素、降糖药、抗感染及抗结核等综合治疗及精心护理,均好转出院,住院时间4~10周。

2 护理

2.1 饮食护理 糖尿病并发肺结核时,饮食控制不必过于严格,放宽对碳水化合物的限制。总热量摄入较单纯糖尿病可增加10%~15%,糖50%~60%(300~400g/d),蛋白质≤15%(1.5~2g/kg◦ d),脂肪30%(1g/kg◦ d),胆固醇<300mg/d,食盐<10g/d。主餐分布:1/5、2/5、2/5、或1/3、1/3、1/3[1]。 还要多餐分布。患者不能随意增添或更换食物。忌烟酒,伴有肾脏损害者应注意低盐饮食,如患者有饥饿感时,可给予蔬菜,如冬瓜、茄子、黄瓜等,或在医生的允许下加无糖牛奶或鸡蛋。进食时间要与胰岛素注射时间配合,避免进餐提前或者推后引起低血糖或高血糖反应。

2.2 遵医嘱做好血糖监测 充分认识血糖监控对糖尿患者的重要性,熟练掌握快速血糖仪的使用和注意事项。遵医嘱准确检测患者的末梢血糖。肺结核治疗的成败与血糖的控制程度密切相关,若血糖控制不良,抗结核药物常常不能发挥应有的疗效,从而使结核病的治愈率低,复发率高,成为复发耐药病例。当血糖值出现明显升高或降低时,一方面要照顾好患者,另一方面要通知医生,给予合理的处理。

2.3 药物的使用及护理 治疗原则早期治疗,长期治疗,综合治疗,治疗措施个体化,推荐疗程12~18个月。异烟肼能干扰碳水化合物的代谢,除使血糖波动外,还可能诱发和加重糖尿病的周围神经炎,因此不主张采用大剂量异烟肼,可酌情加用维生素B6(时间间隔),服用异烟肼又食用含组织胺类较高的鱼类如:沙丁鱼、青占鱼、马鲛鱼时,易诱发中枢神经的毒性发应,应慎用[2]。利福平是一种酶的诱导剂,能促进肝微粒体酶对磺脲类药物的代谢灭活,缩短半衰期,降低血糖的作用。故利福平与磺脲类药物联用时,应加大磺脲类药物剂量并注意血糖的监测;乙胺丁醇和糖尿病对眼有双重不良作用,应密切进行眼科检查对视神经的损坏,必需用时,密切观察血糖,调整胰岛素用量。吡嗪酰胺、对胺硫酸、利福平、磺脲类、双胍类降糖药物都有胃肠道反应和肝功能损害,注意观察有无恶心、呕吐、厌食、胃部不适等症状,及时复查肝功。应用降糖药物注意观察低血糖反应,及时复查血糖,若出现头晕、心慌、出虚汗、饥饿感时,应警惕低血糖的发生,立即给予口服糖块或含糖口服液,若出现面色苍白、血压下降等低血糖休克症状立即给予平卧、吸氧、50%葡萄糖40~60m L静注、补液治疗[3]。

2.4 指导患者进行适宜的体育锻炼 依据病情可每天步行、慢跑、打太极拳等,有利于减轻体重,增加胰岛素的敏感性,改善糖和脂肪代谢紊乱。但糖尿病合并肺结核初期,血糖高且不稳定,而出现肺结核中毒症状,病灶进展恶化,痰菌阳性,此时运动应列为禁忌。

2.5 心理护理 患者思想压力大、焦虑、神经敏感多疑、情绪悲观、失眠等。由于病程长,病情严重和复杂,对治疗失去信心,情绪越消极,血糖控制越不满意。经常性的消极情绪可导致神经功能紊乱,免疫力下降。医护人员应用安慰的语言、和蔼的态度与患者沟通和交流,采用探讨、交流、疏导、暗示、激励等方法,及时发现患者的心理问题,向其提供相关知识教育,鼓励其树立治愈疾病的信心,提高其治疗依从性。

2.6 做好基础护理 病室内保持干净整洁,定时开窗通风,采用紫外线循环风间断空气消毒,减少人员探视。鼓励患者每日早晨进行有效咳嗽,排除气管内痰液。加强对卧床患者的翻身、叩背、雾化、排痰。为患者吸痰时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尽量减少不必要的操作。肺结核应以消毒隔离为主,糖尿病以预防感染为主。

[1]曹庆臣.结核病护理[M].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2007.131

[2]王陇德.结核病防治[M].北京:中国协和医科大学,2001,508-509

[3]尤黎明.内科护理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437-440

猜你喜欢

结核菌磺脲结核病
世界防治结核病日
警惕卷土重来的结核病
PCR-反向点杂交法耐药基因检测和BD960结核菌药敏在耐药结核病检测中的应用价值
BMJ:糖尿病患者换药需谨慎,从二甲双胍更换为磺脲类药物增加不良事件风险
2型糖尿病应用磺脲类药物的脑血管风险研究
gp10基因的原核表达及其联合异烟肼的体外抗结核菌活性
算好结核病防治经济账
结核菌素试验有何意义?如何判断其结果?
IL-17在结核病免疫应答中的作用
明明白白用磺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