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一代报人成舍我从办报到兴学的深层动因

2011-04-03刘艳凤

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 2011年8期
关键词:新闻事业报业报纸

刘艳凤

(湖南科技大学人文学院新闻系,湖南湘潭411201)

一代报人成舍我从办报到兴学的深层动因

刘艳凤

(湖南科技大学人文学院新闻系,湖南湘潭411201)

一代报人成舍我为何在办报的同时兴办新闻教育事业,而且办得那么成功?本文通过对大量第一手资料的分析,从主客观六个方面对其办学动因进行深入、细致而全面的探析。

成舍我;新闻教育;深层动因

成舍我不仅是杰出的一代报人,他同时还是一位卓有影响和建树的新闻教育家。自1933年创办北平新闻专科学校始,至其晚年一直忙碌在报业和新闻教育事业上,至今经由他兴起的新闻教育事业取得了相当的成就,培养了一大批各行业的杰出人才,且在台湾的新闻传播领域里,“世新”已具有相当程度的重要性和影响力。由一名资产阶级报人走上新闻教育事业之路,这在我国历史上尚不多见,这背后的深层动因是什么?通过对大量第一手资料的分析思考,本文试从六个方面进行全方位探寻。

一 受到西方新闻教育实践的影响

1930年至1931年成舍我赴欧美考察游历,这给了他深刻的感触。期间他认真考察和访问了国外一些新闻学校。并将美国的新闻教育与欧洲国家进行比较,认为美国较欧洲发达,欧洲多偏重学理的探讨,而美国则偏重实用。在访问密苏里大学的新闻学院之后,认为它是美国最完备的新闻学校,他还进一步了解到该校内部办有3种供学生实习的刊物,其中《Columbia Misouriun》日刊与普通的地方报纸没什么分別,且在当地销行很广,该刊除印刷部分外,广告和编辑采访的人员全都由学生分任。而这些学生因实习得来丰富的经验,他们毕业以后分到美国各地报馆工作,并都有很满意的成绩。考察期间,成舍我还有一个重要发现,即“我们随便到美国的哪个报馆中去,几乎总可以遇见这个学院出身的学生。中国的名记者,从这学校毕业的也不少。虽然这是美国人办的学校,是为美国报纸而训练的学生,里面所教授的,不能尽如我们今日的愿望,然而就现在全世界已有的新闻学校看来,几乎能像它那样完备的,实已是不可多见了。”[1]这样的一次游历对其日后创办新闻教育产生深刻的影响,并计划“回国以后,决定以私人能力,来创办一个以合乎实用,循序渐进为目的的新闻专科学校”[2]。从1932年开始,成舍我开始策划办学方案,1933年1月着手创办新闻学校,并于同年4月正式招生上课。

二 一定程度上为满足自身报业发展的需要

1933年成舍我创办北平新闻专科学校之际也正是其事业的黄金发展期,当时《世界日报》系列已形成一定规模和品牌效应,报业人才亟需扩充。据资料获悉其专科学校初级职业班培养的第一批印刷工学员有2/3转入高级职业班,另有1/3在提出申请后到《世界日报》工作;另外还于1933年冬开办报业管理夜校,以6个月修业期限,训练报业管理人员,结业后全部分到日报或《民生报》工作;1934年初增办无线电特班,培训3个月后,全部由日报录用。关于这2个特班的开办,成舍我如此说道,“报业管理班,是应当时世界日报改用复式簿记的需要,电讯班则为翻译电报,及收听国內外广播电报之用。而这是不能等到高级职业班毕业,所以才先开办的两种特班的。”[1]上海沦陷后,成舍我辗转南下到了桂林,于1942年创办桂林世界新闻专科学校,学员以流亡青年学生为主,并希望这些学校的毕业生能成为骨干力量在桂林办一张报纸。1945年重庆《世界日报》出版发行后,其副刊版、广告版、国内新闻版和国际新闻版的排版工作全部由日夜2个班的学员负责。由此,我们足以看出这些学校是成舍我处在事业的鼎盛发展时期根据需要而开办的。此外,成舍我还充分利用学生的实习为其报馆工作,并对他们予以较高评价:“经过这样假《日报》演习以后,到了第二学年开始,就更进一步将北平世界日报的《北平增刊》和《世界画报》,在教授指导之下,都划归他们去实地排版印刷。并将一部分编辑采访的职务,也交他们负担。而世界日报的社会、教育、妇女等版的新闻,有时并指定他们出外采访。他们编访的能力固然还谈不到十分满意,但就他们的学程说来,实已出乎我们的预算之外。”[1]

简言之,这样一批批训练有素的学生是成舍我新闻事业重要的“人才库”,这也是其事业上取得巨大成功的关键原因。

三 对新闻专业人才重要性的深刻认识

早在少年时代,成舍我父亲深受不良报纸蒙冤一事对成舍我影响深切,使他意识到新闻舆论的威慑力量,从而立志成为一名正派新闻记者。这一事件为其兴办新闻专业学校培养有人格的专业新闻人才理想起到了一定的启蒙作用。随着社会的变迁和事业的发展,成舍我对新闻专业人才寄予了更高的期望。他深刻认识到新闻专业人才对于未来新闻事业的重要性,“新闻事业资本化,需要大量资本,但別的事业有了资本,一切问题,即几乎都已解決,新闻事业则不然,未来的新闻事业尤不然。因为新闻事业的成功与否,一部分因素,固然靠资本大,设备好,而另一部分,也就是最重要部分,还在报馆的言论记载……如果一个报馆,不能得到最优秀的工作人员,尽管资本雄厚,也绝无把握,可以保障成功的……可见新闻事业,需要专门人才主持,其重要性质更过于需要资本……在科学发达,分工精密的现阶段,我相信战后新闻事业,这种现象,亦必将归于消灭。只有研习新闻,或新闻事业中之某一技术部门,并以办报工作为终生职业的人,才能参加新闻工作。”[3]正是基于对当时中国新闻记者素质低劣和未来报业发展趋向两个方面的分析,成舍我深刻认识到新闻专业人才的重要性,从而更坚定了其兴办新闻专业学校培养新闻专门人才的事业理想。

四 改革中国新闻事业的理想

报纸大众化是现代新闻事业的发展趋向,从这一办报理念出发,成舍我对当时中国新闻业现状提出2方面亟须改革的地方:一是改革现有报纸对政治内容的偏重刊载,他分析,“现在国内的报纸,大半可以说,只是特殊阶级的读物,而不是社会大众的读物”;二是要改革中国新闻事业资本化不良趋向,成舍我认识到“劳资的对立,日趋尖锐,就在同一的报馆里,脑力劳动者与体力劳动者中间,也是很容易发生冲突。编辑部和印刷部,总难合作。凡是从事过新闻事业的人,恐怕都感到过这种痛苦,这是未来新闻事业的一大危机”[2]。鉴于此,成舍我决心通过兴办新闻教育来实现中国新闻事业的改革理想。他认为,“要实现我们的理想,非有根本彻底的办法不可。而人才的准备,尤为必要。最好先办一个新闻学校,一方面训练未来的人才,一方面在学校里可以创办一个民众化的报纸。从事这个报纸工作的人,像经理、编辑、外勤记者,印刷工人,会计、发行、广告等等,就均可由学生自己来充任。由一个学校,来实现我们上述这两种改革的理想,这就是我们创办这个新闻专科学校的由来。”[2]由此我们看出,创办新闻专科学校不仅仅是成舍我为自己报纸培植人才的功利做法,也是他对“报纸大众化”趋势做出的回应。进而他对于创办新闻专科学校有一个坚定的理想,即“要想替中国今后的新闻事业训练一些手脑并用的小朋友。假使这些小朋友,真能完成他们的学业,那么,他们将来的技能,是一方面穿上长衫,做经理,当编辑,一方面也可以换上短衣,到印刷工厂中,去排字,铸版,管机器。当然这种理想,难免不失败,然而这确是我现在对于新闻教育所怀抱的意见,也就是我们创办新闻专科学校的唯一动机。”[1]

五 对新闻学学术发展的深层认识

成舍我认识到了新闻教育的学术地位,同时看到只有通过新闻教育途径才能推动新闻学学术研究的发展。他指出,“新闻教育,高深的研究和普通技术的训练,两者都不可偏废。就高深的研究方面说:任何学术均应有专门研究的必要,新闻学研究如何使报纸更有益于人类,他的范围广及于社会学、政治学、经济学、心理学、史学和报业的关系,及报业发展应循的路线。中央研究院设有社会科学研究所,新闻学是社会科学的一种,应在社会学研究中设所研究。就技术的训练和教育上看,与高深研究有同等的重要,这种教育的目的,是如何使报业能发挥它的最大力量,报人如何工作和如何使工作生最高的效能,这种教育报馆不能完全胜任,需要新闻教育的学校来办理。”[4]而当时有一些人却轻视新闻教育,对此成舍我曾极力辩驳,“新闻教育,一方面固然是职业教育的一种,一方面何尝不含有高深学理的研究,尤其号称民本主义的国家,新闻教育,更有积极提倡的必要。韦尔斯著世界史纲,曾反复声述,民主政治之巩固与发展,惟视新闻事业之能否普及光大。至于新闻教育的学理方面,如新闻道德对于社会之影响,公共舆论之如何形成,群众心理之如何善导,及各国报纸与其国内政治文化演变关系之所在,何一不需要有系统的高深研究?岂可以职业教育,而抹杀其学术地位。”[1]

六 鉴于“报禁”时局客观上的影响

1952年成舍我举家迁居台湾,而此时台湾当局已实行“报禁”,成舍我除了给报纸写评论,在大学兼课外,便考虑兴办学校,也就是从这时起成舍我开始走上了专业办学的道路,其先前的办学理念日益成熟和完善,其办学规模不断升级和扩大。

正是在上述主客观或内外动因的影响下,成舍我从萌生办学的念头到兼职办学最后到专业办学,其一生奋斗在新闻事业和新闻教育事业之上,并双双取得了不凡的业绩。

[1]成舍我.普及新闻教育问题:我所理想的新闻教育[EB/OL].台湾世新大学舍我纪念馆网,http://csw.shu.edu.tw/PUBLIC/view_01.php3?main=Works&id=1312,2010 -06 -09.

[2]成舍我.如何使报纸向民间去[J].报学,1935,1(3).

[3]成舍我.报纸必如何始[真]能代表[民意][EB/OL].台湾世新大学舍我纪念馆网,http://csw.shu.edu.tw/PUBLIC/view_01.php3?main=Works&id=1317,2010-06-09.

[4]成舍我.当前报业的几个实际问题[EB/OL].台湾世新大学舍我纪念馆网,http://csw.shu.edu.tw/PUBLIC/view_01.php3?main=Works&id=1316,2010 -06 -09.

G210

A

1674-5884(2011)08-0174-02

2011-05-16

湖南省教育厅资助项目(09C413);湖南科技大学教研教改资助项目(G03850)

刘艳凤(1975-),女,贵州凯里人,讲师,主要从事新闻与传播理论及历史研究。

(责任编校 晏小敏)

猜你喜欢

新闻事业报业报纸
报纸
市场经济对新闻事业的影响
卖报纸
可以吃的报纸
卖报纸
新疆新闻事业发展概述(1911年-1978年)
我国首发新闻事业整体发展报告
大数据时代的报业出版
报业数字化及媒体使命——中日学人、报人关于报业未来的思考与对话
反思报业转型五大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