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人高校教师素质培养途径探析
2011-04-03左泽文
左泽文
(湘潭市广播电视大学,湖南湘潭411000)
成人高校教师素质培养途径探析
左泽文
(湘潭市广播电视大学,湖南湘潭411000)
成人高校教师的教育教学工作具有特殊性,因此教师所需要具备的素质也不同于普通高校。了解成人高校教师素质现状,明确教师应该具备的基本素质,多管齐下提升教师素质,对于成人高校的教育教学改革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成人高校;教师素质;培养途径
成人教育是高等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我国成人教育正处在不断变革和完善当中,作为成人高校改革的重要影响因素,教师素质的高低、能力的强弱,不仅会直接影响到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好坏,也会对成人高校教育教学改革产生深远影响。因此,深入分析成人高校教师现状,打造一支适合成人高校特点和发展需要的教师队伍,是成人高校生存和发展的关键环节。
一 成人高校教师素质现状
一支数量充足、素质良好的成人高校教师队伍是保证成人高校发展的重要力量。建国以来,我国成人高校教师队伍建设方面取得了重大成就,但是成人高校在迅速发展的同时,也存在不少亟待解决的问题。随着我国成人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师资力量薄弱、教师素质不高等问题日益凸显,这些师资问题的存在也成为了制约成人高校进一步发展的瓶颈。这些问题主要表现在3方面。
(一)“成人教育”的专业知识和技能缺乏
完善、专业的成人教育知识和技能是从事成人教育的教师应该具备的素质。但是在很多成人高校中,教师多半是从师范院校毕业之后直接进入成人高校从事教学工作的,他们没有参加过成人教育理论的相关培训,在开展教育工作时难免存在各种偏差。还有一部分教师并非来自于教育行业,他们连基本的教育技能都不具备,更不用说成人教育相关的知识和技能了。此外,很多成人高校采取和普通高校联合办学的模式,或是普通高校承担着成人高校的教学任务。这些普通高校教师不仅要在自己学校开展教学,还要兼顾成人高校的教学任务,一方面这些教师自己精力有限,不能保证成人高校的教学质量,另一方面这些教师虽然具有较高的教学技能,但是却缺少成人高校的相关教学知识和经验,不能根据成人高校学生的特点对学生进行教育,也就不能保证学校的教学质量。
(二)教师学历不高,整体素质偏低
成人教育教师素质的高低,不仅关乎成人教育质量的好坏,也关系到成人高校的建设与发展。我国教师法第十一条第六款中明确规定,取得成人教育教师资格,应当按照成人教育的层次、类别分别具备高等、中等学校毕业以及以上学历[1]。教育部统计年鉴显示,2009年全国成人高校专任教师共50 402人,其中具有研究生学历的教师9 259人,本科学历教师37 677人,专科及以下学历教师2 633人。虽然与以往相比成人高校专任教师学历有所提高,但是和普通高校教师相比,成人高校教师学历整体上仍然偏低。并且,在这些专任教师中,具有正高级职称的教师只有1 969人,而初级职称和无职称的教师有13 240人,占专任教师总人数的比例高达23.3%[2]。由数据不难看出,一方面,成人高校教师具有硕士研究生及以上学历的教师数量较少;另一方面,在一些成人高校中,大专及以下学历教师所占比例过高。虽然说学历和职称不能完全代表教师的水平,但是不可否认的是,学历及职称不高的教师,从事教学和科研方面的工作难免会出现力不从心的情况,而这种状况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成人高校的教学质量。
(三)教师的社会认同感和社会地位较低
长期以来,我国成人高校教师社会认同感普遍偏低。与普通高校教师相比,成人高校教师这一群体通常被认为是“非正规”的教师群体。再加上成人高校教师资格认证制度没有得到完善,很多成人高校的教师多是由临时或兼职人员担任,这些人员大多数不具备相应教师资格,素质较低,流动性强,进一步影响了成人高校教师在社会中的声誉。社会大众普遍认为,成人高校教师只要具备一些基本的教育学知识和技能,而不用经过专门培训就能够胜任成人高校教师这一职业。有调查显示,35.2%的教师认为“成人教育教师的社会认可程度偏低是影响其从事成人教育的主要因素”。可见,成人高校教师社会地位低下,公众对成人高校教师的认可度不高,会严重制约教师对职业的认同感,影响教师的教学质量。
二 成人高校教师的基本素质
所谓教师素质,是指教师履行自身职责,完成教学任务所需要具备的各种素养以及将这些素养有机结合在一起的能力。是通过系统科学的教育和自我学习而形成的具有反映时代特征的、稳定的思想、知识、能力等方面的心理特征和职业素养[3]。成人高校教师与普通高校教师在教育对象、职业特点等方面存在显著不同,所以所需要的教师素质也不尽相同。首先,成人高校教师面对的教育对象是身心发展成熟、社会经验丰富的成人,他们的学习工作经历各不相同,家庭背景、经济条件也存在差异,加之这些学生具有明确的学习目标和自我概念,因此,需要教师不仅要具备相关领域的专业知识,还必须掌握成人教育的专业知识。此外,由于成人高校培养的是直接服务于社会的人才,其在教学目标和任务方面也与普通高校显著不同,所以成人高校教师要具备的能力也有别于普通高校教师。
(一)熟练使用多媒体教学设备及网络资源的能力
现代远程网络教育是近年来出现的新型的成人教育形式,具有灵活、方便、迅速等特点,越来越多的成人高校开始采取远程网络教育作为其教学手段。这种远程教育一方面拓宽了教育的时间和空间,为广泛的人群提供了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另一方面也对成人高校教师提出了更高要求。教师不仅要掌握传统的课堂教学方法,更要能够熟练运用各种多媒体教学技术,使用网络上的海量教学资源进行教学,并能够运用电子邮件等多种方式及时解答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因此,作为成人高校的教师,首先就要能够熟练掌握多媒体教学设备以及网络资源的使用方法。
(二)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能力
与普通高校相比,成人高校的教育对象是具有一定社会生活经历的成人。他们虽然在理论知识上有所欠缺,但是实际生活中的经验却相当丰富。对于这部分学生来说,提高理论知识只是他们接受教育的一个原因,更重要的是,他们希望通过学习能够解决工作、生活中遇到的实际问题。要满足学生的这种需求,教师不仅要具备教育学、心理学等方面的基本理论知识,也要有深厚的社会学、管理学、经济学等方面的理论功底,还要能够将这些理论运用于实际生活当中,解决相关问题。此外,教师还要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关注本学科发展的前沿动态,以适应社会的不断发展与变化。
(三)交流与沟通能力
成人高校的学生年龄不同、职业不同、生活的社会阶层也不相同,因此,他们在思想认知、智力水平以及心理健康状况等方面也会存在较大差异。尤其是很多学生面临着婚姻、家庭及工作等多方面的压力,他们的世界观、人生观不尽相同。这就要求教师在和学生进行交流时不能采取和普通学校学生一样的交流方式,而要放下自己作为教师的权威,用足够的耐心去了解学生在社会生活中面临的问题。并且成人高校教师和学生接触时间相对较短,要想很好地和学生沟通,就必须具备短时间把握学生心理的能力。此外,成人高校教师和学生的交流沟通方式不仅限于面对面的谈话,教师可以采取电话、电子邮件、网上聊天等方式和学生进行沟通,做到全面了解学生的知情意行的动态,从而更好地开展教学工作。
(四)良好的心理素质
成人高校的教师会面对来自各方面的挑战,良好的心理素质可以保证教师能够承受来自于各方面的压力。由于成人教育发展的历史还不长,社会对成人教育的认知程度还不够深入,很多人对成人教育的教师和学生存在一定的偏见。与普通高校教师相比,成人高校教师的社会地位和社会认同程度都相对较低,有些成人高校教师收入水平也不高,加之工作压力巨大和社会上众多的诱惑,教师很容易在心理上出现不平衡感或是失落感。这就需要教师具备更好的心理素质,能够在出现心理问题的时候及时进行自我心理疏导,走出心理困境。
三 提升成人高校教师素质的途径
截止到2009年,全国成人高校在校学生达到5 413 513人,其中本科生2 256 662人,专科生3 156 851人[2]。随着终身学习理念日渐深入人心,社会对成人高等教育的需求会进一步增加,成人高等教育的规模也将会不断扩大。为了适应成人高等教育快速发展的需求,一方面要增加教师数量,但更重要的是在质量上提高教师素质,以满足社会大众对教育的渴求。但是当前成人高校教师素质方面存在诸多问题,必须多管齐下解决这些问题,从根本上提高教师素质。
(一)制定专业化的教师素质标准
1986年美国的霍姆斯协会在报告《明天的教师》中指出,学校在选择教师时要有严格的教师录用标准,只有接受过良好教育的人才能成为教师。成人高校的教师,不仅要具备深厚的理论功底,更要具备从事成人教育的相关素质。除了成人高校教师要具备的4种基本素质之外,不同的成人高校可以根据自己学校的实际情况,制定教师应具备的素质标准,并在教师招聘和考核时运用这些标准对教师进行评价。这样不仅有利于教师素质的提高,也可以推动成人高校教师专业化的发展,为成人高校教学质量提供保障。
(二)实行严格的教师准入制度,严把教师入口关
成人高校在招聘时要根据教师素质标准并结合本校实际需求选择教师,坚决杜绝学历和能力不合格的教师进入学校工作。在挑选教师时要坚持标准,尽量选择具备本科以上学历,有丰富成人教育经验的教师[4]。对于一时难以找到合适教师的教学岗位,要本着宁缺毋滥的思想,不能随便聘用一位不合格的教师来敷衍。此外,成人高校的教育对象多为在职员工,他们需要学习的知识多集中在工作中的问题和困惑。因此,在选聘教师时,应该注意多选择一些具有实际岗位工作经验或是学科特长的教师,来指导学生解决实际工作生活中的问题。
(三)加强职前和职后培训
成人高校教师素质的提高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因此,在提高教师素质方面也要渗透终身教育理念,学校应该制定相应的培训计划以完善教师的职前和职后培训。对于新入职的教师,要坚持先培训后上岗,对新教师进行成人教育理念、教育技术等方面的培训,使这些教师能够更好更顺利地开展教学工作。对于在学校工作了一定年限的教师,学校要为他们搭建职后培训平台,将最新的教育理念、方法,教育技术,本专业最新的研究成果和技术以及社会对人才的需求等信息传递给这部分教师,让教师能够尽快把握本学科的最新动态,不断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改进不合时宜的教学方法,从而提高自身素质[5]。
(四)完善管理制度,激发教师学习热情
提升成人高校教师素质,关键的落脚点还在于教师自身。要激发教师的学习热情,首先就要建立和完善教师绩效考核制度,把教师绩效考核成绩作为教师聘任、晋升等方面的重要参考依据,使教师在竞争中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同时也保证教师晋升和调资渠道的畅通和公平。在对教师工作进行量化考核的时候,也要适当采用人性化管理,在日常的教育教学工作中给予教师以充分的尊重和信任,创造一种宽松和谐的学校氛围,尽量满足教师的合理需求,尤其是对于一些家庭困难的教师,更要给予他们更多的关心,让他们感受到来自学校的温暖,使他们对学校产生认同感和归属感[6]。只有生活中没有后顾之忧,教师才能够有时间和精力去提高自己的专业素质,才能够全身心地投入到教育事业当中来。
[1]张景美.我国成人教育教师专业化建设探析[D].曲阜:曲阜师范大学,2005.
[2]人民教育出版社编辑部.2009年中国教育年鉴[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9.
[3]夏宜玉.高等学校教师素质内容的探讨[J].武汉科技学院学报,2000(3).
[4]丁邦友.成人高等教育师资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与解决对策[J].教育与职业,2010(14).
[5]朱 蕾.成人高等教育教师队伍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析[J].成人教育,2007(1).
[6]蒋红元.成人高校师资队伍建设浅谈[J].南京人口干部管理学院学报,1999(1).
G724
A
1674-5884(2011)08-0137-03
2011-05-19
湖南省社科院2008—2009年度立项课题(0809BZZ106)
左泽文(1968-),男,湖南湘潭人,副教授,主要从事高等教育管理研究。
(责任编校 王小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