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大学生自卑心理的表现、原因和治疗对策分析
2011-04-03韩庆云
韩庆云
(湖南城建职业技术学院,湖南湘潭411101)
高职大学生自卑心理的表现、原因和治疗对策分析
韩庆云
(湖南城建职业技术学院,湖南湘潭411101)
随着当代社会竞争压力的加大,大学生的心理问题也越来越频繁发生。其中,自卑心理在高职院校大学生中是最常见的心理问题之一。高职生能力和效果的优劣受非智力因素的影响尤为突出,集中表现在自卑心理严重制约了学习、人际交往等的主动性、积极性。
自卑心理;高职生;表现;原因;治疗对策
自卑是一种因过多地自我否定而产生的自惭形秽的情绪体验。它是一种消极的情绪体验,属于性格缺陷。自卑,并不是指客观上看来自己不如别人,而是主观上认为自己不如别人,认为自己不够好,甚至觉得自己一文不值。自卑感人人都有,只有当自卑达到一定程度影响到学习和工作的正常进行时,才归之为心理疾病。自卑并非总是给我们带来消极和不好的结果。心理学家阿德勒关于自卑提出了自己独到的见解,他认为每个人都有“自卑”情结,每个人都有先天的生理或心理缺陷,担心自己做得不够好,担心别人不能接纳自己等等。适当的自卑可以促使我们不断努力,不断进步,不断向上。但是如果过度自卑,则会阻碍我们的生活、学习和工作,导致我们不敢迈步,停滞不前。经过日常观察、个别咨询、问卷调查、团体辅导治疗等研究分析,笔者总结了高职生自卑心理的表现形式,并从不同角度探寻了其产生的原因和治疗策略,希望对高职院校大学生的自卑心理研究有所贡献。
一 当代高职学生自卑心理表现
(一)在认知方面主要表现为不能客观、全面、正确的看待自己的优缺点
有自卑感的同学过分看重自己的缺点,并把自己某一方面的缺点泛化到全身,认为自己没有任何可取之处。在对事物成败的归因上,往往把因自己的努力而获得的成功归为外因,而把因外因导致的失败归结为自身原因。
(二)在行为上主要表现为社会退缩
有自卑感的同学竞争意识淡薄,缺乏社会活动的积极性,更不会主动展示自己在某些方面的特长,这些同学常把自己封闭起来,以掩饰自己的弱点。在遇到挫折后总是陷入超脱现实的幻想世界,他们更喜欢以幻想的方式来逃避现实世界的压力。
(三)在性格上有明显的缺陷
自卑心理较强的学生,多数伴有性格内向、多疑、胆小、谨慎、不善社交、应变能力较弱等缺陷。敏感多疑是自卑心理的典型特征,具有自卑心理的学生往往对自己的不足和别人对此的评价很敏感,常把别人无关的言行看成是对自己的轻视,别人一句不经意的对话总认为是对自己的含沙射影。此外,自卑的同学遇事喜欢走极端,喜欢用非此即彼的观点来判断事物。
(四)在情绪上经常体验到害羞、不安、内疚、焦虑、忧郁、失望等负面情绪
有自卑感的同学经常自责,越自责越自卑,越自卑越自责,总是在这个怪圈里徘徊。这些同学很难体验到同伴带来的快乐,他们有严重的孤独感,在心里很难融入到集体中,刻意保持着和其他同学的距离。
二 高职学生自卑心理产生的原因
自卑心理的产生,主要来源于心理上消极的自我暗示,直接原因来自于别人的嘲笑、讽刺。自卑心理一旦产生就会迅速泛化到全身,进而全盘否定自己。那么哪些原因促使自卑心理产生呢?
(一)自身因素
首先,自卑来自自身的一些生理缺陷,这种缺陷主要是达不到自己的理想效果而并非真的是缺陷,比如身体残疾、身高、长相、体型、肤色甚至性别等不如意都可能造成自卑;其次,能力差也会引起自卑。认为自己没有任何特长,各个方面表现都很普通,经过多次努力仍然达不到自己预期的效果就会更加自卑,甚至会自暴自弃,放任自己;再次,童年的一些负面经历。心理科学的研究已证实,不少心理问题都可在早期生活中找到症结,自卑作为一种消极的心态也不例外。气质抑郁、性格内向者大都对事物的感受性强,对事物带来的消极后果有放大趋向,而且不容易将其消极情绪及时宣泄和排解,产生自卑的可能性也相应增大。
(二)家庭因素
首先,在经济上,同学们之间家庭背景差异较大,一些出身于普通工人、农民家庭的大学生,尤其是与出身于大城市或是干部和高知家庭的同学做一番比较之后,自感在社会地位、经济状况等方面比别人矮了一头。这几年,由于这方面引起自卑的大学生人数有增加的趋势;其次,单亲家庭子女绝大部分都存在自卑心理。生活在单亲家庭环境中长期缺少父爱或母爱的大学生,以及儿童时受到过虐待,有过家庭暴力经历的大学生,他们害怕同学们知道自己没有爸爸或者妈妈,甚至认为父母离异是因为不喜欢自己,也会造成心理压抑、自卑心理等不良心理反应;再次,父母教育方式不当,现在的教育方式虽然提倡素质教育,但是成绩在教育中还是起到主导的作用。一些父母盼子成龙心切,经常在班级里为自己的孩子树立一些榜样,这无可厚非,但是过分的、不适当的攀比容易致使子女产生厌恶、逆反或自卑心理。
(三)学校因素
首先,环境变迁会引起自卑心理。在家里,很多同学都受到爷爷奶奶父母亲宠爱,地位非常高,而在新的班集体中,同学们旗鼓相当,昔日那种众星捧月的优越感荡然无存,有的甚至在激烈的竞争中落后,这种强烈的反差会在心理上导致一种失落感,从而产生自卑情绪;其次,学校、专业的不理想也会使部分同学产生自卑。有些同学未能实现上名牌大学、热门专业的宏愿,在被其他院校录取后,产生强烈的失落感,甚至对自己和生活都感到灰心,并由此产生失望感;再次,就业压力会产生自卑。高等教育大众化,高校扩招以后,大学毕业生数量急剧增加,毕业生与社会之间的关系由供不应求转为供需平衡,直至供大于求,大学生就业基本趋于市场化。很多大学生毕业后找不到理想的工作甚至找不到工作,压力骤增,于是对自身价值持悲观态度,怀疑自己的能力,自我颓废。
三 高职学生自卑心理的治疗对策
(一)认知疗法
自卑的产生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对人对己对事存在着不合理的认知。自卑者往往有着很强的自尊心。当在学习生活中,由于自己方法不当,或缺乏处世能力而陷入困境时,自尊心受到损害、优越感也会丧失,于是从一个自尊自信者走向另一个极端,变成一个完全失去自信的人。因此,消除自卑首先要树立正确的观念,培养正确的认知能力,以合理、现实的方式来看待生活、看待人生,学会客观、公正的评价自己和他人,保持平衡、稳定的心理状态。当然,这不是一朝一夕就能达到的,需要我们教育工作者和受教育者坚持不懈的努力。
(二)催眠疗法
用催眠疗法治疗由于童年的一些创伤而导致自卑的效果显著。心理咨询老师把来访者引导入催眠状态中,在催眠状态下情景再现,可以找出其自卑的原因,与其对话,最终消除自卑心理。或者,在催眠状态下改变来访者的错误认知,使其树立正确、客观、合理的认知,一般效果都非常好。在催眠状态下进行形象塑造效果也非常理想。用催眠疗法治疗效果好,所需时间也短,但是并不是所有的来访者都可以进入到催眠状态,而且催眠疗法对咨询师的要求也比较高。
(三)团体辅导训练法
团体心理辅导对自卑心理的消除起到了比较好的作用。心理咨询老师可以把自卑问题比较相似的同学聚集在一起进行团体辅导。在辅导过程中,同学们通过自我剖析、自我暴露和开展活动等方式建立了比较稳固的关系。他们发现原来有这种想法的、这种问题的人不止我一个,在心理上会达成共识,彼此之间也会更加信任。在辅导过程中,他们学会了处理人际关系,自卑心理在一定程度上就会减弱。
(四)自我矫治法
首先要学会正确归因,提高自己的挫折承受能力。遇到失败和挫折后要能够正确分析主、客观原因,失败、挫折是由于某些客观原因和不可改变因素造成的,但有很多时候是由于自己设定的期望值过高造成的。其次,适当的调整期望值,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可实施的一系列目标,经过努力实现小目标,再经过努力实现更高的目标,循序渐进,每一次的成功会带来喜悦、带来信心,这样不断地实现目标,不断地增强自信,自卑心理就能得到逐步的克服。再次,学会悦纳自我。关注自己一点一滴的进步,尽量减少别人的负面评价造成的干扰。在缺少别人的表扬和激励的情况下,学会无条件的、积极的自我关注,进行自我激励,自行构建自己良好的“形象”。
(五)药物治疗
虽然自卑心理通常表现的是部分大学生的一种心理亚健康状况,但是个别情况下也可能导致严重后果。对自卑心理已经十分严重并已引发严重心理疾病的人,应求助心理门诊医生,在进行心理疏导的同时,辅助进行药物治疗,最大限度的减少引发精神病等严重后果的几率。
[1]张海钟.高师专科生自卑感与自信心的来源因子调查分析[J].高等师范教育研究,2002(1).
[2]李献中,李宏志.团体心理咨询对大学生自卑心理影响的实验研究[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4(4).
[3]蒙家宏.大学生自卑心理研究[D].重庆:西南师范大学,2005.
[4]张春旺,王 玲.当前青少年自卑心理的表现及原因分析[J].现代企业教育,2008(4).
[5]王建香,王龙玉.大学生自卑心理的成因及矫正[J].山东教育学院学报,2009(4).
[6]王笑禹.新时期大学生自卑心理的产生原因与解决方法研究[J].洛阳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25(2).
G718
A
1674-5884(2011)08-0108-02
2011-05-18
韩庆云(1980-),女,黑龙江佳木斯人,助理讲师,主要从事教育心理学研究。
(责任编校 杨凤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