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当前高师学前教育专业实践教学的问题与思考

2011-04-03欧阳洁陈朝晖

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 2011年8期
关键词:理论幼儿园专业

欧阳洁,陈朝晖

(湖南第一师范学院教科系,湖南长沙410205)

当前高师学前教育专业实践教学的问题与思考

欧阳洁,陈朝晖

(湖南第一师范学院教科系,湖南长沙410205)

在高等师范院校学前教育师资培养体系中,实践教学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当前学前教育实践教学存在很多不适应新时期人才培养需求的地方,主要集中表现在观念层面、结构层面和行为层面。基于学前教育的特殊性,需要重新思考高师学前教育专业实践教学之整合性、整体性、多样性、指导性等特点,并通过协调学前教育其他体系配合完成。构建合理的学前教育实践教学体系,对促进高师学前教育专业化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高师;学前教育;实践教学

2010年11月,国务院下发的“关于当前发展学前教育的若干意见”41号文件指出,要“以多种途径加强幼儿教师队伍建设”,要“完善学前教育师资培养培训体系”。与此同时,“教师教育专业化运动”的快速发展,社会需求的不断提高,也迫使我国高师学前教育亟待改变原有人才培养模式中的滞后环节,在良好的发展机遇中真正进入“学前教育的春天”。

在高等师范院校学前教育师资培养体系中,实践教学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近年来,研究者们充分认识到,当前学前教育实践教学存在很多不适应新时期人才培养需求的方面,基于学前教育的特殊性,构建合理的学前教育实践教学体系对促进高师学前教育专业化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意义。鉴于此,笔者试图解析当前高师学前教育专业实践教学的若干问题,以期对此问题进行更深入思考。

一 高师学前教育专业实践教学中的若干问题

(一)观念层面:新时期如何为实践教学定位

在我国传统的学前教育师资培养体系中,高师学前教育专业的培养目标是中等幼儿师范学校的幼儿教育理论教师,并不直接从事一线的幼儿教育工作。因此,传统高师学前教育专业培养中注重理论教学,实践教学只是理论教学的补充与验证。虽然现在大多数学校开始重视实践教学,如很多课程都安排了实践环节,安排了教育见习、实习等,但是在观念层面,“实践教学为理论教学的补充”的传统观念并未得到改变,实践教学并未得到应有的重视。

随着时代发展,社会对幼儿教师的学历要求各方面提高,幼儿教师专业化进程提上日程。目前,高师学前教育本科专业的培养目标已经转变成培养面向幼儿园等学前教育机构的师资及其他相关一线幼教工作者,实践教学的重要性日益凸显,重新界定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的关系就变成一个首先要从观念层面解决的问题。

(二)结构层面:实践教学比重有限,实践教学展开与评价形式单一

目前,我国大多数高师实践教学采用的是在每期开设的理论课中设置一定数量的实践课时(比重一般不会超过1/4),每学年1~2次见习(每次见习时间3~5天),毕业前一个学期(大约3个月)的集中实习等方式。在国外,如美国、法国、德国等国家,师范生少则半年,多时达72周在实际教学环境中进行观摩和实习教学。相比之下,我国的实践教学在比重上有调整的空间。

实践教学展开的形式一般为到幼儿园观摩见习,写见习报告;在课堂上虚拟情境教学,以及实习阶段在幼儿园实践操作,完成实习总结。总体来说,形式比较单一,实习单位也多局限于幼儿园。对实践教学评价的方式,更是简单地分为见习报告评分,课堂上的实践环节划定等级,实习评分。评价对学生实践的指导反馈意义非常有限。

(三)行为层面:实践教学未能得到有效指导,实践教学脱离理论教学

一方面,实践教学不成体系。各课程实践环节各自为政,缺乏统一安排和规划。实践教学内容缺乏针对性,与幼儿园现状和需求脱节,实践任务往往只是笼统指出大致方面(如保育实习、教育实习),造成学生在幼儿园见习实习时也常常陷入盲目,不知道具体该见习什么实习什么,应该以何种身份和态度参与。另一方面,教师指导不足。高师和幼儿园等一线机构缺乏对话,学前教育专业的教师与幼儿园一线教师等缺乏对话,高校指导教师数量不足,知识结构不合理,幼儿园一线教师又没有明确的指导方针,随意性很大,导致实践效果不理想。

短时间的见习观摩实践结束后,学生们又简单地回归到理论学习,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只存在很简单的说明解释补充关系,并未产生更深层次的联系。实习时间相对较长和集中,学生们更容易在实践教学中产生更深的感触,接触到各种实际问题。然而,往往在他们需要对理论与实践进行更深入联系时,却面临毕业和论文写作,理论课程的学习基本上都已结束。实践教学和理论教学并未有机整合到课程设置和教学安排上。

二 高师学前教育专业实践教学特点

(一)整合性

这是指新时期的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要完成有机整合。在观念上,应建立“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并行”的新认识。要适当增加实践教学比例,建立开放性、综合性实践教学体系。不但要建立明确的实践教学大纲,还要明确实践教学内容与理论教学开设的内容,开设顺序相统一,落实到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每学期要实践什么,要达到什么水平。所有的实践环节和内容均与理论教学系统定位,统筹安排。这种方式将有效帮助学生同时建立理论知识和实践反思智慧。

(二)整体性

这是指学前教育专业实践教学要一体化,从大一到大四,横向与理论教学形成整合联系,纵向要体现出实践教学的延续性和深入性。如大一时的见习是初步参观幼儿园的环境设置,整体布置,了解当前幼儿园生活基本情况,建立最初的感性认识,培养职业认同感;到第二次的见习就应结合卫生学相关知识,让学生主动去寻找幼儿园的建筑、作息安排、保育教育中哪些体现出卫生学的理论,哪些尚未做到;再到后面的见习,就可以结合心理学和教学的知识尝试亲子参与幼儿园环境布置、保育教学等,还可以从幼儿园扩展到早教机构、亲子机构等。每一次的实践都建立在前一次的实践和理论学习的基础上,更有成效。

(三)多样性

这是指学生要多形式、多途径、多内容全面实践。以往我们仅仅把阶段性的见习、毕业前的实习当作实践教学唯一重要的形式,现在我们必须建立起更加丰富的实践观。除了集中综合的见习实习之外,各门课程结合自身特点和相关内容可适时安排虚拟情境教学、专题性参观、到幼儿园的模拟操作。此外还包括学生跟随指导老师进行的课题研究、研究性学习等,以及学生们参与学前教育机构中的大型活动(如庆典活动、亲子活动)实践、学前教育领域内非教育机构(如玩具、教具企业、儿童读物出版行业、各种媒体中的学前栏目等)实践等。如此多样性、多途径地综合实践,不但让学生们全方位接触到学前领域,解决大量的实践问题,还有助于学生及时了解幼教现状与社会对人才的实际需求,明确专业学习方向,增强社会适应性,以便及早确定具体的学前教育发展职业方向。

(四)指导性

这是指学前教育实践教学要落实有效指导与评价。各课程要建立明确的实践教学大纲,对各个学期阶段各门课程学生实践教学的目的、内容、步骤有明确指导,教师组织学生进行的每次模拟教学、专题性参观、见习、到幼儿园的模拟操作都要有明确的实践教学要求,颁发指导手册。对于学生自行参加的各种学前教育实践活动也要有针对性地开办讲座等进行有效指导。实践教学指导手册要由高校教师与幼儿园教师等一线学前教育工作者交流协商后制定,以便更能适应具体需要。

评价对实践教学具有导向作用。除了传统上采用的要求学生写模拟教学反思、参观见习心得、实习总结以外,参考美国学前教育教师的职前培养模式,把实践教学评价有机结合在理论教学评价之中,是值得探索的新方式。我国高师学前教育专业评价方式也要逐步从“强调学生知识掌握和学习结果的内部评价”,转变为“强调学生的实践表现与理论运用”以及“强调学生与儿童相互交往、个性化指导的外部评价”。

三 实现“实践教学”变革之相关问题的思考

笔者认为,构建新时期新形势下高师学前教育实践教学体系,改革实践教学,只是加强幼儿师资培养建设的一个途径,此途径的顺利实现还需高师学前教育其他体系协调配合。

(一)推进高师学前教育专业师资队伍建设

由于学前教育近年来飞速发展,连年扩招的学生亟需一支数量庞大的专业教师队伍。而各个高校相应的专职教师数量相当有限,理论教学尚且还能采用集体教学形式,实践教学则更多要求一对一指导或小组教学,否则这种指导就很难落到实处。除此之外,高师专业教师知识结构也亟需调整。学前教育是实践性很强的专业,高校教师往往有较高学历,有扎实的专业学术水平和科研能力,但却不一定有在学前教育一线工作的实践经验。部分高校专职教师对学前教育一线机构缺乏长期深入的实践和了解,他们对实践教学的理解也与实际情况有一定差距。要对学生的实践教学进行有效指导,高校必须创造让专业教师在一线定期接触调研实践的机会,对专业教师进行不同形式的“再培训”,实现“双师型”高校教师队伍建设。

(二)探讨高师学前教育专业与社会学前教育机构合作的双赢模式

目前,大多数高师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实践形式是:高校单方面请求幼儿园(或其他实践基地)接受学生的见习或实习,再给予幼儿园(或其他实践基地)低额的指导费用。产生这种单向请求的原因之一,是目前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实践并没有对幼儿园等其他实践机构带来“利益”。相反,由于有的学生缺乏有效指导,实践时常出现盲目、无序状态,不但不能给幼儿园等带来“利益”,而且还干扰了幼儿园等的正常工作管理和教学,所以,有时高校的见习实习活动被一些一线机构所拒绝,这成了制约实践教学发展的客观因素。避免这种情况出现的最好途径就是建立高师学前教育专业与幼儿园等社会学前教育机构合作的“双赢”模式。这种“双赢”不仅是指学生进入实践基地后帮忙跑腿、打印复印文件资料、照顾幼儿、创设环境、制作玩教具等物质精神帮助,而且高校可以把幼儿园等实践基地发展成“战略合作伙伴”。高校可利用教育科研、教师培训等资源优势为实践基地提供帮助和便利,还可分配实践基地一线教师科研任务,共享科研成果,对其提高教育科研水平和职称评定有实际益处。

[1]王云霞.教师教育专业化背景下高师学前教育专业实践教学探析[J].湖州师范学院学报,2007(6).

[2]卢 伟,李 敏.培养学前教育高质量应用型人才初探[J].成都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7(11).

[3]张继东.新形式下高等教育实践教学体系改革探究[J].教育与职业,2008(24).

[4]谢应琴.学前教育专业实践教学模式初探[J].职业技术教育(教学版),2006(5).

[5]陈小燕.对学前教育专业实践教学课程体系的探索与思考[J].职业教育研究,2007(12).

[6]廖承绶.教师教育专业化培养模式与途径研究[J].中国成人教育,2009(21).

[7]王晓岚,丁邦平.美国学前教育师资培养的方式、特点及其启示[J].学前教育研究,2010(1).

G658.3

A

1674-5884(2011)08-0047-02

2011-05-06

湖南第一师范学院2010年院级课题(XYS10J17)

欧阳洁(1980-),女,湖南岳阳人,硕士,讲师,主要从事教育基本理论研究。

(责任编校 许中坚)

猜你喜欢

理论幼儿园专业
坚持理论创新
神秘的混沌理论
一句话惹毛一个专业
理论创新 引领百年
相关于挠理论的Baer模
相关于挠理论的Baer模
我爱幼儿园
欢乐的幼儿园
专业降噪很简单!
专业化解医疗纠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