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层党组织建设:高校学科建设的指南针、驱动器、孵化炉

2011-04-03万启常伍爱友

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 2011年8期
关键词:学科基层学校

万启常,伍爱友

(湖南科技大学a.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b.能源与安全工程学院,湖南湘潭411201)

基层党组织建设:高校学科建设的指南针、驱动器、孵化炉

万启常a,伍爱友b

(湖南科技大学a.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b.能源与安全工程学院,湖南湘潭411201)

高校作为“人才强国”战略的重要基地,承担着人才培养、知识创新、社会服务和文化引领的重要任务。高校基层党组织是直接联系广大师生员工的基本组织,是处于高校核心领导地位的党委在各基层单位的战斗堡垒。以湖南科技大学基层党建与学科建设多年成功经验为例,着重阐述基层党组织建设在学科建设体制与方针上指引、特色与优势上促进、项目与成果上孵化的实施过程与突出表现。

高等院校;基层党组织;学科建设;发挥作用

2010年12月14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书记处书记、国家副主席习近平在会见全国高校党建工作会议代表时指出:高校在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中居于重要地位,加强和改进高校党的建设,是促进高等教育科学发展、坚持科教强国的根本保证,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必然要求。随着经济全球化,我国的高等教育不但要迎接国内高校之间的竞争,更要面对国际高等教育的挑战。高校必须充分发挥和运用一切资源和优势,积极探讨学科发展建设的新途径。因为,学科建设是高等院校各项事业发展的龙头,集中体现了学校发展的方向和水平;是衡量高校在新形势下是否具有办学适应能力和综合竞争能力的标志,也是推动高校各项事业改革与发展的发动机。同样,高校院系的发展,从根本上说,就是学科建设的发展。一个高校内哪个院系能把学科建设搞上去,能够拥有独具特色和优势的学科或学科群,哪个院系就能得到持续快速的发展,而高校基层党组织无疑应该在学科建设中发挥重要的作用。一个具有凝聚力与改革创新精神的高校基层党组织,不但能为高校学科的发展指明方向,为学科建设的顺利进行提供动力源泉与政策保障,同时又以其对学科建设认识与指导的科学性、先进性和前瞻性,孵化与繁荣高水平的交叉学科、优势学科与特色学科,提升学校的学科实力与整体社会影响力,确保学校的各项建设事业稳步发展。

一 把握大局,定位方向——学科建设的指南针

十七大报告用简明的语言对科学发展观作了精辟的概括:“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必须坚定不移地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思想,自觉用科学发展观指导、统筹、协调高校学科建设与党的建设协调发展。党的组织必须把握正确的前进方向,牢牢把握发展的大局,正确制定和把握办学理念、办学定位、发展规划和舆论导向。学科建设是一个综合的系统,人、财、物、科研、教学、成果等要素缺一不可,需要考虑方方面面的工作。几年来,湖南科技大学在现有的条件下,坚持以学科建设、尤其是重点学科建设为龙头,想方设法,竭尽所能地采取了种种措施,重点学科得到较为快速的发展。但是,相对激烈的校际竞争来说,相对很多重点院校来说,学校的学科建设还存在很多有待提高的地方:学科优势和特色还不够明显;学术队伍建设还需要进一步在数量和质量上提升,特别是高水平的学科学术带头人的培养;重大科技项目和高水平成果还相对缺乏,科研成果转化效率不高,支撑和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还有待进一步加强等等。在这种劣势下,学校各级基层党组织以学校的发展为己任,充分认识与深化党的建设与学科建设发展规律及辨证关系,把握大局,定位方向,以“整体规划、加大投入、突出重点、扎实推进”为发展指南,充分发挥机关党委与各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确保了学科建设的稳步开展。在湖南省重点学科建设专家委员会对该校“十一·五”省重点学科进行综合评估中,所参与的五个重点学科中,有产业经济学、采矿工程、机械设计及理论被评为优秀,有机化学、中国古代文学被评为良好。建设目标的明确定位与已有的成绩为学校“十二·五”建设的发展与突破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二 培养人才,提升实力——学科建设的驱动器

党的建设要自觉地服从服务于经济建设这个中心,这是新时期党建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最终归宿。而学科团队建设是高校发展的永恒主题,党建工作必须围绕这个永恒主题来抓。基层党建工作是高校学科团队建设的政治保证和强大动力。首先,基层党建工作与学科团队建设都是高校建设与发展的重要内容。高校的主要职能是培养高级专门人才,其承担着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等多方面的社会功能,而这些功能的发挥无一不以学科团队建设为基础,没有高水平的学科团队,就不可能建设高水平的大学。著名高等教育家朱九思先生说:“学科建设,关系学校的学科结构与学术层次,学术水平与学术观点以及人才培养层次与学生的综合素质;关系师资队伍及其学术视野,教学科研条件与学术研究水准,教学效果以及学生的学风状态和情操陶冶水平。”这说明学科团队的建设水平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学校的办学水平,一流的大学必须要有一流的学科建设。其次,高校的特殊使命决定高校必须把党建工作当做一项重要工作来抓。因为从高校建设和发展的大局来看,只有抓好党建工作才能加强党的各级基层组织建设和广大党员的思想建设,才能使高校在办学方向、培养人才方面坚持走社会主义道路,才能保证高校的各项工作在党的领导下开展。

在人才培养上,湖南科技大学基层党组织十分关心体恤一线教职工,把一线教师的教学科研和政治学习密切联系起来,加强党员的理想、信念与责任教育,使他们能够自觉克服“个人主义”、“享乐主义”、“崇拜主义”等低级思想的诱惑,把教育事业、职业责任和学生利益统一起来,在教书育人中实现自身价值,以对职业负责、对学校负责、对学生负责的态度对待本职工作,充分发挥基层教职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学校贯彻以人为本的工作原则,把人文关怀放在支部建设的首要位置,使每位党员和教师深切感受到了支部的温暖。如对刚分配来的单身青年积极解决住房问题;在年终岗位津贴与职称评定方面,适当向工作积极、乐于奉献的青年教师倾斜;此外,学校还利用每周二的政治例会时间,由基层单位的分工会主席广泛收集教职工在工作生活上的困难,听取他们分阶段的思想工作状况,收集他们对于学院与学校发展的各项建议,在青年教职工群体里营造了一种“讲政治、讲学习、讲正气”和“识大体、顾大局、谋大事”的发展氛围。在这些“人文”与“责任”的氛围里,年轻的学科骨干都在支部周围凝聚,形成了以支部为核心的凝聚力强、合作精神好、业务水平精、学历层次高、年龄结构合理、党员比例高的师资队伍和学术骨干队伍。几年来,湖南科技大学先后有7人被确定为湖南省跨世纪学术与技术带头人和省普通高等学校学科带头人培养对象,有9人被确定为湖南省普通高等学校青年骨干教师培养对象,选送了52名教授到国外做访问学者,选送了100余人到重点大学攻读博士学位和进入博士后流动站工作,这些人中,没有一人被引诱于其他高校在职称、职位与科研经费而辞职高升,也没有留恋国外高校所给的优厚待遇,全部按时回国回校。

在实力的提升上,学校一贯坚持“育人为本、学术至上”,“学科建设是龙头、教育质量是生命线”的教育思想和办学理念。自2003年合校以来,学科建设、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等工作都取得了长足进步,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获得优秀,新校园建设初具规模;学校综合实力显著增强,办学声誉明显提高,社会影响不断扩大,整体上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可以说,学校之所以能够实现快速发展,其最大的驱动力就是广大科大人不断解放思想,提高认识,始终坚持以学科发展为己任,以人才培养来提升办学理念,完成学校学科和专业结构调整,优化学科专业数量、结构与布局,促进学校又好又快发展。为了让年轻教师看得到前途,找得到出路,湖南科技大学老党员和学科带头人主动为年轻人的发展出谋划策,以“教授帮讲师”、“博士帮硕士”的方式结成“帮带对子”,为年轻教师的成长提供了良好的平台。支部与每个党员不仅在政治上而且在业务上形成了一个牢固的命运共同体,这个共同体在组织课题、成果申报等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组织领导和统筹协调作用。“十一·五”期间,湖南科技大学的科研项目、获奖成果、高水平论文的数量有了明显提高。5年来,学校7个重点学科共获得各类科研项目856项,其中国家级项目112项,省部级项目275项;发表科研论文2 786篇,其中SCI、EI、ISTP、CSSCI共录用248 篇;出版著作83 部,教材27部;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中国高校自然科学二等奖1项,湖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4项、二等奖7项,湖南省社科成果一等奖1项、二等奖6项;申请专利53项。

三 强化交流,服务社会——学科建设的孵化炉

开展对外学术交流是学科建设成果的孵化炉。开展国内外学术交流既是探讨学术问题、展示学术成果、相互学习借鉴的平台,也是增进相互了解、开展合作共建、提升学习科研浓厚氛围的有效举措,在高校学科建设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也是学科建设中的重要一环。多年来,湖南科技大学以服务和推动学科建设为目的,与本校学科建设进展的具体情况相结合,适时举办学术交流会,并不断提高会议质量和实际效果。“十一·五”期间,学校先后与美国密苏里大学、布里奇波特大学,日本创价大学、瑞士皇家理工大学、波恩大学等20余所大学建立交流合作与联合办学关系,引进外籍教师20余名,不定期选派优秀青年教师赴国外知名大学进修学习,以此介绍学科建设经验和科研成果,扩大学校知名度和影响力,“开眼界、学经验、长知识、交朋友”。

在科技革命迅猛发展的今天,以产学研相结合为基本特征的技术创新体系建设越来越成为科技进步的重要基础。如何实现产学研的有效结合,已经成为建设国家和区域创新体系的核心问题。实际上,产学研结合的广度和深度同样成为衡量各高校之间竞争力的重要标准。长株潭城市群成为全国“两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吸引了全国乃至世界的目光,同时也带来了无限的发展机遇。湖南科技大学校党委、行政以超前的思维和敏锐的观察力认识到学校有基础、有条件成为两型社会建设的动力主源和贡献主体,进一步加强产学研结合,主动对接“两型社会”建设。学校积极引导教师把纵向科研项目向横向领域延伸与拓展,校企联手攻关,为企业解决关键性技术难题。学校还通过与企业共建技术中心和研发平台,探索产学研合作新模式,使得一大批专家教授的科研成果正在逐步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目前学校与湘潭平安电气集团有限公司合作的“矿用智能局部通风系统及装备”、与湘潭电化合作的“工业废渣堆场生态修复技术”、与湘潭市昭山冶金化工有限公司合作的“冶炼烟气脱硫除尘系统研究”等项目以及“重金属污染土壤修复和生物质能开发集成技术示范工程”等课题,为湘潭“两型社会”建设提供了一大批新技术、新工艺和新装备。多年来,学校努力实践开放式办学,坚持“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互惠互利、共同发展”的原则,立足湖南、面向全国,已与全国30个省市自治区的300多家企业合作科技项目达600余项,直接经济效益近百亿元。所有这一些,增强了学校的竞争实力,提升了学校的品位,也为学校各项事业的发展焕发出蓬勃生机。

四 结 语

高校的发展从根本上说,就是学科建设的发展。学科建设是复杂的系统工程,而高校基层党组织建设最根本的任务就是深刻把握时代条件变化,理智面对国际国内环境对高水平人才培养与强实力大学提出的要求。这其中的关键就是进一步加强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激发其改革创新精神,发挥基层教师党员干部的先锋模范与战斗堡垒作用,以科学发展观指导党建学科建设的新视野、新理念和新要求。它不仅能够明确高校学科建设的方向与内在要求,促进与发展特色、优势学科,加快项目与成果上的转化进程,而且对学校的各项事业的持续稳步发展,提升学校综合实力与社会影响力,具有原创性、基础性和突破性的重大理论意义。

[1]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R].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

[2]张德江.坚持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为率先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而努力奋斗[N].广州日报,2007-05-30.

[3]施祖美.狠抓学科建设,提高办学水平[J].高等农业教育,1999(8):18-21.

[4]吴惠中.突出重点,做好高层次人才的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J].沈阳教育学院学报,2002(2):81-82.

[5]刘红斌,梁小伊.和谐党建对学科发展的作用思考[J].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3):19-22.

[6]申小蓉,王志强.加强高校党的建设促进和谐校园建设[J].高校理论战线,2009(1):44 -47.

[7]田建国.以改革创新精神推进高校党建工作[J].德州学院学报,2009(1):7-11.

G60

A

1674-5884(2011)08-0016-03

2010-12-10

湖南省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高校党建专项重点课题(XJK08DJA003)

万启常(1959-),男,湖南湘乡人,副教授,主要从事党建与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责任编校 谢宜辰)

猜你喜欢

学科基层学校
【学科新书导览】
基层为何总是栽同样的跟头?
土木工程学科简介
基层在线
基层治理如何避免“空转”
“超学科”来啦
学校推介
走基层
论新形势下统一战线学学科在统战工作实践中的创新
I’m not going back to school!我不回学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