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图书馆参与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的策略分析

2011-04-03

大学图书情报学刊 2011年5期
关键词:就业指导毕业生图书馆

沈 嵘

(杭州师范大学钱江学院,310011)

1 引言

近年来,随着高校的扩招,我国大学毕业生出现逐年增长态势,毕业生就业形势异常严峻。据有关方面统计,2003年我国大学毕业生人数是212万,到2009年已达604万,截至2010年,我国高校毕业生达到630万,创历史新高,比2009年增加26万。尽管毕业生人数增长幅度很大,但是社会提供给大学毕业生的工作岗位却赶不上毕业生人数的增长,有些地方甚至出现千人报考、争抢一个公务员职位的局面,大学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异常激烈。如此,高校图书馆作为学校文献信息中心,应该积极参与毕业生的就业指导工作,充分发挥其自身的情报与教育职能。面临择业的毕业生最关心的莫过于大量、及时的就业信息,高校图书馆应利用其独特的网络信息资源与文献信息资源,为毕业生提供更多的就业信息。这是信息化、网络化时代对高校图书馆信息服务的一项全新的要求。[1]

2 高校图书馆参与毕业生就业指导的优势

2.1 高校图书馆良好的网络、设备优势

随着教育部对我国高等学校教学水平评估的深入,硬件设施已成为评估的重要指标。许多高校图书馆借此机会,引入先进的网络设备,增加了电子资源和纸质文献的采购数量,各高校图书馆的信息资源变得日益丰富。高校图书馆正在从传统意义的实体图书馆向“虚拟图书馆”、“数字图书馆”转变,尤其是目前图书馆已进入到Web2.0时代,有些高校图书馆已将社交网(SNS)运用于图书馆的参考咨询服务中。图书馆软、硬件的现代化在很大程度上方便了毕业生,使他们足不出户就能相互交流,实现信息共享,迅速、及时地了解就业动态、就业政策、职场现状与招聘信息,避免就业的盲目性和随意性。

2.2 人力资源优势

高校图书馆不但拥有丰富的馆藏信息资源和网络信息资源、先进的硬件设施,同时还拥有高素质的专业化管理队伍。高校图书馆的参考咨询员,一般来说都具有系统的图书馆学理论知识,深厚的科学文化素养,丰富的工作经验和熟练的业务技能。他们都具有较强的信息能力,主要表现在:信息的搜集、接收能力;信息的选择、识别能力;信息的分析、评价能力;信息的整理、加工、综合能力;信息的调研、预测能力;信息的交流、反馈能力。这种人力资源优势使图书馆对读者提出的某一专题问题能迅速地寻找、组织相关资料,同时还能及时进行信息抽取,通过分类加工对有效信息进行主动推送,这种优势为毕业生就业提供了信息保障。

3 高校及高校图书馆指导大学生就业的现状

3.1 高校就业指导现状

首先,我国大学生在选择专业报考时的主要因素是个人兴趣,对技能和价值观很少顾及,对就业的了解停留在表面,进入大学后又致力于专业教育的学习,很少去关心获取有关的就业信息。其次,目前我国高校承担就业信息指导的部门、参与就业指导人员与在校学生的比例严重失调,大量的就业指导只停留在较浅的层次,很多指导还停留在理论上。另外,高校就业指导主要以就业信息发布为主,偏重就业政策、面试、简历等信息的介绍,有关就业指导的具体方法较少,特别是就业类型、行业发展等更新较快的内容较少顾及;同时,高校就业指导以知识传授为主,高校主要利用讲座和课程讲授的方式开展就业指导,关于信息采集与处理、团队协作、职业生涯规划、职业生涯决策等多方面技能的培养则较少组织学生参与。因此,从某种程度上看,高校就业指导与社会发展的要求存在严重脱节。

3.2 高校图书馆参与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的现状

目前,虽然国内大多数高校图书馆都为大学生就业服务提供指导,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不可否认的是,很多图书馆对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不够重视,服务工作开展的力度也不够,存在的问题也不少。笔者对北京31所高校图书馆及北京石油化工学院图书馆网站首页链接的106所国内高校图书馆网站进行了查询,除无独立网站的外交学院、北京青年政治学院等13所高校图书馆网站外,其余高校图书馆网站提供的信息服务都以满足教学、科研需求为主的馆藏借阅、馆际互借、原文传递、科技查新、定题跟踪等,并没有提供与就业相关的信息服务。同时,笔者对清华大学图书馆网站上链接的18所国外大学图书馆进行了查询,发现了诸如“协助就业拓展计划”,“俄亥俄大学中央学生就业服务处”、“时薪工作、本地工作”、“伯克利大学图书馆人力资源部下属的学生就业办公室”、“普林斯顿大学图书馆人力资源部下属的学生就业信息”等大量与学生就业相关的信息。从国外高校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的特点来看,无论是专职的就业指导工作者,还是专职教师、行政人员、学生社团、社会人士等都相互协助,使高校就业服务工作能顺利完成。

比较国外高校图书馆,我国高校图书馆参与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有:(1)图书馆为大学生提供就业指导的主动性不够。虽然各高校都把学生的就业当作大事来抓,但是,一般的高校存在学生就业工作和图书馆日常工作脱节的情况。各高校的就业工作都是归学校就业办公室来直接管理,而拥有信息资源优势与网络设施优势的图书馆往往很少参与就业工作。目前只有少数高校的就业网站(东北师范大学、武汉理工大学)是由图书馆建设或参与管理的。(2)设置的专业阅览室提供的就业信息指导资料过少。虽然不少高校开设了专门的就业资料阅览室,但是资料室里的资料一般涉及面都比较窄。图书馆应收藏国家有关大学生就业的政策、法规、私营企业经理(厂长)事迹介绍等方面的书刊资料,帮助毕业生了解、掌握并自觉执行国家的方针、政策和法规,所有与大学毕业生就业有关的各类图书、报刊、音像资料,以及因特网上的各种就业资料、历届校友的就业档案资料,都应是图书馆的收集对象。(3)高校图书馆提供有关就业指导的专业数据库较少,对网络就业信息进行二次开发的收集与整理更少。近年来,有关高校就业指导的研究性论文很多,不少文章致力于高校就业指导的重要性研究、国外就业指导的理论研究、推动就业指导工作方法等方面的研究,这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高校就业指导工作。但是,由于高校电子资源采购经费有限,参考咨询技术人员匮乏,很多高校图书馆只注重校重点学科相关数据库的订购,不重视与就业信息相关的数据库的订购与二次就业信息的资源建设。[2][3]

4 高校图书馆开展毕业生就业指导的策略

4.1 建立完整的就业文献保障体系

(1)建立就业指导图书阅览室。就业信息是连接大学毕业生与用人单位的桥梁和纽带,图书馆是学校的文献与网络信息中心,因此必须做好搜集整理最新就业政策信息、社会需求信息的工作,包括收集国家经济发展趋势、各级政府制定的就业政策和有关文件精神、人才市场供需形势、毕业生供需发布等信息。图书馆要设立专项经费,保障就业文献的购置。图书馆应与各级人事、教育、出版等机构或部门联系,系统地采购与大学生就业有关的书刊资料,包括求职礼仪、求职心理调节、公务员考试、各行业介绍、中国企业简介等方面的文献资源,还要注重收集非正式出版的一些资料,如政府部门的有关就业政策文件、就业工作会议纪要及总结材料、用人单位的宣传资料、各高校开设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的讲义、各种大学生就业指导培训班的教材等。另外,将图书馆现有与就业指导有关的图书、报刊等文献集中起来,进行开发利用,并进行相关专题报道,这无形中给大学生清晰地指明了目标,减少阅读的盲目性。建立就业指导阅览室,使高校图书馆既可充分开发、利用自己独特的信息资源优势,又可强化大学生就业的信息指导和服务工作。因此,建立就业指导图书阅览室是图书馆深入开展就业指导工作,充分扩展高校图书馆服务职能的重要途径。

(2)创新信息使用方式,开发网络信息资源。图书馆应当充分发挥其自身网络信息资源优势,加快信息化建设。笔者认为,开发网络数据资源是做好毕业生就业信息开发的重要任务。当前,中国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信息网、中华英才网、中国就业网、前程无忧网、百才招聘网等许多人才招聘网站,其背后就是一个个大型数据库,存储着大量的毕业生、用人单位需求、签约情况等各种类型的数据资料。图书馆作为就业服务机构,应创新信息使用方法,充分利用这些资源加强就业信息的二次开发。通过对信息进行筛选,采取相应的技术手段从这些庞大的数据中为毕业生筛选有用的就业信息,并以此为依据制定相应的就业指导政策。图书馆通过高效的网络信息渠道及时传递给毕业生的就业信息,对就业部门的就业工作进行横向和纵向比较,帮助大学生了解市场对人才的需求,同时进行科学合理的预测,绘制学校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关系图表,使学校能明确今后的工作重点以及社会需求,从而有效拟定学校人才培养计划与发展方向。

4.2 建立就业指导馆员制

就业指导馆员应充分利用其丰富的图书馆专业知识、网络信息搜集与整理技能为大学生开展就业指导服务。一方面,主动加强与毕业生的联系和交流,让大学生充分认识到就业信息的重要性;另一方面,要在图书馆开展就业信息的收集、各类就业信息知识教育和就业情报分析的教育活动。指导馆员利用先进、方便、快捷的网络工具,如电子邮件、电子公告板、国内外最新的就业前沿信息以及就业政策和就业动态信息对大学毕业生进行针对性辅导;同时,也可在图书馆主页上设立毕业生留言箱,随时倾听毕业生的意见、建议和要求,毕业生可在留言中反映需求,提出问题,就业指导馆员对毕业生的问题及时予以解答,并根据反馈意见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图书馆的咨询部门还可将学生经常问的一些有代表性的问题进行分类组织,通过列表上传,提供给毕业生查询、参考。对毕业生的就业指导要侧重网上咨询服务,要重点解答网络搜索、数据库的使用、就业政策、求职者应注意的问题等。加强与学生全方位的沟通交流,提供个性化咨询服务,实现图书馆与毕业生的良性互动,加强图书馆就业信息服务的针对性。

4.3 建立大学生就业信息培训指导中心

建立大学生就业信息指导培训体系是图书馆开展大学生就业指导服务的外在扩展。首先,可以根据大学生学习的不同阶段开展全程化、阶段化的指导培训。在新生阶段就要给他们上利用图书馆的导读课,让他们了解本校图书馆的馆藏结构和馆藏特色、各类型文献的入藏情况、各书库和阅览室的分布、图书的检索和借阅方法、图书馆的服务时间和服务项目等,使新生尽快掌握图书馆各类资源的使用方法。其次,利用图书馆开设的文献信息检索课,对学生进行文献信息的检索教育,培养学生的文献信息检索能力和信息处理能力,激发学生的信息意识。在毕业求职阶段,加强大学生求职能力和择业素质的训练,可采取推荐与择业和就业有关的文献,如:大学生求职手册、大学生就业指南等;同时开展求职模拟训练,帮助毕业生掌握推销自己的语言交谈方法和技巧,从而提高大学生对就业的自信心和求职技能,提高择业心理承受能力,以提升大学生的求职效率。

4.4 与学校就业指导中心、各教学部门加强协作,优化就业指导服务工作

在为学生提供就业信息服务的过程中,图书馆各部门之间以及图书馆与学校其他部门之间的合作十分重要。做好大学生的就业指导工作决不是单靠某个部门或者学校图书馆所能承担的。就图书馆本身来说,资源建设需要本馆采编部门、校教务部门等的配合,有关专题资料、目录、索引的编制主要由图书馆信息服务部来做,而举办读者活动、邀请社会名流来馆作报告等,则需要图书馆领导与校学工部门领导的重视。总之,为了出色地做好毕业生的信息服务工作,需要全馆上下齐心协力、与学校各部门精诚合作,在大学生就业呈现不断变化的新形势下,高校图书馆做好大学生就业服务指导工作具有很大的现实意义。高校图书馆应在全面履行信息服务职能的过程中不断总结为毕业生提供就业信息服务方面的经验,与时俱进,不断开拓创新,以满足毕业生对就业信息服务的各种需求,通过图书馆的就业指导服务,优化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4][5]

5 结语

笔者认为,面对高校就业工作日益严峻的形势,各高校应根据本校的实际情况,采取多种方式开展大学生的就业指导工作。虽然许多高校纷纷成立就业指导中心,帮助解决大学生就业困难的问题,但是单靠就业指导中心的力量是很难保证毕业生获得全方位的就业信息,学校各部门应通力协作,图书馆作为高校的文献信息中心,理应承担就业信息服务的重任。图书馆应与高校就业指导部门加强合作,发挥“高校就业信息保障中心”的作用,力争为大学生的就业指导提供优质服务。总之,高校图书馆参与大学生就业指导服务将成为高校图书馆今后服务工作的重点。[6]

[1]马俊云等.高校图书馆大学生就业服务体系评价指标研究[J].图书馆建设,2010,(6):79-81.

[2]林莉芸.浅析高校图书馆拓展就业服务功能的对策[J].情报探索,2007,(6):99-100.

[3]林佳瑜.高校图书馆参与学生就业指导的服务模式探析[J].图书情报工作,2010,(1):94-96.

[4]范玉红.高校图书馆对大学生就业信息资源的配置与利用研究[J].图书情报工作,2010,(8):90-93.

[5]陈玲玲.图书馆馆藏建设的就业服务功能研究[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9,(30):24-26.

[6]孙德巍.国内高校图书馆为大学生就业服务的分析与研究[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9,(4):50-51.

猜你喜欢

就业指导毕业生图书馆
案例教学法在翻转课堂中的应用初探——以大学生就业指导课为例
大学生就业指导教育工作开展对策探讨
伤心的毕业生
你根本不知道,这届毕业生有多难
略谈开展大学生就业指导的重要性
一个没什么才能的北大毕业生
图书馆
高校辅导员在就业指导工作中作用探究
最“叛逆”的毕业生
去图书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