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课“生生合作”学习的误区与解决策略
2011-04-03河南省安阳市汤阴县白营乡第一初级中学456150李若红
河南省安阳市汤阴县白营乡第一初级中学(456150) 李若红
“生生合作”学习就是由4-8位学生组成异质小组,一起从事学习活动,共同完成教师分配的任务。在小组中,学生通常从事各种需要合作和互助的学习活动。两千多年前的《学记》中就指出:“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即学生在学习中要互相切磋,彼此交流学习经验,以增强学习的效率。现代心理学告诉我们:在解决简单问题时,独白面对比众说纷纭的效率高;但面对复杂问题时,群策群力却比孤军奋战更有效,群体讨论产生的解决方案在数量和质量上都胜过个人。令人遗憾的是,在地理课堂“生生合作”学习实际操作中,我们往往会进入一些误区,达不到应有的教学效果。
一、当前地理课“生生合作”学习存在的误区
1. “形式化”的生生合作
在教学中,教师大都采用分组的形式,让学生讨论、合作,且无论什么样内容的课都采用,过一会就用一次。如分组讨论“家乡某河流污染原因及治理措施"时,学生各说各的,不善于独立思考,不善于互相配合,不善于尊重别人意见。有的小组形不成小组意见,只好以组长意见为准。
学生讨论后,教师依次听取汇报,活动便宣告结束。
2. “放羊式”的生生合作
在实际操作中,由于对“生生合作"学习方式的误解,出现了由传统的单向注入式变为放羊式的现象,教师本应充当的“管理者”、“导演者”、“咨询者”和“顾问”等多种角色缺失了,一些教师反而成为课堂的“旁观者"、“放羊者”。这样的生生合作,似乎把课堂还给学生,其实“热闹之后”是学生的“知之甚少”,是“有形式而无实质、有探讨而无内涵、有交流而无反馈”,师生没有建立起“指导——参与”大合作关系。
3.“满堂问”式的生生合作
在新课程的实施中,一些教师改变了过去满堂灌的方式,从学生主体的认识特点出发,把“导”与“演”进行了一定的分离与分工,把教师大量灌输的时间改为大量的提问时间。从表面上看,课堂气氛更热闹了,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也更高了,但是实质上这种简单化的满堂问,并没有使学生真正地参与到问题的探究、思想的碰撞和心灵的对话,因而属于低效的合作,甚至是无效的合作。无意义的提问必然造成无意义的探究、合作和对话。因此,要真正达到生生合作教学的要求,必须提高课堂问题设计的针对性、梯度性和适量性。
4. “满堂看”式的生生合作
运用多媒体辅助地理教学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但其最终目标和其它任何教学手段一样,都是为了更有效地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在现实教学中,由于对多媒体辅助功能的曲解和对新课标的误读,出现了一些走极端的现象:有的教师将整段教参上的文字打进课件,上课一放了之,教师成了课堂的摆设;有的教师不顾实际情况无序、随意地使用多媒体,既分散了学生的注意力,又冲淡了课堂教学的主题;有的教师面面俱到,使地理课堂塞满过量的信息,“一段段文字、一幅幅图片、一个个动画”,传统的满堂灌变成了现代的“满堂看”,反而使学生的想象力受到了抑制。其实,网络环境下使学生进行高效的生生合作,对教师的调控能力则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二、解决地理课“生生合作”学习误区的策略
1. 在新旧知识衔接,部分学生不能知识迁移时进行生生合作。此时开展生生合作的目的是让能进行知识迁移的学生在交流中启发困惑者,发挥互补作用,最后达成共识。在讲天气与气候时,有些学生难以理解二者之间的区别,因此,必须联系学生生活实际,学生才能深刻理解。
于是,我出示“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冬无严寒,夏无酷暑。”让学生讨论之间的区别。大家你一言我一语……很快使困惑者受到启发,找出新旧知识的内在联系,并加以思考和理解,解决问题。这样,困惑者在别人的帮助下,既对原有的知识进行了巩固,又沟通了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形成了知识网络。同时,也培养了他们正确的信息迁移思维习惯。心理学研究表明,这样的合作讨论,由于学生间的双向信息是通过“学生语言”来交流的。因此,学生对讨论的内容更加容易理解和掌握,从而能更顺利地完成知识的意义构建。
2. 当解答具有一定难度的开放性问题或遇到有争议的问题时进行生生合作。此时展开合作讨论的目的是让学生的思维呈开放状态,让不同见解、不同思路可以广泛地交流,引发更多的思考,加深对当前问题的不同侧面的理解。如“黄河的功与过我们该怎么评价?”此时安排学生讨论,可使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分析,同学们争得不亦乐乎。可见,适时的生生合作既激活了学生的思维,开拓了思路,培养了学生的想象力和敢于标新立异的精神;还能使学生养成把自己的想法和别人进行比较,取长补短,尊重别人的好习惯;同时也提高了语言表达能力和大大丰富了课外知识,拓展了视野。
3. 在理解重点和难点时进行生生合作。此时开展合作讨论的目的是让学生及时解决学习上的疑难,使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更加深刻透切,同时也为知识转化为能力作坚实的铺垫。通过生生合作,让学生在问题的空间里展开思维的翅膀,依据知识的认知规律层层递进,分步解决问题,化难为易,化抽象为直观,轻松地掌握重点,突破难点。
4. 在归纳、总结时进行生生合作。此时开展合作讨论的目的是让学生的平面的、支离破碎的结论,从各个角度加以重新整合,使之条理化、结构化,从而有效地使知识趋于完整、完善,形成概念、原理、规律和知识体系。这是学完一个知识点、一节课、单元时常用到的方法。通过合作交流,学生很快就用自己的方式重新构建知识结构。同时,也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得到相应的提高,培养了学生的发散思维和综合思维。
经过本人多年的探索与实践,学生地理自学与探究能力有了明显的提高,他们对地理课堂上“生生合作”学习的兴趣更浓了,课堂上善于合作交流的同学更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