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适护理在急性脑梗死介入治疗围手术期的应用
2011-04-02孙新武张春云
孙新武 张春云
舒适护理是一种整体的、个体化的、创造性的、有效的护理模式,它是使人无论在生理、心理、社会灵魂上达到最愉悦的心态或是缩短降低其不愉悦的程度[1]。自2008年2月-2010年8月,我们对102例脑梗死介入治疗患者的围手术期给予舒适护理,取得了满意效果,现报道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患者共102例,男62例,女40例,年龄28-80岁,平均年龄54岁。以55-68岁发病最多。术前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焦虑、恐惧心理。其中意识障碍16例,肢体偏瘫35例,偏瘫伴语言不清18例,偏瘫伴尿失禁5例,偏瘫伴不能进食8例,一侧肢体麻木伴发凉8例。35例患者并发糖尿病,18例并发高血压。经溶栓治疗及舒适护理后,患者满意出院。
1.2 治疗方法 常规准备、用动脉穿刺针,采用Seldinger改良技术股动脉穿刺。动脉射血后引入导丝,沿导丝引入导管鞘,经导管鞘侧孔注射肝素5000U,经导管鞘引入血管造影导管。导管分别于主动脉弓右无名动脉、左右颈动脉、左锁骨下动脉、椎动脉冒烟造影(共采集6个系列),确定病变位置,再将导管超选择至靶动脉,经导管灌注肝素钠12500U (溶于100ml10.9%盐水中),再将60万U尿激酶溶于150ml10.9%盐水中,经导管快速团注射、溶栓;同时经导管给与灌注脑复康250ml、0.9%氯化钠50ml+胞磷胆碱0.5。拔出鞘管,压迫止血,加压包扎。
1.3 结果 溶栓后,血管造影显示血管再通87例,血管未通8例,溶栓后症状立即改善26例,1周内恢复较快61例,无效15例,有效率达85.2%。无1例发生并发症。本组102例患者除15例治疗无效外,均在术后3-4周出院,出院时可独立行走。
2 舒适护理
2.1 术前护理
2.1.1 心理护理 由于患者及家属缺乏相应的知识,对手术疼痛的害怕,能否成功,以及预后和家庭经济状况等情况易产生恐惧、焦虑不安的情绪。因此护士应明确自己的角色,关心、安慰患者,向患者详细介绍介入溶栓治疗的目的,讲解有关手术知识、麻醉方法、简单的手术过程及手术时可能出现的感觉、术后要注意的问题,使他们能够平静地接受术前准备,消除紧张情绪,减轻心理负担,使患者能够积极配合治疗,取得良好效果。
2.1.2 一般护理 ①绝对卧床休息,尽量减少搬动,保持病室环境安静,减少陪护,缩短探视时间,夜间保证患者充足的睡眠。术前2d训练患者床上大小便。②密切观察患者瞳孔、意识、生命体征变化。③控制血压,高血压患者术前用药将舒张压控制在150mmHg以下。④合理饮食,多食新鲜蔬菜,水果和粗纤维易消化食物,保持排便通畅,习惯性便秘者给予缓泻剂。⑤保持室内通风适宜,预防感冒,避免用力咳嗽打喷嚏。⑥指导患者做颈内动脉压迫耐受实验,了解颈动脉系统侧支循环情况,并促进和加强侧支循环的建立。一般每次压迫持续20min以上,4~5次/d。
2.1.3 术前准备 ①做好手术野的皮肤准备,腹股沟及会阴部备皮,注意检查穿刺部分动脉搏动情况,便于手术后对照。②询问过敏史,常规做碘过敏试验。③协助患者做好术前各项实验室检查。④术前6h禁食,术前0.5h给予镇静剂。⑤在穿刺对侧肢体置留置针建立静脉通路,以备术中用药和抢救。⑥入导管室前,取下项链、义齿和其他饰物,以防术中伪影影响判断。术前30min留置导尿管,以防术中膀胱过度充盈影响判断。⑦术前30min肌内注射安定10mg、地塞米松20mg(糖尿病患者肌内注射非那根)使患者安静、防止过敏。
2.2 术中护理:
2.2.1 心理护理 患者进入导管室后,首先进行查对,并与患者交流,向其介绍手术室自然情况,耐心解答患者提出的各种问题,安慰鼓励患者,实施心理疏导,缓解患者紧张情绪,同时转移患者的注意力,以使其以最佳的心理状态配合治疗。
2.2.2 协助患者平卧于手术台上,充分暴露经皮穿刺部位,标记足背动脉,并记录搏动情况,如强、中、弱,以便术后对照。
2.2.3 严密监测病情变化 给予心电监护,持续低流量吸氧,密切观察患者的意识、面色、表情以及生命体征,无创血压的监测设置为每十分一次。经常询问患者有无头痛、头晕、肢体麻木等症状,如有异常,及时汇报处理。
2.2.4 防止感染 严格无菌操作规程,防止感染发生。
2.2.5 术中可能发生过敏反应,可能是造影剂过敏,尿激酶的过敏反应少见。如果发生过敏反应,应立即区分过敏源,停止使用过敏药物,并用激素等抗过敏药物,必要时加大吸氧流量、皮下注射肾上腺素等。
2.3 术后护理:
2.3.1 常规护理 ①术后卧床6~24h,健侧卧位,床头抬高15°~30°,穿刺侧肢体制动24h,不可屈曲。②术后8h后,应鼓励清醒患者多饮水、进食,昏迷及不合作患者,建议给予静脉水化,以补充术前禁食、水引起的血容量不足,还可促进造影剂的排泄,从而保护肾功能,给予低盐、低脂易消化的饮食。③保持大便畅通,防止用力排便,以免穿刺点压力增高而出血,便秘者给予缓泻剂。④有癫痫史者,术中造影剂可引起癫痫发作,给予口服苯妥英钠或苯巴比妥那肌内注射。⑤指导患者有效咳嗽。避免腹压增高导致局部出血,咳嗽严重者可给予镇咳药或对症治疗。
2.3.2 术后给予多功能监护 溶栓后必须严密观察生命体征、神志、瞳孔的变化,因为溶栓后血管再通,血流再灌注易引起渗出性脑出血,偶有大面积出血。患者如出现头痛、呕吐、视乳头水肿、脉搏变慢或呼吸不规则,应警惕颅内出血。注意观察患者意识状态,语言功能恢复情况,以及肢体的运动功能,以判定功能恢复状况及疗效评价。
2.3.3 观察穿刺肢体 术后动脉穿刺处易出血,形成皮下血肿,宜采用局部弹力绷带加压包扎12h,500ɡ食盐两袋压迫穿刺部位24h,患肢制动8h以上。同时注意观察患者穿刺肢体足背动脉搏动情况,并观察穿刺部位有无出血、渗血、血肿,注意下肢皮肤温度、颜色变化,如出现下肢皮肤冰冷,足背动脉搏动减弱或摸不清,提示有动脉栓塞发生,应立即报告医生,迅速松开加压包扎,恢复血运等应对措施。如穿刺部位出血或渗血,应及时更换敷料,重新用弹力绷带及动脉压迫止血器加压包扎。在护理过程中及时发现问题,报告医生,及时正确地处理问题。
2.3.4 术后用药 术后立即给予静脉滴注20%甘露醇250ml脱水治疗,预防脑水肿。
2.3.5 心理护理 在溶栓取得疗效后应告诫患者重视后续治疗,帮助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息。并辅助其进行康复期功能锻炼。溶栓失败或溶栓术后肌力再度下降者,鼓励患者不要丧失信心,积极配合其它治疗方法,并帮助其进行肢体的功能锻炼。
4 讨论
随着现代医学模式及健康观念的转变,患者对护理的需求在不断地变化,传统的护理模式已不能满足患者的需要。患者在身心上得不到系统的,全面的护理,既不利于疾病的快速恢复,也影响到患者对护士和医院的满意度[2]。而舒适护理模式则顺应了医学模式的转变,体现了人性化的护理的真正实施,体现并完善了“以人为本,以患者为中心”的整体护理内涵,这样不仅最大程度满足了患者身心舒适的需求,也进一步提高了护理的服务质量。同时对护士专业的综合素质也提出了更高的 要求,在实施舒适服务过程中,护士必须加强自身的素质修养,不断吸取相关知识,才能更好的服务于患者,而技术含量的相应增加,护士必然赢得患者的信任、尊重和肯定,从而使患者的满意度及护士的社会地位得到有效提升。
[1]萧丰收.萧式舒适护理模式[M].台湾,华杏出版社,1998,5.
[2]韩倩.舒适护理在肝癌介入治疗患者中的应用[J].齐鲁护理杂志,2010.16(9):64-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