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一举一动皆有心,一颦一蹙总关情
——试论宋代婉约词中细节描写的作用

2011-04-02杨万毅何静翔

昌吉学院学报 2011年4期
关键词:细节情感

杨万毅 何静翔

(1,2.昌吉学院初等教育学院 新疆 昌吉 831100)

文学作品之所以给我们以美的感受,最重要的原因,在于其所刻画的具体生动的艺术形象,以及其所蕴含的丰富深刻的情感。而细节描写是文学作品实现形象性和情感性的重要手段,是文学作品中对人物动作、语言、神态、心理、外貌以及自然环境、场面气氛等方面细小环节的描写,是刻画人物性格,揭示人物内心世界,表现人物细微复杂感情,点化人物关系,暗示人物身份、处境等等最重要、最生动、最有表现力的手法。细节描写是叙事文学的基本构成单位,也是它的灵魂。没有细节描写,就没有生动丰满、富有个性的人物形象,就没有细腻的情感和心理活动,也就没有文学艺术。

我们发现,“词之内容,不外言情写景。”[1]在长于抒情、短于叙事的宋词中,细节描写是同样倍受词家们的青睐的。它既是展现环境的主要利器,又是抒发情感的重要依托。不管是描写景物、人物,还是描写情节、场景,都细致精到,自然真实。李煜《捣练子令》中:“深院静,小庭空,断续寒砧断续风。无奈夜长人不寐,数声和月到帘栊。”[2]前两句“深院静,小庭空”,表现空虚冷漠的环境;词的核心句“断续寒砧断续风”这一细节描写则是通过长夜难寐的主人公听觉写来。时断时续的捣衣声伴着幽幽的月光,来到主人公的身边,使她忧思浓浓,难以入睡。细节中透露出离情,含蓄而清新。

自唐宋以来,“婉约派是词的主流。”[3]在婉约词中,最常见的是广阔的环境展示或景物描写,与局部细小的场景描写的结合,景中含情,情景交融。李清照的《永遇乐》就很具有代表性:“落日熔金,暮云合璧,人在何处?染柳烟浓,吹梅笛怨,春意知几许?元宵佳节,融和天气,次第岂无风雨?来相召、香车宝马,谢他酒朋诗侣。中州盛日,闺门多暇,记得偏重三五。铺翠冠儿,撚金雪柳,簇带争济楚。如今憔悴,风鬟霜雾鬓,怕见夜间出去。不如向帘儿底下,听人笑语。”[4]“落日熔金,暮云合璧,人在何处?”金色的落日与云霭环围着的璧玉般的明月遥互相应,这可谓是良辰美景,佳节至乐了。但主人公却完全没有快乐的感觉,甚至不知道身在何处。“染柳烟浓,吹梅笛怨,春意知几许?”三句写杨柳浓浓,春天来临,却笛声哀怨,毫无春天的暖意。“来相召、香车宝马,谢他酒朋诗侣”则是场面描写。邀请她玩乐的“香车宝马”都被一一谢绝。为什么?因为故乡沦陷,孤身漂泊,再加上“如今憔悴,风鬟霜鬓”,便毫无享受的兴致了。这些细腻的描写都有着重要的作用。

在婉约词的细节描写中,最令人关注的是人物动作、语言、神态、心理、外貌等方面的细节描写。这些描写各有其表达作用,也各具艺术魅力,归纳起来主要有四点。

一、展示处境,叙写故事情节

北宋时期主要的边患是辽和西夏。由于朝廷的退避忍让,北方少数民族不断南侵,袭扰不断。时任陕西经略副使的范仲淹,参与了抵抗西夏战斗,他的《渔家傲》对这个时期的社会现实就有着生动的写照:“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5]

上片写边地风景和声音,下片则在场景描写中展示生活细节:离家万里的将士们思归无计,寒夜沉沉难以入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这一细节,为我们展现了戍边将士身处异域的独特环境和思乡思亲的浓烈情感,也让读者感受到发生在将士们身上的一个个悲惨的故事。

柳永的《雨霖铃·寒蝉凄切》中,“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6]则让我们感受到了词人漂流不定的处境以及身世经历。

婉约词派的女词人李清照是细节描写的高手,她的词以女性特有的细腻感受和体悟,描摹出主人公生活的细枝末节,展示生活处境,也在不知不觉间告诉了我们一个蕴涵着浓郁情感的故事。《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7]这首小令构思精细而巧妙:先设置一个“雨疏风骤”的条件,为“借酒消愁”和风雨后海棠花残凋设伏。而“浓睡不消残酒”和后面的对话细节,真切地展示出主人公所处的环境和发生的故事:寝室,窗帘低垂,女主人酒后“浓睡”尚未起身,天色已明,侍女进来卷起窗帘,于是便有关于花园里海棠花命运的对话。问答中委婉地表达了作者怜花惜花的心情,也流露出内心的苦闷。前面提到《永遇乐》的末尾,也是一处经典的细节描写:“如今憔悴,风鬟霜鬓,怕见夜间出去。不如向帘儿底下,听人笑语。”如今人老了,头发斑白,面容憔悴,便懒得打扮,也就“怕见夜间出去”,只好隔着门帘儿,“听人笑语”。此处这看似非常平淡的细节,却是一个辛酸人生的尾声。细节中也透露出作者不幸的命运和无限的忧伤。

辛弃疾《青玉案·元夕》的下片也有一个经典的细节描写:“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8]在元宵节观灯的人群中,有乘着“宝马雕车”、服饰华贵的贵族,也有头戴“蛾儿”、“雪柳”饰物的普通平民,他们一边观灯,一边盈盈笑语,来来往往,热闹异常,但他们都不是作者所要寻找人。“众里寻他千百度”,就在最后偶然回头的瞬间,却发现“那人”站在灯火冷落的地方。我们且不去探讨“那人”有什么象征意义,但可以肯定的是,这些细节描写,为我们展现了南宋时期,元宵节闹花灯的热闹场面,也为我们讲述了市井气息浓郁的生活故事。

由此可见,简短精练的词也一样能完成绘景叙事的任务。

二、刻画举止,塑造丰满形象

细节描写是把细小的事情,如一个动作、一种表情、一个特点用特写镜头放大,通过准确、生动、细致的描绘,使读者“如见其人”“如睹其物”,从而得到鲜明的印象和深刻的感受,使一个丰满的形象跃然纸上。宋代婉约派词人创作时,是不惜辞藻着力于通过细节描写来塑造丰满的人物形象的。高尔基曾这样表述,“艺术的作品不是叙述,而是用形象、图画来描写现实。”[9]“在诗篇中,在诗句中,占首要地位的必须是形象。”[10]

温庭筠《南歌子》:“手里金鹦鹉,胸前绣凤凰。偷眼暗形相,不如从嫁与,作鸳鸯。”[11]一个待嫁的女子,带着心爱的金鹦鹉,穿起了绣着凤凰的彩衣,暗中左顾右盼,偷偷打量着一个男子,心里想着:就嫁给他,作一生的鸳鸯吧。这首富有民歌气息的词,描摹的细节,有衣着打扮,有动作神态,甚至还有对思春心切的少女的心理活动的描写。这个少女的形象真切生动,活灵活现,极富典型性,是充满生命活力的民间生活的再现。

欧阳修《蝶恋花》:“越女采莲秋水畔。窄袖轻罗,暗露双金钏。照影摘花花似面。芳心只共丝争乱。”[12]把一个采莲越女独特的衣着、暗露的首饰、如花的面容描写得细致入微。他的《南歌子》:“凤髻金泥带,龙纹玉掌梳。走来窗下笑相扶。爱道画眉深浅入时无。弄笔偎人久,描花试手初。等闲妨了绣功夫。笑问‘双鸳鸯字怎生书?’。”[13]写一位新嫁娘在精心梳妆打扮之后,来到窗前夫婿的身边,笑着依偎在丈夫怀里,询问自己的眉毛画得是否入时,为丈夫描花作画,还娇痴地笑着询问“鸳鸯”二字怎么写。全词由“走来窗下笑相扶”、“弄笔偎人久”、“描花试手初”、“笑问双鸳鸯字、怎生书”等一连串的行为举止的细节描写构成,活灵活现地展现了一个娇憨的新婚少妇的现象。

晏几道《临江仙》(梦后楼台高锁)中写道:“记得小苹初见,两重心字罗衣,琵琶弦上说相思。”[14]突出对人物衣着、动作的细节描写。他的《思远人》(红叶黄花秋意晚)中:“泪弹不尽临窗滴,就砚旋研墨。渐写到别来,此情深处,红笺为无色。”[15]则是情态、动作的细节描写。龙榆生评价晏几道的词说,“多抒离合悲欢之感,而技术特高。”[16]由此可见一斑。

李清照《点绛唇》:“蹴罢秋千,起来慵整纤纤手。露浓花瘦,薄汗轻衣透。见客入来,袜铲金钗溜,和羞走。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17]词人借助一连串生动的细节,惟妙惟肖地表现了少女春情萌动的羞涩与大胆。特别是末句“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这一细节,表现少女“倚门”渴望回看来人,却又故意借嗅青梅来掩饰,既写出了她大胆好奇心理,又反映出其聪明机智的品格。

细节是生活海洋的浪花。不管是小说,还是诗词,它的作用就在于使客观事物的特征形象地再现出来,供读者把玩品味。北宋时期的婉约词和其他艺术的创作一样,“在享有极度闲暇和优越条件之下,把追求细节的逼真写实,发展到了顶峰。”[18]正是这些卓越的词人的精雕细绘,所以才有了可与后世小说相媲美的精彩的文学典型形象。

三、描摹心理,抒发细腻情感

文学向来是人们抒发情感的重要途径,也是人们进行情感交流的重要工具,诗词创作的目的,也总是着眼于情和义的,总是要表达作者的情感,打动读者,感染读者的。因此,情感性成为文学作品区别于其他艺术的重要的美学特征。对此,钟嵘在《诗品》中说:“若乃春风春鸟,秋月秋蝉,夏云暑雨,冬月祁寒,斯四候之感诸诗者也。嘉会寄诗以亲,离群托诗以怨。至於楚臣去境,汉妾辞宫;或骨横朔野,或魂逐飞蓬;或负戈外戍,杀气雄边;塞客衣单,孀闺泪尽;或士有解佩出朝,一去忘返;女有扬蛾入宠,再盼倾国。凡斯种种,感荡心灵,非陈诗何以展其义;非长歌何以骋其情?故曰:‘《诗》可以群,可以怨。’使穷贱易安,幽居靡闷,莫尚於诗矣。”[19]作为文学四大样式之一的诗词,以情感作为主要表现对象,并以情感表现作为其价值的判断尺度,情感性是它的最基本特征。我们纵观宋代词坛三百余年的历史,发现无论是豪放派还是婉约派的词作中,无一不是灌注着词人的心境和情感的,尤其婉约派的词作。词家用细腻的笔触,描写人物心理活动和欲望,进而展示其情感,是惯常用到的手法,也是他们极力追求的。清代的陈廷焯在《白雨斋词话·自序》中就总结提出:“夫人心不能无所感,有感不能无所寄,寄托不厚,感人不深;厚而不郁,感其所感,不能感其所不能感。”[20]可见词作当是以所寄托的深厚情感来感染人的。

范仲淹《御街行》(纷纷坠叶飘香彻)下片:“愁肠已断无由醉。酒未到,先成泪。残灯明灭枕头敧,谙尽孤眠滋味。都来此事,眉间心上,无计相回避。”[21]用“酒未到,先成泪”、“残灯明灭枕头敧”、“眉间心上,无计相回避”等细节,把主人公思念心上人的愁苦心理和细腻情感,表现得淋漓尽致。

欧阳修《玉楼春》:“尊前拟把归期说。未语春容先惨咽。”[22]表现出亲人分别之际的伤感。晏殊《蝶恋花》(槛菊愁烟兰泣露):“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23]是思妇盼归心情的写照。柳永《雨霖铃》(寒蝉凄切):“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咽。”[24]描绘出与情人分别的痛苦心境。李清照《武陵春》(风住尘香花已尽)里,“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25]如此典型的生活细节,更是体现出心灰意懒的心理和浓重的哀愁之感。

可以说,此类蕴含深挚情感的优美句子,在宋代婉约派的词中是不胜枚举的。

四、渲染氛围,升华悠长旨趣

借助于细节描写来渲染氛围、抒发感情,以升华作品的旨趣,在宋代的婉约词中也比比皆是。

李清照的《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消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橱,半夜凉初透。东篱把酒黄昏後,有暗香盈袖。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26]更多的是细致的场景描写:“薄雾”缭绕,“浓云”惨淡,“瑞脑”飘香和越睡越凉的“玉枕纱橱”,这一饱含情感的场景,把主人公的孤单思人的忧苦表达得淋漓尽致,作品的情趣和意境得到提升。

温庭筠《梦江南》:“梳洗罢,独依望江楼。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肠断白蘋洲。”[27]思妇早上梳洗之后,独自在望江楼上凭栏凝望,一个个帆船由远至近,又从眼前漂过,却没有一个是丈夫的归船。但她仍然凝望不去,目送着一直到看不见,眼里只留下“斜晖脉脉水悠悠”,忧思悠长,旨趣深远,耐人回味。

柳永《雨霖铃·寒蝉凄切》:“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28]这一细节描写中见真情,寓深旨,耐人寻味,催人泪下。因此有学者认为,“自柳永多作慢词,恢张词体,疆域日广,其所容纳之资料,遂亦日见丰富。”[29]苏轼《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30]写自己与死去十年的妻子梦中相逢情景,更是作者浓郁的怀念情绪的流露。李清照《声声慢》也有多个细节:“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守著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31]这些细节把词人国破家亡、孤独寂寞的心情表现得细腻而充分。王国维说:“大家之作,其言情也必沁人心脾,其写景也必豁人耳目,其辞脱口而出无矫揉妆束之态。以所见者真,所知者深也。诗词皆然。持此以衡古今之作者,可无大误矣。”[32]这个评论是非常精当的。

总之,作为经典的诗歌,每一处细节描写都不会只具有单一的表达效果。正如梁荣基所述,“情景杂糅之作,所见者景,所动者情,以有所见方有所思,以有所思遂似更有所见。”[33]由以上词作的实例我们可以深切地感受到,由于细节描写是对生活中典型细节的记录,所以它具有涵义的丰富性、表达的暧昧性。清代的陈廷焯概述的最形象,“凡交情之冷淡,身世之飘零,皆可于一草一木发之,而发之又必若隐若现,欲露不露,反复缠绵,终不许一语道破。”[34]这就如同电影中的特写镜头或者长镜头一样。这些对生活细节的真实细腻的记录,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词人主观刻意性,为读者留下了丰富的想象空间,让读者在想象中去体会其意义,拓展其魅力,提升其价值。

参考文献:

[1][3][20][33]梁荣基.词学理论综考[M].北京大学出版社,1991:124,127,26,27.

[2][5][6][8][21][23][24][27][28][30]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唐宋词选[M].人民文学出版社,1982:67,85,107,311,86,93,107,24,107,128.

[4][7][17][25][26][31]叶嘉莹主编,陈祖美编著.李清照新释辑评[M].中国书店出版,2003:239,8,28,205,56,108.

[9]孟昌等译.(俄)高尔基.同进入文学界的青年突击队员谈话[A].文学论文选[C].人民文学出版,1958:133.

[10]曹葆华.渠建明译.(俄)高尔基.致华·阿·斯米尔诺夫(1908年)[A].文学书简(上卷)[C].人民文学出版社,1962:302.

[11][12][13][14](清).朱彝尊,汪森编.词综[M].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11,80,84,89.

[15][22]唐圭璋.全宋词简编[M].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141,80.

[16][29]龙榆生.中国韵文史[M].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86,90.

[18]李泽厚.美的历程[M].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2:217—218.

[19]周振甫译注.钟嵘.诗品序.诗品译注[M].中华书局,1998:20.

[32]刘锋杰,章池集评.王国维人间词话百年解评[M].黄山书社2002:244.

[34]词学理论综考[M].北京大学出版社,1991:189.

猜你喜欢

细节情感
如何在情感中自我成长,保持独立
以细节取胜 Cambridge Audio AXR100/ FOCAL ARIA 906
情感
如何在情感中自我成长,保持独立
留心细节处处美——《收集东·收集西》
台上
奇妙的细节
情感小语
细节取胜
决定成败的,绝不是细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