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肺炎的临床观察及护理干预
2011-04-01李丹
李丹
老年性肺炎是60岁以上老人的常见病、多发病。老年人由于免疫功能低下,一旦受凉感冒后极易患呼吸道感染而引发肺炎,老年性肺炎多为支气管肺炎,少数也有大叶性肺炎,死亡率较高(5.6%~23.3%)。流感是导致老年肺炎的常见原因之一。老年人即使因其他与肺炎无关的疾病入院,也易因院内感染并发肺炎,这种医院内获得性肺炎,由于病原的耐药,更具难治性,死亡率更高。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病例92例,其中3例为院内获得性肺炎。年龄67~98岁,平均78.5岁,其中男性53例,女性39例,治愈87例。3例合并呼吸衰竭、循环衰竭死亡,2例合并多器官功能衰竭抢救无效死亡。
1.2 临床症状 (1)发热25例,咳嗽、咳痰、胸痛17例,白细胞升高19例,呼吸频率增快33例。(2)合并基础疾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46例,糖尿病18例,冠心病15例,高血压19例,肿瘤9例。
2 老年肺炎病人的临床特点观察
2.1 多种疾病同时存在[1]老年人两种或以上疾病同时存在的现象非常普遍,从而在症状和体征方面相互影响,使老年患者的临床表现更为复杂和不典型。
2.2 临床症状不典型[1]老年人的敏感性降低,常有患者自觉症状较轻,再加上老年人体温调节能力较差,有时发热也不明显,同时对于明显的疼痛,可能仅有轻微不适或无感觉。
2.3 疾病发展快、病程短 老年人各脏器储备功能下降,受到各种因素刺激,很容易发生全身衰竭。
2.4 发生后遗症和并发症的几率增加 有些老年患者由于长期卧床,可以引起坠积性肺炎和便秘,也可引起肢体挛缩、骨质疏松、褥疮、静脉血栓形成和肺栓塞等。
2.5 容易发生水、电解质紊乱 老年人各器官萎缩,对口渴也不敏感,因此饮水量减少,容易引起水和电解质紊乱。
2.6 对治疗的反应不同 老年人的耐受力差,易出现副反应,并且个体之间的差异也较大。
3 老年人肺炎的护理干预措施
3.1 保持呼吸道通畅[2]
鼓励和指导患者积极有效地排痰,保持呼吸道通畅。嘱患者半坐卧位,先深吸气后屏住,然后借助胸腹肌的力量在呼吸时咳嗽,使肺底部的分泌物在震荡下产生痰液运动而将痰液咳出。同时加强翻身叩背,防止痰液坠积,以利于痰液排出。
3.2 进行体温监测
老年肺炎患者发生高热更容易引起水电解质紊乱、心力衰竭、意识障碍、甚至脑卒中的发生。因此,对患者应定时或随时监测体温,注意观察患者的神志、面色、血压、心率等变化。首选物理降温,同时鼓励患者多饮水,必要时遵医嘱给予静脉补液,维持水电解质平衡及保证营养,要注意静脉补液的速度,预防心衰的发生。
3.3 给予患者合理吸氧[3]
老年肺炎患者的病变范围较大,容易导致通气/血流比失调,很多老年人常合并有心脑血管疾病、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等多种基础疾病,容易引起低氧血症,应及时给予吸氧:对单纯缺氧者,可适当加大氧流量,而对于合并有肺气肿、肺心病等基础疾病,出现Ⅱ型呼吸衰竭者,应给予持续低流量(1~2L/min)吸氧。
3.4 严密观察有无并发症的发生
老年肺炎患者容易发生多系统并发症,从而使病情复杂化。在护理过程中要严密观察患者的神志、生命体征、出入量、痰液的颜色性质及量等情况,如有异常,应及时通知医生,给予相应处理。还应全面了解患者的既往病史,并发症的发生往往与患者合并的基础疾病有关,要根据每位患者当前的情况以及既往病史进行有针对性的观察与护理。
3.5 加强饮食护理[4]
老年人因自身生理特点容易发生呛咳,因此在老年患者饮食中,应适量补充含维生素的绿叶蔬菜和水果。尽量减少食用米饭、面包、糕点等难以吞咽的食物,饮食中宜以“细”、“软”为主,防止吸入米粒,面包碎屑等。对吞咽不利的患者,进食时采用半卧位,进食中不宜说话,缓慢进食,以免出现呛咳。
3.6 重视心理护理[5-6]
老年肺部感染患者常常由于同时患有一种或多种其他疾病,加上不同的家庭因素,情感比较复杂多变,容易产生悲观、失落、孤独、焦虑、恐惧、烦躁等负性情绪,要针对老年人的独特心理特征给予精心护理,用无微不至的关怀与热情温暖的语言来化解老人心中的阴影,为老人营造和谐的治疗休养氛围,使其能够更快更好地回归家庭、回归社会。
3.7 预防和控制院内感染
预防和控制院内感染是对老年肺炎患者治疗和护理的重要措施之一。在控制院内感染的各项措施中,消毒、灭菌、无菌技术、隔离技术等均与护理密切相关,在控制院内感染方面应注意以下问题: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定时开窗通风,保持病室内环境的清洁和空气新鲜;操作前后都应认真洗手,防止交叉感染;加强院内感染的培训与监督,对患者及家属进行健康教育,减少陪护及探视人员,缩短住院时间。
4 结论
由于肺炎是老年人的常见病、多发病,病人的情绪容易发生变化,我们在护理工作中只有做到细心观察、耐心护理、正确干预,同时注意加强与患者的沟通,提供心理、情感上的全方位支持,才能使患者获得生理—心理—社会兼顾的系统化照顾,提高老年肺炎病人的生存几率和生活质量。
[1]刘建红,王海霞.64例老年人肺炎临床诊治分析[J],当代医学,2009,15(28):52-53
[2]周卫红.老年肺部感染的临床特点及护理对策[J],中华医学实践杂志,2007,6(11):1029-1030
[3]刘晓联,靳晓玉,刘燕玲,刘春梅.防老年吸入性肺炎的护理进展[J],中华护理杂志,2002,37(2):140-142
[4]那薇,伍翊,张丽芬,韩琳,张敏.老年吸入性肺炎临床特点及护理对策,中华保健医学杂志,2010,12(3C):210-211
[5]王葳利,张佳,杨新芳.老年患者的心理护理[J],中国医药卫生,2005(21):80-80
[6]田月强,张燕,金岚.老年患者急诊特点及护理(Emergency Characteristics of Senile Patients and the Nursing Strategies)[J],护理学报,2009,6(2):57-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