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声检查对骨折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的诊断价值
2011-04-01范梅贞
范梅贞
下肢深静脉血栓(DVT)临床上并不少见,特别好发于骨折术后长期卧床者,往往由于未给予重视容易漏诊。本病可引起肺栓塞,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彩色超声多普勒检查深静脉具有价格低廉、可重复性好的优点,在评价下肢肿胀的病因上具有重要的价值,能够对DVT及早做出诊断并进行病情观察及治疗效果的评价。本文总结了我院骨折术后并发DVT的情况,目的在于总结其声像图特点,包括二维超声显像及彩色多普勒频谱特点,提高骨折术后并发DVT的检出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我院2008年1月~2010年12月骨折术后患者208例,男126例,女82例;年龄18~78岁,平均年龄44.5岁。对122例下肢及骨盆骨折伴下肢肿胀患者进行了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股骨干、颈及骨盆骨折78例,胫腓骨骨折44例。
1.2 仪器与方法
仪器采用LOGIQ-9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探头频率10~12MHz。根据体表投影仰卧位可探及股总静脉,大隐静脉、股静脉、股深静脉,胫前静脉及足背静脉;俯卧位检查静脉、胫后静脉,腓静脉,小隐静脉。
1.3 观察指标
二维超声检查内容:观察各静脉内径、管壁、瓣膜和管腔内回声,除急性期血栓外探头加压观察管腔是否能闭合,彩色多普勒:观察血流充盈情况及方向,是否具有自发性、呼吸性、时相性及周期性[1],Valsalva试验时是否存在反流;脉冲多普勒:观察血流频谱方向。
1.4 DVT的超声诊断标准
(1)急性期血栓管腔内径明显增宽,管腔内为均匀低回声,亚急性血栓回声有所增强,但仍为低回声,慢性血栓,则血管壁明显增厚,回声增强,血栓呈不均匀强回声。(2)探头加压时,静脉管腔不能或不能完全闭合(急性期血栓近心端游离者禁用此方法)。(3)肢体远端挤压试验:血流不能充盈或不能完全充盈管腔为血栓形成。急性期完全性血栓形成时,血栓处管腔内无彩色血流信号显示,部分血栓或亚急性期、慢性血栓机化再通时于血栓边缘或中间显示迂曲走形的带状或星点状血流信号。(4)根据血栓发生的部位分为:中央型:髂-股静脉血栓;周围型:小腿肌肉静脉丛血栓;混合型:前两种类型血栓通过顺行或逆行扩展而累及整个肢体为混合型下肢静脉血栓。根据管腔阻塞的程度不同可分为完全性和不完全性深静脉血栓[2]。
2 结果
健侧下肢深静脉声像图特点:管壁薄而光滑,管腔无扩张,管腔内透声好,可见纤细的静脉瓣回声,探头加压后管腔可完全闭合。彩色多普勒显示,管腔内血流充盈良好,静脉以上血管可见自主血液回流信号显示,且随呼吸变化,Valsalva试验或挤压远端肢体后未见明显血液反流信号显示。
122例中有18例发生DVT,发生率为14.7%。18例中,伤后1周内形成血栓8例,其中中央型2例、外周型6例;上述深静脉血栓中完全性5例,不完全性3例。伤后1周以上形成血栓10例,其中中央型5例、外周型4例、混合型1例,上述深静脉血栓中完全性8例,不完全性2例。并发肺栓塞2例,其中中央型血栓1例、外周型1例。上述患者先行超声检查,后经血管造影或螺旋CT证实。下肢DVT形成的声像图表现:二维声像图特点:①血栓形成部位管腔不同程度增宽,管腔内见弥漫性中低回声充填。探头加压后管腔不能压瘪;②血栓形成部位彩色血流信号不充盈,未探及明显血流频谱,血栓形成部位远端血流信号较暗淡,代之以不随呼吸变化的连续性血流频谱,Valsalva试验及挤压试验后血流频谱改变不明显。
3 讨论
骨科手术后由于长期卧床休息,加之伤口疼痛,肢体活动受限,肌肉处于松弛状态,使下肢深静脉血流缓慢,血小板和血内凝集物质易于在血管壁上积聚;另外手术创伤引起血小板反应性改变,血小板数目及黏性增多,形成高凝状态;同时,术后下肢静脉血流低流速状态,在移向内皮细胞和基底膜的过程中,损伤血管内膜,激活凝血过程;再者,血流处于低剪切速率和低流率状态,前者影响了被激活的凝血因子及血栓本身的清除,后者则增加血液黏滞度[3]。
彩色多普勒超声可显示下肢深静脉管腔中血栓的部位,累及长度范围,管腔堵塞情况、血栓急慢性病变的大致判断。静脉造影虽可全面观察深静脉血栓,但其为有创检查,不适宜反复操作,而且价格偏贵,不能在临床上常规应用,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无创、简便、无并发症,并可动态观察静脉血栓溶栓治疗后疗效的观察。本研究结果表明,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对于诊断骨折术后DVT的诊断具有重要的实用价值,可作为术后患者DVT诊断的首选方法,对于诊断及临床疗效观察具有重要价值。
[1]周永昌,郭万学.超声医学[M].3版.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99:730.
[2]简文豪.颅脑与外周血管超声诊断[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6:229.
[3]孙葵葵,王辰,古力夏提.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危险因素及临床分析[J].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04,27(11):727-7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