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美国次贷危机对我国的影响和启示——当前经济环境下担保企业的出路与对策

2011-03-31郭咏渠

关键词:企业

郭咏渠

(四川郎威投资管理责任有限公司,成都 610000)

美国次贷危机对我国的影响和启示
——当前经济环境下担保企业的出路与对策

郭咏渠

(四川郎威投资管理责任有限公司,成都 610000)

通过对美国引发次贷危机产生的诸如宏观经济长期失衡、货币政策发生失误等原因的具体分析,指出了次贷危机对我国广大中小企业受到巨大冲击并波及到担保企业,从而使之面临较大的风险和危机。因此,担保企业应通过增资扩股,主要业务结构调整,建立以企业核心能力为中心的评价系统,引入联保、再保、分保转嫁风险,推行交易性环节担保业务创新,构建更加市场化的盈利模式等策略,使担保企业继续发挥好经济活动中的"资金桥梁"作用,积极主动帮助中小企业走出困境。

次贷危机;担保企业;信用;融资担保

一、美国次贷危机的发展情况

(一)美国次贷危机的背景及原因分析

2007年6月以来,美国次贷危机引发了国际金融海啸,并从信用危机演变为金融危机。一些抵押贷款公司、商业银行、投资银行、金融担保保险商等金融机构在次贷业务中遭受了严重冲击和巨额损失。进入2008年9月,美国次贷危机愈演愈烈。美国两房(房利美和房地美)被国有化,第四大投资银行雷曼兄弟破产,美国国际保险集团(A IG)被接管,第三大投资银行美林被美洲银行收购,仅剩的两家投资银行高盛和摩根士丹利转为银行持股公司,华盛顿互助银行被摩根大通银行收购。这一系列重大事件集中爆发产生的多米诺骨牌效应,导致市场流动性危机加剧和市场信心严重受挫。

总体来说,美国次贷危机产生的原因有以下几点:

1.宏观经济长期严重失衡,呈现虚拟化态势

从一定程度上讲,美国多年以来奉行的高消费、高负债、高赤字的经济增长模式不具备可持续性,后果终将要在某一个方面发生倾泻。此外,美国金融业非常发达,已远远背离了实体经济的正常状况,呈现虚拟化态势。

2.货币政策发生较大失误,造成信用宽松和流动性过剩

本世纪初,网络经济泡沫破灭、“9.11”事件、安然公司和世通公司丑闻等对美国经济造成了严重打击。为了防止美国经济放缓衰退,美联储从2001年开始连续13次降息,宽松的信用和过剩的流动性推动房地产等资产价格加速上涨。2004年,美联储意识到这些情况后,采取连续17次升息,到2006年6月30日止,联邦基金利率已升至5.25%。此时,房地产价格已经下跌,违约现象大量出现。2006年年末,次货违约率在一些州达到13%,个别州甚至超过20%[1]8这些情况表明危机的发生迟早的。

3.金融监管过于宽松,风险预警与提示不到位

此次金融风暴爆发前,美国采取的是“双重多头”金融监管体制。双重是指联邦和各州均有金融监管的权力;多头是指有多个部门负有监管职责,如美联储(FRB)、财政部(OCC)、证券交易委员会(SEC)等近10个机构。在实践中,多头多层的分业监管体制虽有利于相互制衡,但在对混业经营的金融体系(机构、市场、产品)的监管上,未能形成“无缝对接”和“全面覆盖”,监管重叠与监管真空并存。[1]9有关监管部门早先也曾发现一些问题,但由于没有相应的法律或授权,监管措施不到位;同时,忽视了对房地产等资产价格的变化对金融业风险的影响,风险预警与提示也做得不够。

4.经营模式太过激进,投机泛滥与杠杆率过高

美国投资银行的经营模式在过去10年间发生了巨大变化,过度投机和过高的杠杆率使得投行走上了一条不归之路。次贷规模大规模膨胀的过程中,一些贷款机构甚至推出了“零首付”的方式。[2]当房地产市场不景气之时,按揭者没有足够资金偿还借款,货款银行随之出现在大量呆坏账,进而发生次级债发行者无法按期还本付息,资金链断裂的情况发生了,次贷危机一步一步开始蔓延扩散。

(二)美国次贷危机对我国经济的综合影响

我们认为,本次危机对中国金融体系的影响不大,但是对我国整个实体经济的影响是全面而深远的。

首先,股票市场上的变化是金融危机对中国最直接的影响。上证指数从2007年10月的最高点6124点一路下跌,虽然股价下跌与大小非解禁等因素有关,但是从2008年5月的3700多点跌到2008年10月的最低点1664点就和金融危机有很大联系了。股票价格整体大幅度下挫,让大多数中国百姓切身感受到大洋彼岸金融飓风的杀伤力。[3]148

一直以来,由于我国监管机构对金融业的监管较严,国内金融机构的创新程度和产品开发进度缓慢。虽然有中国银行等少数金融机构购买了金额不等的次级债券,也由于份额占比较少,损失较小。总体而言,我国金融机构大多数是安全的。

全球金融危机对我国企业的影响还主要体现在出口上。2007年以来,受最低工资、原材料价格上涨和人民币升值的影响,我国的出口商品价格上涨,“低成本”型的出口模式开始动摇,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等沿海地区以出口为主的纺织、服装等劳动密集型中小企业面临着停产甚至倒闭的困境。[4]

金融危机引发的资产价格大幅下跌,直接导致企业现有投资受损。美国和欧洲的金融机构在这场金融风暴中首当其冲,部分金融机构甚至破产倒闭,勉强幸存下来的也持续亏损,元气大伤,更不用说其股票在资本市场上的暴跌,中国企业由于持有这些股票而遭受损失。[5]

房地产市场方面,我国70个主要城市的房地产价格从2004年开始,四年里平均上涨了近四成。在北京、上海、深圳、广州等大型城市,部分房地产价格甚至上涨了三倍以上。金融风暴来袭后,大型城市的房地产价格纷纷下跌,交易量下滑,住房空置率也随之上升。近期,由于政策刺激,房地产市场回暖趋势明显。

纺织行业也是受金融危机影响较大的行业,在我国的纺织业是典型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多年来我国纺织业一直因为低廉的成本而占据着国内外市场,尤其是在沿海地区,有成千上万大大小小以出口为导向的纺织企业。但是近年来,与许多其他出口品一样,受人民币升值、劳动力成本和原材料价格上涨等多种因素的影响,纺织企业的利润缩减,在国际市场上开始失去竞争优势,更有众多企业陷入困境。

金融危机以前,我国靠低成本出口产品和投资来拉动经济的增长。2007年,我国 GDP增长率为11.4%,拉动经济的增长“三驾马车”——最终消费支出/资本形成总额、货物和服务净出口对 GDP的贡献率分别为 38.6%、37.7%、23.7%,分别拉动4.4、4.3、2.7 个百分点。[6]为此 ,为摆脱金融危机的影响,政府宣布了4万亿的投资计划。而在消费方面,发达国家居民消费占 GDP的60%左右,而这一比例在我国明显偏低。所以,金融危机的爆发将宣告我国以出口为导向的经济增长模式的结束,我国要保持持续稳定增长必须面临经济增长模式由出口导向型向内需拉动型的转变。[3]169

二、金融危机对担保机构的影响

(一)担保公司的服务对象—中小企业受冲击较大

在当前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并逐步向实体经济蔓延,全球经济面临巨大压力的日益严峻的国际经济金融形势下,中国经济也受到很大波及,经济衰退明显,国内金融体系受到冲击,实体经济也危机重重,许多行业如房地产、大宗生产资料、制造业、旅游酒店业、贸易业、建筑业、计算机软件业、社会服务业、高档消费业受到严重影响,中小企业生存环境进一步恶化。

如前所述,金融危机使不少中小企业冲击较大,沿海地区不少中小企业倒闭,失业人数增加。中小企业生产经营出现困难。主要是成本上升,利润减少,亏损增加。其次由于《劳动合同法》的公布实施,劳动成本上升。第三是人民币汇率升值,出口成本增加。这些情况使中小企业融资更加困难和出口市场进一步缩小。

企业出口的减少将直接导致我国 GDP总值的减少,并且,出口型企业由于订单减少,生产经营受到最直接的影响。此外,受金融危机的影响,国外采购商的支付能力可能下降,我国企业发出货物后也可能面临着收不回货款的风险,从而进一步影响企业的生产经营,进而影响到消费和投资。

(二)从事融资担保服务的担保企业面临巨大的挑战

担保行业在此背景下,目前也面临着巨大的困难和挑战,如何有效防范宏观经济调整带来的周期性风险和系统性风险成为担保行业必须要面对的现实问题。

中小企业进入高成本时代,企业普遍赢利能力减弱,经营艰难,还款能力降低,担保机构正处在高危时期,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去年,沿海少数在保企业出现经营危机,无法按期还款,甚至有的企业人去楼空。在保企业资金链断裂带来的“多米诺骨牌”效应,造成担保风险,进而引发系统风险。

担保业的发展面临着较大的风险和危机,原因如下:

(1)担保公司资本规模偏小,担保机构实力较弱,抗御风险的能力不够。

(2)受银行信贷规模压缩影响,银行信贷资金减少,银行机构缩减担保机构的担保业务量,影响了担保业务的开展。

(3)银行合作仍停留在浅层次水平。银行基于监管和考核责任压力等原因,与担保机构合作没有建立风险分担制度,担保机构承担100%的风险。

(4)信用环境差,企业违约现象增多,增大了担保公司的运营成本。

(5)担保业务尤其是融资类担保特点决定了担保业务本身风险较高,而担保收益较低。

三、担保企业的出路与对策

(一)进行增资扩股,增强担保能力

根据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2006年8月23日向各商业银行发布的《关于银行业金融机构与担保机构开展合作的风险提示》中明确规定:担保机构注册资本金应在一亿人民币以上,且是实缴资本。根据这一提示,至今各金融机构在与担保机构的合作过程中,都执行了这一风险提示。

根据工业和信息化部、财政部《关于印发〈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管理办法〉的通知》精神,规定了申请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扶持对象的担保机构必须具备的条件之一:跨市、州开展全省中小企业融资担保业务的担保机构注册资本须在1亿元及以上,才能《申请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服务补助项目》资金,以弥补代偿损失。所以增资扩股势在必行,最好注册资本到在1亿以上。现实情况中,很大部分担保机构注册成立后因资本小,承受风险能力较低,其实力得不到银行认可。

(二)进行业务产品结构调整

1.对融资担保的结构调整

(1)减少对低端制造业的扶持,支持有核心技术、有整合研发生产能力的首端企业或能整合供应链的产业链终端企业;(2)适当减少短期流动资金担保,增加中长期项目资金担保;(3)注重企业实体盈利能力的考察。这些方式,有助于担保企业与在保中小企业共度难关,特别是注重选择“优质客户”合作,从而达到增加收益,控制风险的目的。

2.拓展创新担保品种,尤其是非融资担保业务

(1)工程担保——如电力集团领域内的工程担保

世界上许多国家都把工程保证担保作为工程建设管理的有效措施,即利用经济手段,引入担保人作为第三方对工程建设进行管理和负责,通过“守信者得酬偿,失信者受惩罚”的原则,建立起优胜劣汰的市场机制,让实力强、信誉好、担保人愿意为其提供担保或承保的企业多拿工程,通过这种制约机制和经济杠杆,可以促使企业提高素质,规范行为,保证工程质量与安全。

(2)诉讼担保——积极拓展司法领域

执行难已众所周知,解决执行难的有效办法就是诉前或者诉讼保全,而依照法律规定,进行财产保全必须提供足额担保,否则将不能采取保全措施。因此,在请求法院财产保全之前,准备好财产保全担保成为必需。财产保全担保不仅保障了判决的执行,同时财产保全给当事人形成威慑,促进纠纷的解决。财产保全分为诉前财产保全和诉讼财产保全,一般而言,诉前财产保全的要求严于诉讼财产保全。[7]

3.进行战略布局,适度调整担保与投资的比例

在资产大幅减值前提下,选择行业性优质资产适度介入,积累远期高回报利润,来平衡近期或有性负债。在创业板已经推出的当前环境下,适当参与一些高科技风险投资项目,可为担保企业在未来获得良好投资收益奠定基础。

(三)切实加强风险控制

1.建立以企业核心能力为中心的评价系统

首先要做好尽职调查,又称谨慎性调查。是对授信项目风险控制、财务、技术、市场、行业等方面的初审分析进行可行性调查,确定企业风险点和潜在致命缺陷,制定风险定价方案和担保方案,是尽职调查的目的。

2.引入联保、再保、分担和转嫁风险,降低风险

中小规模的担保企业,应积极加强与大担保公司实行强强合作开展共保、分保业务,可以更好地控制风险,降低风险。

3.加强对政策形势及行业变化的前瞻性研究,及时调整经营策略

(1)积极研发新型担保业务,努力构建市场化的盈利模式

当前,不仅股份制商业银行,国有商业银行也纷纷涉足中小企业领域。一旦各类银行都出手抢夺中小企业客户资源,并形成良好的运营模式后,担保机构的业务可能会出现萎缩。担保公司所作的业务如果没有风险或者风险很小,从成本、效率和盈利空间考虑,银行自然要自己独立做,最终银行会撇开担保公司。同理,企业愿意减少环节、降低贷款成本与银行直接合作。担保公司所作的业务如果都是银行淘汰下来的,长期下去,担保公司终究会被风险压垮。

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越来越有可能成为放贷银行附属品和垃圾筐的趋向。担保公司希望融资担保业务与银行是一种平等合作关系,是银行信贷风险的分担者。事实上,绝大多数担保公司已经沦为银行贷款风险的被转嫁者,由于担保公司自身实力和担保规模影响,同时也受到信贷业务中从属地位的影响,无法与银行在谈判桌上平起平坐,没有向银行提条件的资格,只能全盘接受银行的条件。银行贷款本息全责任担保是担保公司最常见的担保业务品种。银行利用其放贷人的地位优势,将种种不平等条件强加到担保人身上,使担保公司彻彻底底成为银行信贷风险的全部承担者。

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要在市场环境中可持续发展,应该从行业定位上研究和探索,摆脱融资担保业务高度依赖银行而处于被动的从属地位,开发既能扶持服务于中小企业又能在业务中处于主导地位的担保产品,培育担保公司自主型的良性发展模式。企业最常见的交易(贸易)业务分析。通过对交易中买卖双方提供“支付”或“供货”的担保,促使买卖双方因缺乏对对方信用的信心而难以达成的交易成交,总体上使社会交易成本下降,使交易更加活跃,担保公司还可以从节约的交易成本中获取自身的利润,商品交易环节担保能使担保公司真正实现与银行等金融机构进行差异化竞争。银行因体制机制原因给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提供了介入和发展交易担保空间,而担保公司介入交易环节担保也需要具备一些基本条件。比如找准适合自身发展的主营业务定位,并且相应开发出有效的风险控制手段,从事评审的项目经理应该成为行业专家,必须要非常熟悉交易商品的行业政策和背景、市场现状和前景、参与交易双方的信用状况、经营能力、资产实力。

担保公司要在开展业务的区域内有一定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交易双方都能认可担保公司的担保。担保公司应该做两方面的工作,第一是寻找市场机会,让交易双方在对方信用无法把握而使交易不能成交时会考虑引入担保公司担保方案,第二是让交易双方确信经过担保公司担保,交易能够安全顺利进行,担保公司有能力赔付对方未能履约而产生的的损失。

(2)高度关注国家产业结构调整,指导企业的发展思路

国家发改委等部门于2009年10月下旬联合召开引导产业健康发展新闻发布会,发改委正抓紧制订《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并将在最短时间内出台。产能过剩行业,国家有关部门将原则上不再批准扩大产能的项目。

(3)积极组建担保基金或合作联盟,探索新的发展模式

方式一:由政府发起成立担保基金,存续期至少为5年,由相关人员组成基金监督委员会;招标选择基金运营商和合作银行,一个为主,一个为辅,建立优质中小企业名单(资产负债率70%以下,年报税销售收入增长10%以上,年纳税增长在5%以上);逾期率到3%时,合作银行停止发放担保贷款,担保贷款损失由基金承担 30%、担保机构承担70%,基金发生的损失由省、市、区县财政及时补充;发生代偿时,由运营担保机构先行代偿,基金60天后补偿。或者对高新企业提供担保贷款,在收取保费的同时,取得在未来一定时间购买企业股权的选择权或新增销售收入一定比率的额外收益。

方式二:对高科技企业和具有增长潜力企业,在传统的担保公司、银行和企业之间导入第四方(业界相关者:包括上下游企业),第四方承诺当被保企业现金流发生变化出现财务危机,第四方将以股权收购的方式进入该企业,并偿付债务。

方式三:对农业基础类项目,设立农业贷款担保专项资金,充分利用政策性担保机构进行运作;明确扶持对象(如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建立风险补偿机制;政府给予贴息贴保;风险分担。或者担保贷款由(如种养殖农户)承担,农户委托银行将贷款支付给农资公司购买农资,农户生产出的产品由农产品加工企业收购,货款在扣除贷款后支付,种养殖户互保,引入农业保险。

方式四:互助互保模式,比如同行业或同区域企业互助互保,直接向金融机构申请贷款。同行业或同区域企业成立会员制担保公司,会员企业向金融机构申请担保贷款。同行业或同区域企业向担保机构申请担保贷款,企业提供有限责任或无限连带责任反担保。

(四)努力做好信用担保机构的文化与团队建设

每一个担保机构的发展历程不同,构成成份也不尽相同,面对的竞争压力也不同,所以其对环境做出反应的策略和处理内部冲突的方式都会有自己的手段和特色。建设担保企业文化就是要在管理风险的前提下,将企业自身发展阶段、发展目标、经营策略、企业内外环境等多种因素综合考虑而制定企业的精神文化、制度文化、物质文化、确定符合自身实际需要的文化管理模式。

(五)呼吁政府部门加强监管,争取良好的外部环境

首先,由于担保业信息高度不对称,需要政府主管部门加强监管,保证担保行业的健康发展。

其次,寻求地方政府的政策及财政支持。当前,担保企业可以通过相关政策,争取获得一些政策层面的支持,相关政策文件如下:

一是财政部《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管理办法》的通知(财企[2008]179号)第二条明确规定: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以下简称专项资金)是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小企业促进法》,由中央财政预算安排主要用于支持中小企业结构调整、产业升级、综合利用、专业化发展、与大企业协作配套、技术进步,品牌建设,以及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市场开拓等中小企业发展环境建设等方面的专项资金(不含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专项资金的管理和使用应当符合国家宏观经济政策、产业政策和区域发展政策,坚持公开、公正、公平的原则,确保专项资金的规范、安全和高效使用。

二是按照《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建设意见的通知》(国办发[2006]90号)和《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当前金融促进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办发[2008]126号)有关精神,为了更好应对国际金融危机,支持和引导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为中小企业特别是小企业提供贷款担保和融资服务,努力缓解中小企业贷款难融资难问题,帮助中小企业摆脱困境。可按照工业和信息化部和国家税务总局下发的名单审核批准并办理免税手续后,担保机构享受营业税免税政策。

三是《关于支持引导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加大服务力度缓解中小企业生产经营困难的通知》(工信部企业[2008]345号)就支持引导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加大对中小企业贷款担保服务力度、缓解中小企业生产经营困难等问题通知如下:切实提高对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服务重要性和紧迫性的认识。这些政策的实施,担保企业可向其省、市、县地方政府申请财政专项补贴,为用于弥补潜在的“代偿”做好资金准备。

再次,担保企业将面临“二次创业”和站在一个新的起点上。据2010年1月11日《21世纪经济导报》报道:一份由银监会牵头制定的《融资性担保公司管理暂行办法》(送审稿,下称《管理办法》)已经十易其稿,完成在人民银行、发改委、财政部、工信部等7部委之间的会签,并于2009年年底上报了国务院。担保业的大洗牌即将来临,按照《管理办法》设定的时间表,各地须在2011年之前完成融资性担保公司的清理规范。监管层人士表示,“将有至少一半的担保公司被清理出局”。

最后,加强与行业协会交流与沟通,开展担保行业间的合作。要加强与行业协会交流与沟通,建立健全担保机构的信用评级制度,行业协会应督促担保机构到有资质的评级机构进行信用评级,并将信用等级向社会公布。根据主管机构要求对担保机构实行备案管理,全面掌握担保机构经营状况,及时跟踪指导。担保业一手托两家,上游是合作银行,下游是中小企业客户,是一座连接银行和中小企业的桥梁,在目前经济遇到困难的情况下担保业应发挥更加积极主动的作用,努力帮助中小企业走出困境。

在中小企业融资环境愈发艰难的情况下,担保业的作用更加凸显出来。形象地比喻为:冬天来临时,担保是中小企业的“棉袄”,担保业和中小企业要“抱团取暖”。为克服目前遇到的经济困难,担保业当前还必须进一步加大对中小企业的融资服务,一方面强调高效,一方面降低风险,尽可能地为中小企业节省融资资金成本、缩短融资时间成本。只有这样,担保业才能继续起到经济“润滑剂”和“资金桥梁”的作用,也才能伴随着中国经济的成长让自身获得进一步的发展、壮大。

担保是社会信用体系的重要架构,担保行业在防卫金融海啸袭击中起着重要作用;在当前金融风暴席卷全球的形势下,担保行业更需“练好内功”,迎接挑战;重要的任务在于从自身经营产品中发现的问题中总结经验,吸取教训,找出薄弱环节,改善机制,建立监控和化解风险的制度,积极打造担保公司的核心竞争力。

[1]杨天翔.个人投资新思维[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9.

[2]孔雪松,等.华尔街金融风暴告诉我们什么[N].中国证券报,2008-09-27.

[3]李凤云.金融危机深度解读[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9.

[4]资料来源:中国海关总署。

[5]李凤云.金融危机深度解读[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9.

[6]资料来源:中国统计年鉴2007.

[7]荣威商务调查网http://www.lvs007.cn

What Can China Learn from American Subprime Mortgage Crisis:Solutions for Guarantor Enterprises under Current Situations

GUO Yong-qu
(Sichuan Langwei Investing Management Limited Company,Chengdu 610000,China)

The autho r pointed out influences of American Subp rime Mo rtgage Crisis on Chinese small and medium size enterp rises as well as guaranto r enterp rises together with possible bigger threats faced by such enterp rises by analyzing reasons behind this crisis,including long-term imbalance of themacro economy of America,mistakes in monetary policies etc.Thus,the autho r suggested guaranto r enterp rises to build up an evaluation system focusing on the co re value of their ow n through increasing capital and stock or adjusting business structure and meanw hile,shift threats by methods like:joint guarantee,reinsurance and coinsurance and at last,try renovating businessof secured transactions so that they would continuously be able to p lay an important role as“the bridge of fund”on amo re p rofitable marketing strategy and finally overcome all obstacles.

American Subp rime Mortgage Crisis;guarantor enterp rises;credit;financing guarantees

F832 < class="emphasis_bold">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

1672-0539(2011)04-043-06

2010-11-11

郭咏渠(1954-),男,成都人,会计师,四川省冶金财会学会理事,四川省教育学会会员,四川郎威投资管理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

许瑶丽

猜你喜欢

企业
企业
企业
企业
企业
企业
企业
企业
企业
企业
敢为人先的企业——超惠投不动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