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护理干预在减轻妇科腹部术后疼痛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2011-03-27何丽敏付爱凤兰秀丽邓忆红李小容吴广平唐雅莉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11年11期
关键词:止痛药切口疼痛

何丽敏 付爱凤 兰秀丽 邓忆红 李小容 吴广平 唐雅莉

疼痛是人体组织损伤和修复过程中的一种复杂的生理心理反应,术后疼痛影响患者局部或整体的生理功能,影响其术后康复。临床主要通过使用止痛药物来缓解术后疼痛,能否通过实施适当的护理干预,减轻妇科腹部术后疼痛,以减轻对止痛药物的依赖,是本研究的目的。笔者采用随机分组方法,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护理干预,观察妇科腹部术后疼痛情况,现报道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选择

2009年 12月 ~2010年 12月妇科腹部手术住院患者 210例,年龄 25~60岁,平均(29±7.25)岁。其中附件切除 94例,子宫次全切除 78例,全子宫切除 38例。均为开腹手术,麻醉方式为连续硬膜外麻醉,术后拔管时不注入镇痛药物。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 108例,观察组 102例。两组患者均无其他器质性病变,均能配合调查工作。两组患者在年龄、治疗、体重、文化程度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疼痛的测量与记录法 采用 Prince Henry评分法[1]术前训练患者用手势表达疼痛的程度,从 0~4分分为 V级,评分方法如下:I级:0分,咳嗽时无疼痛;II级:1分,咳嗽时才有疼痛;III级:2分,深呼吸时即有疼痛,安静时无疼痛;IV级:3分,静息状态下既有疼痛,但较轻,可以忍受;V级:4分,静息状态下既有剧烈疼痛,难以忍受。

1.2.2 WHO标准评分 对疼痛评估要以患者主诉为主[2]。0级:无疼痛;1级:轻疼痛,平卧时无疼痛,翻身、咳嗽时轻度疼痛;2级:中度疼痛,静卧痛,翻身咳嗽时加剧,要求用止痛药;3级:重度疼痛,静卧时疼痛,难以忍受,迫切要求用药。将疼痛测量结果量化为无、轻、中、重、极重 5个等级,用 0~10数字来表示[3]。两组患者在手术后回病房 1 h内开始测量,以后定时(每 4 h)或疼痛时随时测量后实施护理干预,15~30min后再测量并记录,如果疼痛不缓解或疼痛在中度以上应用药物止痛,将疼痛结果记录在疼痛量化表上[4]。

1.3 统计学方法

利用SPSS 13.0统计软件,两组患者术后 48 h疼痛程度比较采用等级资料的 Wilcoxon秩和检验和计数资料的 χ2检验。检验水准 α=0.05。

2 护理干预

2.1 心理干预

2.1.1 建立干预基础 良好的护患关系可以缓解紧张情绪。要建立相互依赖的医患关系,同情和信任是心理治疗的基础,患者对疼痛反应是很不愉快的感觉,我们采取了和蔼的态度、亲切的语言、和善同情心、理解患者的痛苦,安慰他们,倾听他们的述说,对强烈克制疼痛的患者给予鼓励并允许她们呻吟,主动关心体贴使她们心情舒畅,对医护人员产生一种信任感。2.1.2 负性情绪干预 向患者讲解疼痛与心理状态的关系,说明紧张、焦虑、恐惧等负性情绪会降低机体对疼痛的耐受,而减轻心理负担可以提高疼痛的阈值。我们采取松弛和意象干预:松弛干预即应用患者身体活动,如节律性呼吸或有规律的按顺序使肌肉紧张和松弛,达到减轻或减少环境刺激、肌肉紧张、情绪紧张和疼痛感觉的目的。意象干预即应用有目的的思想活动,设想能达到某种治疗目的,借此减轻疼痛。应用心理治疗,教育她们使其改变对药物副反应及耐受性的认识;通过疏泄和安慰即耐心听取患者对病情的感受,当她们在诉说病情的感受时,充分表达同情,给予适当的安慰,在此基础上使用暗示、松弛等心理治疗的特殊方法进行干预,使患者的疼痛有一定的缓解。

2.2 舒适干预

根据患者的生活态度、性格生活方式与习惯、情绪变化等选择一些轻松、宁静的音乐,转移患者的注意力。创造轻松舒适的环境氛围,避免一切不良刺激,使患者感受到家庭的温馨和谐,身心处于最佳状态,以减轻紧张心理因素,缓解疼痛。患者疼痛发作时,护士应适当的在患者床边逗留,帮助更换体位,精神上给予安慰,以达到转移注意力的目的。此外还可以分散或转移患者的注意力,可用视觉分散法如看电视、读小说;听力分散法如听音乐、听故事;音乐和歌声能提高多种患者的身体、心理、精神健康,提高认知能力,提高社交能力,缓解精神痛苦[5];触觉分散法如按摸切口周围的皮肤,轻轻按摩切口周周皮肤,按摩主要通过物理刺激增加血流,舒筋活血来减轻疼痛;幽默:做能引起患者发笑的事情如讲笑话或看幽默的杂志或看相声、小品等,10m in的笑能使患者在几小时内不再受疼痛困扰[6]。

2.3 疼痛干预

当患者主诉疼痛时,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呼吸方式、局部肌肉的紧张度、掌心出汗等间接了解疼痛的程度,并进行评估。当疼痛在小于 5时给予改变体位,帮助患者采取正确的体位。一般术后 6h采用半卧位,半卧位能减轻腹部肌肉的张力,减轻腹部切口的疼痛;患者第一次离床活动时要有护士在场,以增加患者的心理安全感,指导正确上下床的姿势,从屈膝右侧卧位下床,到右侧半卧位屈膝上床,整个过程腹肌开始处于松弛状态,避免因姿势不当引起腹肌紧张而产生切口疼痛[7]。当疼痛程度大于 6时,即报告医师给予有效的止痛药物[8]。

3 结 果

3.1 两组患者腹部术后疼痛程度比较(表 1)

表1 两组患者术后 48 h疼痛程度比较 例(%)

两组患者术后 48h疼痛程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2 两组患者术后使用止痛药情况比较(表 2)

表2 两组患者术后48 h使用止痛药情况比较 例(%)

两组患者术后 48 h止痛药使用率经 χ2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4 讨 论

术后疼痛与患者生理、心理及社会文化等多因素相关[9],是人体对手术刺激后的一种反应,可引起机体各系统相应的改变。首先损害患者的心理及精神状态,使之产生忧郁及恐惧心理,这种心理状态反过来又使疼痛加剧,形成恶性循环。其次术后疼痛引起内脏反射对生理功能的影响极大,其主要是由于疼痛导致自主神经活动异常,血中苯酚胺升高,表现为心动过速、血压升高、心律失常,甚至心跳骤停、呼吸增快、恶心、呕吐、出汗等,同时,由于致痛因子和炎性介质的异常释放,既可加重原发病灶的缺血、缺氧和水肿,又可引起机体内激素和酶系统代谢异常,蛋白质合成缓慢,分解加速,不利于切口愈合。而急性剧烈疼痛时,往往导致患者睡眠不足、情绪低落,妨碍身体康复,特别是高血压患者术后疼痛可使血压升高,导致心肌缺血、心肌梗死、切口出血等不良反应。腹部手术患者因切口疼痛,不敢咳嗽,不敢深呼吸和翻身,易形成肺不张、血栓、麻痹性肠梗阻、压疮等并发症,它所引起的病理改变能影响术后的恢复。术后疼痛主要是集中在术后 24~48 h里[10],此期间合理的护理干预是减轻术后疼痛的关键。术后早期进行疼痛评估是进行有效止痛的第一步,通过观察患者的面色、体态以及各种生命体征等客观表现,了解疼痛是否存在,并全面评估疼痛的部位、性质、程度,以及时制定相应的护理措施加以干预。本研究显示,两组患者术后疼痛程度存在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说明经过正确评估术后疼痛后,及时实施正确的护理干预,可有效缓解患者疼痛;而且两组患者术后 48 h使用止痛药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说明通过采用综合护理干预,同时减少患者对止痛药的依赖,有利于使患者舒适地度过疼痛期,减少及预防术后并发症,缩短住院日,促进术后康复,提高了护理质量。

[1] 苏冬梅主编.实用疼痛护理学[M].武汉: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0:101.

[2] 刘 婷.护理干预对骨科手术患者术后镇痛药使用的影响[J].齐鲁护理杂志,2009,15(4):37.

[3] 童 颖,杨甲梅.原发性肝癌门静脉癌栓的形成及治疗[J].中国实用外科学杂志,2003,6:56-58.

[4] 傅爱凤,祁丹红,杨清秀,等.疼痛量化记录方法研究[J].护理学杂志,2004,19(6):3-4.

[5] 曾继红,骆红梅,徐世兰.背景音乐在眼科手术中的应用[J].护理学杂志,2002,17(8):605-606.

[6] 翟艳丽,王亚丽.笑对控制疼痛的作用[J].国外医学护理学分册,1999,18(8):376.

[7] 赵宏颖,徐 琳.妇产科患者术后疼痛的护理[J].中华临床医学研究杂志,2007,13(2):217.

[8] 赵继军,崔 静.护士在疼痛管理中的作用[J].中华护理杂志,2002,21(4):154-156.

[9] 陈 捷.膝关节置换术后疼痛的改善性护理[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0,7(7):76.

[10] 刘莉莉,李晓玲.术后疼痛控制的护理现状[J].现代护理,2005,11(6):441-443.

猜你喜欢

止痛药切口疼痛
疼痛不简单
立法小切口破解停车大难题
长期吃止痛药会上瘾?
止痛药使用六忌
被慢性疼痛折磨的你,还要“忍”多久
疼在疼痛之外
疼痛也是病 有痛不能忍
偏头痛为什么吃药不管用
初中历史“小切口”的教学实践
警惕止疼药“天花板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