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层医疗机构常见护理缺陷发生原因分析及防范对策

2011-03-27柳月金徐文敏洪雪云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11年11期
关键词:差错护士病人

柳月金 徐文敏 洪雪云

护理缺陷是指在护理活动中因违反医疗卫生法律、法规和护理规章与规范等,造成护理技术、服务、管理等方面的失误,它包括护理事故和差错[1]。针对护理人员在实施护理活动的现实工作中,发生护理缺陷是难以杜绝这个问题,立足于尽量减少护理缺陷的发生,对辖区内 5家公立医疗机构发生(含已杜绝)的 76例护理缺陷进行原因分析,明确了发生护理缺陷的高危因素与环节并提出防范对策,收到一定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一般资料

采用问卷调查的形式,调查对象为本辖区 5家公立卫生院的护士长及以上的护理管理者,了解 2007年 3月 ~2010年12月发生的 76例护理缺陷及发生原因。

2 护理缺陷原因

2.1 76例护理缺陷原因分类情况(表 1)

表1 76例护理缺陷原因分类情况

2.2 不同工作年限护理人员护理缺陷发生情况(表 2)

表2 不同工作年限护理人员护理缺陷发生情况

2.3 发生护理缺陷人员的职称分布情况(表 3)

表3 发生护理缺陷人员的职称分布情况

3 讨 论

3.1 增强责任心,加强护士职业道德教育

临床工作中,很多护理操作需护士独立完成,如果护理人员没有强烈的责任感,工作不认真,甚至粗心大意,极易导致护理缺陷的发生。个别护理人员法制观念淡薄,缺乏自我保护的意识,对护理缺陷的认识不够。表 1、表 2显示,由于责任心不强导致护理缺陷占总发生率 51.32%,护理缺陷中的48起发生在工作 4年内的护士,占总发生率的 63.16%。其原因为:新参加工作护士相对临床经验缺乏,专科知识不够扎实,这是缺陷发生的一个主要因素。因此,除了对新上岗人员进行爱岗敬业、思想品德教育、规章制度学习和技术操作规范培训外,还定期组织护士进行职业道德教育,倡导人性化护理。用案例进行风险意识防范教育,举一反三,吸取教训,使护士提高防范能力,减少护理差错发生。

3.2 强化质量意识,严格规章制度

护理操作是一项重复率较高的工作,护士容易以习惯性思维方式去判断和处理问题,忽视“三查七对”在各个环节中的落实,容易造成打错针、输错液;转抄、核对、执行医嘱不认真而造成抄漏、抄错医嘱,导致护理缺陷的发生。本调查结果显示,76例护理缺陷中,未严格执行查对制度、未严格遵循操作程序所致差错事故占总发生率13.16%。而这些缺陷的发生都与护士责任心不强,未严格执行规章制度和技术操作规程密切相关。因此,落实安全管理制度是防范护理缺陷的重要措施,要不断完善各项护理工作制度、各级护理人员职责、规范护理操作流程,使护理人员有章可循,有章必循。认真核对及执行医嘱,有疑问时应询问证实医嘱无误方可执行。

3.3 认真监测,细心观察病情

部分护理人员理论知识不扎实,基础知识、业务能力欠佳,专业技术水平有限。尤其新上岗护士,由于工作时间短,经验少,基础理论及专业理论都相对不足,临床工作中缺乏对病人病情发展转归的正确判断处理以及对病人病情及发展缺乏预见性,导致护理缺陷的发生。从表 1可见,因病情观察不仔细而致缺陷的发生为 11例,占总发生率 14.47%。因此,护士应树立“以人为本,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主动热情地为病人提供服务,通过细心观察,认真记录,以便客观地反映病情的发展和预后,帮助医师做出正确的判断,为治疗和护理提供可靠的依据。

3.4 树立系统安全管理意识,加强培训及带教管理

管理差错是指由于管理不力,而导致护理服务质量低下,甚至造成病人身心的伤害[2]。本研究显示,绝大多数医疗缺陷的发生原因不是孤立的,是众多环节因素中的某一个或几个人发生改变所致[3]。由此可见,预防和消除缺陷最有效的策略不是对“犯错误的个人”进行惩罚,而是应该对系统问题进行改进[3]。根据这一管理理念,护理管理者在工作中,对发生的各类护理缺陷本着“重原因,轻结果”的原则,找出事件发生的原因,结合临床,制订各级护理人员的培训考核计划,每月组织理论知识或操作技能的培训考核。选送护理骨干外出进修学习和培训,加强低年资护士的三基三严训练,提升专业能力。加强新上岗护士和护生带教管理。针对基层卫生医疗机构护理队伍人员总体素质不高,人才梯队断层或缺乏的情况,严格带教老师资格,由具备护师以上职称人员,全程坚持“放手不放眼”的带教计划。

对护生带教不松懈,严管理、严要求,注重通过实践培养护生的职业能力与素质。本调查结果显示,随着护理职称的提高,护理缺陷的发生率也逐渐减少。因此,要鼓励支持护理人员参加护理自考,函授护理大专、本科的学习。参加晋升考试,不断提高护理专业水平,有效地避免差错的发生。随着护理学科的不断发展、医疗设备的更新、新技术的开展,护理人员必须不断充实和更新知识,努力提高护理技术水平,规范操作流程,使新技术的开展与应用更加规范、标准、科学有效。

3.5 倡导人文关怀,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

建立良好的工作环境,努力减轻临床护士的工作压力。要合理安排作息时间,保证充足的睡眠。据报道,睡眠越少越疲劳,就会更容易发生差错[4],为此,护理管理者应尽量为护理人员提供良好的工作条件,合理调整护理人员的数量,施行弹性排班,给病人更多的尊重与关爱;适时轮转和弹性休息,提高护士对工作的满意度,提高工作效率,也保证了病人能及时得到护理,防止了病人多、病情重的情况下出现护理缺陷,保证了临床护理质量。

4 小 结

在护理工作中,差错事故的发生不仅会给病人带来痛苦,也易由此引发医患矛盾,甚至造成医护之间的冲突。一旦出现事故缺陷,就有可能造成人力、精力、财力、物力等的损失。不仅给病人及家人造成身心上的伤害,社会引起负面影响,也加重了医护人员的心理压力,特别是当事人,严重者甚至承担一定的法律责任。因此,健全规章制度,明确岗位职责,制定合理的操作规程和工作流程,严格执行,是防范缺陷的重要关键。加强对护士职业道德教育及专业理论知识与技能的培训,落实继续医学教育,培养护士的高度敬业责任心和遵守职业道德,加强自我修养、提高自律和慎独能力,不断提升执行力,定期开展护理安全教育,对容易发生护理缺陷与差错的工作环节进行分析讨论,提出整改措施,并重温各项护理安全防护措施,增强责任心,制定相应措施,如三到位[5]:任务到位、责任到位、措施到位,条件允许情况下,实施层级质量控制[6],从而达到职责分明,目标明确,具体责任到位,把缺陷发生及损害降至最低限度。严格控制护理纠纷的发生,明确发生护理缺陷的高危因素及环节,防患于未然的提出对策,切实保障医疗护理工作能真正为病人提供优质的服务。因此,提高护理人员的总体素质是防止护理缺陷发生的有效措施。

[1] 蔡学联主编.护理实务风险管理[M].北京:军事医学科学出版社,2003:7-9.

[2] 杨文彬.护理差错的原因分析及管理[J].中华现代临床护理杂志,2007,2(3):260.

[3] 王 群.护理安全管理的实践与体会[J].中华实用护理杂志,2006,22(6A):74-75.

[4] 曾 颖,杨卫东,李江燕.浅谈护理差错常见原因及防范对策[J].西南军医杂志,2008,16(6):175-177.

[5] 董爱珠.护理人员对安全管理认识的调查分析[J].中华护理杂志,2004,39(3):195.

[6] 谢燕芳.标准化技术培训在临床护理实践中应用效果的研究[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0,7(18):85-86.

猜你喜欢

差错护士病人
最美护士
最美护士
最美护士
最美护士
谁是病人
直升机防差错设计
差错是习题课的有效资源
校对工作中常见差错辨析
病人膏育
我帮病人“走后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