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频超声在诊断小儿肠道蛔虫症中的应用价值
2011-03-24王东林符少清刘秉彦
王东林,符少清,刘秉彦
(海南省人民医院超声科,海南 海口 570311)
蛔虫症是小儿腹痛的常见原因,以往临床医生根据患儿既往病史、症状、体征及粪便的实验室检查确诊。而高频超声为本病提供了更加直观、可靠的诊断依据。为此,本文总结分析27例肠道蛔虫症的声像图特征,探讨高频超声在小儿肠道蛔虫症的临床应用价值,提高超声医师对该病的认识水平。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本组27例均为我院门、急诊患者。其中男19例,女8例,年龄2~12岁。均因反复哭闹、腹痛及腹胀就诊。临床拟诊阑尾炎15例,肠套叠6例,肠系膜淋巴结炎4例,肠梗阻及肠道蛔虫各1例。
1.2 仪器与方法 采用PHILIPS HDI-4000及ALOKA α-10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探头频率5~13 MHz。患者取仰卧位,充分暴露腹部,高频与低频探头结合使用,对患儿腹部作多切面重复扫查。观察腹腔内肠管扩张情况,肠腔内有无蛔虫回声及肠系膜淋巴结有无肿大。
2 结果
27例患儿肠腔内均可见一条或数条蛔虫回声。蛔虫长轴显示为两条平行的中高回声带,类似“平行管征”(图1),内为不均匀的低回声体腔,短轴为环形的中高回声体壁及内部的低回声体腔共同组成类似“环靶征”样图像(图2)。5例因蛔虫扭曲缠绕成团而合并肠梗阻。检查中部分病例肠管扩张,可见蛔虫蠕动。上述患儿经驱虫治疗后症状缓解或消失,复查高频超声肠腔内蛔虫图像消失。
图1 扩张的肠管内蛔虫长轴呈“平行管征”
3 讨论
图2 蛔虫短轴呈“环靶征”
蛔虫症即蛔虫寄生于人体,近年来,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及卫生条件的改善,蛔虫症的发病率已明显下降,但仍为小儿最常见的肠道寄生虫病[1],还需引起足够的重视。以往的检查手段虽能确诊本病,但依靠粪便直接涂片法一张涂片的检出率仅为80%左右[2],存在漏诊的可能。肠道蛔虫症的症状与肠道内蛔虫的部位及数目的多少密切相关。以往的方法对肠道内蛔虫的数目及所在部位无法确定,高频超声分辨力高,本组27例超声检查均能清晰显示肠管扩张情况及肠腔内蛔虫回声的大致数目及位置,为临床提供相对准确的诊断信息。
高频超声对于蛔虫的图像存在特异性,可在小儿常见腹痛性疾病中做出鉴别诊断,如与阑尾炎、肠套叠及肠系膜淋巴结炎的鉴别。在部分小肠扩张的患儿中,小肠黏膜的环形皱襞声像图也呈平行光带回声,但小肠黏膜环形皱襞的长轴与小肠的长轴相垂直[3],而蛔虫虫体的长轴与小肠的长轴一致,检验中应注意两者的鉴别。此外,如患儿肥胖、腹壁较厚、或肠道内积气,均可影响高频超声的观察效果,检查者对本病的认识不够充分,亦可能漏诊。所以超声医师在检查过程中排除儿科常见腹痛性疾病的同时,应重点注意肠腔内有无“平行管征”及“环靶征”图像。
高频超声检查操作简便、无痛苦、可重复性强,且分辨力高,图像清晰,可作为小儿肠道蛔虫症的诊断及预后复查首选的检查方法。
[1]郑德兰,王 峰,王志军.超声在肠道蛔虫病的诊断价值[J].中外医疗,2009,25:146.
[2]陈佩惠.人体寄生虫学[M].4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158.
[3]唐 磊,刘贤丽.超声诊断肠道蛔虫症65例分析[J].临床超声医学杂志,2006,8(9):5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