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议论文写作思路不清例谈

2011-03-24王燕侠

成才 2011年10期
关键词:防线论点文题

■王燕侠

议论文写作思路不清例谈

■王燕侠

语文教师一般有这样的经历,在作文批改中常为学生文章思路不清所苦。有时看完学生作文后不知其所云,要么是文章内容零乱、中心不集中突出;要么是文章材料堆砌、没有针对性;要么是材料与观点相悖、材料的说服力不强;要么在论证过程中不知不觉地跑题。这些都是写作思路不清的表现,它影响了文章的内容与表达。学生作文的这种现象,必须予以改变。下面,以一次作文辅导为例,予以说明。

例题:阅读下面图画材料,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

要求:自选角度,自定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作文不要脱离图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

一、审题指导

我们通过审读漫画的画中画、画中话,类比现实看其寓意,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立意:

1.整体立意:一枚小小的五毛硬币却引起了轩然大波,警察的做法体现了人本理念。硬币虽小,兹事体大,培育正气,应从小做起;保护孩子向善的心、纯洁的心灵;社会对他人应多份宽容与理解……

2.警察的角度:要为孩子的健康成长撑起一片道德的天空,要保护孩子宝贵而又纯洁的童心……

3.孩子的角度:勿以善小而不为,行善不分大小;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走自己的路,让他人去说吧;坚守心中的道义……

4.口水者的角度:不要让善举淹没在口水中;小善也是善,不积小善焉能有厚德;勿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不以成人的复杂的世界来看待孩子的纯真……

二、思路不清原因分析

1.中心论点与材料内容逻辑不清。有的学生作文开篇点明中心论点,结尾回扣论点、总结全文,而主体部分的材料在分析上很抽象,概念的外延丰富而内涵却不具体,材料的内容针对性不强,导致材料与论点之间无多大的联系,造成中心论点与材料内容之间的逻辑关系上的思路不清。在概念使用上大而无当,缺乏对材料相对于论点之间的具体而又针对性强的分析,不能很好地揭示材料与论点之间的实质性的关系。如:

坚守心灵的防线

漫画揭示了当今社会中一种不正常的风气,做好事却引来口水,无端遭受中伤与诋毁。我们不禁要问,当今社会我们要不要做好事?面对非议我们是否应该坚守心灵的防线?

孟德在赤壁低吟悲歌,周瑜在赤壁谈笑风生,而真正给赤壁带来完美壮烈的是苏轼。宦海沉浮,佞臣谗言并未消磨他高昂的意志,生活的清贫并未浸蚀他乐观向上的心,面对滔滔奔流的江水,清风与明月,静默的故国,他“一尊还酹江月”,多么豪迈的举杯,淡逝了多少哀伤与生活的磨难。几度被贬,苏轼仍坚守着心灵的防线,并未因此而沉沦,笑对生活,做好地方官,造福一方人民,纪念苏轼,我懂得了心灵防线应与生命同在。

……

【分析】行文缺乏巧妙地过渡不说,从论点上看,“我们应该坚守心灵的防线”。概念“心灵的防线”,就显得太过抽象而内涵不具体,应把怎样的“心灵防线”阐释清楚,结合段意看应是“心灵为善的防线”,那么我们何不就结合材料或文题就作进一步的思考,准确的揭示出观点的内涵呢?从主体部分苏轼的事例来看,有宿构之嫌。“苏轼坚守了心灵防线”,概念“心灵防线”抽象而模糊,是淡定从容、乐观向上的人生态度,还是屏除流言、不计个人荣辱得失而一心为民的可贵精神?文章论点本身概念就显得太抽象不具体,事例也同样使用了抽象而不具体的概念,造成主体部分内容与观点之间针对性不强,内在逻辑联系不紧密的思路不清的现象。

2.材料不典型,造成材料与观点之间内容不统一的思路不清。如上文,从引论部分的阐释来看,我们不妨对论点“坚守心灵的防线”作这样的理解——“坚守心灵为善的防线”,而本论部分苏轼的例子就本文来看有两方面的层意。一是面对佞臣谗言人生磨难之时,他仍坚守心灵乐观旷达的防线;一是面对贬斥坎坷之时,他仍坚守心灵为民的防线。且不说材料本身中心不集中而造成思路不清的情况,就材料来说它与论点之间有多大的联系呢?不能佐证观点的暗含意“为善”,从而呈现出材料与观点之间内容不统一的思路不清的情况。

3.旁生枝节而产生思路不清。这类的思路不清常常表现为在论证的过程中,出现某一事或某一概念时,作者就顺势来阐释这一与论点无紧密联系的事或概念,阐释分析完后再重新回到对论点的分析论证上,造成文章部分内容与中心论点脱节从而呈现出中心论点不能通领全篇、论证思路不谨严的情况。如针对漫画,一名学生写了一篇《拾金不昧》的文章。

行文开门见山提出了论点“不怀有贪婪之心,持拾金不昧之精神”,主体部分从行文上看,可能是想从反面论证中心论点,“没有拾金不昧的精神,就失去了人之善良之心”,即从其危害方面来论证论点。可遗憾的是作者不顺从这一思路继续行文,却来解释上文提到的概念“本性”,交代它的出处,与论点毫无联系。这种思路是信马由缰,想到哪里写到哪里,旁生枝节,从而造成文章思路不清。

4.转换议论中心造成主旨不集中的思路不清。这类情况常常是前一部分议论一个中心,后一部分又议论另一中心,行文要么会是主旨不鲜明突出集中,要么就会偏题跑题。如针对漫画,有位学生写了一篇叫《难》的文章,本文前半部分论证了“小善也是善,积小善而成大德”的观点;后半部分却论证了“小钱也能发挥重大作用、小钱也很重要”的观点。文章不能围绕一个中心论点进行论证,中途转换议论中心而造成内容零乱,主旨不集中的思路不清。

5.审题不准确造成的思路不清。这类思路不清的情况常常是对材料或文题没有作深入细致的分析,不能很好地揭示出其内涵或寓意,不能把握命题者写作的指向性,对材料或文题的理解是浅层的,文章立意仅停留在对个别词句的理解上,或者完全误解材料或文题,或者对同一材料或文题作诸多解读而显得思路零乱。如:

社会发展引发的道德问题

5毛钱,如果放在六七十年代还是很值钱的。“我在马路边捡到五分钱,交到警察叔叔手里边……”,这首歌也是教育孩子要拾金不昧。当然如果这种情况出现在那时,肯定有人去领,毕竟那时的五毛钱相当于现在的五十块钱,那个捡钱的小孩子也肯定受到表扬。

而现在5毛钱根本不算什么,估计白送都会没人要,捡5毛钱上交别人会认为你虚伪、作秀。今天如果真的是失物招领,那物品的价值至少也应在100元以上。但是现今的失物招领也已经变味了,很多人对拾到的物品明码标价,然后向物主索要财物,更有甚者对尸体标价,然后要求家属购买,这些举动简直没有人性。

……

【分析】就从部分文章内容来分析,从标题来看,其内容偏离了漫画的寓意。漫画暗指现今的道德问题有:小善是否为善;对他人的善举横加指责,缺乏应有的包容心;己之不欲勿施于人;应保护孩子的一颗向善之心,等等,这与社会的发展有什么关系呢?显然审偏了漫画的寓意。从行文来看,文章首先谈了5毛钱价值的演变和无人认领的内容,显然这是对漫画中一个要素“区区5毛钱谁稀罕啊”的理解,不是把这一元素放在整个漫画的背景中来理解,没有揭示出漫画的中心与寓意,是浅层次的理解;后又谈到现今失物招领的变味甚至丧失人性、沦丧道德的情况,这是基于小女孩捡5毛钱上交、招领的理解,也是对漫画某一元素的理解。我们看这一学生整篇文章都是针对漫画的诸多元素作以诸多的解读,不能把各个元素放在一个整体中去解读,去做深入细致的分析与探究,因而也就不能准确地揭示出整个漫画的实质性的意义,难以提炼出一个较为准确的贯穿文章始终的立意。整篇文章内容零乱而又偏题,因而文章所呈现出来的思路也是零乱不清的。

三、思路理清方法

还有些思路不清的情况,有的是表达不清不准确而造成;有的是对所举事例因重点强调不当而造成,因为一般事例都具有多义性,看文章是怎样的论点而来选用这些事例;有的是结合论点对事例分析不够而造成等。无论哪种情况的文章思路不清,都会造成文章内容混乱,主旨不集中不突出,结构不严密。如何避免这些呢,学生作文之前必须吃透材料或文题,把各个要素放在整个材料或文题的大背景中去理解,抓重点、明要求,明确命题人设题的指向性,揭示出材料或文题的本质意义从而准确立意。确定立意之后,还应围绕立意精心选材,做到中心与材料内容的高度统一。议论与分析也是紧密结合,不枝不蔓,巧妙过渡,用一定的方法把心中所要表达的内容完整而又有机地表达出来,多练语言的基本功,多读巧借鉴,那么,写一篇中心突出、观点鲜明、内在逻辑思路严密、结构完整紧严的议论文应该不是什么难事!

(作者单位:武汉市第二十三中学)

责任编辑 王爱民

猜你喜欢

防线论点文题
《现代仪器与医疗》2021年第27卷文题索引
《天津护理》2020 年第28 卷文题索引
《中成药》2019年第41卷第1~12期(总第472~483期)总目次 文题分类索引
做好三道防线,孕育完美“天使”
河南:严守食品安全“第一道防线”
《中成药》2017年第39卷第1~12期(总第448~459期)总目次文题分类索引
议论文分论点的提取
中共党史论文论点摘编
怎样确定议论文的中心论点
做强农村居民的健康防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