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城镇在我国城乡产业互动发展中的优势和策略

2011-03-23

中国乡镇企业会计 2011年8期
关键词:小城镇农业农村

张 涛

小城镇介于城乡之间,地位特殊。对小城镇概念的理解可以有狭义和广义两种。我国狭义上的小城镇是指除设市以外的建制镇,包括县城。建制镇是农村一定区域内经济、文化和生活服务的中心。我国广义上的小城镇,还包括了集镇的概念,也就是指乡、民族乡人民政府所在地和经县级人民政府确认由集市发展而成的作为农村一定区域经济、文化和生活服务中心的非建制镇。从广义概念上的小城镇而言,小城镇是我国的工农业结合点、城乡结合点,对于我国城乡产业互动发展具有积极和重要意义。当前,在我国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发展的大背景下,应充分利用小城镇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优势,积极探索建设和发展小城镇的途径。

一、小城镇在城乡互动发展中的优势分析

1.小城镇在区位上的“中枢”优势。在区位上,交通、通迅等不发达成为影响我国农村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由于交通、通迅等不够发达,使得城市中的新技术、科技创新成果、资金、人才等生产要素向农村的传递在时间上存在较长的时滞,在小城镇加强基础设施,根据自身优势发展特色产业,既加快了我国城市化进程,又可以为农业、农村的发展提供巨大的支持和动力。在我国当前条件下,小城镇的发展能够将大、中城市与广大农村地区进行有效的连接,发挥“中枢”作用。

2.小城镇可以充分发挥资源配置作用,成为城市与农村间的“桥梁”。我国经济运行中存在的严重问题是大中城市与相对落后的农村之间难以建立起广泛和直接的经济联系。在城市带动农村发展的进程中,城市向农村主要提供资金、技术、人才以及政策等方面的支持,而农村在自然环境、人文环境以及经济环境等方面难以满足实现较高的投资效益的需求,多数农村地区相对城市发展落后,不利于来自城市的资金、技术、人才等要素投资。而小城镇在自身基础设施等条件上优于农村,客观上成为一个相对优于农村环境的投资区域,再通过示范、辐射和传递作用带动广大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

3.小城镇具有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巨大潜力。建设好一大批小城镇,使小城镇的发展成为我国城市化道路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小城镇应积极吸引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帮助他们在小城镇就业和发展,提高他们的劳动技能,吸引他们在小城镇居住和发展,既为小城镇积累了人力资源,促进其走向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同时也能够减轻大城市的就业及社会保障压力。

4.小城镇发挥了重要的产业转移的功能。随着我国大中城市产业升级速度的加快,产业转移势在必行,将一部分仍具有相对较高经济效益的产业转移到小城镇发展,可以降低小城镇产业进入的成本。此外,小城镇的基础设施相对优于农村地区,具有一定的工业基础,能够充分发挥小城镇对周边地区的层级幅射和带动作用,更有效地利用农村丰富的劳动力资源和其他自然资源。在小城镇聚集并发展的中小企业集群也为在小城镇进一步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奠定了基础。以小城镇为主导的区域经济带动模式,在层级辐射作用的影响下,将更有效地利用农村地区优势资源,为农村经济快速发展发挥重要作用。

二、小城镇在城乡协调发展中应采取的发展策略

当前,在我国小城镇发展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有两个方面:一是小城镇自身发展的目标定位不够清晰,二是小城镇在发展过程中缺乏产业支撑。在发展小城镇的过程中,应采取有针对性的发展策略。

1.使小城镇成为现代城市网络群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国城市化进程中,围绕一批大城市或中等城市发展城市网络群,走以大带小,大、中、小城市协调发展的城市化道路。小城镇的发展对于推动我国城市网络群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我国现阶段小城镇发展严重落后,小城镇所提供的公共服务不完备,缺乏产业支持,基础设施落后,难以吸引劳动力就业和长期居住。进一步加强小城镇与大中城市的经济联系,实现公共设施共享、城市功能互补,采取加强现代化交通网线建设,缩短城市之间交通运行时间,加强小城镇的信息网络化建设,推广网络办公,提高办事效率等一系列措施,有效地节约资源,降低城市化的成本。

2.充分发挥小城镇联系城乡的“中枢”作用。小城镇成为大城市与农村有效联系的“中枢”环节。小城镇具备明显的地理优势,与农村联系紧密,与大中城市联系便利,成为农村与城市信息、资源、生产要素、产品等传导的“中枢”,发挥了“桥梁”作用。从统筹城乡关系看,小城镇是县域经济的增长点,是连接城乡、工农的基地。此外,小城镇也是农村社会公共产品提供的基地和服务的载体。

3.强化小城镇的产业支撑,建立具有特色产业基地。小城镇缺乏产业支撑,使经济发展缺少持续的推动力,同时,大城市由于发展空间的限制使得一部分需要扩大产能的行业发展空间不足,将大中城市中过剩的产业或有发展潜力的产业或急需发展空间的产业集群迁入小城镇发展;同时,以专业化、专门领域、专业产品为投资重点,发挥集聚优势,提高小城镇产业技术层次和水平,向更具系统化、专业化,形成具有持续发展潜力和动力的特色小城镇,最终形成符合地区实际情况的特色产业基地。

4.充分挖掘小城镇吸纳就业的潜力,吸引农村剩余劳动力在小城镇就业。发挥小城镇劳动力“栖息”功能和就业培训功能。小城镇的这一功能可以缓解大城市就业压力,减轻大城市负担。小城镇经济与农村经济结合相对紧密,能产生大量的就业岗位,这些岗位对劳动者技能相对较低,可以容纳农业生产力提高后需要转移的剩余劳动力;同时,农村劳动力在这些岗位上经过一段时间的培训,也可能向大城市中更高素质要求的工作岗位转移,这样小城镇就起到了对农村劳动力的培训作用。从另一方面来看,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经过了在小城镇的就业缓冲,有序的、有目的性地进入城市就业,会缓和对大城市就业市场的压力,也提高了农村劳动力在城市的就业率。

5.使小城镇成为农业高新技术成果转化的基地。利用小城镇作为农业科技传播的基地,发挥科技在提升农业生产力中的重要作用,切实提高农村经济发展水平。建立起以小城镇为核心的农业科技推广和服务体系,进一步加强以小城镇农业技术推广机构为主体的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建设,在强化其公益性职能、搞活其经营性服务职能的同时,加大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的改革力度。以设在小城镇的农业高新技术示范区为依托,制定农业科技专项行动计划,系统地开展研究,制定发展农业科技的长期计划和具可操作性的行动方案。发挥小城镇承担农副产品的加工、流通职能,以整个镇和周边的企业集群整体参与国际产业大循环,切入全球生产链的某一个环节。依靠小城镇的农副产品加工和流通企业,大力发展农村的优势特色经济,坚持以市场为导向,突出增强农产品竞争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发展精深加工,推动农产品优质化、专用化,加快形成特色农产品产业群,不断提高农业效益。

猜你喜欢

小城镇农业农村
国内农业
农村积分制治理何以成功
国内农业
国内农业
“煤超疯”不消停 今冬农村取暖怎么办
擦亮“国”字招牌 发挥农业领跑作用
山·水·乡愁
——黔南示范小城镇集锦(之一)
小城镇社会治理创新逻辑
在农村采访中的那些事
小城镇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