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英语听说双语教学之困境及出路探索

2011-03-20韩永彩

梧州学院学报 2011年4期
关键词:专业英语双语教材

韩永彩

(梧州学院,广西 梧州 543002)

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英语听说双语教学之困境及出路探索

韩永彩

(梧州学院,广西 梧州 543002)

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本身的特点决定了专业英语学习及应用的重要性,而听说又是其重要的实践环节。目前专业英语听说教学尚未走出师资供给不足、教法不新以及教材缺乏层次性等困境。亟待教学人员探索科学的教学方法,创新考核方式,编写立体化教材,在开设好前置性专业基础课的同时,为教学对象创造良好的堂内堂外专业英语听说实训环境。

国际贸易;专业英语听说;教学;困境

一、引言

根据国际经济与贸易的专业特点以及学生近年的就业意向,企业乃至社会对用英语进行专业性交流的需求迅速增加。学生不仅要能读懂专业性很强的英文资料,还要能准确无误地、流利地将其表达出来,这是每个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英语教师面临的一项巨大的挑战。鉴于此,各高校大力提倡专业英语课程双语教学,对培养学生的专业英语应用能力高度重视,并不断进行多方面的改革,将相关的专业核心课发展成以双语教学为基础的精品课、优质课。笔者所在的学校也不例外,从最初的一百多人合班授课到现在以自然班授课,从大英教师到专业教师,从单一课内听说到定期外贸口语角,从最初尝试双语教学到现在成功申报国家级特色专业课题,梧州学院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英语双语教学逐步形成了特色鲜明的教学体系,在专业建设和发展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目前在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中实行双语教学的课程有:专业方向选修课“对外贸易实务英文读本”,专业主干课“英文报刊阅读”,有些课程既是专业主干课又是实践教学环节课如“单证实务”、“外贸英语会话”、“英文合同”、“国际商务函电”。虽然梧州学院经济系专业英语听说课程教学尽力做到堂内、堂外结合,教学、教研同步,但在培养学生用英语进行业务开拓和贸易谈判等应用能力方面收效甚微。

二、探究困境

(一)师资力量供给不足

梧州学院专业英语听说教学对象为国际经济与贸易本科专业大学三年级学生,英语作为第一外语且基础较好,同时学习了相关基础专业知识,熟悉国际贸易流程,掌握经济与贸易专业术语。最重要的是对专业英语听说课程兴趣较浓厚,有克服国际贸易中语言障碍的愿望,学生对提高自己专业双语听说能力的需求强烈,对这门课程寄予较高的期望,对师资的需求很大。但这种以听懂专业知识为前提的说,对老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方面要求教师英语功底扎实,尤其是听说能力要强,口语要流利到几乎与本地语相同的程度以力求避免语言错误,同时还要系统学习过国际贸易专业课程,谙熟专业知识;另一方面由于多媒体的普及,教师还要能进行各种移动交互性教学法的先进技术的处理。同时,教师从语法翻译教学过渡到对外贸易情景教学,对教师的挑战性比较大,要求老师做好多方面的准备,备课任务繁重,耗费时间长,完成教学任务已精疲力竭,因而很容易打击教师们的积极性。换言之,胜任双语教学的师资是稀缺的,短期内无法满足社会、学校和受教育对象的需求。

(二)教学方法创新不够

传统口语法或听说法教学,因其教学方法的不足之处也在专业英语听说双语教学中体现出来,照搬是行不通的。为了培养学生专业英语的实际应用能力,老师往往要采用全英语授课,学生对专业术语理解不一定到位,根本无法进行诸如用英语进行谈判、处理各种外贸问题等活动。如果在外贸英语听说授课时偏重专业术语解释与翻译,就使得习惯了上大学英语、听说读写全面发展的学子们突然觉得专业英语听说枯燥乏味,信息大量堆砌也容易产生疲倦感。教学方法如果不能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效果就很难得到提高。最终结果是受教育者在课堂上没有理解授课内容,达不到预先设定的教学目的;课外听不懂专家的经济类、外贸类讲座,更不用说做国际贸易专员参与涉外谈判了。而多媒体辅助教学已经普及,如果该技术变成了一种学习手段,完全替代了师生交流,容易导致专业听说课成了听力强化课,听说训练成了空话。从学法上看,目前语音室还无法做到一人一机,学生自主学习时无法上网,专业类听说信息资料不易获取,自主性探讨学习得不到实现。

(三)深入系统的教材缺乏

除国际贸易专业课英语教材外,目前我国出版的针对国际贸易专业英语听说的教材较多,如《外贸英语会话》(秦川)、《国际商务英语听说》(阮绩智)、《外贸英语对话》(诸葛霖、江春)、《新编外贸英语口语教程》(廖瑛)、《国际商务英语会话》(滕美荣)和《商务交际英语听说教程》(周保国)等。这些功能与题材性教材各有侧重,有的偏向词汇积累,有的注重句型操练。它们虽然对学生运用专业英语知识从事听力与口语交流等技能的培养起到一定作用,但有的教材内容比较宽泛,有的仅仅列举几段对话,不够深入具体。有些比较深入的教材,因年代久远,内容陈旧,需要与时俱进,却不见跟进或更新。如梧州学院在修改教学计划以前就遇到过教材连续性的问题,原本计划开设(在2007届已尝试)三个学期的专业英语听说学习不得不“忍痛割爱”,现已缩减为一个学期。原因是缺乏针对提高国际贸易专业英语听说能力循序渐进的教材。

(四)专业知识与语言习得难以融合

教学对象在大学一年级、大学二年级的外语能力,尤其是听说能力的提高比较显著,到了大学三年级已渐入高原期,经历暂时性石化状态。此时开始学习专业英语听说课程,学生的专业实践学习也刚开始,语言习得和专业知识拓展难以兼顾。在诸如国际市场营销、外贸谈判等正式场合使用英语要求言语得体,要引导学生在信息表达中将准确与流利相结合,在此之前先了解贸易国家的文化与生活,学生不仅应具备专业术语用外语表达的能力还应具备跨文化交际的能力。但实际情况是学生由于不断受到学科内容和意义传递的压力,无法关注语言习得,有时连最简单的行业术语在特定的语音语调上都不能辨别,更别提对话和交流。许多学习者熟知语法和语言材料,却难以进行听说类语言实践活动。通过笔者访谈,学习者认为目前专业英语听说内容的单词不难、语速也不快,就是听不明白也说不出口。当单词孤立出现时可以理解,连成句子尤其是加了专业知识后,学生在听时还存在知识转化时滞,理解一个句子需要花费的时间太长,导致无法抓住文章的主旨。这说明在听说过程中学生没有构建出语言习得的框架,学习者个体所接受的语言训练还没有内化为认知结构,其语言运用能力难以得到实质性的提高。加之有些重要的学科基础课和专业主干课程尚未采用双语教学,综合类基础专业英语词汇量少。例如,学生没有理清在不同的结算方式中drawer与drawee,payer与payee的关系,就很难用英语进行支付条款的磋商。学习过程中碰到这类专业基础知识问题很容易造成心理障碍,用人本主义心理学解释,语言习得中的这种现象不利于学生对有效信息的接受,这反过来又阻碍了专业基础知识的学习和转化。

三、思考出路

(一)满足学生对师资的需求

首先,学校应重视培养双师双语型教师,强调交流型国际贸易英语人才的重要性。加强对教师的英语培训,或者为英语教师搭建观摩、学习国际贸易专业知识的平台,保证他们的学术水平不断提高。通过在职自修、参与科研项目、外出进修以及出国深造等途径提高业务能力。同时要避免教师过分专业化、通俗知识贫乏,培养教师具备较强的学科专业能力和教学技术能力。教师不仅要对语言知识的阐述驾轻就熟,也要对先进的教学理论有所钻研,并在开拓教学内容所涉及的其他知识方面游刃有余[1]。其次,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引进有志于教学的留学归国人士到学校任教,聘请国内国外专家学者到学校做有关专业知识的全英文讲学。也可以聘请有实际工作经验的外企从业人员或国际商务工作人员参与教学工作。最可行的解决办法是从高校师资队伍中挑选英语专业本科毕业、后来通过各种途径接受过系统的经济贸易专业教育(如硕士或博士)或者有国外进修经历的老师担任国贸英语教师。由于他们具备扎实的英语基本功,同时又有广博的专业知识,他们在英语、经济与贸易方面的阅历定会给专业英语教学尤其是听说教学带来全新的突破。

(二)创新教学考评方法

综合运用各种教学法,如结合情景教学法与听说教学法的精华,避免各类教学法的局限性。摒弃直接教学法,也不能照搬语法翻译教学法,教师不能一味强调语法而忽略了语境和情景,亦即不能完全套用美国结构主义理论[2]76-78,运用归纳或演绎方法讲解语法知识。老师要敢于创新教学方法、挑战教学模式化、大胆尝试一些有益的听力教学法,比如听写式训练法、互动听说法及学术型讨论法。课堂教学要以学生为中心,强调学生对知识的主动探索、主动发现、协作互助以实现语言习得意义的主动建构,引导学生根据自身听力水平训练不同的听力策略并学习解决各种听力困难[3]。教师设计的问题要具有挑战性,以能满足学生对高深问题的思考和专业以外的知识需求为出发点。教师不仅要善于组织课堂活动,还要具备教材内容以外的知识,特别是文化语境知识,处理好教学知识表面化与深层化的问题。教师对学习任务的指导要及时有效,对教学内容的讲授要深入浅出、详略得当;学生课堂活动的组织与任务设计要紧扣主题。这样,教师不仅能充分发挥专业知识能力,还能充分展示课堂教学技能。将多媒体教学与传统课堂教学紧密结合,合理运用现代多媒体技术和传统的听说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热情。创新各类考评方式,建立学生表现档案,采用过程评价和目标评价相结合的方式以跟踪学习者的进步。

(三)精心甄选、编写教材

要解决教材连续性和层次性的问题,可引进原版教材,如香港原版教材,甄选有关经济类美国听力教材。引进的教材要彰显专业特点,要突出国内国外外贸规则及其实践,这些实践性内容还要有深度和广度,有利于学习者进行深层次探讨。例如,如何解决外贸纠纷尤其是合同条款、单证操作引起的纠纷,如何做好交易磋商前的准备,交易磋商过程中使用哪些策略既能达成交易又可以实现利润最大化,如何辨别信用证的真实性,怎么处理信用证的陷阱条款等等,所有这些都要求学习者能够清晰明确地口头表达出来。因此,要尽量甄选一些涉及并突出专业听说能力训练的教材。多从国外报刊和网络上收集最新常用的国际惯例及其运用的案例作为教材的补充。由于外贸本身具有因国而异的复杂性,不可能有完全适合的现成教材,要鼓励教师根据实际情况编写立体化教材,每版教材由学习者帮助勘误,将教材跟进列入长期研究规划,并编写必要的专业英语资料,搜索下载相关的国际视频会议作为辅助教材。

(四)开设好前置性基础课程

国际贸易人才应掌握现代经济学和管理学的基本理论,掌握国际商务、跨国经营管理基础理论和业务知识,通晓国际商务惯例和国际商务文化,熟悉世界主要国家和地区的经济社会状况,具备跨国经营管理、策划的工作能力。在对语言内容进行正确理解和准确表达的基础上掌握国际贸易英语语言形式,从而稳步提高语言综合运用的能力。要实现专业英语听说教学的有效性,开设好专业基础课程至关重要。将“国际经济学”、“国际贸易”、“国际贸易实务”和“国际结算”等课程开设为双语教学课程,一方面提高老师的知识结构,另一方面可以使学习者不仅在潜移默化中内化专业知识,在经济案例分析过程中融专业理论与语言习得为一体,还能构建网络式知识结构,理解复杂的科技内容。其次要突破教材的限制,关注国际经济新动态,与时俱进,将研究的前沿问题与学生交流。可每日阅读一篇经济新闻,根据语境扩大词汇量,或研读经济学家的成就,每堂进行即兴演讲或准备一些经济与贸易类的小报告、小评论。

(五)营造课堂内和课外的听说环境

要创造一个良好的专业英语听说课堂生态环境,宜采用小班授课的军队方案[2]76-78,最好把学生人数控制在20~30人之间,在这种集中强化教学的模式下,教学效果会因学生参与程度的提高而提高。为了课堂生态主体与课堂生态环境的均衡,可针对不同的听说水平,将听说课堂分级教学,充分发挥师生双方的生态主体作用[4]。建构主义认为,学习者并非被动接受知识灌输,而是主动创建知识结构。要想使学习者完成这种意义的建构,最好的办法是让他们到现实世界的真实环境中去体验。课堂活动中体现高层次的思维和知识摄取,要使课堂活动更富有意义,从而使表象学习转向深层学习,使单纯的听说教学提高到语言综合运用能力的培养。除做好课堂内的操练外,应加强课外听说实践,收听英语广播、观看英文电视节目、欣赏英文录像、听英文歌曲、英语沙龙、与其他小组展开口语竞赛、辩论等,在竞争中相互促进。根据听说能力的实际需求,利用校内外实训场所,为学生营造一个准职业环境,在一种仿真的教学环境下培养学生的专业英语应用能力。组织学生深入行业企业进行观摩或听说实习,体验职业岗位对听说技能的要求。以此为基础,依据教学过程的实践性,构建集听说课内操练、第二课堂活动、听说模拟于一体的实训体系,开拓立体化的听说实训空间,以弥补真实语言环境下学生听说操练的不足,达到持续进行语言输出的目的。此外,加强语音室的建设和利用,由学生自主选择网络资源中自身感兴趣的话题进行实时交流,以增强和提高学生的专业英语交际实践能力。

[1] 王蜜蜜.法律英语听说教学初探[J].河北法学,2011(6).

[2]舒白梅,陈佑林.外语教学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3]牛强.过渡语的石化现象及其教学启示[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0(5):29-30.

[4]冉晓莉.论生态化高职英语听说课堂及其构建策略[J].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09(10).

G642.2

A

1673-8535(2011)04-0105-04

2011-06-26

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教高函[2010]15号)阶段性研究成果;梧州学院教改重点项目(wyjg2010A005)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韩永彩(1974-),女,湖北巴东人,梧州学院经济系双语教师,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双语教学。

高 坚)

猜你喜欢

专业英语双语教材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食品专业英语教学内容和方法创新
长学制医学生全程专业英语教学模式的构建探讨
高职轮机专业高中职衔接专业英语课程体系的构建
快乐双语
快乐双语
快乐双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