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当代文学批评新论

2011-03-20许燕燕

梧州学院学报 2011年4期
关键词:文学批评文学传统

许燕燕

(广西师范大学 文学院,广西 桂林 541006)

当代文学批评新论

许燕燕

(广西师范大学 文学院,广西 桂林 541006)

目前,国内对“文学批评”的说法经常与“文学批评学”相互混淆或不加区分。随着“文学批评学”理论体系的建构和时代的发展变迁,文学批评的概念已经明晰。当代的文学批评呈现出了专业批评、媒体批评、网络批评三局鼎立的局面,也出现了跨学科的文学批评等特点。当然,文学批评也出现了诸如“缺席”、“失语”、缺乏传统文化根基等问题。文学批评理想状态应该是建立在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视野上的开放性的社会历史批评,文学批评在未来的发展是应该是多元的。

文学批评;网络批评;批评“失语”;社会历史批评

传统的文学观点认为,文学理论、文学史、文学批评是文艺学的三个分支学科。文学批评指按照一定的标准对作家作品和文学现象,包括文学运动、文学思潮和文学流派等所做的研究、分析、认识和评价。随着文学批评的发展,文学批评成为独立的研究对象,随之,文学批评学理论体系的建构也进入了学术研究的领域。到目前为止,国内很多专著文章对文学批评与文学批评学的概念区分还是不明确,在具体的行文中也有混淆和相互不区分的情况,例如,很多文学批评学的著作都是用“文学批评”来命名;文艺学学科的三个分支中“文学批评”概念的使用也与“文学批评学”不加区分。关于文学批评与文学批评学的关系问题,著名文学批评研究者李国华认为,“按照前述我国流行的‘文艺学三学科’的基本观念,文学批评学这一学科的名分只能是‘文学批评’。而这个名称是不科学的。狭义的‘文学批评’多指对文学作品的评价与判断,用它命名则把‘文学批评’与‘文学批评学’混为一谈,产生了概念混乱;用文学批评命名则又与文学批评学的学科内容名实不符;广义的‘文学批评’则把文学理论也包括进来,实际上陷入了‘把文学理论与文学批评学混为一谈合二而一’的误区,用文艺理论兼容文学批评学”[1]。也就是说,文学批评学作为新学科其科学命名应当是“文学批评学”而不是“文学批评”。这里,我们区分了文学批评与文学批评学,而本文要讨论的问题,是新时代文学批评呈现出的新特点已经理想了文学批评的状态。

一、当代文学批评的新特点

(一)文学批评“一分为三”

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商品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新科技革命的影响,文学呈现出了复杂的发展态势。商品社会和消费社会的发展导致追求经济利益价值成为主流的意识形态,加上信息时代的来临和各种新媒体的发展,文学赖以存身的经济基础、文化环境和传播手段等都发生了巨大而剧烈的变化。市场化、大众化和传媒化直接成为文学发展的坦途,传统的出版文学成为边缘。在文学批评界最直接的结果就是“依附于作协、以纯文学为自己安身立命根据的文学性批评家立即面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窘境”[2]。以至于20世纪90年代不仅出现了批评的“失语”,还出现了批评的缺席。另外,各种新媒体的出现使文学出现了新的发展,影视文化、网络文学随之而来,纯文学期刊的销量溃不成军;反应到文学批评层面上的就是各种新的批评形式层出不穷,如新媒体批评、网络批评、酷评等,这样,传统的文学批评就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野。

总体上来说,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在经济、文化和传播途径的更新与冲击下文坛已经从过去相对单一的以传统文学为主的局面,逐渐演变成以文学期刊为阵地的传统型文学、以图书出版为依托的市场化文学、以网络传媒和信息科技为平台的新媒体文学三者鼎立的局面。而文学批评显然也是在适应时代的发展和需求下不断发展和分化的,从文学批评主体上来说,也相应出现了一分为三的局面:“以传统形态的批评家为主体的专业批评、以媒体从业者及媒体文章为主角的媒体批评、以网络作者尤其是博客文章为主干的网络批评。这样三种类型批评的共存与共竞,构成了当今文学批评基本态势,他们以各自的方式与特色支撑着文学批评的新格局并影响着受众”[3]。

专业批评,也有学者称为“学院批评”等,是由专业批评人士或具备专业批评素养的人所作的批评,这也是最传统的文学批评主体。这些人有职业批评家、教授、学者、作家、高校学生等。专业批评追求的是严谨、规整和深度,带有很强的理论色彩;专业批评主要通过学术期刊、学术著作、专业性报纸产生作用,随着网络的发展,专业批评也出现了专业性的网站以及数字化期刊即学术期刊的网络版。专业批评深受传统文论及西方文论的影响多采用专业化、理论化的话语言说方式;因为学院批评的专业化倾向,主要发表于一些专业性的报纸和文学理论批评刊物,而这些报刊的受众主要是专业人士,其影响力基本上囿于一定的圈子,社会性的影响很有限。

媒体批评,一般指由大众传媒主导并在大众传媒中展开的文艺批评。它以媒体从业者和媒体文章为主角。传媒文学批评的主体既有一部分评论界专业人士,还包括媒体的编辑、记者以及公众。这种批评以大众传媒为载体,包括报纸、杂志、广播、电视、网络等,以网络为载体的传媒批评因为个性鲜明已经被学术界独立出来称为网络批评。“大众传媒的介入,使文学批评的非学理倾向逐渐增强,大众传媒拓展文学批评空间,造成文学批评的市场化和非学理化倾向,这是对传统文学批评的消解。传媒批评的出现打破了原有批评格局,又是对新的批评格局的建构。大众传媒对文学批评的消解与重构是传媒时代新的批评景观。”[4]

媒体批评有别与传统的专业批评,体现出了鲜明的特征,开拓了文学批评的新领域。媒体批评形式随意自由,表现手法异常灵活多样。在文体上它有随笔、札记、传记、书评、访谈、报道等;报刊上可以附以图片、插画、照片等;广播、电视上可以运用音乐、音响、声调、动作、表情以及让听众或现场观众参与讨论的互动方式。媒体批评还有时新性、趣味性和知识性等特点。媒体批评以自己的尺度和要求对批评作品进行筛选,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大众对文学作品的接受;有些文学潮流和文坛热点都是有媒体在中间起组织和策划作用的,如《钟山》先后打出“新写实小说”和“新状态小说”、《北京文学》提出“新体验小说”、《上海文学》打出“新市民小说”、《大家》提出“凸凹”文学等。当然,媒体批评的发展也使一些非文学批评的因素渗透到文学批评自身的发展中。“媒介组织以盈利为目的,把文学批评看作是它赚取金钱的一种产品或辅助工具而已,批评的策划、包装往往与文学作品的宣传、推销捆绑在一起,这让批评具有了十足的广告的商业色彩。媒介的筛选、组织策划功能和将非文学批评因素渗透进文学批评的能力已经延伸到了批评创作领域,即批评什么、怎么批评,不只是批评者自己说了算的事情,还要看媒介的标准、尺度、喜好、提倡还有邀请、组织等,加之,功利心强、成功心切的现代人极为容易被蛊惑而附之若群蜂,也非常倾向于去迎合外在的要求,于是,媒介的制约越加突显了。”[5]

文学批评媒体化和媒体批评扩大化是文学批评发展的倾向。因而,“传统的专业批评面对新的文学批评现实有必要进行自我反思与自我调整,在与媒体批评等新的批评现象的良性互动中取长补短”[6]。

网络改变了文学的形态,催生了网络文学,网络文学也滋生了新的文学批评形态——网络文学批评。“网络批评是一种新的批评方式,是一种在互联网上展开的‘在线批评’或‘即时批评’。”[7]网络文学批评的独特性体现在它的自由随意性、及时交互性和在线性。因为网络本身的便捷性、开放性、虚拟性和隐身性使得网络文学批评没有对批评主体产生特定要求,每一位网民都有自由发言权,网络文学批评的产生不必经过中间严格的“把关”环节,这样网络批评使批评主体获得了极大的自由参与性。网络批评内容自由随意,批评什么要看批评者的兴趣和关注点。网络批评形式自由随意,不讲究程式、方法或套路。网络状态下,文学与文学批评的时空被大程度地压缩,创作者、读者与批评者三者的关系可以随时随地相互交流连接。

从网络批评的目的来看,“网络文学批评总体上不是为学术成果而评、不是为名利而评,是为兴趣而评,它没有任何物质性的报酬,因而,网络批评少了功利的牵绊,表现出自在而为的可贵品质。这一点,在其它媒介中是很难做到的,而在网络中借助网络媒介的自由空间却做到了”[5]。从网络批评的标准来看,点击率代替了传统的批评标准,这极大地冲击了传统的文学评价标准,“点击率高就是好作品”。网络批评“使文学批评活动实现了自由,使文学批评活动趋向大众化和传媒化。网络批评是一柄‘双刃剑’,高度的自由使网络批评出现了许多文化语言的垃圾,由于大众化的趋向,批评水平出现参差不齐,传媒化的同时又有可能出现批评的商品化的趋向”[7]。

“这样三种类型批评的共存与共竞,构成了当今文学批评基本态势,他们以各自的方式与特色支撑着文学批评的新格局并影响着受众”[3]。

(二)文学批评的跨学科活动

文学批评的一个突出特征就是跨学科活动。随着时代的发展,单纯地运用政治、经济、道德、文学理论的文学批评已经不再适用。20世纪西方的文艺理论界和文学批评界都都纷纷借用哲学、社会学、语言学、经济学等学科知识融入文学理论与文学批评,形成了大量的文艺理论与批评模式。“当代文艺研究的思想资源已由传统的哲学、伦理学转向了社会学、语言学、法学、经济学等学科知识。”[8]文学批评从这个大环境中分享着知识资源,形成了以伦理哲学为知识立足点和主导性思想、大批“外在”学科侵入加盟的批评景观,“文学批评力图为批评提供一个文化学的知识型作为分析判断的支撑点,它虽没有变成其他学科,但却与这些学科的界限发生了混淆”。当今比较典型而且比较热门的几种文学批评模式是人类学批评、生态批评以及文化批评等。

“站在人类本位的立场上对文学现象作跨文化的探究,称之为文学人类学批评。作为一种新的文学批评方法,文学人类学批评是着眼于探索人类的共同文化精神的文学批评方法的统称。它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神话原型批评和原始主义批评。”[9]

“生态文学是以生态整体主义为思想基础,以生态系统整体利益为最高价值的考察和表现自然与人的关系和探寻生态危机之社会根源的文学。”[10]虽然学术界对生态批评的界定并不统一,但是依据学者王诺的说法,我们可以对生态批评做出如下界定:“生态批评是在生态主义、特别是生态整体主义思想指导下探讨文学与自然之关系的文学批评。它要揭示文学作品所反映出来的生态危机之思想文化根源,同时也要探索文学的生态审美及其艺术表现”[11]。借用美国哈佛学者布艾尔的说法就是,生态批评是“在支持环境注意实践的精神下进行的关于文学与环境的研究,是一种对环境惯性负责的精神所从事的文学与环境之间关系的研究”。生态批评运用几种以地球为中心的方法研究文学,为文学批评提供了新视角、开拓了新领域。生态批评最主要的价值标准是文学作品的文本和观念对环境危机的反应及其对缓解危机所起的作用,它以全球思维为逻辑起点,以是否有利于整个地球的环境为价值标准。“生态批评最大的贡献是给文学研究带来了整体上说是全新的理念——生态哲学的理念、生态美学和文艺学理念,并赋予文学批评它应当担当的自然使命和社会使命”[11]。

狭义的文化批评指一种从思想、政治上对文化进行综合研究的一种学术思潮和知识传统。广义的文化批评指文学批评和文学研究从文化角度切入文学与社会的关系以及文学与文化的关系,从而形成的文学批评思潮和文学批评方式,由文学批评扩展到文化批评,并涉及政治、思想、历史。广义角度的文化批评可以包括原型批评、女性主义批评、新历史主义批评和后殖民主义批评等。文化批评具有跨学科的综合性,文化批评史多元化的批评方法,具有多样性和开放性的特点,导致了受众对文学由审美性向社会性、文化性、历史性的深度和广度拓展。

文化研究有两层涵义,一是对文化的批评和研究,包括文学在内的一切文化现象,甚至扩大到广义文化,亦即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等涉及经济、政治、历史和宗教等现象;二是文学批评中的文化取向,不仅说明文学与文化的关系,而且说明文学的文化底蕴和文化取向。文化批评被引进中国以来,大批的一线知名学者加入到了文化研究的领域,南帆先生对文化批评做了深入的研究;童庆炳、王一川提出文化批评的“双向拓展法”;文化研究也对“文学四要素”的研究角度提供了超越和突破的可能。文学研究、文学批评的对象、领域、视域和空间也得到了扩大和拓展。

二、当今中国文学批评的诟病

(一)缺失中国传统文化生命精神及原创理论

一个民族的传统文化是这一民族的精神支柱。任何文学批评理论都应该植根于本民族传统文化的土壤上,以民族传统文化的原创性理论作为基点,才可能获得永恒的生命力,否则就是无根的文学批评。中国传统文学批评体系是建立在儒道文化和佛教文化相融合之基础上的。现有的中国文学批评体系大多沿用西方文艺理论的种种成果,思维方式、价值观念、表述方法都沿袭苏俄或欧美,导致中国当代文学批评缺乏传统文化生命精神和原创性理论基点。“充斥于文学批评界的话语大多是对西方现代文艺理论话语的复制、借用和挪用,或者是中国古典和西方古典文学理论的重复或重新阐释”[12]。

(二)缺少有识有见的洞察和有理有力的批评

在具体作家作品的评论上,多是说好话,造势做宣传,真正从作品的实际出发评优说劣,做到“好处说好,坏处说坏”的批评,很难真正见到。“尽管我们有西方古典的、现代的和中国古典的、现代的以及马克思主义的文艺理论等多种话语运用于文学批评实践中,但是我们的文学批评对于当今的文学现象和文学作品的批评与阐释并没有出现较多的令人信服的批评作品问世。文学理论与现实的脱节十分严重。文学批评对于文学创作和文学发展并没有起到更有效的作用。”[12]

(三)文学批评体系和批评话语没有形成一个合理而有效的文学批评机制来应对当今文学的发展和变化

现有的文学批评体系大多没有形成统一权威的系统,批评话语“曲高和寡”,合理有效的评价机制也没有形成。就新出现的媒体批评与网络批评的现状来看,“他们既以自己的方式活跃着文坛、延展着批评,又以他们的方式冲击着主流的文坛、遮蔽着传统的批评,使得文学批评的态势既众声喧哗,面目也常常模糊不清。传统的与主流的文学批评,既要面对文学与文化大环境的丰富多变,又要面对文学批评领域里的喧闹与嘈杂,其生存与发展都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窘与挑战”[3]。文学批评应该建立一个合理的批评机制和评价机制,建立有中国传统文化特色的原创理论体系。只有产生于中国现代文化语境的文学批评理论和批评方法才最能对当代中国文学现象和文学作品作出合理而有效的说明及解释的文学批评。

三、根植于传统民族文化的开放性历史性的文学批评是文学批评的理想状态

文学批评应该植根于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土壤上,以民族传统文化的原创性理论作为基点,首先就是要做到让中国古典文论顺利地转型到当代语境之下。当然,中国古典文论的现代转型还需要很多人的努力。而文学批评也应该在古典文论的现代转型中发掘原创性的理论,再结合当代东西方的视野。另外,应该建立合理有效的文学批评机制来规范文学批评,做到文学批评与中国当下的文学现象和文学作品相吻合。

著名学者王先霈倡导“开放性的社会历史批评”,所谓的“开放性的社会历史批评”是指:文学批评应该在充分肯定社会历史批评合理性的基础上向其他各种文学批评学派吸收营养,其他各种文学批评学派也需要向社会历史文学批评寻求思想支撑;而开放性应该成为各种文学批评方法学派所应具有的理论品格。

王先霈在《圆形批评与圆形思维》中认为,理想的文学批评是这样的:“以审美为中心的,是以文学创作者和社会上大多数文学接受者为对象的,是为着有助于文学创造者艺术思维品格和效率的提高,是为着有助于文学作品接受者审美观照中快感的强化和深化;是融合感悟与理性,融合社会历史的考察与审美估量的。这样的文学批评,我们称之为圆形批评。“‘圆形批评’是针对‘直线批评’而言的,在王先霈看来,所谓‘直线批评’就是那些各执一端、各偏一隅的文学批评学派、文学批评理论,它们把文学的性质的某一个侧面孤立起来、凝固起来,故意无视其他侧面的存在。他所主张的‘圆形批评’从观念、方法以及主体的批评心态上追求一种‘圆形’的境界。”[13]

王先霈的“开放性的社会历史批评”和“圆形批评”概念的提出,亦即要求“文学批评克服孤立的、僵硬的、片面的直线型的批评观念,通过批评主体的自谐及与不同批评流派、不同批评风格的互谐而使文学批评走向一种批评的‘圆形’境界”,它是文学批评的理想状态,它鼓励批评的多样化和多种文学批评之间的相互借鉴与交流。

文学批评在未来的发展应该是多元的。从批评主体上来说,它应该包括学者型的专业学院批评、作家——读者型批评、媒体批评和网络批评;从批评形式与文体上来说,它应该有发表文章、出版著作,或者开研讨会、做访谈节目,既有论文体,又有对话体,还有随笔体、新闻报道体等;从批评格调来说,它要按照一定的科学标准,作出学术的“雅”的批评,也要有大众化的通俗易懂、自由随意以及与文学消费和大众娱乐紧密相连的“俗”的批评。总之,应该是多元共存的状态。

[1]李国华.文学理论、文学批评与文学批评学—关于文学批评学的学科定位问题 [J].河北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02(1).

[2]朱国华.大众媒介时代的文学批评 [J].四川大学学报,2007(3).

[3]白桦.文学批评的新境遇与新挑战 [J].文艺研究,2009(8),2007.

[4]吴玉杰.大众传媒与文学批评的非学理性倾向[J].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6(2).

[5]公秀梅.论媒介变革语境中的中国文学批评[D].新疆大学,2007.

[6]余三定.2001年以来文学批评研究综览[J].理论与创作,2003(3).

[7]周林妹.浅议网络批评[J].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3(1).

[8]文广会.文学批评的发展与未来[J].延安大学学报,2009(5).

[9]方克强.文学人类学批评[M].上海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

[10]王诺.欧美生态文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

[11] 王诺.生态批评:界定与任务 [J].文学评论,2009(1).

[12]廖国伟.当代中国文学批评的建构与批评机制[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2009(5).

[13]曾军.走向批评的“圆形”境界—评王先霈的《圆形批评与圆形思维》[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2001(4).

I023

A

1673-8535(2011)04-0073-06

2011-05-28

许燕燕(1986-),女,广西北海人,广西师范大学文学院2009级文艺学专业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文艺理论与文化传播。

覃华巧)

猜你喜欢

文学批评文学传统
我们需要文学
饭后“老传统”该改了
倡导一种生命理想——论谢有顺的文学批评及其文学批评观
同样的新年,不同的传统
“太虚幻境”的文学溯源
老传统当传承
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自成体系的文学批评
口耳相传的直苴赛装传统
回族文学批评的审视与反思——以石舒清《清水里的刀子》文学批评为例
文学批评史视野里的《摩罗诗力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