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人为本”才是根本

2011-03-20吴小丰

文教资料 2011年4期
关键词:语文课以人为本人格

吴小丰

一、游离文本的现象及弊端

“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是实现“大语文”教学思想的关键点,但是纵观现行的一些观摩课、公开课、评选课,即使是随堂听课或教学研究课,也大多存在语文教学游离文本的现象,有违“大语文”教学的意愿,与“课程资源”新概念存在矛盾。

现象之一:用录像、影视来代替教学文本。许多故事类课文或风景类课文一般都有故事片或风光片,有的教师就不加选择、不加剪辑地播放,造成教学目标、重点迷失,抑制了学生的想象和联想,更谈不上理解与感悟,对课文中优美的语言文字漠视,是对教材的极大浪费。

现象之二:把语文课上成音乐、美术课。许多教师在语文课,尤其是阅读教学课上不合时机地引进表演、绘画、唱歌等形式,表面上看课堂轻松、活泼,实质上常常成了偏离教学目标的教学“时髦”。

现象之三:用课外资料来占据课堂。有的教师将文本教材丢在一边,或把教材当作摆设,随意地大量运用网上资源或课外资源,谈天说地,东拉西扯,忙乎了大半天,收效甚微,致使语言文字训练落不到实处。

二、语文教学当“以本为本”

语文教材是教师教学、学生学习的基本依据,绝不能因为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而忽视了课内的学习内容,语文教学(尤其是阅读教学)必须以教材文本为“本”,其他多种教学资源的运用都必须服务于对文本的理解和感悟。

1.教材应是主要课程资源

语文是最重要的人文学科。每一本教科书无不凝聚着学者专家的智慧和心血,包蕴着编者的思路与期望,因此语文教科书应该是课程实施过程中的首要教学资源,是需要学校教育和师生共同创造发掘的最主要的课程资源,也是开发和利用课外学习资源的重要依据。学校教育一旦离开了教科书,将会一事无成,实验也将会失去方向,如果离开教材,谈课外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就等于一句空话。

2.语文课就是教语文

教育家戴伯韬说过:语文课就是教语文。此语得到绝大多数人的赞同。他说:“语文教学的目的就在于教育学生掌握和熟练地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基础知识和基本训练是一件事,不能把基础知识和基本训练对立起来、分割开来,也不能离开读和写孤立地去讲授基础知识和进行基本训练,加重课外作业。”“语文的基本训练是日积月累和逐渐地反复地进行的。”这道出了语文学科的本质,符合语文课程的性质和语文教育特点。从中我们领悟到:语文课第一是要教语文,指导学生学习语言文字,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要给学生更多的机会去接触语文材料,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语文规律;第二是要用好教材、教好语文,在潜心会文的基础上运用语文的规律,拓展思路、发展思维,最终达到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目的。

三、以“以本为本”的终极目的是“以人为本”

“以本为本”,在语文教学界已然形成了共识,而“以本为本”其实只是手段而非终极目标,教育是培养人的,各学科的设立和各学科的均衡发展,都是为这个目标服务的,当然也包括我们在这里探讨的语文教学过程中的“以本为本”这一理念。语文学科的性质,决定了它更应该着力于以人为本这一终极目标。

以人为本的具体体现就是以学生为本,即在教学过程中以学生为主体。学生应成为学习的主人。以学生为主体,就是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素质教育强调面向全体学生,面向全体学生就是面向有差异的每一个个体。承认学生发展中存在着差异性,就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和才能,在教学中不搞平均发展,不搞取平补齐,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在原有基础和不同的起点上获得最优的发展;承认学生发展的独特性,就要尽力捕捉他们身上表现出的或潜在的优势,让每个学生形成自己的特色和鲜明个性。我们的教育教学应促使每一个学生的优势和特点更加明显,而不是把不同的人变成相同的人。素质教育的根本目的是在承认存在个体差异的基础上,关心每一个学生的成长、成才、就业和发展,挖掘他们的潜能,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得到适合自身特点的最佳教育和全面发展。反思我国传统的语文教学,语文教师一直扮演着 “传经布道”的角色,强调“诲人不倦”。课堂上即使有问答的设计,也是沿着预定的路线,牵着学生的鼻子转,是 “请君入瓮”。于是讲读课老师大讲特讲,以条分缕析的灌输代替学生积极主动的思考与探究;写作课看似把主动权交给了学生,其实还是以老师为中心,出题、批改、讲评,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这种完全不顾学生个体的思想、经历、情感、兴趣、个性差异的教学模式,是违背教学规律的。素质教育要顺利实施,关键是教学观念和教学模式要转变。其实,教学改革最难的也是观念的转变。因此,教师要彻底转变传统的教师观、教材观和学生观,树立现代教学观念。要以学生为本,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主动精神,不仅把学生作为认知主体,而且把学生作为具有发展权利的主体,使他们能够充满自信、生动活泼地主动发展。讲要精讲,讲方法、讲思路、讲规律。教师要变多讲为少讲,直至不讲;学生要变多听为多说、多写、多动脑、多思考。教师要采取区别指导、分层教学,不按统一模式塑造学生,允许学生通过不同途径、多样的方式实现有差异的发展。

应该说,尊重学生的差异,珍视学生的独特性,着眼于“人”的发展,高扬人的主体性,才真正体现了现代教育观。教师充分尊重学生的思想、个性差异,全面关注学生的态度、情感、行为及交往方面的变化,就是“以人为本”的具体体现。比如拿最简单的生字生词来说,一篇课文,有的学生阅读面广,积累得多,可能就熟悉某个词语,了解它的具体含义,而有的学生基础薄弱,一些最常见的词语也可能感到很陌生。面对朱自清的名作 《背影》,由于人生阅历不同,一个从未离开过家门、倍受父母宠爱的学生对此很难产生真切的感受,任凭你怎样动情地激发,他也可能无动于衷,讲起来不免有隔靴搔痒之感。而初次背起行囊在外求学的经历无疑使很多学生体会到了想家的滋味,读之就会体验到“可怜天下父母心”,再读就会随着作者一起流下晶莹的泪珠。语文教学中的阅读教学,只有靠学生自己个体的阅读实践,才能得到逐步提高,否则无论老师怎样精细地讲,也代替不了学生主动地学,学生的水平也永远得不到提高。让学生自己去动脑,自己去主动思考探索,才能真正实现以学生为本,才是真正把人当作人,而不是灌输的容器。语文教学要实现“人的发展”,实现人的主体性的回归,就要在发挥教师主导作用的同时,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发展他们的个性,开发他们的潜能,尊重学生的兴趣与爱好,真正把学生看作一个自觉能动的、具有独立人格和创造精神的人,积极探索能够体现以人为本的语文教学新模式、新方法。近来倡导的研究性学习,更是注重以学生为主体,强调主动探究和创新,注重学生自己的参与、探究和创新的实践精神。

以人为本还表现在语文教学要树立育人观念,也就是教学生学会做人。实际上,我国古代传统文化教育就是一种人格养成教育,是一种塑造理想的完美人格的教育,它的核心就是教人学会做人。这种人格养成教育,极大地弘扬了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和高度的社会责任感、民族使命感,助推中华民族形成了强大的凝聚力。这种独立人格特征也是民族魂的体现,如自强不息、坚韧不拔、百折不挠的顽强奋斗精神,谦虚谨慎、与人为善、助人为乐、见义勇为的博大胸怀和正义风貌,以及“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高度责任感和民族使命感。这些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美德慢慢积淀成民族精神,成为优秀中华儿女的精神支柱。至今,像“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理想人格,“已所不欲,勿施于人”的行为准则,“舍生取义”的道德信念,“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尊老爱幼等美德仍闪现在我们的语文教材中。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更应该适应时代的要求,克服古代传统教育存在的偏颇和缺失,继承和发扬传统文化中的优秀遗产,利用语文教材中优秀的篇章,对学生进行塑造灵魂的教育。如果一篇课文教下来,学生只记得几个生字、生词、句式、修辞格等几项文学常识,整个教学就会给人以文化浅、底子薄、素质差的感觉,失去语文教学应有的文化氛围。陶行知说:“千教万教教人真理,千学万学学做真人。”于漪说:“语文学科是一门多功能的育人学科。”“离开‘人’的培养去讲‘文’的教学,就失去了教师工作的制高点,也就失去了教学的真正价值。”“学语文就是学做人。”魏书生说:“以育人为本,书就教好了。”语文教育不同于其它学科的个性特点就是语文是一种语言文化教育,人的素质的提高,人的心灵的养成,是文化熏陶、文化积累的结果,是书化的结果。语文教育就是要习文悟道,以文化人,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高雅的兴趣爱好、高层次的人生追求,使语文能力和文化人格平衡发展。因此,语文课要发挥本学科的作用,利用语文教材中那些优美的篇章,对学生进行做人的教育。在教学过程中深入挖掘课文中所蕴含的美的东西,培养学生在学习课文的同时,学会宽容、关爱与理解,富有同情心和责任心。这一点比什么都重要。实践证明,把语文课上成单纯的知识训练课或思想政治课是没有出路的,只有树立以人为中心的教学理念,才能走出当前语文教学的误区。

弘扬人的主体性,回复人的本位,保持人的尊严,构建道德人格,教学生学会做人,是目前语文教学尤为关注的问题。弘扬人的主体性,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提高学生的自主性、创造性、开拓性,是现代社会对人及人的教育的客观要求,所有这些正是我国传统语文教育所缺乏的;而着重于人的灵魂的塑造,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人格修养,教会学生做人,更应成为现阶段语文教学的迫切任务。

[1]戴伯韬教育文选.人民教育出版社,1985.

[2]魏书生教育思想.

[3]陶行知文集.

[4]王尚文著.语文教育学导论.湖北教育出版社,1994.9.

[5]王尚文著.语感论.上海教育出版社,2006,第三版.

[6][美]马斯洛著.马良诚等译.动机与人格.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6.

[7]陈建伟,陈琦.从认知主义到建构主义.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6,(4).

猜你喜欢

语文课以人为本人格
共产党人的人格力量
远去的平凡背影,光辉的伟大人格
可怕的语文课
语文课里挣分忙
怎样才能上好一节语文课
语文教学应“以人为本”
论君子人格的养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