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音乐文化与音乐教育的社会“共振”

2011-03-20

文化学刊 2011年6期
关键词:共振民族音乐音乐

赵 岩

(大连理工大学人文学院艺术教育中心,辽宁 大连 116024)

音乐是一种艺术,是用有组织的音构成的听觉意向,来表达人民的思想感情与社会现实生活的一种艺术形式。[1]它可以引起人们心灵上震撼和情感上抒发,音乐的宏伟给人带来激情,音乐的温柔给人带来甜蜜,音乐的悲壮给人带来伤感,这些音乐的共鸣构成了美妙的音乐文化。当今不同地域和不同民族有着各自的特色文化及民族音乐文化;不同的时代又有了流行音乐文化等,各种音乐文化互相交流、影响、结合,构成了一个丰富多彩的人类大文化。教育是一个国家的未来发展、经济发展、劳动生产力的关键要素,音乐教育作为人类社会的文化现象,始终是人类完善自身、追求进步的重要活动。音乐文化与音乐教育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二者相互依存、协同发展产生共振。

音乐文化是用音乐语言表达人类思想的文化形式,表现了一个时期、时代的文化潮流和一个民族、地域的文化特征。民族音乐学家黄翔峭先生痛心疾首地发出感慨:“中国人面对数千年来传统音乐的文化厚积,却戴着人家的眼镜看路,穿人家的小鞋走路,长及一个世纪之久地使用着人家的音乐应用技术为学子们打着基础。”[2]由此可见,民族音乐文化在整个音乐教育中,显得十分重要。

音乐教育是音乐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音乐教育活动必然与学校音乐教育紧密联系,而学校音乐教育有其制度的规定,它对于音乐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是十分重要的。中国有数千年的历史和深厚的“乐教”传统,“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移风易俗、莫山于乐”,[3]已是遗存至今的古训,学校教育中的“乐教”传统,即使在战争和动荡的社会环境中也从未中断。音乐教育的根本目的是为了培养全面发展的人,实施中华民族传统音乐教育培养学生们的民族自尊心、自豪感和民族责任感,以此来加强他们的民族意识和爱国精神,音乐教育在中国民族音乐文化的建设中应极力弘扬民族音乐文化,在学校中营造传统文化的氛围。

音乐文化和音乐教育都受到音乐系统的影响,共同之处都是在社会音乐艺术下发展起来的。在社会音乐系统下,音乐文化与音乐教育相辅相成产生共振,音乐是社会文化的产物,音乐教育随着社会科学技术的发展又有着十分重要的教育作用,音乐文化在音乐教育的作用下可以不断传承发展,而音乐教育的教学内容又必须与音乐文化相统一,才可以体现教育作用,二者相互依存。音乐教育必须遵循一定的教育规律,要按照音乐教育自身的合理性来进行,要贯彻音乐文化的基本准则。音乐文化富有深刻的含义,通过音乐教育的传承,才能更全面的发展,体现音乐文化的精神,发扬教育功能,成为人类享之不尽的共同财富。

随着素质教育的推进,各地方的音乐学习广泛兴起,有力地推动音乐教育的发展,促进了音乐文化的全面繁荣,音乐教育在培养人的全面发展上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大学生应该进行中国民族音乐文化教育,可以让他们更好地了解我国的民族音乐文化,也是一种非常可行的艺术教育形式。长期以来,我国音乐教育采取的是传统的教育模式,教学内容比较单一,学生对音乐课没有兴趣,而音乐文化却是一种音乐现象和文化精神的综合体,它随着社会的发展而不断传承、发展,文化的精神现象就会在音乐教育中不断体现,因此,音乐教育和音乐文化的联系密不可分,教育与文化的协同发展,音乐文化不断的传承,在大学音乐教育中提高大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才能使音乐教育更好地发挥其作用。

马克思说过:“对于不懂音乐的耳朵,最美的音乐也没有意义。”[4]由此可见,提高大学生音乐欣赏能力是十分必要的,如果音乐的美感没有被理解,没有被接受,那么音乐也就相形见绌。培养大学生全面发展,要经常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培养学生们的兴趣,增进同学间的友谊。大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在音乐教育全面发展中十分重要,要让学生多看、多听欣赏国内外著名音乐,提高审美能力和人生价值观,使音乐文化与音乐教育相互结合,这也是全面素质教育的重要环节。

那么要提高大学生对音乐欣赏能力,我认为,首先教师在选择教材时要选择比较直观,容易理解、积极向上的曲目,根据性格、音乐素质等方面给不同的学生选择合适的曲目培养其欣赏能力。其次要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发展形象思维;教师应根据教学需要,引导不同层次的学生通过听、看等多种方法积极参与教学过程,运用科学技术,锻炼学生的视听能力,为学生提供一种声音、文字、图象、画相互结合而富于变化的学习情境。还要重视民族音乐,中华民族历史悠久,有着丰富的民族文化传统,要提供一些民族民间戏曲、说唱艺术等材料,增强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这样不但能加深对祖国悠久文化的了解,还通过民族民间音乐的学习,丰富他们的精神世界,提高审美意识和对美好理想的追求。与此同时,也要让大学生学会辨别流行音乐文化,不能一味的盲目追求,适宜的方法使学生具备审美观,发挥流行音乐的积极作用。最后要提高学生的文化修养,音乐文化与其它文化也密切相关,要广泛倾听不同历史时期、不同风格流派、不同类型的代表作品,全面了解歌曲背景,提高审美意识,这些是提高大学生音乐欣赏能力的重要环节。

随着社会的进步,全面发展已经成为优秀学生的标准,音乐教育在培养人的全面发展上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我们要在音乐教育中注重我们民族的音乐文化。我们常举办和谐校园的一些活动,在校园中体现音乐文化的氛围,大学校园的音乐文化建设,不但丰富了大学生的课余文化生活,还提高了学生们的审美思想,体现了我校优良校风相一致的积极向上的价值观念。为大学生提高素质和健康成长创造了良好的文化环境,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平台体现音乐文化精神,是高等院校建设和谐校园的重要教学目标。音乐教育的民族性是一个国家对其民族音乐文化和教育的前进动力,只有音乐文化与音乐教育相互结合,协同发展,与社会接轨才能不断的传承、发展。

[1] 沈致隆,齐东海.音乐文化与音乐人生[M]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8.

[2] 施咏.21世纪音乐教育对乐理教学的新要求[J] .交响-西安音乐学院学报,2002,(1).

[3] 吴斌.音乐教育的国际对话[M] .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07.8.

[4] 杨慧敏.走近艺术 放开心灵[N] .江门日报,2009-06-08:(A15).

猜你喜欢

共振民族音乐音乐
传统民族音乐在高职教育中的传承——以高职民族音乐课程为例
民族音乐处在“低谷”
ZJP56型组合绳锯组锯机超谐共振分析
高校音乐教育对民族音乐文化的挖掘
安然 与时代同频共振
选硬人打硬仗——紫阳县党建与脱贫同频共振
音乐
改革是决心和动力的共振
课堂中渗透民族音乐文化的实践与探索——以《其多列》一课为例
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