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本期语萃

2011-03-20

文化学刊 2011年6期
关键词:凯尔观照儒家文化

显而易见,凯尔纳介于现代与后现代之间的时代界说为我们审视当前的中国提供了启示性的思考。在全球化和信息化时代背景下,后现代性虽然并非中国的 “主流”,但这股 “支流”能够反照 “主流”,能够让我们更清醒地评估现代化事业。在如何看待现代性与后现代性转向的问题上,一方面,我们无法对我们这个世界正在发生的后现代现实充耳不闻,对自己身边的后现代现实视而不见,我们必须正视它、研究它。我们必须研究、探讨后现代的范式。另一方面,我们也不能割断历史,将后现代视为孤立的文化事件,我们不同意断裂论。

●凯尔纳文化批判理论的借鉴意义 第68页

考察中国远古时期的人体教育和人体文化的发生与发展,我们可以看到,中国远古时期的人体教育和人体文化发生于一种极天然的裸体语境之中,这种语境重视身体力行的经验。在那个还没有自觉的 “教育”意识的原始社会里,人们正是通过反复地观察别人、反观自己,摸索、总结对自然和对自我的认知,日积月累成关于人体的 “经验”的。而这些经验,往往是整个族群所共同拥有的、公共的知识财富。它们被毫无保留地以最直观的形式,在族群的各种生存活动中延续和传播。

●中国原始人体文化 “教育”探源 第87页

对官场现状情态的摹写,是对诸多现实问题的深度挖掘。在一个健康的写作姿态下,这样的取向代表着一种对社会的担当精神,是忧国忧民意识的升华。作品中单一、强制性的权力与多层面的人性相碰撞,错综复杂的矛盾关系与儒家仕子的担当精神相交织,而作家对民族国家的发展、对完善人格培养的思考游刃其中。这个过程浸润着作家对以儒家文化为核心的中国传统仕人精神的继承和创新。

●儒家文化观照下的老藤小说世界 第132页

如果说 “诗与哲学是近邻” (海德格尔语),那么用 “口水诗”来软化并庸俗化人们的诗歌趣味,就等于删除人们独立思考、独立体验的脑袋。尤其令人不安的是,它们不仅回避书写,而且主动贬抑诗歌精神和历史想象力,贬抑个体主体性对存在的形而上观照,从而彻底地使现代诗丧失了其本应具有的更宽广和更强大的话语辐射力和穿透力,使新世纪的诗歌写作变得无足轻重,阻塞了新诗继续精进的可能性。

●新媒介冲击下新诗的异化与新生 第158页

猜你喜欢

凯尔观照儒家文化
《觉醒》与《大地》中的共同体观照
儒家文化、信用治理与盈余管理
游览中华大地,体会儒家文化(二)
《堂吉诃德》整本书阅读导读课实录——对一部名著的多元观照
凯尔信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儒家文化影响下的汉服形制研究
谭维维推出《观照》专辑四部曲之《春生》
秘诀
中国儒家文化视角下的跆拳道运动
凯尔温与瓦林茫哈——纪念契丹文字出土九十周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