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辽宁区域音乐文化建设与音乐作品流变

2011-03-20宋洋

文化学刊 2011年6期
关键词:大鼓满族民歌

宋洋

(沈阳音乐学院,辽宁 沈阳 110818)

辽宁历史悠久,文化灿烂。今天辽宁地区主要以汉族为主,还有满族、回族、朝鲜族、蒙古族、锡伯族、鄂伦春族等少数民族。古代生活于辽宁区域的肃慎、勿吉、靺鞨、女真、鲜卑、突厥、柔然、东胡等民族是今天辽宁区域少数民族的先民。从秦朝至今2200余年,辽宁区域文化以及地域分布格局都发生了巨大变化,辽宁区域音乐文化跟随时代不断发展变化。辽宁区域历史上就是各民族融合发展的重要地区,回族、满族、锡伯族等民族就是中西文化交汇和融生的民族。当下,区域文化研究已成为理论研究中较为重要的研究课题,科学、全面、系统地研究辽宁区域音乐文化的发展、衍变,对于认识和了解辽宁区域音乐文化的形成和发展,进而增强民族团结,繁荣区域经济,构建和谐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辽宁区域音乐文化总观

辽宁区域音乐文化具有门类繁多、数量较大、特色浓郁和历史悠久等特色,在历史的不断发展中,呈现出多元化发展的趋势,并在时代和历史的积淀中逐渐形成具有地域特色的音乐文化。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在多民族融合的文化背景下,辽宁地区积累了丰厚的音乐文化资源,如民歌、歌舞、说唱音乐、戏曲音乐、民族器乐等等。这些音乐表现大多以朴素质朴的音乐语言贴近生活、以欢快明朗的音调旋律表现生活、以丰富多样的节奏形式体现韵律、以活泼大方的音乐表演风格显现地域特色,可以说,辽宁区域的音乐具有较强的艺术表现力。

(一)民歌

辽宁区域的民歌主要有劳动号子、山歌、小调等多种样式,在我国民歌中占有重要地位。辽宁区域的民歌数量繁多,内容丰富,形式多变,具有较强的区域音乐色彩,体现了辽宁区域人们粗放豪迈等性格特点。

辽宁民歌内容丰富多彩,它的歌词是辽宁人民生活语言的显现。由于地理、语言、生活习惯铸就了辽宁人具有东北人特有的豪爽、质朴和爽朗等性格,在民歌中得以充分的体现,因此有表现家庭生活、风土人情、婚丧嫁娶、民间故事、娱乐游戏和神话传说等题材的内容,如 《东北风》、《送情郎》、《上茨儿山》、《月牙五更》、《小看戏》、《小拜年》等。其中娱乐游戏内容的时兴小调,富有知识性和趣味性,也是东北小调中的精品,如 《猜对花》、《丢戒指》等。近现代以来,也有一些反帝反封建、歌唱新生活的新民歌,如《翻身五更》、《生产忙》、《新东北风》等。反映生产劳动的劳动号子主要有森林号子、搬运号子、船渔号子、煤矿号子、农事号子等。与我国其他地区的劳动号子相比,东北地区的劳动号子具有更为高亢粗犷、雄浑壮美的艺术特点。这些民歌具有浓厚的乡土气息和鲜明的地方特色,表现出辽宁人热情开朗、粗犷、泼辣、风趣、幽默的人文性格特点,流传甚广,深受人们喜爱。辽宁民歌中有些曲调是受地方戏二人转唱腔的影响,显现出十分浓郁的区域色彩和特色。辽宁民歌一般具有音调高亢嘹亮、旋律宽广、气韵悠长、刚直不阿等特点。一些辽宁民歌已经成为具有东北代表性的民歌,久唱不衰,深受人们的喜爱。可以说,辽宁民歌在历史的积淀和时代的变迁中,展现出独特的艺术风格和魅力。

(二)东北大鼓

辽宁地区代表性的说唱音乐是东北大鼓。东北大鼓又曾称作“辽宁大鼓”,流传于辽宁、吉林、黑龙江以及北京、天津、内蒙、河北等省、市的一种民间说唱音乐形式。东北大鼓大约形成于清代中期,最初的表演形式是演唱者一人操小三弦自行伴奏说唱,并在腿上绑缚“节子板”击节,也叫“弦子书”。后来发展成一人自击书鼓和简板演,另有人操大三弦等专司伴奏,说唱表演采用东北方音,是清代中期奉天 (今沈阳)的民间艺人在东北民歌、小调和满族八旗“子弟书”的基础上发展演变而来,至今已有200多年的历史。东北大鼓的唱腔是在弦子书、子弟书的基础上,吸收借鉴乐亭大鼓、京韵大鼓及二人转逐渐形成的。在上世纪30年代左右,东北大鼓发展到鼎盛时期,在沈阳的各茶楼、北市场、小河沿等地,到处都能听到东北大鼓。东北大鼓早期主要在乡村流行,民间俗称“屯大鼓”。演唱的曲调是当地人们熟悉的土腔土调,唱词也不甚讲究。许多艺人在演出中甚至当众翻看唱本,照本宣科地演出,俗称“把垛说书”。演出的节目以中篇为主,有《回杯记》、《瓦岗寨》、《彩云球》、《四马投唐》、《白玉楼》等。 19 世纪末,东北大鼓进入城市,主要演唱短段节目,唱词也移植了一些子弟书词。知名艺人有车德宝、门振邦、王德生、张万胜等。20世纪初期,大批女艺人进入东北大鼓表演行列,男艺人退而伴奏。当时知名的女艺人有刘问霞、金蝴蝶、尹莲福、侯莲桂等,其中刘问霞曾获得过"奉天大鼓鼓王"的称号。东北大鼓曾出现了《三国演义》、《红楼梦》和《露泪缘》等许多精品之作,其中《忆真妃》等曲目还被译为日、法等多种文字传播海外。2006年,东北大鼓被国家文化部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三)少数民族音乐文化

在辽宁区域,汉、满、蒙古、朝鲜、鄂伦春等各族人民在长期的历史演变和时代变迁中,不断形成了一个相互融合的多元化文化体系,其中满族音乐文化与汉族音乐文化之间的融合和交流最为显著,并对辽宁区域音乐文化产生了十分重要的影响。本文主要以满族音乐为例。

满族是中国最古老的民族之一,也是唯一在中国历史上曾两度建立过封建王朝的少数民族。满族历史悠久,其渊源可上溯到距今约6000年——7000年前肃慎族系新开流文化和茶啊冲①“茶啊冲”是长春最早的地名,来自距今约7000年前古老的肃慎语发音,是古代肃慎祭天时候的祈福之语。以其为肃慎祈福之地,故名“茶啊冲”。文化。公元前22世纪,肃慎文明的中心在喜都(今吉林省长春市),早期肃慎王国的第二代王室开始在此修建土坯城墙和宫殿,此时已有人口约千户。满族音乐历史悠久,在留存于世的众多文献记录资料中,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按肃慎、勿吉、靺鞨、女真、满洲,作民族发展的历史顺序的纵向观察,便知满族音乐是由民间音乐、萨满音乐、宫廷音乐三个部分组成。满族音乐是满族人民生活劳动、情感交流的记录,具有篇幅短小,曲式结构简单,旋律直白晓畅,节奏活泼跳跃等特点。满族音乐的音阶多用五声音阶,以宫、商、角3个音为核心,旋律线较为简单、明快和质朴,歌词较为接近口语化,如,劳动号子《跑海南》、山歌《靠山调》、小唱《悠悠车》、宫廷乐舞《庆隆舞曲》等。满族的宗教音乐,是直接从其先世女真人融乐、舞、歌三位一体的“萨满”文化沿袭而来。清代满族民间与宫廷始终保持萨满祭祀和跳神的传统。满族萨满音乐主要由萨满神歌及以鼓点为标志的鼓套所构成。在表演中,萨满手持单鼓边演、边唱、边舞、边击鼓,击鼓演唱贯穿表演的始终。在现存的满族音乐中,在歌唱语言上有满语、汉语和满汉兼用的三种形式。可以看出,在不断地历史进程中,满族音乐已经与汉族音乐高度融合,甚至达到了两者难以分开的程度。

此外,辽宁区域还有朝鲜族的民谣、农乐、新阿乌、沙哥里,鄂温克族的民歌“扎恩达勒格”,赫哲族的民歌“嫁令阔”、“萨满调”、“依玛堪调”等音乐,这些都是我国少数民族音乐中独具特色的音乐表演形式,以质朴、简单的音乐语言彰显出独具匠心的艺术魅力,同时为辽宁区域风格各异又多元融合的音乐文化增添了色彩。

二、辽宁区域音乐文化的特点

辽宁历史悠久,是中华民族和中华文明的发源地之一,我国古代称“辽宁”为“辽”,寓意“辽河流域,永远安宁”。辽宁位于中国东北地区的南部,是中国东北经济区和环渤海经济区的重要结合部,是东北地区通往关内的交通要道,也是东北地区和内蒙古通向世界、连接欧亚大陆桥的重要门户和前沿地带。辽宁自中国周朝时期就已纳入中国版图,西周分封属燕国之地。春秋战国时燕置辽东、辽西两郡。秦朝置辽东、辽西、右北平三郡。西汉时属幽州,增设玄菟郡。唐朝在此设置安东都护府,统治辽东和朝鲜半岛北部。后为辽朝、金朝地。后为元朝地,元朝设置辽阳行省,此地属元朝辽阳行省。明朝时为辽东都指挥使司管辖,下设州、卫。在历史发展中,辽宁区域的版图也在不断的发生变化,并创造着具有区域特点的音乐文化。

(一)继承性

辽宁区域文化是在长期的历史衍变的过程中自然延续下来,与一个区域、一个民族的生产与生活方式同期演进并共同发展。辽宁区域音乐文化在族源上有十分密切的继承性,在其继承和发展的过程中,仍然保持着鲜明的民族特色和区域特色。在各个不同时期,辽宁区域音乐文化在继承的基础上,有着明显的发展和提高,因此,辽宁区域音乐文化从总体上显现出一定的继承性,但其内容也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变化,如,蒙古族音乐,一直就是本民族历史、社会、文化与生活的缩影。一些音乐内容体现对大自然的赞美,对家乡的热爱,对母亲的怀念与歌唱,对爱情的倾诉,对封建势力的反抗。蒙古长调至今仍然保持着原有的音乐特色,没有固定节拍和节奏循环规律,气息宽广,悠扬辽阔,演唱时节奏和速度十分自由,很难找到方整的节奏和各句之间内在的结构规律。多年来,蒙古族的长调一直保持着自己本源的音乐元素,继承着先民们遗留下来的音乐宝库。就是在这种继承下,蒙古族音乐不断发展前进着。还有很多民族的音乐都是在时代的感召下,在体现民族元素的同时,不断发展壮大。

(二)融合性

由于作为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意义体系的文化要靠人来跨世代传承,而“文化从上一代到下一代的复制从来就不会完全”,其间旧的传统不会被原样重复,新的环境又会使新的模式不断加入进来,所以文化在继承的同时又具有较强的融合性。生活在中国大陆不同地区的各族人民,在历史传统、居住环境、社会状况、劳动方式、语言、风俗、宗教信仰等诸多条件的影响下,创造出多种富有民族特色的传统文化艺术。各民族具有鲜明民族风格的传统音乐文化,是民族文化宝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尤其是其中的民间音乐更是与人民的生活密不可分,在群众中代代相传。它是本民族人民自己的创造,在体现强烈的民族性的同时,我们也应该清楚地看到,千百年来,在中国的不同民族之间,特别是汉族与各少数民族之间,无论在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都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早在古代,中国少数民族的音乐文化即与中原地区的音乐文化发展交流而相互影响。从隋、唐开始,社会经济、文化空前繁荣,经济、文化交流频繁,对东西方各国及国内各民族的音乐文化均有广泛吸收和融合。

文化也只有不断与时俱进、开放流动,才能不断向前发展。一个文化体系内部也会存在结构上和认同层次上的多样性。在辽宁满族、回族、蒙古族的音乐文化都有融合的现实。有人认为这是民族音乐文化特点的退化,其实这是文化在发展、交流中的一种常态表现。如果我们把眼光放远,在中国东部沿海会看到朝鲜族、高山族和黎族的音乐文化受到当地汉族文化影响,很多音乐已经不再是古代时期的音乐原貌,都在继承中融合了汉族的音乐元素。同时,在文化多元化的今天,区域音乐文化的发展不可能固步自封,停滞不前,社会和时代不断向前发展,与之相适应的音乐文化势必会受到一定影响。因此,辽宁区域音乐文化是在历史的前行中不断融合,从而更好地适应了辽宁区域的音乐发展。

(三)时代性

辽宁区域音乐文化具有鲜明的时代性。辽宁在不同的时代创造了不同的音乐文化。回顾近百年的中国历史,我们看到现代中国各个时期都有着不同的发展目标,因而也就有着不同的文化。辽宁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聚集了一大批具有爱国主义精神和民族情操的音乐家,在他们的努力下,创作出了《二小放牛郎》、《延安颂》、《翻身道情》、《南泥湾》、《延水谣》等大量脍炙人口的音乐作品。这些音乐作品在整个抗战时期乃至今天都对当代中国的社会和文化产生了较为重要的影响。在“建国初期”,辽宁区域音乐文化的创作和“革命时期”有所不同,在题材、内容上较为丰富,不仅仅局限于革命题材。同时辽宁区域涌现出许多优秀的作曲家,如吕骥、安波、马可等老一辈革命艺术家,在他们的带领下,辽宁区域音乐创作蓬勃发展,其中以李劫夫为代表的音乐家创作的毛主席诗词歌曲《为毛主席诗诗词谱曲六首》、《沁园春·雪》、《忆秦娥·娄山关》、《西江月·井冈山》等一大批优秀的音乐作品,受到全国人民的喜爱。进入“文革十年”,辽宁一些音乐家纷纷遭到迫害,区域音乐文化也遭到了破坏。那个时代,辽宁区域音乐创作的作品和之前的音乐作品大有不同,主要是以“八大样板戏”、“毛主席语录歌”和“忠字舞”为这一时期的主要代表音乐作品,这些音乐都是为当时政治所需要。改革开放以后,辽宁区域音乐文化散发出绚丽多彩的光芒,从音乐创作到音乐理论都极大地满足了人们的要求,涌现出《十五的月亮》、《望星空》等一批优秀作品。可以说,辽宁区域音乐文化在不同的时期都有着不同的变化。

三、辽宁音乐作品的流变

随着内地汉族流民向东北的迁徙,内地各种音乐形式开始在东北安家落户。一些音乐形式与辽宁固有的音乐形式进行融合,极大地丰富了辽宁区域音乐的内涵。

首先,民歌广泛流传。民歌从形式上,有山歌、劳动号子、小调;从题材上,有反映劳动的,有反映爱情生活的,有反抗外国侵略的,有以反抗封建统治为内容的。《跑海南》是咸丰十年,图们江和海参崴一带的劳动号子,它表现了满族渔民吃苦耐劳、不畏艰险的精神和开朗、乐观的性格。《寡妇调》则表现了守寡女人对死于战场的丈夫的思念。《八角鼓,咚咚咚》表现了满族妇女殷切希望丈夫英勇杀敌,打败俄国侵略者,早日回家团聚的思想感情。清末,奉天省朝阳县一带爆发了以李凤奎为首的反清大起义。起义队伍中出现了一首反清革命民歌《九反朝阳》,被当地群众传唱了10年之久。光绪二十六年,苏力克旗(今辽宁省阜新、北票县一带)贫民“六十三”在反抗外国侵略者和清朝统治阶级的压迫中英勇牺牲。人们为了纪念他,编了《六十三》这首民歌,以歌颂他的反抗精神。这些歌曲经过百年的流传,至今在民间有一些歌曲仍然在传唱。有一些歌曲,被后人所套用,曲调和曲式基本上没有变化,只是被后人填上了新词;还有一些歌曲如蒙古族的长调,随着生产方式和环境的变化,长调变为半短调,再由半短调变成了今天的短调。

其次,在器乐创作方面,辽宁区域最为古老、最为常见流行的就是鼓吹乐。在辽宁各地,鼓吹乐多用在红白喜事、开张大典、迎神赛会、子弟登科、庆典佳宴等场合上,它是融吹、打、弹、啦、咔为一体的器乐合奏,其演奏有唢呐曲、笙管曲、吹咔曲和民歌小调的伴奏、伴舞等。演奏形式有坐棚、走吹和吹会等。鼓吹乐,慢则悠扬雄浑,深沉含蓄;快则激越明快,火爆热烈,有着浓郁的生活气息。鼓吹乐从清代至今,成为人们喜爱的一种器乐表演形式。至今,在辽宁地区,鼓吹乐仍然广为流传,演出的曲目和以前相比有所变化,随着时代的变迁,现在的鼓吹乐多数应用在民间的红白喜事和庆典家宴上。在曲目和曲式上,在保留了原有的音乐元素,融入了许多新的音乐素材,越来越民间化、时代化。

最后,在说唱音乐方面,辽宁地区的说唱音乐包括子弟书、什不闲等。弟子书渊源于清军中流行的巫歌和俗曲。此种艺术形式传入北京后,经北京八旗子弟中的文人进行改造,变成了一种七言体。19世纪初,子弟书这种艺术形式传到沈阳,后来沈阳出现了两个以创作子弟书为主的书社:“芝兰诗社”和“荟兰诗社”。诗社的出现促进了子弟书的传播,也促进了这种艺术形式质量的提高。随着时代的发展和历史的变迁,子弟书逐渐演变成后来的东北大鼓,同时也为二人转和评剧等艺术形式的出现提供了艺术素材。

通过对辽宁区域音乐文化的深度梳理,我们不难看出,辽宁区域音乐文化资源丰富,在辽宁这一区域曾经涌现出许多著名的音乐家,这些音乐家创作的作品为推动辽宁区域经济、政治的发展作出了贡献。当下,面对新的时期,我们要不断与时俱进,不断创新,为辽宁的文化建设贡献力量。

猜你喜欢

大鼓满族民歌
传承满族文化 助力乡村振兴
大鼓声声
大鼓声声
新宾满族歌舞音乐创作及时空表述
大鼓
民歌一样的小溪(外二章)
藤县水上民歌
辽宁满族民间故事的教育作用
中吕 十二月带尧民歌 十九大胜利闭幕
改成汉族的满族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