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还会是诗歌的伊甸园吗?——兼谈高校校报与校园诗歌
2011-03-17吴桦
吴 桦
大学还会是诗歌的伊甸园吗?
——兼谈高校校报与校园诗歌
吴 桦
诗歌是感性、发散的艺术思维形式,大学生与诗歌之间有着天然的亲和倾向。在中国高等教育改革倡导培养创新型人才的今天,培育和引导大学生对诗歌的兴趣和取向,对营造积极高雅的校园文化氛围,提升大学校园的人文气质,具有潜在而深远的意义。作为高校重要的传媒平台,大学校报在这项事业中具有相当的潜在优势,起着极大的推动作用。
诗歌、大学生、校报、校园文化
众所周知,大学生是诗歌艺术中最为活跃的因子,大学校园是诗歌文化成长最重要的土壤。20世纪 80年代那场在中国文学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诗歌运动,可以说就肇始并华彩于大学校园。即使在诗歌已不再辉煌的今天,全国上千所大学拥有的诗社和会员无疑也仍然是诗歌界最强大的势力。培育和引导大学生对诗歌的兴趣和取向,营造积极高雅的校园文化氛围,对于高校传媒的重要平台——大学校报而言,既是责无旁贷的任务,又有着极大的优势和潜力。做好这项工作,对繁荣今天的诗歌艺术,也深具潜移默化的作用。
一、在缺乏诗意的时代,才最需要维护诗意
今天我们要从报刊亭花花绿绿的杂志中寻到一册诗刊,实在是一件困难的事情。今天的年轻人不可以一天离开电脑和网络,但是却可以长年远离文学与诗歌。经过市场经济冲洗之后,人们的理想淡了,生计浓了;浪漫少了,现实多了。人们或许开始从现实得近乎残酷的生存竞争中意识到,这个时代留给诗歌的空间已经不多。如果不是 2008年不幸的汶川大地震,今天的人们可能以为诗歌已经从地球蒸发:黑色的 5月,面对巨大的痛苦和感动,人们突然发现,在悄然没去多年以后,诗歌竟然还能勃发出巨大的能量——成千上万无法记数的诗歌在短时间内集中喷发,为诗歌的根性和存在的理由作了最真切的诠释:诗为心声。当然,没有人欢迎地震,虽然它引发了诗歌瞬间的闪光。毕竟,诗歌已不再是时代的精神。不过,这很正常。
笔者是 80年代的大学生,在大学的四年里 (1986-1990),笔者能够接触到太多诗歌的元素。那时,身边有很多同学写诗,自己也写诗 (不过没有进取精神,所以只能算外围人员),大家谈恋爱更是离不开爱情诗歌这个强有力的“武器”,不像现在,更多是靠脱口秀和贵重的礼物。甚至在校园里不时还能见到一些著名诗人的身影,比如四川著名的诗人流沙河、孙静轩就曾受聘担任川大锦江诗社的顾问。最不可思议的是,介绍我认识四川的“第三代诗人”胡冬的,竟是一位在工商所管理个体户的朋友。可见那时,诗歌就是流行音乐,是时代的精神象征。
那时,诗歌的时尚魅力之大,甚至还“严重”影响到中学生——《中学生校园诗报》的创办者姜红伟在其校园诗歌史专著——《寻找诗歌史上的失踪者》中称:“上世纪 80年代,全国各地有数以千万计的中学生诗歌爱好者揭竿而起,遥相呼应,在中国校园内外掀起了一场声势浩大、影响深远的中学生校园诗歌运动。这场罕见的 80年代中学生校园诗歌运动既是空前的,又是绝后的。”〔1〕中学生尚且如此,何况大学生?
正如诗人王家新所说:“80年代是一个富有精神诉求和诗歌冲动的年代,它的氛围和现在的确不太一样,就像谁说的,在那个时代‘谁不写诗谁就不正常’!进入 90年代,80年代那句话就要倒过来了,那就是谁写诗谁就不正常。”〔2〕
二、大学校报副刊与诗歌的那些“甜蜜往事”
大学校园是诗歌最佳的实验场所,在朦胧诗人和第三代诗人中,占据重要地位的诗人大多有大学教育的背景,许多新锐诗歌的写作都来自于校园。今天,通过网络,我们仍能查找到当年如雨后春笋般冒出的全国高校的大批诗歌社团及其主要成员和自办刊物乃至作品。但是,作为当时大学校园唯一媒体的校报,似乎很难找到其介入校园诗歌运动的痕迹,至少缺乏像前者那样的统计资料。事实上,在 80年代掀起的诗歌浪潮中,大学校报副刊起着助推器的作用。作为大学校园主要的官方媒体,校报曾经为校园诗歌的传播和校园诗人的成长提供了特殊而宝贵的平台。只不过,它一直站在明亮的舞台后面。
笔者在与一些 80年代从事校报工作的老编辑谈到那时的校报与诗歌时,他们大多深有感慨,缅怀之情溢于言表。突出而一致的印象是,那时的学生很愿意跑编辑部,找副刊编辑和编辑部的其他老师聊天。每个人拿出自己最近的一些新作,然后就像老朋友一样聊开了。写诗和谈论诗歌,在那时简直就是家常便饭。邱沛簧教授 (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博士生导师、四川省新闻学会副会长)当年曾在四川大学校报做编辑记者,热心与学生打交道的他,至今仍对川大中文系 77级的学生诗人记忆犹新:徐慧、冯川、张放、赵永庄、易丹……提到这些今天已在各自的领域成就斐然的学生,邱沛簧教授显然对那段岁月充满感怀之情。他说:那时没想到自己后来会去创办川大的新闻专业,倒是和学生们在文学方面的交流更多,除了指点和帮助学生们发表诗歌散文作品,还经常带学生去看话剧,组织文学理论讨论……那些学生的文笔很不错,可惜校报版面太小了。而笔者的两位同事刘佳、周建新,分别在 1990年和1992年离开校报,一位去了《深圳特区报》,一位去了成都电视台,他俩在校报做编辑的时候,都还是 20多岁的青年,本身就是诗歌的热爱者,不仅与学生们打成一片,扶持他们在校报副刊上发表作品,甚至还在后来“下海”成功后自费出版了个人诗集。
其实,那时许多校报的老师特别是副刊编辑对大学生的诗歌创作都有过积极热情的扶持。武汉大学校报副刊编辑张海东是其中比较突出的一位。80年代武大学生的诗歌在全国高校都是很有影响的,“珞珈诗派”更是其中的佼佼者。李少君回忆说,在张海东老师的鼓励下,“珞珈诗派”经常占据校报副刊的头条和大块版面……“张老师有一条腿不大好,我记得他在一个黄昏,来到了我们桂园一舍,勉励我们好好创作,为校园文化的建设作出贡献。”1999年,张海东甚至专门编辑了校园诗集《珞珈风》集结出版,收录了 121位武大学子诗作 244首,其中就有王家新、李少君、洪烛等人的诗作。谈到以前的这些学生和他们的代表作,张海东可谓如数家珍,由此可以想见他对学生的关爱与期许;而谈到自己所做的“园丁”工作,张海东却谦逊地说,“他们这些人的水平太高了,作品几乎都不用改动就可以发表的。”王家新成名后曾数次以评委的身份回母校参加樱花诗赛,在谈到当年的诗歌创作时,他深情地说:“回顾当年,母校为我们提供了宽广的诗歌舞台……在这里,我编织了诗一般的青春岁月。”张海东实在是舞台后的推手。至今,张海东仍然在主持武大校报副刊。
当年,海子、骆一禾和西川被称为北大诗歌 “三剑客”。海子与骆一禾的相识也与校报有关。“二年级下学期的一天,海子和骆一禾认识了。骆一禾也是七九级学生,就读于中文系,因为他的文章和诗歌经常发表在校报校刊上,所以在学校里颇有名气。海子就是冲着他的 ‘名气’而来找他的。”〔4〕而海子自己与校报的缘分更深:毕业后他被分配到中国政法大学校报做编辑。虽然是政法类院校,但是规则的条理法文也阻止不了学生对浪漫的向往,“如同当初在北大读法律专业的海子对诗歌的一往情深,在政法大学的校园里,钟情于诗歌的师生人数绝不亚于首都其它的专业院校。”〔5〕在这里,不仅海子自己创作的部分诗歌作品陆续在校报上登出,使他的名字在学校颇为光亮;同时,他的诗人与校报编辑身份还浓郁了政法大学校园的诗歌气氛。2003年 3月,诗人海子离去后的第 14个年头,《中国政法大学报》特意出专版纪念这位曾经的诗人同事。
与叶匡政同属安徽校园诗人群的姜诗元也是一个喜欢往校报跑的学生。画家陈元武在其《杭城杂忆》里回忆:“姜诗元是我的校友,我在安徽师大中文系读书的时候,他比我低一年级。那时候,经常在校报上读到姜诗元的诗歌,很有才情,能看出朦胧诗的影响。毕业后,听说他到著名的《诗歌报》当了编辑。”
事实上,跑校报是那个年代很多热爱诗歌的大学生的日常功课。毕竟,如果希望自己的诗歌能让更多的人知道和欣赏,利用校园唯一的官方媒体就是一个很自然甚至必须的选择,因此,很多校园诗人的第一篇变成铅字的作品都是发表在学校校报上的。不过,如果要全面统计 80年代全国高校校报副刊刊发推出的诗歌与诗人数量,实在是一件极其困难的事情。(令人高兴的是,这方面的工作已经有校报在做——2005年,《辽宁师范大学报》将建校 55年来副刊刊载的全部诗作进行了搜集、整理,在近两千首诗作中选出 200余首结集出版。)但是,即使缺少这样的统计数据,也不难看出,在那个没有网络的诗歌的年代,校报作为大学校园的主要传媒平台,它的副刊在校园诗歌潮流中无疑扮演着一个独特而重要的角色。
三、盛景不再——大学校园诗歌现状一瞥
在武大校园诗人洪烛眼里,80年代的朗诵会可比 90年代的要阔气得多——一声号令,千人云集,有兵团作战的气势。学校派车接来碧野、徐迟、曾卓等老作家担任评委,评出的好诗都有奖品,且在校报校刊上发表。朗诵者大都是各校的名花,莺歌燕舞——陪伴着各自的诗人逶迤而来,真是才子佳人大聚会。诗会隆重得像选美。难怪那时候诗人多呢,读者中美女也多——女大学生们以认识诗人为荣。〔6〕
如此盛景,今天的大学生们自然只有羡慕的份。即使是校园里举行的观者如潮的演唱会,大家也只不过充当“粉丝”,为他人呐喊喝彩绝,对没有自己上台风光的那份荣耀。
——21世纪大学生与诗歌的调查
2003年,安徽技术师范学院的陈传万搞过一次新诗问卷调查,历时两个月,共发放问卷 520份,回收 473份,其中有效问卷 461份。笔者兹截录部分统计结果于下:
大学生对新诗的态度:在回答“您喜欢中国新诗吗”的 461人中,很喜欢 122人,不喜欢 38人,无所谓 49人,一般 252人。从这里可以看到,不喜欢新诗的大学生仅占8.24%;抱无所谓和一般的态度竟然占 65.29%。
在谈谈对中国新诗现状的看法的 459人中,持繁荣观点只有 31人,占 6.75%;认为不景气的有 162人,占35.29%;一般 219人,不知道 47人,两项占 58%;可见大学生对当代新诗的冷落。
当谈到对中国新诗发展前景的看法时,455人中持乐观的 163人,这是一个好的兆头;但不容忽视的是,沮丧 45人,一般 195人,不知道 52人,这是一个不小的比例。
在回答“您自己写过新诗吗”这一问题的 458人中,写过 175人,从没写过 152人,曾经想写,但写不出 131人;在回答“您自己发表过新诗作品吗”这一问题的 455人中,发表过 18人,从没发表 309人,写过,但没发表128人。这两项数据显示大学生参与诗歌创作的积极性严重低落。〔7〕
从上面的调查结果不难看出,诗歌时代的确已经成为“过去时”。
5年之后,笔者在四川大学也作了一个类似的小型调查。在川大校园,笔者了解到,曾经几度辉煌的“锦江诗社”,如今只有 30多名会员,开展活动的时间规模也大大缩减。通过采访和调查,更进一步发现,如今的大学校园,读诗、背诗、写诗的人已寥若晨星。有些被采访者在回答“您喜欢中国新诗吗”时,半数同学竟然反问怎样划分新诗与旧诗;在问及是否参加过诗歌朗诵会时,80%的人选择了“想参加,可是没时间”的选项;在回答“您自己发表过新诗作品吗”这一问题时,没发表的人数竟占到 95%!
在采访中,川大中文系的冯川教授 (中文系 77级,当年锦江诗社的骨干)指出,对于大学生来说,诗歌绝非一处可有可无的风景,应当得到鼓励、扶持和关注。
虽然诗歌时代已经过去,虽然调查显示诗歌在校园中遇冷,但是,这并不意味着今天的大学已不再是诗歌的伊甸园。相反,相较于整个社会,目前大学校园开展的诗歌活动仍然是最多的,参与诗歌的人群也是最为庞大和集中的。只不过,我们不能以 80年代作为参照系罢了。例如,目前仍有为数众多的高校举办诗歌比赛、朗诵会,大多数的院校仍然注册有文学社和诗社,部分高校仍然在坚持开展跨学校甚至跨省市的诗歌活动,许多省市地区也在开展定期或不定期的诗歌大赛,等等。其中,武汉大学的全国大学生樱花诗歌邀请赛、北京大学未名诗歌节、华侨大学中国高校诗歌联展、《南方都市报》大学生诗歌大赛、粤港澳台大学生诗词大赛等影响不小。这充分说明,大学诗歌的现状并非人们想象的那样衰微,它只是变得更平实了一些。正如现为《大家文摘报》总编辑的武大中文系 84级王弘韬所说:“‘我们’开垦的伊甸园总会慢慢荒芜的,‘他们’会开垦出更美的伊甸园。”现在的大学校园,仍然称得上诗歌的伊甸园。
——大学校报副刊刊载诗歌现状管窥
笔者在从事大学校报工作的 20年里,直接见证和感受了诗歌的式微。1989年,80年代的最后一年,海子自杀,他的死似乎巧合地标志着“第三代”诗人的终结。伴随着90年代初的“下海”热潮的兴起,诗歌渐渐淡出了大学生的关注焦点,开始了它回归平凡的过程。而当“童话诗人”顾城于 1993年在新西兰激流岛自杀后,人们开始意识到,那个诗歌的年代的确也逝去了。有一种观点甚至认为,90年代至今没有诗人,即使这期间还有不甘寂寞而写诗的新人旧人。
为了写这篇文章,笔者特意统计了 1990年—2009年四川大学校报副刊刊载的诗歌数量:18年、356期、581首诗作 (含近体诗),平均每期不到 2首。得到这个数据后,笔者也颇为感慨惊讶,因为川大毕竟是一个在今天拥有四五万在校学生,在最初未合校时学生人数也逾万人的重点综合性大学。
目前仍在武大校报主持副刊的张海东也承认,现在向校报副刊投稿的学生也不少,诗歌也有一些,但是质量是没法和以前比了,所以现在校报副刊上刊载的诗歌很少。
校园里读诗写诗的人少了,自然校报上刊载的诗歌也就少了。不过,除了这个基本面因素之外,网络流行作为一个技术面因素,也分流了校报副刊的作者和作品。几乎所有综合性大学和稍具规模的专业院校都有学生网站、论坛,如北大未名 BBS、BBS水木清华、武大珞珈山水 BBS、南京大学小百合 BBS、川大望江楼 BBS,实在是不胜枚举。这些网站、论坛也开设了诗歌、散文等文学专栏,吸引了不少学生甚至老师在网上发表作品,其发帖量之多,实在令校报汗颜。同时,太多的没有一定水准和专业素质的诗歌充斥其中,也给校园诗歌的发展带来了一定的阻力。网络与校园文化是一个大课题,笔者在此只是蜻蜓点水地谈及校园网络文化的流行对校报和校园诗歌的影响罢了。
总之,校报刊发大学生诗歌的现状是不如人意的;不过,也有令人惊喜的亮色,这就是《华侨大学报》和它的“中国高校诗歌联展”专版。从 1998年至今,从“跨世纪学院派诗人诗歌联展”到“中国高校诗歌联展”,在热爱诗歌的校报主编赵然的执著努力下,一张仅有 4版的校报,竟然经常抽出一个整版来刊载全国各地高校师生和港澳地区学生的诗歌作品,这在全国高校校报中是独一无二的。现在,《华侨大学报》的“中国高校诗歌联展”已经成为一个在高校诗坛小有名气的品牌。诚然,这一“另类”现象不具有可复制性,但是,它对今天高校校报副刊的办刊思路无疑具有强烈的启发意义。
四、光环褪却,诗歌的伊甸园仍在
曾经闪现耀眼光芒的诗歌的那个辉煌时代是只属于中国的,从全世界的角度观察,随着人类生产力现代化程度的急速提升,诗歌的影响力和流行程度早已开始了其持续下降的现当代史。但是,诗歌是永远不会消亡的。只要诗歌永不消亡,大学校园就永远是诗歌的伊甸园。2008年的中国在经历了痛苦与欢乐的极至后证明了这一点:没有哪个机构能够统计出关于汶川大地震和北京奥运会的诗歌有多少,无论是整个社会或者一所大学。
大学生是诗歌艺术天生的活跃因子,大学校园是诗歌文化成长的重要土壤。《华侨大学报》主编、校园诗人赵然用诗意的语言说:“没有诗歌的天空是暗淡的,缺乏诗意的生活不是大学生的校园生活。”〔8〕
——大学生其实真的很需要诗歌
关于诗歌,对于大学校园和大学生而言,也许可以套用一句关于金钱的俗话:诗歌不是万能的,没有诗歌是万万不能的。
撇开社会变化的因素不谈,其实大学生从来都很需要诗歌。
首先,诗歌创作活动本身就是对大学生思维训练的良好补充。总的来看,中国大学生在学校接受的教育是平面的、线性的,他们更多的服从于接受书本的定式和教师的阐释,而想象力、创造力和疑问力的培养显然缺乏足够重视和方式。这样的教育环境模式不利于大学生自我创新思维的建立,也不利于他们今后走进社会驾驭人生参与竞争。诗歌是最具感性、灵性以及悟性的思想意识表达形式,诗歌创作实际上是对人的思维方式的一种极限训练,这个训练的核心就是不断冲击作者的想象力。这样一种发散思维训练,无疑对大学生的专业学习与人生思考有着积极的作用。这一点,我们可以从古今中外无数名人的例子中得到印证。至少,“一座大学,多出几个诗人,还是比多出几个书呆子要强。”〔9〕
其次,较于音乐,诗歌对当代大学生陶冶情操具有更精纯的作用。诗歌,不论欣赏还是创作,其思考的难度、深度与广度,都是更加流行于校园的音乐不可比拟的,特别是那些简单的“超女情歌”。近年来,针对一些粗制滥造的流行音乐泛滥校园之势,团中央、教育部专门组织了“高雅音乐进校园”等活动,旨在为营造健康积极的校园文化氛围和陶冶大学生情操探索新的方式和渠道。笔者以为,如果诗歌界也能组织类似的活动,组织一些知名诗人走进大学校园,在校园开展一些有规模的诗歌活动,其影响力绝对不亚于高雅音乐。
当然,最根本的需求来自诗歌产生的心理学原理和大学生的心理特点。大学生们年轻、有理想、有文化,他们是社会中有着更多激情和浪漫的群体,因而也就对诗歌有着更多更直接的需求。一个有趣的现象可以很生动地证实这原理:历来恋爱中的大学生,或多或少几乎都写过爱情诗。毕竟,抒情言志皆是诗歌的主体功能。虽然这种说法不便见诸官方、学界。
——关注校园诗歌,大学校报副刊责无旁贷
中国目前的高等教育规模世界第一,共有 2000多所各类高等院校,在校学生人数 2000多万。其中普通本科院校742所,普通高职院校 1109所,经国家批准设立的独立学院 317所,经国家审定的分校办学点 118个 (2007年教育部数据)。从理论上讲,每一所高校都应该有其学校党委机关报——校报。也就是说,国内目前的高校校报数量可能达到了惊人的 2000多家。虽然其出版周期较长,但是总体刊载能力也是相当可观的,因而校报副刊之于校园诗歌的揄扬传播作用也是不可小视的。
大学校报副刊要特别重视关注校园诗歌。培育和引导大学生对诗歌的兴趣和取向,营造积极高雅的校园文化氛围,对于高校传媒的重要平台——大学校报副刊而言,既是责无旁贷的任务,又有着极大的优势和潜力。做好这项工作,对繁荣今天的诗歌艺术,也深具潜移默化的作用。中国主流的诗歌刊物如《诗刊》、《星星》、《诗选刊》》等,皆专门开辟有校园诗歌栏目,足以证明大学生之于诗歌的重要性。
大学校报要尽力扶持大学生诗歌创作,为大学师生诗歌作品的发表传播提供尽可能多的机会。这方面,前面提到的《辽宁师范大学报》和《华侨大学报》的做法,对全国高校的校报副刊具有良好的启示作用。根据笔者的体会,校报副刊开设相对固定的诗歌专栏,不失为一种现实而有效的方法。既能扩大刊载量,引起师生的关注,又不至于占用太多版面,冲击校报的整体平衡。专栏的形式可以多样化,要注意结合当下的社会文化元素,除新诗以外,诸如双语诗歌、古典诗词、网络诗歌等,都可以设专栏征集发表师生的作品,以便更广泛地吸引校园诗歌人群。当然,如果能主动将学校的有关院系和学生社团联系起来,定期或不定期地开展诸如诗歌征文、诗歌大赛之类的活动,则对繁荣校园诗歌文化会起到更强劲的推动作用。总之,可以考虑的具体做法很多,重要的是,校报要重视校园诗歌,副刊编辑要学习赵然那样的精神,用心去思考和经营版面,使之最大限度地为学校师生的诗歌创作活动拓展空间。
此外,目前全国高校校报协会已经成功建立了官方网站,入网校报已达数百家,这为高校校报之间的相互交流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平台。校报副刊也可以研究思考如何将其加以充分利用,以促进高校校际间诗歌活动的交流。
诗歌不能选择时代,只有时代赋予诗歌不同的形态。光环褪却,诗歌的伊甸园仍在,而且是一种更真实而平凡的存在。今天的大学校园,依然充满青春活力,依然是诗人的摇篮,只是需要我们更加精心地培育诗歌环境。因为:在缺乏诗意的时代,才恰恰最需要寻找并维护诗意。
〔1〕姜红伟.寻找诗歌史上的失踪者——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校园诗歌运动备忘录 〔M〕.黄河出版社,2008.13.〔2〕王家新.诗人与诗歌精神 〔N〕.北京大学报,2006-11-25.
〔3〕陈祖君.诗歌创作课程与大学教育 〔J〕.广西师院学报,2002,(4).
〔4〕〔5〕周玉冰.面朝大海春暖花开——海子的诗情人生 〔M〕安徽文艺出版社,2005.
〔6〕洪烛.武大的文学传统和文学传人 〔N〕.武汉大学报,946.
〔7〕陈传万.当代大学生的新诗观 〔J〕.安徽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4,(1).
〔8〕吴月芳.华侨大学倡导中国高校诗歌联展 〔N〕.海峡都市报,2006-12-18.
〔9〕洪烛.武大的文学传统和文学传人 〔N〕.武汉大学报,946.
G64
A
1004—0633(2011)01—154—05
2010—08—11
吴桦,四川大学党委宣传部《四川大学报》编辑部。 四川成都 610065
应该说,诗歌的复苏是从大学校园开始的。甚至可以说,“20世纪中国新诗的草创和发展,总与大学校园有着不解的联系。大学,是新文学、新诗的发祥地和摇篮。”〔3〕通过诗歌这一最感性的文学艺术形式,大学生呼喊真情,感受人性,思考人生,甚至影响社会。或许,80年代诗歌的辉煌是那个时代中国国情的历史必然。然而,无论哪座大学,总要有那么一点点的人文底子在里边,没有人文底子的大学肯定是萎靡而无生命力的。从这个意义上讲,80年代的大学生幸运地参与了大学人文精神乃至时代精神的塑造。
今天的人们,包括几千万大学生,无疑生活在一个缺乏诗意的时代。这个时代的显著标志有两个:一是互联网,一个是金融危机。前者导致信息泛滥,后者导致就业艰难。两者加在一起,绝大多数人想浪漫都浪漫不起来。近日有报道称英国宠物遗弃率上升 70%,此消息可为浪漫之式微佐证。当然,诗意缺乏的最直接和权威的依据,应该是《诗刊》等诗歌刊物的发行数据。以其 80年代的动辄数百万比照当下的区区数万,实属天渊之别。
那么,应该如何看待这样的变化呢?2005年 4月,在“三十风雨话朦胧”的北大第五届未名诗歌节现场,面对“当前中国诗歌正在走下坡路”的说法,处之泰然的舒婷、芒克等朦胧诗人的观点是:全民写诗的时候是中国人生活最不正常的时代,而现在应该是中国诗歌最正常的时期。曾经于 2006年发表《文学死了》而在网络上“掀起一波波江湖血腥”的叶匡政,前不久在搜狐网谈论地震和诗歌之间的关系时也认为,“当前诗歌处在一个正常发展的状态”。确实,今天也有很多人在写诗,只是诗歌不再是唯一的情感的自由表达方式,这个时代流行的表达方式已经被 0与 1构建的网络取代。诗歌变得平凡了,它甚至显得有些苍白。因此,对诗歌来说,它只不过是回到了本来的状态。毕竟,没有什么主观的力量在打压它的生存发展空间。
的确,诗歌只是回到了本来的状态。诗歌从来不曾消逝,也永远不会消亡,它曾经的辉煌就如同一个人一生中感情的一次次短暂迸发,持久的始终是一种平凡的常态。只不过在今天,一个物欲空前的时代,一个缺乏诗意的时代,才最需要寻找和维护诗意。
(本文责任编辑 刘昌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