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振动声桥应用于单侧骨性外耳道闭锁患者的研究

2011-03-16吴倩摘译龚树生审校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北京100730

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 2011年5期
关键词:听阈外耳道中耳

吴倩 摘译 龚树生 审校/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北京 100730)

振动声桥应用于单侧骨性外耳道闭锁患者的研究

吴倩 摘译 龚树生 审校/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北京 100730)

患有先天性小耳和闭锁畸形的患者通常合并中耳畸形,而内耳的形态和功能正常,这种情况导致近50~60 dB气骨导差的传导性聋,通过振动声桥(vibrant sonudbridge,VSB)植入,听力可以得到显著改善。VSB的漂浮质量传感器(floating mass transducter,FMT)可以和中耳的很多结构耦合。本研究的目的即是评估VSB对单侧骨性外耳道闭锁患者的听力恢复功能。实验对象是患有单侧小耳外耳道骨性闭锁的患者7名,年龄10~26岁,平均15岁,男5例,女2例,患耳纯音测听0.5、1、2、3 k Hz,平均气导听阈(f4)为69.2±9.3 dB HL,0.5、0.75、1、1.5、2、3、4、6 k Hz平均气导听阈(f8)为68.1±9.6 d B HL,平均气骨导听阈10.0±3.6 dB HL,平均骨导差50~60 dB,65 d B和80 dB处患耳言语识别率均为0。术前完善颅脑MRI、颞骨CT等检查。对于手术时机的选择:3例在全耳再造的二期,4例在全耳再造完成之后;手术入路的选择:既可打通闭锁板前入路,也可经面神经后下入路。根据中耳结构的不同,FMT附着位置不同:1例FMT卷曲在活动的锤砧复合体周围,2例(缺乏活动的镫骨结构)FMT直接放在园窗膜上,3例FMT卷曲在镫骨结构周围,1例FMT放在镫骨足板上。除1例术后第1天有轻度眩晕外,其余均无明显的术中或术后并发症,且不会影响外耳美学重建的手术。术后两个月开机,调控在一个舒适的水平,测试开机时及开机后1、2、6个月的听力水平。结果,术后8个月时(即开机后6个月时)骨导听力和术前相比均没有改变。f4(0.5、1、2、3 k Hz)平均助听听阈为23.8±6.2 dB HL,f8(0.5、0.75、1、1.5、2、3、4、6 k Hz)为23.5±5.8 d B HL。f4、f8平均听力分别提高45.5、44.6 dB;言语识别阈从非助听时59 d B SPL降至VSB助听条件下21 dB SPL;自由声场下安静状态言语识别率为65 d B处99%,80 dB处100%,噪声环境下65 d B处75%,80 d B处为97%。病例1的FMT附着在可活动的锤砧复合体上,这需要更高的输出;病例2、6的FMT直接放置在圆窗膜上,之间需要筋膜等软组织分隔;在病例3~5的FMT放置在镫骨上结构上,其振动的轴线几乎与足板平行,期望足板的振动带动内侧环状韧带;病例7的FMT放置在足板上同时固定在残存的镫骨弓的后弓上,其振动能量使得足板连带着环状韧带垂直运动。听力检测结果显示不同的放置位置其听力学结果的差异很小。目前,单侧小耳-外耳道闭锁畸形患者中耳重建术后的气骨导差和相关并发症仍没有解决,本研究说明VSB植入非常适合,很安全,短期的(8个月)的随访资料显示其效果稳定,但还需要进一步的长期随访结果来证实其效果的稳定性。另外,更精细的手术技术及信号的记录和处理以进一步提高听力都是未来研究方向。

(摘译自:Frenzel H,et al.Application of the vibrant soundbridge to unilateral osseous atresia cases[J].Laryngoscope,2009,119:67~74.)

10.3969/j.issn.1006-7299.2011.05.034

猜你喜欢

听阈外耳道中耳
先天性外中耳畸形(16)*
——外耳道成形技术进展
开放式鼓室成形术治疗中耳胆脂瘤的效果及鼓膜愈合率观察
内镜下鼓室成形术治疗慢性中耳炎的临床效果
ABR、40Hz-AERP和ASSR与主观纯音听阈测定的相关性研究
短声听性脑干反应结合单频刺激听性稳态反应在感音神经性聋患者听力评估中的应用*
基于Matlab软件的先天性外耳道狭窄CT影像特点分析
中耳胆脂瘤并周围性面瘫的临床分析
保护好易受伤的外耳道
硫酸镁治疗爆震性聋的临床研究
小耳朵怎么会有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