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性愈合疗法治疗Ⅲ、Ⅳ期压疮的疗效观察
2011-03-15丁翠芳
丁翠芳,王 伟
压疮(PU)是身体局部组织长期受压,血液循环障碍,局部组织持续缺血、缺氧、营养缺乏,致使皮肤失去正常功能,而引起的软组织溃烂和坏死,最早称之为褥疮(Bedsore),现国际上多采用压力性溃疡或压疮(Pressure sore,Pressure ulcer)一词[1]。压疮的发生多见于昏迷、大小便失禁、营养缺乏、肿瘤晚期、长期卧床及外科大手术后等不能自主翻身的重病患者[2]。好发部位为经常受压的骨隆突出处,如骶尾骨处、髂骨处、股骨大粗隆处、肩胛骨突处、坐骨结节部、足跟或枕后部等[3]。压疮的发生不仅给患者带来了痛苦,尤其是Ⅲ、Ⅳ期压疮经久不愈,加重病情、延长疾病康复时间,也给医疗护理带来了很大压力,因此,如何更好更快的治愈压疮一直是国内外护理学科研究的重点,有关的概念、方法、治疗手段不断改进,治疗压疮的药物和新型材料也不断出现。近年来,我院 ICU采用湿性愈合疗法治疗Ⅲ、Ⅳ期压疮,取得了很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 2007年 10月 ~2010年 9月在我科收治的Ⅲ、Ⅳ期压疮患者 37例共 45处,其中男性患者 28例、女性 9例,年龄 30~87岁、平均年龄 65.4岁。按随机原则分成2组,治疗组压疮患者17例 24处,对照组 20例 21处,2组患者在年龄、性别、原发病、营养状况、压疮数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具有可比性。
1.2 护理方法 一般处理:2组患者均首先评估患者的全身情况及局部压疮伤口情况,在治疗原发病的基础上,加强营养支持,每 2~3 h定时翻身,常规卧气垫床,避免局部创面继续受压,保持床单衣物平整、清洁、干燥等一般治疗护理措施,均连续用至局部红肿消退,皮肤颜色恢复正常或局部痂皮脱落,组织完全修复为止。局部处理;治疗组:(1)清创:对处于压疮的黑色期或黄色期创面进行清创,目的是除去异物、结痂及坏死组织,减低感染机会,有助于准确的评估伤口,促进组织氧浓度的提高,从而提高组织愈合能力。清创方法根据患者情况、伤口中坏死组织的类型和坏死量选择外科清创、机械性清刊或自溶性清创,痂皮较厚或坏死组织较多可用生理盐水冲洗或生理盐水棉球清洁创面,再用外科方法如手术剪、手术刀、血管钳、镊子等将之清除掉,如创面坏死组织很薄、有出血倾向或不容易清创干净的可选用清创胶涂于创面,外用闭合性敷贴如透明贴或溃疡贴,进行自溶性清创,渗液较多的创面外用渗液吸收贴,有感染的创面外用银离子抗菌敷贴,每 1~2 d更换 1次,直至痂皮或坏死组织从创面完全脱落。(2)促进肉芽组织生长:当创面坏死组织完全脱落、感染被控制、肉芽组织处于红色期时可使用溃疡糊,换药方法同样使用生理盐水冲洗或生理盐水棉球清洁创面,擦干后将溃疡糊填充于创面的 1/2或 1/3外用闭合性压疮贴,如果有窦道或潜行,可使用藻酸盐填充条外用闭合性敷贴,根据创面渗出情况更换敷贴,一般2—4d更换 1次。(3)促进上皮组织增生爬行:当创面渗出减少,伤口表面处于粉红色期时,可于盐水棉球清洁后,喷上溃疡粉外用透明贴,根据情况决定更换时间,一般 4~7d更换 1次,直至伤口愈合。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方法(即干性愈合疗法),如双氧水、雷夫奴尔、生理盐水等清洗伤口,创面覆盖无菌纱布或绵垫等,每天换药 1~2次或数次。
1.3 疗效标准[4]愈合:经治疗创面完全愈合。好转:经治疗后创面明显缩小,有较多的肉芽组织增生。有效:经治疗创面腐烂坏死组织已清除,分泌物减少。无效:治疗前后创面无明显变化或创面色泽灰暗,周围无肉芽组织生长。
1.4 统计学方法 2组压疮患者治疗效果比较采用SPSS13.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处理分析,计数资料用±s表示,计量资料采用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2组患者创面愈合情况 见表 1。
表1 2组压疮患者创面愈情况(n,%)
2.2 2组愈合患者平均治疗时间 见表 2。
表2 2组痊愈患者平均治疗时间(±s,d)
表2 2组痊愈患者平均治疗时间(±s,d)
组别 痊愈 平均治疗时间治疗组 14(20) 24±0.21对照组 5(8) 43±0.29 P值 <0.05 <0.05
2.3 2组患者换药情况 见表 3。
表3 2组患者换药情况
3 讨论
3.1 湿性愈合疗法可促进患者压疮创面的愈合 本资料表1显示,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换药方法(干性愈合方法),20例患者(21处压疮)仅有5例(8处)痊愈,6例好转,且有 4例无效,压疮治疗总有效率仅为 76%,患者及家属均感痛苦。而治疗组采用湿性愈合治疗,17例患者(24处)有14例(20处)痊愈,3例(3处)好转,1例有效患者因肿瘤晚期恶液质治疗 1周后死亡,治疗总有效率为 100%。值得一提的是,在痊愈的病例中,有 1例 82岁男性患者,因右侧髋关节骨折后在家卧床数年,膝关节僵硬、肌肉挛缩,右足部长期垂直压迫,营养状况差,因COPD、MODS入住我科时,在右足拇趾掌关节处有一面积5 cm×4 cm×3 cm的Ⅳ期压疮长达13个月,骨骼及肌腱暴露,创面局部感染严重,右足拇趾与足掌部分仅有一层皮肤相连。入院前曾在多家医院使用不同的方法均未见明显好转,外科医生建议将右足拇趾截肢。转入我科后我们在治疗原发病、营养支持及局部减压的同时,使用了湿性愈合疗法局部换药:生理盐水冲洗后+保守的外科清创 +清创胶+外用银离子抗菌敷料 3次共 6 d后,坏死组织被逐步清除,感染得到控制;使用溃疡糊+渗液吸收贴 3次共 10d,肉芽组织生长良好,伤口周围上皮组织爬行;接着给予溃疡粉+溃疡贴(透明贴)4次14 d后痊愈;共换药10次,计 30 d时间,右足拇趾保住,原发病逐渐好转,患者及家属极为满意。
3.2 湿性愈合疗法可缩短压疮患者的治疗时间 传统疗法为预防和避免伤口的感染,通常采用数层无菌纱布或棉垫覆盖创口表面吸收渗液,但在临床换药过程中发现纱布敷料极易粘在创口表面,由于纱布等敷料的更换而导致新形成的肉芽组织被损伤,造成创面愈合速度缓慢。这种换药方法由于敷料透气性强,容易使伤口脱水、结痂,不利于肉芽组织增生和上皮细胞爬行,而且使生物活性物质丢失,从而延长了伤口的愈合过程[5]。而治疗组采用湿性愈合疗法,以密闭的水胶体敷贴创造湿润环境来代替通常伤口结痂而覆盖提供的湿性愈合环境,利于细胞增殖分化和移行,促进毛细血管的形成,保持创面的恒温;可保留渗出液内的活性物质并促进活性物质的释放,而促进成纤维细胞增生;其半透膜成分对外界的微生物有阻隔作用,可降低感染的机会;在相对低氧环境下,成纤维细胞生长速度最快,肉芽组织新鲜,生长速度快,创面四周迅速上皮化,并向中央聚集促使伤口快速愈合;且不会形成干痂,避免肉芽组织再次受到机械损伤,并可明显减少换药时的疼痛,为创面的愈合提供适宜的环境,缩短愈合时间[6]。从表 2可以看出治疗组痊愈患者平均治疗时间为(24±0.21)d,较对照组(43±0.29)d显著缩短。Ⅲ、Ⅳ期压疮经久不愈,加之长期卧床及疾病本身的折磨,心理压力很大,2组患者均期望值很高,有的经长期多方治疗无效感到绝望,患者及家属心理负担很重,因此湿性愈合疗法治疗压疮效果显著,让患者看到了希望,平均治疗时间缩短,极大地减少了患者及家属的身心痛苦。
3.3 湿性愈合疗法减轻了护士的工作量 传统换药方法由于使用的纱布等敷料吸收渗液的量有限,因此在创面渗出较多的情况下,需经常更换敷料,甚至一天数次。且传统敷料品种单一,创面愈合全程使用同一类敷料长期反复换药,直至创面愈合,因而愈合速度缓慢。创面修复的基础是再生,一般肉芽组织在伤后 72 h大量形成,间隔 3 d换药可以使创面肉芽组织有更多生存的时间,从而使创面愈合。而湿性愈合疗法采用的新型敷帖类型较多,根据创面的不同分期采用不同类型的敷贴,并根据渗液吸收情况决定换药间隔时间,避免了频繁的伤口换药对创面造成反复牵拉撕裂,不会降低局部免疫与再生的能力[7]。治疗组平均 3.6 d换药 1次,与对照组相比,换药间隔时间延长,每天检查伤口时通过半透膜即可看出创面渗出情况,而不必每次均打开敷料,平均换药 12次,较对照组换药次数显著减少,明显减轻了护士的工作量,节省了有限的护理人力资源。
临床实践证明,湿性愈合疗法用于治疗Ⅲ、Ⅳ期压疮,配合局部减压及全身支持治疗,效果明显,痊愈患者平均治疗时间显著缩短,减轻了患者的痛苦;操作简单、使用方便、换药次数明显减少,减轻了护士工作量,节省了有限的人力资源,值得临床推广。
[1] 李小寒,尚少梅.基础护理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81-87.
[2] Langemo D,Baranoski S.Key pointsOn caring for pressure ulcers in home care[J].Home Health Nurse,2003,21(5):309.
[3] Pang SM,Wong TK.PrediCting pressure sore riSk With the Norton, BradenandWaterlow scaleS in aHong Kong rehabilitation hospital [J].Nurs Res,1998,47(3):147.
[4] 潘怀琴,张慈凤.综合物理治疗与康惠尔系列对难愈性创面的临床观察[J].广州医学院学报,2002,30(4):67-68.
[5] 刘燕平,赵超男,周淑青,等.应用湿性愈合疗法治疗压疮[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03,9(10):621-622.
[6] 唐迎红.新型敷料治疗褥疮的疗效观察及护理[J].现代医院, 2005,5(12):75-76.
[7] 贺爱兰,陈文风,吴 娟,等.康惠尔伤口护理敷料治疗压疮的临床观察[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7,23(1A):43-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