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伤致锁骨骨折的特点及治疗分析
2011-03-15朱捷,方健
朱 捷,方 健
全球性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和现代交通工具的高速发展,使交通事故成为严重威胁人类生命安全的“世界第一公害”[1]。锁骨由于靠近体表,结构上与肩关节联动,在肩关节受外力作用时易受影响,所以锁骨骨折在创伤患者中常见。然而,交通伤所致锁骨骨折与普通创伤所致骨折其损伤机制、伤情特点及治疗方案有何区别,目前尚无相关研究。我院对2007~2009年度诊治的 152例锁骨骨折的特点和治疗进行回顾性调查,针对是否为交通伤所致、是否合并其他部位损伤、治疗方法等进行分析,以探讨交通伤致锁骨骨折特点及治疗方式,提高急诊处理相关伤病的水平。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 本资料152例为我院诊治外伤致锁骨骨折患者,其中男 105例,女 47例,年龄 13~64岁。交通伤所致为 97例,非交通伤所致为 55例;并发损伤包括肩锁关节脱位、肩关节脱位、外周血管及神经损伤、中枢神经系统损伤、重要内脏损伤,152例患者 46例有并发损伤,106例无并发损伤,在并发损伤者中交通伤所致为 35例,非交通伤所致为 11例。入院后根据患者病情展开全面综合诊治,其中非手术治疗 88例,手术治疗 64例,手术者当中交通伤所致为 49例,非交通伤所致为 15例。
1.2 方法 应用SPSS10.0统计软件,以χ2检验,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P<0.05为相差显著。
2 结果
交通伤患者中手术治疗所占比例为 50.5%,非手术治疗所占比例为 49.5%,非交通伤患者中手术治疗所占比例为27.2%,非手术治疗所占比例为 72.8%,2组比较交通伤患者手术治疗所占比例远高于非手术治疗所占比例,见表 1。交通伤患者中有合并症者所占比例为 36.1%,无合并症者所占比例为 63.9%,非交通伤患者中有合并症所占比例为20.0%,无合并症者所占比例为 80.0%,2组比较交通伤患者有合并症所占比例远高于非交通伤患者中所占比例,见表 2。
表1 交通伤及非交通伤不同治疗方式分布情况
表2 交通伤及非交通伤并发症分布情况
3 讨论
交通伤(trafficin jury)是指交通工具运行过程中导致的人身伤亡。广义的交通伤包括道路、铁路、航空和水上交通中所发生的意外伤亡。狭义的交通伤常常指车辆在路上行驶过程中所造成的人员伤亡,称为道路交通伤(road trafficinjury, RTI),这是最为多见、危害最大的一类交通伤[2]。据统计全球每年有 800,000~1,200,000人死于道路交通伤害[3],而中国作为发展中的大国,目前的道路交通伤害死亡数居世界第1位[4]。车祸伤的受伤机理有以下几种情况:高速冲击伤、车轮碾压伤、车内挤压伤和跌地伤。行人、骑自行车人和摩托车乘员即所谓交通行为中的弱势人群,其主要受伤机理是冲击伤、碾压伤和跌地伤。受伤部位以人体的外周部位为主,即四肢骨折和颅脑外伤较多[5]。交通伤骨折有如下特点:(1)创伤呈离心性分布。(2)多发骨折较常见,这与交通伤存在多种致伤形式和机制有直接关系。(3)有明显暴力传导现象。(4)四肢多发骨折常发生在同侧肢体[6]。
锁骨骨折在创伤骨折患者中常见,这与其自身解剖结构和所处位置有关,单纯的锁骨骨折可造成患肢活动障碍,影响生活质量,而严重的锁骨骨折多由高能量暴力所致,临近或远侧骨与软组织的损伤经常存在,可并发包括肩锁关节脱位、肩关节脱位、外周血管及神经损伤、中枢神经系统损伤、重要内脏损伤。由于单纯性锁骨骨折较易诊查,其明显的疼痛及肢体活动障碍可能会遮盖相关合并伤情的临床表现,且在无专科医师配备的急诊室及救护车,治疗多以对症为主,容易在院前和急诊检查时忽略交通伤并发症的发生。通过本次的回顾性调查我们了解到交通伤所致锁骨骨折患者手术率及合并症率为都高于非交通伤所致锁骨骨折患者,两项指标在统计学上都有意义。因此我们认为交通伤所致锁骨骨折相对比非交通伤所致锁骨骨折更严重,合并损伤更复杂;在院前和急诊处理交通伤所致的锁骨骨折时应多注意患者的并发损伤情况,对患者的整体伤情做出准确评估,防止漏诊及误诊。
交通伤与其他类型创伤不同,它具有其自身独特的流行病学特点和致伤机制,而且其创伤性质和程度极大地受到人为因素的影响。因此,对于交通伤进行流行病学分析能够更好的了解其发生的特点及趋势,明确交通伤发生的原因,从而以各种手段和措施对其控制和引导,达到减少交通伤发生的目的。
总之,随着交通伤致多发骨折日益增多,其治疗仍然是外科领域中的一大难题,进一步提高骨关节创伤的治疗水平是我们今后的重要课题。
[1] 邱 俊,周继红,刘 东,等.江西湖南死亡 30人以上特大交通事故伤亡分析[J].第三军医大学学报,2005,27(16):1712-1713.
[2] 崔 巍,王修卓,刘东云,等.交通伤致髋关节脱位的治疗[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08,23(2):34-36.
[3] Kopits E,Cropper M.Traffic fatalities and econom ic growth[J]. Accid Analy Prevention,2005,37(1):169-178.
[4] 朱善宽.建立我国城镇交通伤害监测系统的试验模型[J].中华急诊医学杂志,2008,17(5):456.
[5] 祁 晓,杨 东,亮祁峰,等.交通伤住院病人 2213例的临床研究[J].浙江创伤外科,2007,12(2):107-110.
[6] 陈 建,朱建炜.交通伤致多发性骨折的急救与早期治疗[J].中国医疗前沿,2009,11(4):69-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