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母草注射液联合缩宫素预防剖宫产术中、术后出血的临床观察
2011-03-15陈华
陈华
产后出血是分娩期严重的并发症,居导致我国产妇死亡原因的首位[1]。绝大多数产后出血是由多种原因所致的子宫收缩乏力引起的[2]。促宫缩药物的临床使用,如缩宫素、麦角新碱、前列腺素类药物欣母沛、卡孕栓等,对加强子宫收缩,预防产后出血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但因药物副反应和价格昂贵等因素,麦角新碱和欣母沛等均不能作为常规用药。而缩宫素作为促子宫收缩的一线药物,目前正被广泛应用于剖宫术中、术后出血的预防,效果明显。但由于缩宫素药理学作用的特点,以及存在较大的个体差异,单一用药其效果有时也不尽人意。寻求安全、有效的用药方法,联合用药无疑是值得尝试并推广应用的。益母草作为传统的缩宫调经药物,经济实用、疗效肯定、副反应小,弥补了单一用药的缺陷和不足。我院采用益母草注射液与缩宫素联合用药,取得了较好的治疗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 选择2008年7~12月在我院住院剖宫产分娩产妇,均采用硬膜外麻醉,子宫下段剖宫产手术。平均年龄(29 ±7)岁,孕周(39±1.62)周。排除高危因素如:血液系统疾病、凝血功能障碍、肝脏疾病、合并子宫肌瘤、瘢痕子宫、胎盘早剥、前置胎盘、胎盘黏连、植入等因素后随机分为2组,每组各100例。2组年龄、体重、孕周、孕产次、胎儿大小、手术时间等因素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无显著性(P>0.05)。
1.2 方法 缩宫素组:单独采用缩宫素治疗。自胎儿娩出后,以缩宫素20 U静脉滴注,同时缩宫素20 U宫体注射。术后每天以缩宫素20 U静脉滴注,连续3 d。益母草注射液联合缩宫素组(联合用药组):自胎儿娩出后,以缩宫素20 U静脉滴注同时,予宫体注射益母草注射液2 ml(40 mg),术后每12 h肌注益母草注射液1 ml(20 mg),连续3 d。使用药品:缩宫素注射液1 m l:10单位(河南辅仁怀庆堂制药有限公司)、益母草注射液1 ml:20 mg(成都市时代第一药物研究所有限公司)。
1.3 观察指标 出血量的测定采用容积法配合称重法,尽量准确测量术中、术后2 h、产后24 h、48 h的出血量。(1)术中出血量的测定:胎儿娩出时尽量吸净羊水,记录吸引瓶内血液量。术中使用干纱布蘸血,臀部以产垫吸收阴道流血,称取重量,减去原重量后进行换算(血液比重为1 ml=1.05 g)。记录总出血量。(2)术后阴道流血量测定:以产后48 h更换的会阴垫称重后减去原重量并换算,记录出血量。(3)子宫复旧情况:早晨嘱产妇排小便,待膀胱空虚后,按摩子宫使其变硬,用软尺测量耻骨联合上缘中点垂直向上至子宫底的高度,记录具体数值。(4)用药期间不良反应:术中、术后监测心率、血压等,分别记录发生不良反应情况及例数。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0.0统计软件统计数据并分析。计数资料用χ2检验,计量资料用t检验,P<0.05为有显著性差异。
2 结果
2.1 2组术中术后出血量的比较 术中及术后2 h、产后24 h、48 h阴道出血量。联合用药组明显少于缩宫素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见表1。
表1 2组在剖宫术中、术后出血情况的比较(ml,±s)
表1 2组在剖宫术中、术后出血情况的比较(ml,±s)
<0.05 <0.05 <0.05 <0.05组别 例数 术中出血量 术后2 h 产后24 h 产后0.3联合用药组100 268.5±51.2 50.1±15.4 382.2±50.1 418.5±25.2 P值48 h缩宫素组 100 293.6±52.2 62.8±16.3 432.7±56.3 476.4±3
2.2 2组子宫复旧比较 联合用药组明显优于缩宫素组,2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2组子宫底高度比较,见表2。
表2 2组剖宫术后子宫底高度(cm)比较(±s)
表2 2组剖宫术后子宫底高度(cm)比较(±s)
组别 例数 产后第1天 产后第3天 产后第5天<0.05 <0.05 <0.05 100 16.9±1.0 15.8±1.0 13.2±0.8联合用药组 100 15.4±0.8 13.9±0.9 11.6±0.8 P值缩宫素组
2.3 2组不良反应比较 缩宫素组有3例出现恶心、呕吐,2例心率加快,2例血压升高,不良反应7例,占7%。联合用药组有2例颜面潮红、1例心率加快,1例血压升高,不良反应4例,占4%。联合用药组不良反应并无增加,说明该方案提高了治疗的安全性。
3 讨论
近年来,随着麻醉及剖宫产技术的提高,以及围产医学的研究、发展及社会诸多因素的影响,剖宫产率逐年上升。剖宫产术可破坏子宫肌壁的完整性,影响子宫收缩,是宫缩乏力的一个原因[3]。无明确指征剖宫产患者的术中出血量和产后出血发生率均明显高于经阴道正常分娩者[4]。产后出血增加了手术近、远期并发症的发生,还增加了产妇输血率,部分危重患者甚至切除子宫丧失生育功能,给产妇造成极大的生理和心理创伤。如何积极预防剖宫产术中、术后出血,减少产后出血发生率及孕产妇死亡率,全力保障产妇健康与生命,是每一位产科医生共同奋斗的目标。
缩宫素作为传统促宫缩药,以其价格便宜,使用方便,起效迅速,疗效肯定等特点被广泛应用于临床。该药为多肽类激素子宫收缩药,通过与子宫平滑肌的缩宫素受体结合,引起子宫强直性收缩,压迫子宫肌层内的血管而止血。传统使用的缩宫素作用快,肌内注射3~5 min起效,维持时间约30~60 min;静脉滴注立即起效,15~60 min内子宫收缩的频率与强度逐渐增加,然后稳定,滴注完毕后20 min,其效应渐减退。T1/2一般为1~6 min[5]。但由于其药理学特点决定其作用时间及半衰期较短,且存在较大个体差异,单独应用需反复多次给药,但当受点饱和后增加药物剂量也不能再继续引起子宫收缩。据临床研究发现,缩宫素使用超过40 U,继续使用其效果则不明显[6]。而且大剂量缩宫素可引起血压升高、心率加快、心律不齐等不良反应,还可引起一过性低血压或抗利尿作用。
麦角新碱能选择性地兴奋子宫平滑肌,作用较强且持久。但在使子宫上下段产生收缩的同时也收缩血管平滑肌,常引起恶心、呕吐、血压升高等不良反应,使其使用受到限制。
欣母沛,商品名为卡前列素氨丁三醇,为前列腺素F2α (PGF2α)衍生物,具有强而持久的刺激子宫平滑肌收缩的作用。对存在产后出血高危因素的产妇,欣母沛可有效预防产后出血,尤其对大多数顽固性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效果显著。但由于其价格昂贵,目前临床并不常规作为促宫缩治疗的首选药物。
益母草,别名茺蔚、坤草,是一种草本植物。性微寒,味苦辛,可去瘀生新,活血调经,利尿消肿,是历代医家用来治疗妇科疾病之要药。《本草纲目》记载,益母草具有“活血破血,调经解毒”作用,治“胎漏难产,胎衣不下,血晕,血风,血痛,崩中漏下,尿血”[7]。古代医教研讨证实,益母草含益母草碱、水苏碱、益母草订、益母草宁等多种生物碱及苯甲酸、氯化钾等。益母草总生物碱3 mg与马来酸麦角新碱0.04 mg的效价相当。现代药理学研究表明[8],益母草具有溶栓、抗凝、降脂,降血黏度,降低红细胞聚集,抑制血小板聚集,改善微循环,抗氧自由基,减少细胞内钙超载等作用。现代药理学作用机制证实[9]益母草碱能兴奋子宫平滑肌,使子宫不规则自发性收缩变成有规律的收缩,且使收缩幅度增大,此兴奋作用与兴奋子宫平滑肌上的H1和α受体有关。根据动物实验结果,益母草浸膏及煎剂对子宫有强而持久的兴奋作用,不但能增强其收缩力,同时能提高其紧张度和收缩率。因此可见,益母草具有活血调经,行血散瘀,兴奋离体、在体动物及人体子宫,显著增强子宫肌收缩和紧张性的作用。
由益母草加工提炼而成的益母草注射液目前已被应用于临床。剖宫术中,益母草注射液宫壁注射后,2 min即可引起子宫收缩,作用缓慢持久,根据徐爱群[8]等实验说明半衰期达6 h,能有效弥补缩宫素作用消退后的宫缩乏力。通过我们临床使用并对其疗效进行观察分析后认为,益母草注射液与缩宫素的联合用药不仅能减少术中出血,并有效延长了促宫缩的时间而减少产后出血量,促使子宫复旧,利于产后恢复。与传统单独使用缩宫素比较,效果持久、安全且不良反应较少,两者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P<0.05)。可见,联合用药使促宫缩作用得到更好的发挥和互补,且减少了药物副反应发生,提高了治疗的安全性。
综上所述,我们认为益母草注射液与缩宫素联合应用可能存在协同作用,可作为预防剖宫产术中、术后出血的有效方法。
[1] 乐 杰,主编.妇产科学[M].第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224.
[2] 王临虹,方利文.我国孕产妇死亡的常见原因及影响因素[J].实用妇产科杂志,2004,20(4):194.
[3] 王会芝.产后出血原因及临床处理探讨[J].中国妇幼保健,2010,25(20):2916-2917.
[4] 宋 博.1955例剖宫产产后出血情况分析[J].现代妇产科进展,2005,14(2):166.
[5] 潘明明.缩宫药的种类、性质及产时的应用方法[J].实用妇产科杂志,2003,19(5):262.
[6] 李丽春,屈 军.益母草注射液与缩宫素联合应用预防产后出血的临床观察[J].中国临床实用医学,2007,(6):62.
[7] 侯家玉.中药药理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2:157-158.
[8] 徐爱群,曾蔚越,吴大蓉,等.益母草注射液缩宫止血疗效初步观察[J].中华妇幼临床医学杂志,2007,3(2):88.
[9] 李占永.中药药理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2: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