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鼻塞持续气道正压通气与肺表面活性剂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疗效观察
2011-03-06王锦丽
王锦丽
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又称新生儿透明膜病,是由肺表面活性物质(PS)缺乏而导致,以出生后不久出现呼吸窘迫并进行性加重的临床综合征。多见于早产儿、过低体重儿或过期产儿。患儿肺内形成透明膜为其主要病变。发生率约占新生儿的0.5%~1.0%。早产儿约10%,发生率与胎龄呈反比,胎龄28~32周的早产儿约有30%~60%会发生NRDS[1]。本文回顾性研究我院收治的76例NRDS随机分组运用不同的治疗方法进行观察,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07年7月至2010年12月收治的在本院出生,经家属同意后6 h内转NICU治疗的NRDS患儿共76例,所有病例均符合《实用新生儿学》NRDS诊断标准[2]。其中男48例,女28例;胎龄<30周7例,30~37周59例,38~42周10例;出生体重1 000~1 250 g 7例,1 250~1 500 g 24例,1 500~2 500 g 36例,>2 500 g 17例;出生1 min Apgar评分<4分9例,4~7分30例,>7分37例;胸部X线诊断有Ⅰ、Ⅱ级改变46例,Ⅲ级改变30例;顺产45例,剖宫产31例,所有病例已排除宫内肺炎、胎粪吸入综合症、膈疝、先天性心脏病等引起呼吸窘迫的其他疾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38例。2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2组患儿入院后均控制液体,保暖,加强呼吸道管理,纠酸,抗感染、维持血糖正常,营养支持等治疗;持续予心电、呼吸、经皮血氧饱和度、无创血压等监测。
1.2.1 对照组:单纯使用NCPAP(型号ASTEPHAN.CPAP#-13)通气,上机标准参照《新生儿机械通气治疗学》[3]。经面罩持续气道正压通气(CPAP)初调指标为:吸氧浓度(FiO2)0.4~0.6,流速(Flow)6~8 L/min,气道峰压(PIP)18~25 cm H2O,呼气末正压通气(PEEP)4~6 cm H2O。根据血氧情况及血气分析的结果设置初调值及调节参数;若FiO2达到0.6,CPAP达到8 cm H2O时,仍然动脉血氧饮和度(SaO2)<85%、呼吸困难未见改善,即给予气管插管,改用常规机械通气治疗。
1.2.2 治疗组: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PS(固尔苏)(意大利凯西制药,剂量为100 mg/kg)。使用方法:首先将药物瓶在控温的水浴放置3 min慢慢加热至37℃,并轻轻地颠倒转动药瓶使药物混合均匀,然后用注射器吸取,患儿取仰卧位,首先用气管插管吸净患儿气管内的分泌物,然后一次性将固尔苏向气管内注入,注入药物之后用复苏囊正压给氧1~2 min,以使固尔苏均匀分布,再拔除气管导管,然后进行NCPAP治疗,进行患儿PS的前后都对其进行血气分析。治疗组注射PS后可以根据患者血气分析结果灵活调整其参数,但要维持特定指标: PaO260~85 mm Hg(1 mm Hg=0.133 kPa)、PaCO240~60 mm Hg、经皮血氧饱合度TCSaO285%~93%;如12 h后仍需较高的呼吸参数(FiO 20.6,Flow 8 L/min,PIP 25 cm H2O,PEEP 6 cm H2O),才能维持特定指标,患儿肺氧合功能无改善,动脉—肺泡气氧分压比值(a/APO2)仍<0.22,和(或)胸部X线无改善则需给予第1次附加剂量的PS(100 mg/kg)如给予第1次附加剂量的PS(100 mg/kg)后患儿肺氧合功能无改善,动脉-肺泡气氧分压比值(a/APO2)仍<0.22,和(或)胸部X线仍无改善,则改有创机械通气(CMV)和给予第2次附加剂量的PS(100 mg/kg)。当CPAP压力逐渐降2~3 cm H2O,FiO2<0.3时血氧分压能维持正常,便改为头罩吸氧。
1.3 观察指标 (1)NCPAP参数:观察2组用药后1、12、24、36 h维持TCSaO2、PaO2、PaCO2在正常范围的PIP、PEEP、FiO2和Flow。(2)血气分析结果:观察2组治疗后1、12、24、36 h OI、a/APO2的变化。(OI=PaO2/FiO2;a/APO2=FiO2×713-PaO2/0.8)。(3)临床转归:观察2组NCPAP使用时间,并发症发生率,住院时间,氧疗时间,治愈率。
1.4 统计学分析 应用 SPSS 10.0统计软件,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2组治疗前后NCPAP参数变化 见表1。
2.2 2组治疗前后肺氧合功能变化比较 见表2。
2.3 2组并发症发生、氧疗时间、住院时间、住院费用、治愈率比较 2组患儿并发症、治疗效果比较,并发症肺炎发生率分别为13.16%(5/38)、31.5%(12/38),气胸发生率分别为2.63% (1/38)、5.26%(3/38)。住院时间治疗组18 d、对照组为25 d。氧疗时间治疗组为(150±10)h、对照组为(213±27)d。治愈率分别为84.2%(32/38),76.3%(29/38),治疗组较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少,吸氧时间与住院时间短,住院费,治愈率高(P<0.05或<0.01)。见表3。
表1 2组治疗前后NCPAP参数变化比较n=38,±s
表1 2组治疗前后NCPAP参数变化比较n=38,±s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P<0.01
组别 用药前 用药后1 h 12 h 24 h 36 h FiO2治疗组 0.55±0.12 0.49±0.13*0.46±0.16#0.43±0.12#0.39±0.15*对照组 0.56±0.13 0.55±0.14 0.53±0.17 0.49±0.13 0.48±0.16 PIP(cm H2O)治疗组 21.9±3.0 20.1±2.9* 18.0±2.3* 16.8±1.3* 15.9±1.4*对照组 22.0±2.8 21.7±3.0 20.9±2.5 19.2±1.5 18.7±1.6 PEEP(cm H2O)治疗组 4.0±1.2 3.5±1.3 3.3±1.2 3.3±0.8 3.2±1.0对照组 4.1±1.0 3.9±1.4 3.5±1.1 3.4±1.2 3.3±1.1 Flow(L/min)治疗组 7.2±0.8 6.9±1.0 6.2±0.9 6.1±0.9 6.0±0.7对照组7.1±1.0 7.0±0.9 6.6±1.3 6.4±1.2 6.3±1.3
表2 2组治疗前后肺氧合功能变化比较n=38,±s
表2 2组治疗前后肺氧合功能变化比较n=38,±s
时间OI治疗组 对照组 t值 P值a/APO2治疗组 对照组 t值 P值治疗前 22.1±4.3 22.4±3.7 0.326 >0.05 0.13±0.02 0.12±0.06 0.97 >0.05治疗后1 h 18.1±3.4 21.2±2.4 4.59 <0.01 0.17±0.07 0.13±0.08 2.32 <0.05 12 h 12.9±3.2 17.8±2.6 7.29 <0.01 0.23±0.06 0.20±0.07 2.0 <0.05 24 h 11.8±4.2 15.7±4.4 4.00 <0.01 0.29±0.09 0.21±0.06 4.6 <0.01 36 h 11.1±3.2 14.5±3.17 6.36 <0.01 0.31±0.050.22±0.07 6.4 <0.01
表3 2组并发症发生时间、氧疗时间、住院时间、住院费、治愈率比较 n=38
3 讨论
NRDS又称为新生儿透明膜病[4]。是由于缺乏PS而引起肺泡表面张力增加,因而造成新生儿生后不久就出现进行性呼吸困难,呻呤样呼吸,以及青紫等症状体征。外源性PS替代治疗是针对病因的特殊治疗[5]。固尔苏提取自新生猪肺,固尔苏中只含有极性脂类(主要为卵磷脂)和必需的疏水蛋白SP-B和SP-C,与人肺表面活性物质组成基本吻合,可降低肺泡表面张力,保持肺泡稳定,防止肺不张和肺泡萎陷。
新型NCPAP在整个呼吸周期的吸气相和呼气相可提供一定的正压这点,以保持肺泡正压,防止其塌陷,增大弥散面积,使肺泡动脉氧分压差减少,肺内分流量降低,提高动脉血氧分压并能减少呼吸功和能量消耗,防止或延缓呼吸肌疲劳,减少呼吸暂停的发生[6]。NCPAP治疗法能够有效的使NRDS患儿的通气和换气状况得到一定改善,相比于机械通气,NCPAP的治疗法无创性,不仅保护了患儿气道的完整性,还能增加患儿的舒适感,操作简单方便,发生相关性肺损伤的概率也会下降。联合固尔苏使用,对于减少NRDS患儿使用机械通气的几率也会有所减少。试验显示:单独使用NCPAP时患儿呼吸困难症状不能很快得到显著改善,如果结合PS替代治疗患儿呼吸困难症状很快得到显著的改善。总之,我们可以得出PS替代治疗联合NCPAP治疗这种方法在治疗上达到疗效显著。在一些基层医院NCPAP治疗法应用的更加广泛些,但是使用PS联合NCPAP治疗法达到的疗效却更加显著。经过试验对照表明治疗组相对于对照组发生严重病发症的概率明显在降低,患者在住院时间和吸氧时间上明显缩短,患者治愈率相对提高。因为基层医院不管在设备还是技术水平上都存在差距,又加上受治者家庭经济情况较差,难以支付治疗费用,这一系列的因素都会使得NRDS救治受到一定的制约。因此针对基层医院的条件,寻找一条有效、简捷、经济的治疗方法尤其重要。经过试验表明:PS联合NCPAP治疗法治疗效果显著,发生严重病发症的概率相对较小,这是最合理的一种治疗方法,因此在基层医院值得推广应用。
1 刘翠青,马莉,纪素芬,等.外源性肺表面活性物质联合不同机械通气模式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临床研究.河北医药,2009,31: 3017-3020.
2 金汉珍,黄德珉,关希吉主编.实用新生儿学.第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421-428.
3 周晓光,肖昕,农绍汉主编.新生儿机械通气治疗学.第1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140-141.
4 陈正克主呼吸窘迫综合征.小儿急救医学,2000,7:158-159.
5 Avery ME,Merrit TA.Surfactant-replacement therapy.N Engl J Med,1991,324:910-912.
6 易彬,张悦,何莉,等.辅助通气抢救新生儿呼吸衰竭49例.中国新生儿科杂志,2006,21:165-1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