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加味一贯煎治疗结肠慢传输型便秘60例临床观察

2011-03-01陈爱霞李静君

河北中医 2011年6期
关键词:一贯煎大肠结肠

陈爱霞 张 磊 李静君

(河北省中医院肛肠科,河北 石家庄 050011)

慢传输型便秘(slow transit constipation,STC)是一类以结肠动力减弱、结肠传输时间延长为主要特点的顽固性便秘,为现代社会的常见疾病之一,发病率逐年上升,但目前其病因及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明了,治疗困难[1]。2005-06—2007-10,我们采用加味一贯煎治疗STC 60例,并与西沙比利片治疗60例对照观察,结果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全部120例均为我院肛肠科门诊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60例,男19例,女41例;年龄28~71岁,平均(49.4±4.8)岁;病程 3~20年,平均(7.8±4.4)年。对照组 60例,男 17例,女 43例;年龄29~70岁,平均(48.9±5.2)岁;病程 3~21年,平均(8.4±4.6)年。2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 参照“全国便秘专题研讨会纪要”[2],受试者于检查前3 d起停用一切可能影响消化功能的药物,保持正常饮食、生活和工作习惯。检查日8:00早餐后1次吞服20个不透X线标志物(置于1个胶囊内),此后分别于72、96、120 h后的同一时间摄腹部X线平片1张,72 h后存留标志物数>4粒,且传输指数(标记物在乙直肠残留数/全结肠残留数)(TI)<0.5者为STC。纳入符合诊断标准,且病程>3个月者。排除器质性便秘,如内分泌及代谢性疾病、系统性硬化症、神经系统疾病等,并经排粪造影、肛管直肠压力测定、盆底肌电图检查排除出口梗阻型便秘为主症者。

1.3 治疗方法

1.3.1 治疗组 予加味一贯煎。药物组成:生黄芪20 g,当归15 g,白芍药10 g,熟地黄 10 g,生何首乌20 g,麦门冬15 g,枸杞子 12 g,柏子仁 20 g,川楝子 10 g,川牛膝15 g,枳壳10 g,甘草6 g。日1剂,水煎2次取汁400 mL,分早晚2次餐前口服。

1.3.2 对照组 予西沙比利片(西安杨森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1096029)10 mg,每日3次餐前30 min口服。

1.3.3 疗程 2组均4周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2个疗程。

1.4 结肠传输试验 全部病例均于治疗前后进行简易结肠传输试验。结肠传输试验正常者为阴性,异常者为阳性。检查期间不能使用泻药或灌肠,估计无法完成者先予清洁灌肠或用泻剂通便48 h后再进行本试验。

1.5 血浆P物质(SP)水平检测 受试者治疗前后停药1周抽取清晨空腹静脉血4 mL置于含抑肽酶液0.1 mL试管内,离心取血浆,采用放射免疫法检测(北京福瑞生物公司提供放免试剂盒)。

1.6 观察指标 观察2组临床疗效、临床症状积分和不透X线标志物残留数变化。

1.7 疗效标准 2组临床症状积分参照“我国慢性便秘的诊治指南”(草案)[3]和《消化道运动学》[4]。治愈:大便正常,与排便困难有关症状消失,简易结肠传输试验阴性,SP水平基本正常;显效:大便正常或恢复至病前水平,便秘明显改善,间隔时间及便质接近正常,排便时间在72 h以内,且积分减少>2/3,简易结肠传输试验阴性,SP水平接近正常;有效:排便间隔时间缩短1 d,或便质干结改善,且积分减少>1/3而不足2/3,简易结肠传输试验阴性或阳性,SP水平变化趋于正常;无效:便秘或其他症状无改善或积分值减少不足1/3者,简易结肠传输试验阳性,SP 水平无明显变化[5]。

1.8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1.0统计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

2 结果

2.1 2组临床疗效比较 治疗组60例,治愈35例,显效10例,有效12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95.00%;对照组60例,治愈4例,显效25例,有效23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86.67%。2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

2.2 2组治疗前后临床症状积分变化 见表1。

表12 组治疗前后临床症状积分变化 分,

表12 组治疗前后临床症状积分变化 分,

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 <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P <0.05

组 别 n 治疗前 治疗后治疗组 60 14.25 ±2.13 4.36 ±2.35*△对照组 60 14.33 ±3.10 6.71 ±3.14*

由表1可见,2组治疗后临床症状积分均较本组治疗前降低(P<0.05);治疗组治疗后临床症状积分低于对照组(P <0.05)。

2.3 2组治疗前后不透X线标志物残留数比较 见表2。

表2 2组治疗前后不透X线标志物残留数比较 粒

表2 2组治疗前后不透X线标志物残留数比较 粒

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 <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P <0.05

组 别 n 治疗前 治疗后治疗组 60 15.44 ±2.43 5.10 ±2.16*△对照组 60 15.17 ±1.52 7.31 ±1.75*

由表2可见,2组治疗后不透X线标志物残留数均较本组治疗前减少(P<0.05);治疗组治疗后不透X线标志物残留数少于对照组(P<0.05)。

3 讨论

STC属中医学虚秘范畴,临床上多以脾气亏虚、阴血不足、气机失调论治,其发病主要与肝、脾、胃、大肠等脏腑功能失调相关,尤以肝、大肠为主,即肝之气血两虚,致大肠传导失司为主要病机。

明朝著名医家李梴《医学入门·脏腑》指出“心与胆相通,肝与大肠相通,脾与小肠相通,肺与膀胱相通,肾与三焦相通,肾与命门相通。此合一之妙也”。其中“肝与大肠相通”一句,李梴注“肝病宜疏通大肠,大肠病宜平肝经为主”。“肝与大肠相通”的生理意义即是肝寄腑于大肠,借道大肠而降泄浊气,通过大肠的降浊而使肝之生理功能正常;而肝之疏泄功能正常又保证了大肠的顺利降浊。另外,从经络循行可知,肝经从巅入脑,若肝与大肠相通,则大肠与脑亦可能也有关联。现代医学也认为,精神与消化道之间的关系密切[6],精神状态的变化能引起结肠运动和分泌功能的变化。肠脑学说的提出更深化了精神与消化道之间的关系[7]。有报道认为,某种程度上肝主疏泄理论与西医脑肠肽理论异曲同工,二者均注重有机整体,相互关照,中医“肝主疏泄”的功能可能是调节脑肠肽的核心[8]。

STC的主要病因是结肠的动力学方面的异常[9],任何直接或间接因素均可导致神经传导障碍。SP属脑肠肽,存在于肠肌间神经丛内,发出的纤维分布至肠壁各层,其末梢释放的SP能抑制胃肠道黏膜分泌,刺激肠道运动。在STC患者的直肠活组织检查中发现,黏膜层和黏膜下层的SP免疫反应性下降,使肌肉收缩力降低,影响结肠的蠕动,最终会引发粪便在结肠的传输速度减慢,形成STC。加味一贯煎以滋养肝肾为主,辅以宽中行气,方中重用生黄芪、熟地黄、枸杞子、麦门冬、何首乌滋养肝肾,养阴生津;当归、白芍药、柏子仁养肝柔肝,疏肝理气;配川楝子润而不燥,并可泄肝火,平肝之横,以调肝用;牛膝引药循腑徐徐而下;枳壳行气宽中通腑。以上诸药合理配伍应用,起到调肝养肝、润肠通便之效。加味一贯煎治疗STC,能提高STC患者空腹血浆SP水平,缩短结肠传输时间,推进结肠蠕动,且无明显毒副作用,值得进一步研究推广。

[1]应光耀,张少军,熊国华.健脾补肾中药结合大肠水疗治疗慢传输型便秘25 例[J].河北中医,2010,32(10):1515.

[2]徐萍,吕农华.全国便秘专题研讨会纪要[J].中华内科杂志,2004,43(1):67-68.

[3]柯美云,罗金燕,许国铭.我国慢性便秘的诊治指南(草案)[J].胃肠病学,2002,7(5):303-308.

[4]侯小华.消化道运动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8:405-406.

[5]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第1辑[S].1993:131-133.

[6]陈灏珠.实用内科学[M].10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1997:1806-2027.

[7]胡仁明.内分泌代谢病临床新技术[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2:111-118.

[8]凌江红.肝主疏泄与脑肠肽的相关性[J].中国中西医结合消化杂志,2003,11(4):233-234.

[9]Bassotti G,Chistolini F,Marinozzi G,et al.Abnormal colonic propagated activity in patients with slow transit constipation and constipation-predominant irritable bowel syndrome[J].Digestion,2003,68(4):178-183.

猜你喜欢

一贯煎大肠结肠
一贯煎治疗无结石慢性胆囊炎临床疗效分析
微小RNA在先天性巨结肠中的研究进展
一贯煎加减联合耳穴压豆治疗2型糖尿病伴抑郁焦虑障碍的临床观察
提壶揭盖法论治热结肠腑所致咳嗽
大肠变懒了
大肠变懒 了
大肠镜检阴性慢性腹泻与末端回肠病变的关系分析与探讨
急慢性胆囊炎应用一贯煎加味治疗的临床效果分析
经肛门结肠拖出术治疗先天性巨结肠护理体会
“泻剂结肠”的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