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切入 顺藤摸瓜 水到渠成——浅谈课堂有效提问的切入点
2011-02-20浙江省慈溪市桥头中学
胡 妮 (浙江省慈溪市桥头中学)
有效教学的“有效”,主要是指教师在一种先进教学理念指导下、经过一段时间的教学之后,使学生获得具体的进步或发展。如何进行有效教学?通俗地说就是指通过课堂教学活动,学生在学业上有提高,有收获。语文的课堂教学中,如果能紧紧扣住有效的问题,则课堂教学效率高,学生言语能力得到提升。我们应该清楚地认识有效问题的内涵,促进问题的有效设置,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一、有效问题的类型及合理分布
有效问题类型大体上分为三类:低级认知水平如记忆性问题;中级认知水平如解释性问题,分析性问题,比较性问题,整合性问题;高级认知水平如推测性问题,运用性问题,创造性问题,评价性问题。
专家研究表明,特级教师的课堂教学中,学生三级认知水平的学习活动所占的百分比分别为31.8%、44.7%和 19.7%。这个比例是较为合理的,它表明了特级教师的课堂教学,既注意引导学生了解课文的基本事实材料,更注意引导学生进行中、高级认知水平的学习活动,从而培养学生分析、概括、评价文章的能力,发展智力。一堂课内提问的最佳数量为 30—50个。从梯度上来看,课堂提问的预设与生成以 7—10个为宜,这就对教师设计有效问题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对于语文老师来说,要想设计好有效问题,首先要钻研教材。钻研教材就是解读文本,通过文本解读确定“教什么”,再通过联系学生认知水平确定“怎么教”,这就是教学设计。我个人认为,教学设计的重中之重就在于如何设计有效问题,在于设计好一个合适的切入点。找好一个切入点,以此串联起整个教学环节,提纲挈领地辐射和管辖其他教学内容,整堂课就有了骨架。因此,把切入点看作整个文本解读的点睛之笔也毫不为过,它是有效提问时所有问题的母问题。
二、构建有效切入的几个层面
1.“兴趣点 ”切入
新《语文课程标准》的最大亮点在于减少了语文的政治化面孔,添加了更多人文化、生活化、个性化的篇章,大自然的探索,成长的烦恼 ,亲情的切身体验等,都作为单元内容进入了课本。古典与时尚,社会热点,人际交往这些话题都是大语文的探究对象。对文本的理解,使学生和老师之间有了更多的兴趣和共鸣点。教师把它们作为课堂的切入点,引导学生探究,做出个性化的合理解读,允许对文本进行多元解读,是语文教学理念的一大突破。在课堂教学中,捕捉、探究对文本理解的“兴趣点”,引发学生不同观点的碰撞,使其产生思想的火花,进而实现多元解读,更有利于促进学生的成长。如探讨以友谊、礼物与家庭教育为话题的《羚羊木雕》时,把“我”进退两难的选择作为同学们感同身受的兴趣点来切入解读,怎样才能避免这一类不愉快的事情发生?“我”怎样处理才更妥当?父母和子女产生矛盾时,如何沟通才能产生最好的结果?再如讲授探讨亲情伦理与金钱关系的课文《我的叔叔于勒》时,引导学生收集全文中“我”的家人对于勒的称呼,如“坏蛋”“无赖”“正直的人”“好心的于勒”“有办法的人”等,以这些称呼为切入点来解读文本,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其后再来议论菲利普夫妇及全家人对于勒态度变化的原因,是最自然的做法。这样既能深入解读文本,更有价值的是探讨了如何解决实际生活中所遇到的尴尬,让语文更贴近生活。
2.“疑问点 ”切入
探究“疑问点”是“内容探究”的一种常用形式,从学生角度生发的“疑问点”也正是丰富内容的探究点。在教师的指导下,经过对“疑问点”的追寻,学生会很好地疏通和阐释文本,从而更好地把握文本的意蕴。如解读《山坡羊◦潼关怀古》一文时,抓住 “望西都,意踌躇”一句中的 “踌躇”来切入,设计问题:“踌躇”是何意?作者为什么望长安不愉快?由此引发一系列子问题,如长安在历史上的地位,以何诗为证;不愉快的具体表现是什么;你还有哪些合理的补充等。《湖心亭看雪》中有一句:“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以“痴”为切入点来解读课文,作为母问题来设计子问题,从叙事角度读出作者的“痴呆”;从描写的角度读出他的“痴迷”;从抒情的角度读出他的“痴情”;再读作者写于崇祯五年十二月的作品《西湖梦寻》,不难读出这位明朝遗民在“痴人说梦”。《江城子◦密州出猎》以“老夫聊发少年狂”的“狂”为切入点进行母问题的设计:“狂”在何处?从词的上阕可以找到哪些方面?“狂”因何生?可以引用哪些课外资料证实你的看法?作者真“狂”还是假“狂”?从何得知?探究“疑问点”,将学生从“雾里看花”带入 “柳暗花明”的境地,会自然提升学生的评判、思辨能力,使学生的思考能力逐步向纵深发展。
3.“关键点 ”切入
“关键点”是阅读文本时看到的文笔的精彩之处、内容的蕴涵之处和情感的生发之处,是让学生兴致陡增、激情投入的地方。这些“关键点”也正是应让学生反复玩味、酝酿感情、品味借鉴、感悟探究的地方。如《阿长与山海经》一文:“但当我哀悼隐鼠,给它复仇的时候,一面又在渴慕着绘图的《山海经》了。”把“渴慕”作为切入点、母问题来解读,派生出一系列子问题,如:“渴慕”换成“爱慕”“羡慕”等词语好吗?“我”渴慕到了什么程度?《山海经》是一部什么样的书,为什么会让“我”如此着魔?这样的书为什么不去借,不去买?从本文和阅读过的《朝花夕拾》当中能找到依据吗?求助于老师可以吗?这个难题最终是怎样解决的?由此顺藤摸瓜引出阿长买书的情节。之后还可围绕着我“渴慕”的这些书来分析它对我产生的影响。找到“我”反复强调“最心爱的宝书”的答案后,追问“为什么最宝贵”?就可以顺藤摸瓜、水到渠成地进入对阿长的具体分析了。又如张晓风的《行道树》一文,只要抓住关键语句“神圣的事业总是痛苦的,但是,也惟有这种痛苦能把深沉给予我们”作为切入点,理清“神圣”“痛苦”“深沉”的含义,整篇文章的解读便可迎刃而解了。特别是对说明文和议论文的解读,抓中心句或过渡句这些关键语句 (点)来作为切入点,更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使学生体会到把复杂问题简单化的成就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