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考导向下语文校本课程的使用

2011-02-20吴慧萍江苏省姜堰中学

中华活页文选·教师版 2011年10期
关键词:读本校本作文

吴慧萍 (江苏省姜堰中学)

一、对校本课程的认识

“校本课程”是一个外来语,最先出现于英美等国,已有 20多年的历史了。1997年我国做出实施“三级 (国家、地方、学校)课程”的决策,校本课程开发就成了当务之急。校本课程是由某一类学校或某一级学校的个别教师、部分教师或全体教师根据国家制定的教育目的,在分析本校内外环境的基础上,针对本校、本年级或本班级特定的学生群体,编制、实施和评价的课程。

校本课程是学校自主决定的课程,是非学术性或者说是兴趣性的,以发展学生个性为目标指向,课程开发的主体是教师而不是专家。教师可以与专家合作,但不是专家编写教材,由教师用。教师开发课程的模式是实践 (和其他课程一样,有目的和要求,具体实施等)—评估—开发,教师在实践中,对自己所面对的情景进行分析,对学生的需要做出评估,确定目标,选择与组织内容,决定实施与评价的方式。校本课程开发的主体是教研组或备课组,而不是单个教师。学校已开设的选修课、研究性学习、兴趣小组或各种竞赛辅导、教学案一体化、作业自主编制等就具有校本课程的性质,只是老师对校本课程开发还处于无意识状态。

二、语文校本课程的开发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语文校本课程的开发越来越重要。语文校本课程是以语文知识为载体,以促进学生发展为目的,使学生热爱语文学科,并形成良好的语文素养的一门课程。高中语文课程开发则是指以《语文课程标准》的精神为指导,以高考为导向,以学校自身的性质、特点、条件、资源为基础,由语文老师自主开发或与校外团体、个人合作开展的旨在满足本校所有学生学习需求的一切形式的语文课程开发活动。

语文校本课程的开发为高中语文课程注入了新鲜的血液。江苏省高考语文满分 160分,写作 70分,语言知识运用 15分,阅读 75分。75分的阅读中,文学作品阅读 23分,论述类文本或实用类文本阅读 15分,文言文阅读 19分 (文科考生还有 10分加试题),古诗鉴赏 10分,古诗文名句默写 8分。阅读的比分已经超过写作。一个人可以不会写作,但决不能不会阅读。苏教版新教材有《必修》 (1-5)《读本》 (1-5)《高中生阅读年选》《新课程标准阅读》《新人文读本》 (1-6)《新语文读本》《新学案》 (必修 1-5)等十几本书,内容丰富,语文课时却不足,这就要求我们充分利用现有的语文资料和授课时间,大胆取舍、整合教材,高度重视阅读教学。新教材以人文精神为线索,教学时要围绕教材,处理好高考 (考试)与教学的关系。高一、高二可以不按照必修 1-5的教材顺序,精选讲授篇目,吸收人教版经典课文,选修课本中的《史记》选读、唐宋诗词选读可以选一部分在高一完成。其余以练习形式或老师指导学生的方式阅读,教给学生阅读的方法和技巧。每一篇课文都讲,时间不允许,也不现实。高一要重视积累,强化文言。高一新生课外文言文阅读基础几乎是零,可以分阶段积累实词和虚词。突出古诗鉴赏中的炼字炼句、句意的理解,现代汉语字词积累,名句积累。语文要积累,但决不是死记硬背所能奏效。文学名著阅读可以分解到高中三个年级,在课本的基础上适当拓展。如高一阅读《红楼梦》,可以开设“红楼梦选读”;阅读《边城》《家》《三国演义》《女神 》等,可以开设 “戏剧选读”“人物传记选读”。高二主要阅读《呐喊》,开设“鲁迅专题研究”;阅读《老人与海》《欧也妮◦葛朗台》,开设“小说阅读欣赏”等。高三围绕考试说明上规定的考点,各个击破。

阅读是为了写作,要读写结合,有序训练。精读与泛读相结合,走进经典。充分利用阅读课,开阔视野,增长智慧,陶冶情操,愉悦心灵,培养能力。学生手头十几本语文读物,还有《姜中风采》《绿草地》《个竹》等校园报刊,图书馆每个阅览室供学生选读的刊物有 330种。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充分利用现有的学习条件,使阅读真正有效,绝不能放任自流,满足于完成“阅读课”的任务。我曾尝试着每月上 4次阅读课,1次让学生自由阅读,其余 3次由老师根据课文内容选定手头读本内容,有目的有计划地布置任务,让阅读课真正成为语文课堂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如第一次作文“感恩”,《新人文读本》前三单元都是关于父爱、母爱、感恩的文章;结合教材“为青春举杯”,《新课程新标准阅读》前两个单元都是关于“人生”方面的选文;教材“月是故乡明”模块的讲读可以结合“必修一读本”中“家”“乡关何处”专题阅读;两代人之间的代沟,沟通、理解、对话、交流可以结合《语文阅读欣赏》有关内容等。阅读是一项长期工程,坚持下去,获益匪浅。可以借鉴姜堰中心备课组编写的《语文阅读欣赏》体例,以作家为主线,以主题阅读为形式,包括作家介绍、大家风范、读有所思、拓展阅读等,读写结合。高二的《史记》选读、现代散文选读、唐宋八大家散文选读、唐宋诗词选读也要精选精讲,要充分利用,不能草草收场。

高一的写作应当以记叙文为主,包括写人叙事、细节描写、复杂记叙,训练学生的观察、思考、表达能力。要纠正话题作文一统天下的局面,强化文体意识、文面意识。有些学生根本不会写作记叙文,有的学生甚至到高三还未掌握基本文体的写作技巧。高二主要训练议论文的写作,内容有中心论点的确立、小论点的分解、论据的选择和使用、分析说理、论证结构和方法、辩证思维等。近两年高考作文命题趋向于议论文,2008年江苏省高中生作文大赛“没有问题的问题”暴露了学生的薄弱点:不会写作议论文。语文高考分值提高,2009年作文评分标准的改变,将会使作文的差距拉大。阅读准备、素材积累、作前准备、限时作文、范文引领、重点讲评应该成为阅读、写作的流程。

由于教材的写作知识体系安排与我们的教学安排不一致,记叙文、议论文写作要求交叉混杂,我们要健全完善自己的写作训练,让阅读、写作真正成为语文的半壁江山。本人借助外界力量,参与编写了《拙笔生花——名师谈写作》一书,分为基础、创新、应试三个部分,对平时的作文教学进行整合,旨在引导、帮助高考作文向 58分进军。

高三要在高考的导向下,注重语文应用能力、审美能力和探究能力的培养和训练,贴近现实生活,富有时代气息,着力引导考生获得较为全面的语文素养。离开了高考的校本课程是很难有生命力的,至少在现行的高考制度下是这样。吃透考试说明,研究高考试题,探讨命题思路,夯实基础,培养能力,科学备考,成了语文老师的首要任务。江苏省政府规定中小学生在校的学习时间,解放了教师,给校本课程的研发提供了契机。教师要迎接挑战,超越自我。高三老师可以以备课组为整体,分为若干合作小组,以高考近几年的考试走向为抓手,探究出适合学生的最佳教学方案和一体化练习。每个老师都要根据自己的特长承担相应的任务,以专题复习课或论文的形式形成校本资料。如2009年高考作文走向、文言文选文变化、语言表达题的新动向、突破古诗鉴赏的瓶颈、散文的阅读解题捷径、选考类文本阅读等。校本课程、科研论文一体化,以教学促科研,以科研提升教学。

语文校本课程不是教师自编一套语文教材,或是开设一些选修课和活动课;教师更不能认为开设语文校本课程是在白白浪费时间,还不如在复习资料上多下点工夫。有的教师和学生都已经习惯于依赖国家统一的教科书和参考资料,这种习惯的力量和校本课程的现实需求之间存在的差距必然会影响校本课程开发的质量,想要转变这种传统的课程观念还需要一段时间。语文校本课程的开发是语文教育发展的需要。新课程理念要求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来设计课程目标,重视学习的过程和学习策略的选择,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高中语文校本课程开发的指导思想就是让学生亲近、融入生活,实现课程的时代适应性,在愉悦中认识生活,了解家乡,热爱祖国,放眼世界,为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为高考语文大有作为探求一条捷径。

猜你喜欢

读本校本作文
雏燕
新时代机关党建简明读本
高中地理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以闽江环境保护校本开发为例
《红楼梦》(新校本)
《红楼梦》(新校本)
点校本《史记》中的“曆”字
《中华家教》亲子读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