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张爱玲《金锁记》中的颜色与通感
2011-02-20杨春
杨 春
浅论张爱玲《金锁记》中的颜色与通感
杨 春
从张爱玲《金锁记》中的颜色,能够看到意象,能够闻到气息,能够触摸到寒暖,能够感知到心情,视觉、听觉、触觉、嗅觉、味觉都可以浓缩在颜色中。张爱玲笔下的不同颜色代表不同的蕴含:绿色代表生命、新婚;粉红代表喜庆;红色代表生命力、爱情、欲望;白色代表圆满、美好、绝望;金色代表金钱、幸福;蓝色代表质朴、忧郁、昏暗;青灰代表无望。
张爱玲;金锁记;颜色;通感
一、张爱玲作品中的颜色与通感
张爱玲作品中的颜色,看得见,听得见,摸得着。胡兰成在《今生今世》中说:“一日午后好天气,两人同去附近马路上走走。爱玲穿一件桃红色旗袍,我说好看。她道:‘桃红的颜色闻得见香气'。”[1]193桃红之所以让张爱玲闻到了香气,是因为桃红代表爱情,代表着甜蜜,代表着温馨和浪漫,暖暖的桃红色彩能引发人们对美好感情的向往。从张爱玲笔下的颜色中能够看到意象,能够闻到气息,能够触摸到寒暖,能够感知到心情。在这里,视觉、听觉、触觉、嗅觉、味觉都可以浓缩在颜色中,不同的颜色折射出不同人生的感受。这种颜色对各种感觉的沟通就是通感。通感在作者表达情感以及感觉上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钱钟书说,五官的感觉,简直是有无相通,彼此相生。颜色似乎会有温度,声音似乎会有形象,冷暖似乎会有重量,气味似乎会有锋芒。[2]通感在修辞上又叫做移觉。张寿康、杨绍长指出:“‘移觉'就是人们在描述客观事物时,用形象的语言使感觉转移,把人们某个感官上的感觉移植到另一个感官上,凭借感觉互通,相互映照,以收到启发读者联想的效果,从而促使读者体味余韵,作者则用之来渲染并深化诗文意境的积极修辞方式。”[3]用通感来写情状物以推进情节和烘托人物心理是张爱玲作品最突出的方面。
二、《金锁记》中的颜色与通感
《金锁记》是张爱玲最出色的中篇小说,描写了一个小商人家庭出身的女子曹七巧的心灵变迁历程,细微地镂刻着人物变态的心理,其利刃般毒辣的话语产生了令人惊心动魄的艺术效果。而《金锁记》中颜色词的使用对刻画人物心理以及心理立场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下面是通过颜色所表达出来的通感的例子:
1.颜色沟通味觉
“七巧低着头,沐浴在光辉里,细细的音乐,细细的喜悦……这些年了,她跟他捉迷藏似的,只是近不得身,原来还有今天!”[4]124太阳的光辉展现了曹七巧得知季泽是爱自己时所涌现出来的幸福感,甜蜜的感觉遍布曹七巧的全身。颜色沟通了味觉。七巧身上那严重的缺失情感体验在此时得到了一种小小的慰藉,她洋溢着幸福与喜悦。“七巧虽是笑吟吟的,嘴里发干,上嘴唇粘在牙仁上,放不下来。她端起盖碗来吸了一口茶,舐了舐嘴唇,突然把脸一沉,跳起身来,将手里的扇子向季泽头上滴溜溜掷过去,季泽向左偏了一偏,那团扇敲在他肩膀上,打翻了玻璃杯,酸梅汤淋淋漓漓溅了他一身。”[4]125这段酸酸的感觉写出了曹七巧当发现自己上当受骗,感情受到季泽捉弄后的酸酸的感觉。曹七巧心中那燃烧的生命的烛光本已是惨淡,在季泽走后,就再也经不起这场生命中的风暴的侵袭,熄了,灭了。季泽不仅带走了她的爱情,也带走了她唯一的希望,留下的只是一片黑暗、一片寂寥、一片怅惘、一片孤独、一片苍凉,等待着曹七巧去慢慢咀嚼,慢慢品尝。一般来说,使色彩产生味觉往往因为事物的颜色刺激从而产生味觉的联想。黄绿、绿、青绿、酸梅色常常产生酸的感觉,主要来自未熟果实或事物酸之联想。金色、橙、黄橙、黄等比较具有甜味,主要来自成熟果实的联想。黑褐、黑、深灰色容易产生苦的感觉,主要来自烤焦的食物。
2.颜色沟通触觉
“一阵风过,窗帘上的绒球与绒球之间露出白色的寒天,屋子里暖热的黑暗给打上了一排小洞。烟灯的火焰往下一挫,七巧脸上的影子仿佛更深了一层。”“七巧眼前仿佛挂了冰冷的珍珠帘,一阵热风来了,把那帘子紧紧贴在她脸上,风去了,又把帘子吸了回去,气还没透过来,风又来了,没头没脸包住她——一阵凉,一阵热,她只是流着眼泪。”[4]126珍珠帘透出的是冷冷的光,冷色调,这里描写出了曹七巧对越来越灰暗、越来越冷淡的人生的感受。对七巧姑爷的描写也一样:七巧哀哀哭了起来,急得她嫂子直摇手道:“看吵醒了姑爷。”房那边暗昏昏的紫楠大床上,寂寂吊着珠罗纱帐子。七巧的嫂子又道:“姑爷睡着了罢?惊动了他,该生气了。”七巧高声叫道:“他要有点人气,倒又好了。”她嫂子道:“整天躺着,有时候也坐起来一会儿么?”七巧吓吓地笑了起来道:“坐起来,脊梁骨直溜下去,看上去还没有我那三岁的孩子高哪儿!”[4]117通过“暗昏昏”沟通了视觉和感觉,让人感觉到了房间的昏暗,感觉到了姑爷身体的无生命性,感觉到七巧生命的没有光彩。她在述说自己丈夫的身体的感觉时写道:“你碰过他的肉没有?是软的、重的,就像人的脚有时发了麻,摸上去那感觉……”七巧道:“天哪,你没挨着他的肉,你不知道没病的身子是多好的……多好的……”[4]113这段描写将面对着软的、重的、没有生命的肉体,不说爱情,就连情欲也得不到的曹七巧的各种感觉融汇到一起,让人产生如临其境的感觉,也让我们感受到了七巧在姜公馆这只牢笼中青春韶华一点点被消耗,人性一点点被吞噬。一般来说,视觉经验与外来的色彩刺激往往产生一定的呼应和共鸣,会在人的心理上引出某种情绪。色彩的冷暖感往往表现为红橙黄色代表太阳、火焰;蓝青紫色代表大海、晴空;绿紫色代表不冷不暖的中性色;无色系中的黑色代表冷,白色代表暖。
3.颜色沟通视觉
在曹七巧将季泽撵走的时候,她看到季泽的背影的一段情景:“她到了窗前,揭开了那边上缀有小绒球的墨绿洋式窗帘,季泽正在弄堂里往外走,长衫搭在臂上,晴天的风像一群白鸽子钻进他的纺绸裤褂里去,哪儿都钻到了,飘飘拍着翅子。”[4]126这里的白色沟通了视觉,白鸽子代表了美好的爱情、美好的希望、扑扑直跳的等待、令人心醉的期盼。一般来说,色彩的明快与人的视觉有着紧密的联系,高明度鲜艳的色彩往往给人以明快感。此处的白色表现了欢快和兴奋。
在作品中使用通感,使得本体与喻体产生于不同的感官,两种官能同时发生作用,将抽象的、不易表达的思想、感觉具体化,使事物意境浓厚,韵味无穷。在张爱玲的作品中,她往往在有限的篇幅中,竭力挖掘人物内在心理,调动在场人物的各种感官,从而使语言充满张力。
三、《金锁记》中不同颜色的蕴含
颜色是人们对客观世界的一种感知,无论在大自然或社会生活中,都存在着各种各样的颜色。世界因颜色而绮丽多姿。颜色在人们心目中会产生特定的含义,引起丰富的联想,激发特殊的情绪,这就是颜色的文化内涵。这样颜色就不再是客观的物体本色,而变成抽象的象征色,浸入了文化的染体。所谓颜色语言就是用颜色说话或传递信息,它已成为人们生产和生活中的重要工具。颜色词的产生与使用与一定的民族及其历史文化相联系。因此在各民族语言中,除了指称客观存在的物质颜色之外,颜色词在更多的场合中被赐予不同的文化含义。这是与各民族传统文化背景、历史渊源、自然环境、思维特点有关的。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因为每个民族的文化都有其独特的生存土壤,即特定的自然环境、历史条件、地理位置和社会现实。因此,每个民族的语言都折射出这些纷繁多彩的文化形态。颜色词作为文化词语的一部分,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
1.绿色:生命、新婚、新喜
兰仙新婚第二天的穿着中有一小块水绿色,“凑到镜子前面仔细望了一望,从腋下抽出一条水绿洒花湖纺手帕”。[4]107新婚之喜从一件水绿色的手帕透露了出来。长安首次去约会穿着一件绿色的衣裳。“赴宴的那天晚上,长馨先陪她到理发店去用钳子烫了头发,从天庭到鬓角一路密密贴着细小的发圈。耳朵上戴了二寸来长的玻璃翠宝塔坠子,又换上了苹果绿乔琪纱旗袍,高领圈,荷叶边袖子,腰以下是半西式的百褶裙。”[4]136这是姜长安首次赴童世舫约会时的穿着打扮。此时,姜长安已是年近三十岁的老姑娘了,并且还抽着鸦片。张爱玲把她描绘成穿了苹果绿的旗袍。这苹果绿传达了长安内心对爱情的向往和希冀,也使读者从长安身上看到了那么一丁点儿的希望。张爱玲通过绿色表达出对于生命的希望和喜悦。
2.粉红色:喜庆
芝寿在结婚的当天穿着的是粉红的衣服。“行的是半新式的婚礼,红色盖头是蠲免了,新娘戴着蓝眼镜,粉红喜纱,穿着粉红彩绣裙袄。进了洞房,除去了眼镜,低着头坐在湖色帐幔里。闹新房的人围着打趣,七巧只看了一看便出来了。”[4]131粉红的颜色展现了新婚的喜庆和幸福。
3.红色:生命力、爱情、欲望
作者在描写季泽的时候,用的是鲜红的红色。“季泽是个结实小伙子,偏于胖的一方面,脑后拖一根三股油松大辫,生得天圆地方,鲜红的腮颊,往下坠着一点,青湿眉毛,水汪汪的黑眼睛里永远透着三分不耐烦,穿一件竹根青窄袖长袍,酱紫芝麻地一字襟珠扣小坎肩,”[4]111红色代表热情、青春,这里展现了季泽旺盛的生命力和鲜红的青春以及对曹七巧的诱惑。相对男人而言,爱情和婚姻在女人的生命世界里占据着更为重要的位置,甚至可能成为一个女人的精神支柱,这里通过对季泽的向往,展现了曹七巧对于美好爱情的希望。
4.白色:圆满、美好、绝望
作者在描写老年人的回忆的时候,描写了一段年轻时候月亮的白颜色,“老年人回忆中的三十年前的月亮是欢愉的,比眼前的月亮大、圆、白;然而隔着三十年的辛苦路往回看,再好的月色也不免带点凄凉。”[4]104此段的“白”和下面的“白白”的胳膊形成了鲜明的呼应。七巧年轻时有着白白的滚圆的胳膊。“她自己也不能相信她年轻的时候有过滚圆的胳膊。就连出了嫁之后几年,镯子里也只塞得进一条洋绉手帕。十八九岁做姑娘的时候,高高挽起了大镶大滚的蓝夏布衫袖,露出一双雪白的手腕,上街买菜去。”[4]146少女时代的七巧,长得眉目俊俏,有着滚圆雪白的胳膊,七巧忙着在店里打理生意,一斤半的麻油卖给熟人算一斤四两,让人看了觉得活泼可爱。在曹七巧将季泽撵走的时候,她看到季泽的背影所描写的一段情景,“她到了窗前,揭开了那边上缀有小绒球的墨绿洋式窗帘,季泽正在弄堂里往外走,长衫搭在臂上,晴天的风像一群白鸽子钻进他的纺绸裤褂里去,哪儿都钻到了,飘飘拍着翅子。”[4]126这里的白鸽子代表了美好的爱情、美好的希望、心扑扑跳的等待和令人心醉的期盼。
5.金色:金钱、枷锁
七巧翻箱子取出几件新款尺头送予她嫂子,又是一副四两重的金镯子、一对披霞莲蓬簪、一床丝棉被胎,侄女们每人一只金挖耳,侄儿们或是一只金锞子,或是一顶貂皮暖帽,另送了她哥哥一只珐蓝金蝉打簧表,她哥嫂道谢不迭。[4]118“这些年了,她戴着黄金的枷锁,可是连金子的边都啃不到,这以后就不同了。”[4]119“七巧似睡非睡横在烟铺上。三十年来她戴着黄金的枷。她用那沉重的枷角劈杀了几个人,没死的也送了半条命。她知道她儿子女儿狠毒了她,她婆家的人恨她,她娘家的人恨她。她摸索着腕上的翠玉镯子,徐徐将那镯子顺着骨瘦如柴的手臂往上推,一直推到腋下。”[4]146这几段话描写出了曹七巧金钱观的转变,她原本不是为了金钱而嫁进姜家的,而当她嫁给姜家后,开始不相信爱情,目光转向了金钱,处心积虑地控制金钱。而且她又戴着沉重的用黄金做成的枷锁生活了三十年,压抑了三十年,痛苦了三十年。
6.蓝色:质朴、忧郁、昏暗
“临着碎石子街的馨香的麻油店,黑腻的柜台,芝麻酱桶里竖着木匙子,油缸上吊着大大小小的铁匙子。漏斗插在打油的人的瓶里,一大匙再加上两小匙正好装满一瓶──一斤半。熟人呢,算一斤四两。有时她也上街买菜,蓝夏布衫裤,镜面乌绫镶滚。隔着密密层层的一排吊着猪肉的铜 ,她看见肉铺里的朝禄。朝禄赶着她叫曹大姑娘。难得叫声巧姐儿。”[4]119蓝夏布衫裤中的蓝色是素净的色彩,让人感觉到七巧的纯洁和质朴。“芝寿猛然坐起身来,哗啦揭开了帐子,这是个疯狂的世界。丈夫不像个丈夫,婆婆也不像个婆婆。不是他们疯了,就是她疯了。今天晚上的月亮比哪一天都好,高高的一轮满月,万里无云,像是漆黑的天上一个白太阳。遍地的蓝影子,帐顶上也是蓝影子,她的一双脚也在那死寂的蓝影子里。”[4]134芝寿是《金锁记》中的悲剧性人物,她经历了抗争到无奈,无奈到麻木,最后连麻木的机会也被剥夺了,这里通过蓝色描写出她的忧郁和所处处境的昏暗。
7.黑白色放在一起:生命的暗淡无光
“半夜里她爬下床来,伸手到窗外去试试,漆黑的,是下了雨么?没有雨点。她从枕头过摸出一只口琴,半蹲半坐在地上,偷偷吹了起来。犹疑地,long long ago的细小的调子在庞大的夜里袅袅漾开。不能让人听见了。为了竭力按捺着,那呜呜的口琴忽断忽续,如同婴儿的哭泣。她接不上气来,歇了半晌,窗格子里,月亮从云里出来了。墨灰的天,几点疏星,模糊的缺月,像石印的图画,下面白云蒸腾,树顶上透出街灯淡淡的圆光。”[4]130这里的月亮是模糊的,是不完整的,这也刚好代表了长安的心情,还有悲哀的氛围。并且衬托出长安退学是一种牺牲。“隔着玻璃窗望出去,影影绰绰乌云里有个月亮,一搭黑,一搭白,像个戏剧化的狰狞的脸谱。一点,一点,月亮缓缓地从云里出来了,黑云底下透出一线炯炯的光,是面具底下的眼睛。天是无底洞的深青色。”[4]133在整个画面的描写中没有了七彩的颜色,只有黑和白,展现了生命的无光。
8.青灰色:没有希望
“世舫回过头去,只见门口背着光立着一个小身材的老太太,脸看不清楚,穿一件青灰团龙宫织缎袍,双手捧着大红热水袋,身旁夹峙着两个高大的女仆。门外日色昏黄,楼梯上铺着湖绿花格子漆布地衣,一级一级上去,通入没有光的所在。世舫直觉地感到那是个疯人——无缘无故的,他只是毛骨悚然。长白介绍道:‘这就是家母。'”[4]144曹七巧自己爱情幻灭、心态扭曲,遂不惜将仇恨转嫁于儿女及其情爱、婚事上。在这里,曹七巧穿着一件青灰色的衣服,这里的青灰色反映了曹七巧对自己生活的绝望,也意味着她对自己女儿的婚姻的态度是扼杀而不是助长。这种灰白的感受与闻一多在《色彩》一首诗中写道:“灰白赠我以悲哀。”感受是一样的,青灰色和灰白色都是枯木、冷铁的色泽,象征着失意、冰冷、悲哀。
四、结语
约翰·伊顿说:“色彩就是生命,因为一个没有色彩的世界,在我们看来就是相似的一般。”[5]108英国学者阿恩海姆在《艺术与视知觉》中说:“说到表情作用,色彩又胜过表情一筹,那落日的余晖以及地中海的碧蓝色彩所传达的表情,恐怕是任何确定的形状也望尘莫及的。”[6]21杨永林说:“同男子相比,女性不但拥有一个数量更大、内容更丰富、质量更高的色彩词库,就是在提取的速度、命名准确性方面也有高人一等的表现。”[7]张爱玲是一个擅长通过色彩描写女性形象及刻画女性心理的女作家。她的小说多是叙述男婚女嫁的故事,多以女性为主人公,男性只是作为女性的对立面及陪衬。张爱玲的女性观别具一格,具有特殊的意义。[8]张爱玲作品中的颜色体现了女作家独特的认知经验,颜色的描写折射出女作家的心灵。而将颜色和通感联系起来研究,则将对女性的研究抛向了深处。女性作家很容易在自己的作品中形成一套个体对于颜色的感官体验,通过对颜色的感受体现出女作家对生活的渴望、寄托、现状、困境、抗争与绝望,这些特定的色彩符号表达了她自己对于冷暖、喜悦、恐惧、阴暗等的内心感受,以达到审美主客体间共同形象的创造,为解读女性的性格、命运与理想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1]胡兰成.今生今世 [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
[2]钱钟书.七缀集[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1.
[3]张寿康,杨绍长.关于“移觉”修辞格[J].中学语文教学,1980,(3).
[4]陈巧孙.怨女[A].张爱玲小说选集[M].福州:海峡文艺出版社出版,1987.
[5] 约翰·伊顿.色彩艺术[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5.
[6]郭廉夫,张继华.色彩美学[M].西安:陕西人民美术出版社,1992.
[7] 杨永林.社会语言学研究(文化·色彩·思维篇)[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8] 闫秀平.张爱玲的女性观[J].中华女子学院学报, 2000,(3).
责任编辑:贾 春
Colors and Communication in Zhang Ailing's Golden Lock
YANGChun
Colors in Zhang Ailing's Golden Lock can serve as an indicator,and through them readers can see the image,smell the air,touch the warm or cold,and even catch the mood.Vision,hearing,touch,smell,taste can be conveyed through and concentrated in colors.Different connotations are attached to Zhang's colors:green represents life and wedding;pink implies joy;red conveys vitality,love,and desire;white stands for success,beauty and despair;golden means money for happiness;blue symbolizes simplicity and melancholy;dark hopelessness.
ZhangAiling;Golden Lock;colors;synaesthesia
10.3969/j.issn.1007-3698.2011.02.15
I206
A
1007-3698(2011)02-0077-05
2011-01-22
杨 春,女,中华女子学院科研规化处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女性文学与语言研究。100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