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共产党宣言》解读马克思主义对妇女研究的理论贡献
2011-02-20王涛
王 涛
从《共产党宣言》解读马克思主义对妇女研究的理论贡献
王 涛
马克思主义所创立的唯物史观和阶级分析理论为妇女研究提供了全新的方法论,它所提出的许多理论也被后来的女性主义研究借鉴并加以发展。《共产党宣言》作为马克思主义的纲领性文件,它所阐述的许多理论思想对妇女解放运动产生了积极的指导作用。
共产党宣言;妇女运动;马克思主义
一般研究者都是把恩格斯的《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视为全面阐述了马克思主义妇女理论的经典之作,《共产党宣言》中尽管提到了家庭与妇女问题,但其写作时间尚属于马克思主义妇女理论的未成熟时期。尽管恩格斯早在1845年写成《英国工人阶级状况》一书,揭露了资本主义制度下廉价女工的悲惨境遇,但此时还没有到资本家大规模雇佣女工的阶段。因此,妇女问题在《共产党宣言》一书中并没有占据太多篇幅,并且主要是与马克思对家庭的论述联系在一起的,但我们不能因此而忽略了《共产党宣言》对女性解放运动的指导意义。因为妇女解放是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解放思想的一部分,而《共产党宣言》作为科学社会主义的纲领性文件,就是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解放的宣言。因此,深入研究《共产党宣言》中关于人的解放的理论,有助于更加全面地把握马克思主义的妇女解放思想。
一、从《共产党宣言》看马克思主义对妇女研究的方法论指导
马克思主义对妇女运动的历史影响力远远超出形形色色的女权主义理论,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它为现代批判理论提供了不可超越的思想平台,为人们认识历史和自身提供了基本的理论方法和思维方式。这种思维方法为女性解放运动注入了新的活力,人们开始从一种崭新的视角思考女性问题,从而推动妇女解放运动进入新的历史阶段。
1.阶级分析与女性受压迫的根源
女权主义者把妇女的屈从地位的形成仅仅归因于性别压迫,要求在保障资本主义基本制度的基础上争取与男性平等的政治权利,把女性解放解读为两性之间的斗争,这导致西方的女权运动最终演变为一群资产阶级女性的孤军奋战。在经历了几十年甚至上百年的奋斗后,西方国家的妇女尽管先后取得了选举权,但由于资本主义剥削制度的存在,妇女,尤其是那些底层妇女的命运不可能在真正意义上获得解放。
《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一种全新的认识人类社会的方法的诞生,“至今一切社会的历史都是阶级斗争的历史。”[1]31贯穿《共产党宣言》始终的就是阶级分析的方法。马克思开创了从阶级的视角认识人类社会和人类历史的方法,这种研究方法同样贯穿于他对妇女问题的关注中。其后,恩格斯、倍倍尔、列宁等都先后在其经典论著中运用阶级分析的方法探究妇女受压迫的根源以及妇女解放的途径。他们认为女性受压迫的社会根源并不是资产阶级女权主义者所宣称的“性别冲突”,而是来自于阶级压迫,男女之间的对立本质上都是阶级对立,“最初的阶级压迫是同男性对女性的压迫同时发生的。”[2]78因此,女性解放的前途在于和男性工人一起进行阶级革命。
马克思主义的阶级观点为国际妇女运动开辟了一条崭新的发展道路,这就是以苏联和新中国为代表的社会主义国家的妇女解放走过的道路。妇女运动与社会主义运动紧密结合,无产阶级不分性别地团结在一起,通过阶级革命彻底消灭资本主义私有制。生产资料公有制的实行保证了所有的社会成员包括广大妇女彻底摆脱被剥削、被压迫的命运;在此基础上,女性获得与男性同等的政治经济权利。
一些西方女权主义者对阶级理论提出了批评,他们认为,仅仅依靠阶级斗争并不能完全实现女性的解放,把妇女运动纳入阶级斗争的框架之下导致“女性解放”仅仅成为社会革命的“附属物”。[3]7改革开放后的中国,阶级话语不再占据国家意识形态领域的主导,思想领域日益开放和多元化,一些中国的妇女研究学者也开始理性地反思新中国妇女解放模式的得与失。随着西方女性主义理论的翻译与传播,人们开始从更多元化的视角研究女性问题,阶级分析方法似乎渐渐被人淡忘。
但也有一些西方研究者对马克思主义的阶级理论给予了较高评价:“尚没有一种具有马克思阶级压迫理论那种解释力的理论来说明对妇女的压迫。”[4]25从 20 世纪 60 年代起,一些西方女性主义研究者也开始借鉴阶级分析方法,由此形成了一种新的女权主义理论——“社会主义女权主义”。许多女权主义者开始关注社会的底层妇女,“比起中等、上等阶级妇女,工人阶级妇女的利益更是始终与性别歧视和资本主义对立”,因为他们不仅要在家务劳动中受剥削,还要“在工薪工作中受到更严重超长的剥削”和“性别歧视的痛苦”。[5]160因此,妇女的解放必须同时实现阶级解放和性别解放。
值得注意的是,近几年来中国的部分学者也开始重新认识马克思主义的阶级分析理论的价值,他们认为“在当前中国社会冲突日趋严峻的形势下,阶级分析范式所蕴含的理论关切和洞察力显得尤为可贵”[6],因此主张重新利用阶级分析范式来研究当前中国的社会不平等现象。阶级分析范式在社会学研究领域的回归是否会给当前的妇女研究带来一些启示?
2.唯物史观与妇女解放之路
在《共产党宣言》1888年英文版序言中,恩格斯提出:“每一个时代主要的经济生产方式和交换方式以及必然由此产生的社会结构,是该时代政治的和精神的历史所赖以确立的基础。”[1]14这句话阐明了马克思主义的唯物主义历史观,即一切社会变迁和政治变革的终极原因,应该到有关时代的经济中去寻找。这个原理同样适用于对妇女问题的分析。
女权主义者把妇女解放的出路寄希望于在法律上争取与男性平等的政治权利,但马克思认为:“权利决不能超出社会的经济结构以及由经济结构制约的社会的文化发展。”[7]435在阶级社会中,法律上的平等只能是一种形式上的平等,“只要法律在字面上规定双方平等,这个契约就算是自愿缔结。至于不同的阶级地位给予一方的权力,以及这一权力加于另一方的压迫,即双方实际的经济地位——这是与法律毫不相干的。”[2]86这种形式上的平等掩盖了实际上的不平等。
同样,无视两性之间的差别,片面追求法律上的平等权利,并不意味着妇女真正的解放。因为法律规定的平等有可能在实践中构成对女性的歧视。女性解放事业在19世纪和20世纪取得了一些进展,比如,妇女可以参政议政,针对妇女的歧视性立法也被废除了,但是,这些变化并不能从根本上影响结构性不平等的物质权力关系。“在资本主义商业与政治中,即使妇女在法律上可以占据高位,但是,他们在实际上依旧处于从属与无权的地位。”[8]259
因此,与政治权利相比较,马克思主义更强调经济平等对妇女解放的意义,“男子在婚姻上的统治完全是他的经济统治的结果,它将自然地随着后者的消失而消失。”[2]96所以,妇女解放必须建立在经济自由的基础之上。社会主义公有制的建立只是妇女解放的第一步,要实现妇女的彻底解放,他们还必须摆脱家务劳动的束缚,积极参加社会生产劳动获得经济上的独立。“妇女解放的第一个先决条件就是一切女性重新回到公共的事业中。”[2]88中国的社会主义者接受了马克思主义的唯物主义立场,把经济问题与妇女解放联系在一起,“经济问题的解决是根本的解决。经济问题一旦解决,什么政治问题、法律问题、家庭制度问题、女子解放问题、工人问题,都可以解决。”[9]新中国成立后,国家鼓励广大妇女积极参加社会生产,社会主义的经济体制推动妇女群体实现了较高的就业率。经济地位的提高保证了妇女在家庭和在社会上的独立地位,这是新中国的妇女解放运动能够取得令人瞩目的伟大成就的主要原因。
马克思主义把经济独立视为妇女解放的前提和基础,这就使女性解放不再仅仅是乌托邦式的幻想。一些女权主义者也从马克思主义那里受到启发,开始从经济角度探求女性的解放道路,这导致他们在一些问题上,如女性的无酬劳动问题、家务劳动的社会化问题等,都能够与马克思主义产生共鸣。
二、 从《共产党宣言》看马克思主义对妇女研究理论的丰富
在《共产党宣言》中,围绕着人类如何摆脱资本的奴役从而实现彻底解放这一主题,马克思阐明了自己关于人的本质、人的异化、人的解放等问题的见解。这些独创性的思想,不仅给无产阶级的妇女解放运动以理论指导,也被女权主义学者借鉴和发展。
1.异化对两性关系的影响
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马克思探讨了“劳动异化”与妇女解放的问题。马克思提出,人类社会的两性关系原是平等的,但由于人类劳动的异化现象,两性关系也发生了变化,变成了支配和从属的关系。在《共产党宣言》中,马克思重申了异化劳动的概念,并把它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联系在一起。马克思认为,资本主义大工业把人变为了商品,成为物征服人的社会。“由于推广机器和分工,无产者的劳动已经失去了任何独立的性质……工人变成了机器的单纯的附属品”,“这些不得不把自己零星出卖的工人,像其他任何货物一样,也是一种商品。”[1]38资本主义的大工业生产不仅把劳动者变成商品,同时也改变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它使人与人之间除了赤裸裸的利害关系,除了残酷无情的现金交易,就再也没有任何别的联系了……它把人的尊严变成了交换价值,用一种没有良心的贸易自由代替了无数特许的自力挣得的自由。”[1]34
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异化也体现在家庭与两性关系领域,在资本的统治下,资产阶级的家庭撕下了“温情脉脉的面纱……变成了纯粹的金钱关系”。[1]34出于经济上对丈夫的依赖,资产阶级妇女没有丝毫的独立与尊严,被资本家丈夫视为“单纯的生产工具”。[1]49资产阶级的婚姻尽管表面上道貌岸然,“实际上是公妻制”。[1]50而无产阶级由于没有财产,所以“他们和妻子儿女的关系同资产阶级的家庭关系再没有任何共同之处了”。[1]42
因为私有财产的出现是异化劳动产生的前提,所以,要消灭异化,只有通过社会主义革命,实现对私有财产的扬弃,从而实现“人的一切感觉和特性的彻底解放”。[10]303-304也只有在私有制被废除后,妻子对丈夫的依赖才会消失,两性之间的关系才能够成为“仅仅和当事人有关而社会无须干涉的私事”。[11]371
摆脱了资本控制的两性关系将真正建立在爱情的基础之上,“这一代男子一生中将永远不会用金钱或其他社会权力手段去买妇女的献身;而妇女除了真正的爱情以外,也永远不会再出于其他考虑而委身男子,或者由于担心经济落后而拒绝委身于她所爱的男子。”[2]96-97
一些女性主义研究者从马克思的异化理论得到启发,把异化概念运用到对家务劳动的分析中,认为家务劳动本质上也是一种异化劳动,甚至是比工厂的劳动异化程度更高的劳动,因为它琐碎而孤立。异化劳动对妇女的影响往往表现为更具有压迫性和伤害性,因为“女人的活动余地仅限于家庭内部”,并且“男人通过与女人的关系来缓解异化,女人的异化却无法缓解”。[5]147所以消灭异化是消灭女性受压迫的前提。
2.人的解放思想对妇女解放的启示
“马克思主义的学说并不认为人的主要动机就是获得物质财富;不仅如此,马克思的目标恰恰是使人从经济需要的压迫下解脱出来,以便他能够成为具有充分人性的人;马克思主要关心的事情是使人作为个人得到解放。”[12]319-320马克思主义是一门关于人的解放的学说,把握了人的解放的思想,也就把握了马克思主义思想体系的精髓。也只有深刻理解了人的解放的思想,才能真正理解马克思主义的妇女解放理论。那么,在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体系中,又是如何定义“人的解放”的呢?
“任何解放都是使人的世界和人的关系回归于人自身”[10]189,对人的本质的认识是马克思关于人的解放的理论前提。“一个种的整体特性、种的类特性就在于生命活动的性质,而自由的有意识的活动恰恰就是人的类特性。”[10]273弗洛姆认为,马克思所说的“类特性”就是指人的本质,“它就是一般的人,它是在通过人的生产活动的历史进程中实现的。”[12]340
可见,马克思是把自由视为人的本质,“自由确实是人的本质,因此连自由的反对者在反对自由的现实的同时也实现着自由……”[13]167但是,在资本主义制度下,劳动的异化导致人的存在与他的本质相疏远,人“不是自由地发挥自己的体力和智力,而是使自己的肉体受折磨、精神遭摧残。”[10]270
人的解放就是要从异化中解放出来,就是人回归到人自身,恢复人对人的本质的真正占有。“人终于成为自己的社会结合的主人,从而也就成为自然界的主人,成为自身的主人——自由的人。”[7]566
所以,人类解放的过程就是要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地发展的过程,而这一切,只有到了共产主义社会,才能够真正实现,因为“共产主义是私有财产即人的自我异化的积极的扬弃……是人向作为社会的人即合乎人的本性的人的自我的复归。”[10]297
在《共产党宣言》中,马克思把个人的自由发展看做是共产主义的重要特征和人类美好的理想,一方面,个人在社会中拥有平等、独立、自由的个性,另一方面,个人也与他人发生自由的交换,形成“自由人的联合体”。《共产党宣言》作为一部关于人的解放的宣言,预言了一个关于人类终将实现彻底解放的未来社会:“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1]273
“自由而全面的发展”作为人类解放的目标,也应该成为妇女解放的评判标准。在妇女运动的历史上,中西方的女性主义研究者往往在同一个问题上陷于困惑:“妇女解放”的标准究竟是什么?是追求和男人绝对的平等还是要求基于性别差异的保护?是做一个驰骋于职场的女强人还是安于做一个相夫教子的贤妻良母……其实无论作出哪一种选择,都不能偏离人类“自由而全面”发展的目标。
马克思主义对妇女运动的意义不仅体现在理论上的指导,更体现在实践中对妇女解放运动的推动。从第二国际时期初期,妇女问题在工人运动中开始日益彰显,并在女工保护、妇女选举权等问题上不断取得巨大成就。当第二国际后期改良主义思潮泛滥,导致许多欧美国家的妇女运动放弃了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时,以苏联和新中国为代表的社会主义国家坚持妇女运动的共产主义方向,把妇女解放与社会主义革命紧密结合。妇女运动在这些国家所取得的伟大成就,是对马克思主义的妇女理论最好的诠释。今天,当我们再度翻开这本发表于150年前的《共产党宣言》,感受着其中散发出来的穿越时空的思想光芒时,不能不感叹这样的事实: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尽管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处于相对低迷的状态,但就国际范围内的妇女运动而言,马克思主义依然没有失去其现实指导意义。
[1]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2]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3]李银河.妇女:最漫长的革命[M].北京:中国妇女出版社,2007.
[4]盖尔·卢宾.女人交易[A].王政.社会性别研究选译[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8.
[5]罗斯玛丽·帕特南·童.女性主义思潮导论[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6]冯仕政.重返阶级分析——论中国社会不平等研究的范式转换[J].社会学研究, 2008, (5).
[7]马克思恩格斯文集 (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8]I·梅扎罗夫.超越资本——关于一种过渡理论 (上)[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9] 李大钊.再论问题与主义[J].每周评论,1919,(35).
[10]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
[1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8.
[12]埃·弗洛姆.马克思关于人的概念[A].陈学明.二十世纪哲学经典文本[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9.
[1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责任编辑:贾 春
The Implications of Marxism for the Women Movement
WANGTao
The historical materialism and its methods of class analysis have provided a new methodology for feminist studies.ManyMarxist theories have been assimilated intofeminist studies.The significance of Marxism for women movement has been examined through a close reading of Communist Manifesto—a landmark document ofMarxism.
Communist Manifesto;women's movement;Marxism
10.3969/j.issn.1007-3698.2011.02.01
C913.68
A
1007-3698(2011)02-0005-05
2011-01-02
王 涛,女,中华女子学院基础教学部副教授,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博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科学社会主义运动、国际妇女运动。100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