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涉外经贸类专业群“1+X”与“X+1”人才培养模式对比研究

2011-02-20李俊香

职教通讯 2011年20期
关键词:专任教师经贸课程体系

李俊香

(宁波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商贸学院,浙江宁波315100)

高职涉外经贸类专业群“1+X”与“X+1”人才培养模式对比研究

李俊香

(宁波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商贸学院,浙江宁波315100)

高职涉外经贸类专业群人才培养模式总体有两种模式:一种是“1+X”人才培养模式,而另一种是“X+1”人才培养模式。这两种人才培养模式的总体框架具有同质共性,即培养的都是复合型涉外经贸高技能人才,但是这两种人才的培养目标﹑课程体系构建﹑师资队伍结构和人才培养专长都有各自特点。根据涉外行业企业对涉外经贸类专业群“1+X”型人才与“X+1”型人才的评价和要求,需要创新人才人才培养模式,实行上述两种人才培养教学力量优势互补。另外,还要要深化工学结合,建立涉外经济行业的产学研联盟,实现“教﹑学﹑做”一体化,重点培养“1+X”型与“X+1”型人才的终身学习的能力﹑创新创业精神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高职;涉外经贸类专业群;“1+X”与“X+1”人才;创新培养模式

高职院校涉外类专业群人才目标是培养高技能﹑高素质﹑国际化﹑复合型应用人才,而国际化人才就必须掌握一门外语,复合型人才则不但需要掌握一门外语,还要掌握一门与工作岗位密切相关的专业知识和技能。高职院校涉外类专业群主要有两大类型:一种是外语类,如应用英语﹑应用日语﹑应用法语﹑商务英语等;另一类则是经贸类,如国际贸易﹑国际物流﹑涉外文秘等。本研究的范围限定在高职涉外专业群中的英语专业群和公共外语课开设英语的经贸类专业群之内。

高职涉外经贸类专业群人才培养模式总体有两种模式:一种是“1+X”人才培养模式,而另一种是“X+1”人才培养模式。在“1+X”人才培养模式中,“1”是指英语专业,“X”是指工作岗位专业方向,如国际贸易﹑国际物流﹑国际商务﹑国际会展﹑涉外文秘等;而在“X+1”人才培养模式中,“X”是指与工作岗位紧密相关的专业,如国际贸易、国际物流、涉外文秘等,“1”则是指公共英语。总体来说,“1+X”人才培养模式培养出来的毕业生英语水平较高,英语交际能力强,但是岗位专业知识能力偏弱;而“X+1”人才培养模式培养出来的毕业生则岗位专业知识能力偏强,但是英语交际能力差。目前我国高职教育正在进行以提高质量、创新体制和办出特色作为重点,优化结构,强化内涵建设,提升社会服务能力为重点的教学改革。因此,通过对两种人才培养模式进行对比研究,对涉外经贸专业群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等方面有着重大意义。

一、“1+X”与“X+1”人才培养模式的对比分析

高职涉外经贸类专业群“1+X”和“X+1”两种人才培养模式的总体框架具有同质共性,即都是以服务地方区域经济发展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深入开展工学结合﹑校企合作,根据涉外经济产业链的岗位群分布和企业人才需求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凝炼具有专业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另一方面,高职涉外经贸类专业群“1+X”和“X+1”两种人才在培养过程中的培养目标﹑课程体系构建﹑师资队伍结构和人才培养专长各有不同特点。

(一)“1+X”人才培养模式的特点

高职涉外经贸类英语专业群“1+X”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学生掌握扎实的英语基础知识,具有较强的英语听说读写译能力,具备外经贸、国际物流等涉外岗位的基本业务知识和技能,能熟练运用英语从事外经贸、国际物流、国际商务、以及涉外文秘与翻译等岗位的相关工作,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团队协作精神、创新能力和适应能力的高素质、高技能英语应用型人才。根据此人才培养目标,高职涉外经贸类英语专业群“1+X”人才培养课程体系主要由公共基础课程群﹑专业基础课程群﹑岗位基础课程群和工作岗位专业模块方向课程群组成。“1+X”模式英语专业群师资队伍主要由校内专任教师和校外聘任教师构成,其中校内专任教师主要承担专业基础课程群﹑岗位基础课程群重和部分岗位专业模块课程群中的课程,校外聘任教师完成部分岗位专业模块课程群中的课程。校内专任教师绝大多数毕业于英语专业。

(二)“X+1”人才培养模式的特点

高职涉外经贸类专业群“X+1”人才培养目标培养素质良好、掌握相应工作岗位专业基本理论和基本操作技能,适应社会经济建设需要的,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创新能力,具有较高的计算机操作能力和外语水平,熟悉相应的实务技能,能在各类涉外企业独立从事外贸业务与操作、国际货物运输及其代理操作、报关报检、单证制作、跟单操作、物流管理等高素质、高技能应用型人才。“X+1”模式涉外经贸专业群师资队伍也是由校内专任教师和校外聘任教师构成,其中校内专任教师主要承担专业基础课程群﹑岗位基础课程群重和部分岗位专业模块课程群中的课程,校外聘任教师完成部分岗位专业模块课程群中的课程。校内专任教师绝大多数毕业于涉外经济类专业,一小部分毕业于英语专业。

二、企业对涉外经贸类专业“1+X”型人才和“X+1”型人才的评价与要求

教育部《关于加强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提出,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适应社会发展与市场需要,具备高级技能的应用型专门人才。满足社会发展和用人单位对高级技能人才的需要是高职教育价值体现的重要组成部分。高职涉外经贸类专业群主要围绕国际贸易产业链分布的岗位群培养“1+X”和“X+1”两种涉外经贸人才。因此,涉外经贸企业的评价也是检验“1+X”和“X+1”两种人才培养模式的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水平的重要考量。2011年4-6月,我们对宁波地区65家涉外企业就涉外经贸类专业群“1+X”和“X+1”两种人才培养及岗位工作表现进行了访谈调查。54%的企业认为这两种人才都适合本企业的工作,有32%企业认为“1+X”型人才更适合本企业的工作,还有14%的企业人认为“X+1”型人才更适合本企业的工作。在这些企业招聘涉外经贸岗位业务人员时,有34%企业要求应聘者通过大学英语四级考试,有51%的企业规定通过大学英语四级考试的应聘者优先录用,还有15%的企业对应聘者是否通过大学英语四级考试则不予要求。另外,在招聘涉外经贸岗位业务人员时,有31%的企业表示会优先录用“1+X”型人才,有20%的企业表示会优先录用“X+1”型人才,49%的企业则表示在录用新员工时“1+X”型人才和“X+1”型人才两种类型人才会一样看待。同时,还有60%的企业表示在招聘新员工时比较看重应聘者的综合能力和职业素质。最后,参与调查访谈的企业认为“1+X”型人才在外经贸专业知识﹑职业素养﹑综合能力和工作实践经验等方面需要加强;而“X+1”型人才则在英语交际能力、职业素养、综合能力和工作实践经验等方面需要加强。

三、创新高职涉外经贸类专业群“1+X”型人才与“X+1”型人才培养模式

高职涉外经贸类高端技能型人才的培养要以地方区域涉外经济发展对人才需求为依据,明晰涉外经贸人才培养目标,深化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的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积极创新高职涉外经贸类专业群“1+X”型人才与“X+1”型人才培养模式。

首先,要根据涉外行业企业对涉外经贸类专业群“1+X”型人才与“X+1”型人才的评价和要求,调整人才培养目标,改革人才培养模式的课程体系,实行这两种人才培养教学力量的强强联合,达到优势互补。例如,“1+X”型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中的工作岗位模块方向可以由国际贸易、物流管理、国际商务等专业群的校内专任教师来负责授课,而“X+1”型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中英语课程可由英语专业群校内校内专任教师负责授课。这样有利于保障这些课程的授课效果,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其次,进一步深化工学结合,加强与涉外经济企业以及行业主管部门的合作办学,构建基于涉外经济行业的产学研联盟,搭建深化政府、行业、企业、涉外经贸专业群合作培养高端复合型“1+X”型人才与“X+1”型人才的平台,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教学体系。我们在对涉外经贸企业的调查和访谈中得知,这些企业都十分期待具备较强的综合能力和较高的职业素质的人才。因此,在涉外经贸企业建立校外实习基地,建立“厂中校”的这种校企合作模式下的顶岗实习对培养涉外经贸“1+X”型与“X+1”型人才的实践工作能力﹑形成良好的职业素质和深入体会企业文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其次,要充分利用校企共建的涉外经贸专业群产学研联盟,吸纳涉外经贸行业企业专家共同制定涉外经贸“1+X”型与“X+1”型人才培养方案,共同编撰教材,共同参与人才培养质量评价等工作。

高职涉外经贸类专业群“1+X”人才培养模式和“X+1”人才培养模式各具特色,在涉外经贸企业中,对这两种人才都有不同的需求。这两种人才就业主要分布在涉外经贸行业岗位群上,这些涉外经贸岗位需要就业者至少精通一门外语,掌握一门工作岗位方向专业知识和操作技能。因此,涉外经贸专业群培养“1+X”型与“X+1”型人才复合型高技能人才符合涉外经贸产业发展的要求。涉外经贸专业群“1+X”型人才与“X+1”型人才在涉外经贸产业岗位群中两者并不是相互对立排斥的关系,而是互补共存的关系。两种类型的人才各有优势和特殊,也有各自的不足。因此,根据涉外经贸产业的发展和涉外岗位群的需要,“1+X”型人才与“X+1”型人才的培养在坚持各自优势的基础上,都要做出相应的调整和改进,弥补缺陷和不足。同时,要根据涉外行业企业对涉外经贸专业群人才的要求,调整这两种人才人才培养目标,改革“1+X”型人才与“X+1”型人才培养模式的课程体系,实行“1+X”型人才与“X+1”型人才培养教学力量的强强联合,达到优势互补。最后,要深化工学结合,建立涉外经济行业的产学研联盟,搭建深化政府、行业、企业、涉外经贸专业群合作培养高端复合型“1+X”型人才与“X+1”型人才的平台,重点培养“1+X”型与“X+1”型人才的终身学习的能力﹑创新创业精神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浙江省教育科学规划2010-2011年度(高校)研究课题“高职涉外经贸类专业群‘1+X’与‘X+1’人才培养模式对比研”(项目编号:SCG310)

李俊香,女,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英语教育﹑英汉语言对比分析。

G710

A

1674-7747(2011)20-0074-03

[责任编辑 秦涛]

猜你喜欢

专任教师经贸课程体系
2022年全国专任教师比上年增加35.98万人
中美经贸摩擦的四种应对措施
中美经贸变局将走向何方
改革开放40周年系列:北京高校专任教师结构(1991年—2017年)
以创新课程体系引领学生发展
民法课程体系的改进和完善思路*——以中国政法大学的民法课程体系为例
第二节 2015年法学专任教师师资情况
北京普通高校的教师队伍及其结构
加强青少年中医传统文化教育的必要性及其课程体系构建
论普通高校国防教育课程体系的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