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空间经济学的发展动态

2011-02-19陈柳钦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 2011年1期
关键词:区位经济学理论

陈柳钦

(天津社会科学院 城市经济研究所,天津 300191)

一、引 言

空间经济学是当代经济学对人类最伟大的贡献之一,也是当代经济学中最激动人心的领域。空间经济学是在区位论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多门学科的总称。它研究的是空间的经济现象和规律,研究生产要素的空间布局和经济活动的空间区位。一般认为,空间经济学是关于资源在空间的配置以及经济活动的区位问题的学科。把空间或区位作为研究的基础变量,这是空间经济学理论的基本特征,而从理论发展的轨迹来看,这可能也是其区别于其他学科的唯一重要的基本点。空间经济学把被主流经济学长期忽视的空间因素纳入到新古典的一般均衡理论的分析框架中,研究经济活动的空间分布规律,解释经济活动的空间集中与分散机制,并通过这种机制的分析探讨经济增长规律与途径。人类的经济活动存在于时空中,对人类的经济活动而言,离开时空是不可想象的。然而,两个多世纪以来,经济学家一直忽略了空间因素对人类经济活动的影响。其主要原因,就是缺乏处理规模收益递增和不完全竞争的技术工具,或者说无法突破“空间不可能定理”的屏障。既然经济的全球化加速了生产要素在世界范围内的流动,既然一国之中生产要素的流动并无更多的限制,为什么仍有那么多经济活动的集聚?在经济开放和贸易自由化的背景下,一国经济活动的区位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在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进程中,一国或一个地区是赢得“中心”地位,还是沦为“外围”?一个国家或地区如何参与国际分工?这些问题都是十分具有现实意义的。空间经济学就是在解答这些问题中得到发展的。

二、国外空间经济学的缘起及其演进

“空间经济”一词被提出的时间并不长,但将地理空间与经济问题结合起来分析的传统则可以追溯到经济学最初时期。亚当·斯密(Adam Smith)在1776年出版的《国富论》(The Wealth of Nations)中提出了“绝对优势”(absolute advantage)的理论,认为国富的源泉在于提高劳动生产率,各国都应当根据本国的优势进行专业化分工,生产其成本最低、最有价格优势的产品,通过同质产品价格差,即以廉价谋天下进行双赢的国际分工和交换。1817年,大卫·李嘉图(David Ricardo) 进一步提出相对成本和比较优势理论。即使一国在每一种商品生产上都比其他国家绝对地缺乏生产率,它依然能够通过生产和出口那些“与外国相比生产率差距相对较小”的产品,在国际分工中占有一席之地,从而拥有其比较优势,就是同质产品在不同地区间的机会成本差异,这样不同产品的比较优势将为不同国家和地区分享。亚当·斯密的 “绝对优势”理论和大卫·李嘉图相对成本和比较优势理论,都是关于生产特定产品的区位理论。特别是,比较优势理论,被美国当代著名经济学家萨缪尔森誉为“国际贸易不可动摇的基石”。比较优势理论建立在自然资源和许多一般性生产要素的非均质性特点之上,明确了地区分工有不同,各地的产品组合不同,对研究空间均衡同样有重要支撑作用。1867年,卡尔·马克思(Karl Marx)在《资本论》(Das Kapital)第三卷中论述超额利润如何转化为地租时,提到了级差地租的第一种形式,即是从土地的空间区位与地租的关系角度加以阐述的。区位是指人类行为活动的空间。具体而言,区位除了解释为地球上某一事物的空间几何位置,还强调自然界的各种地理要素和人类经济社会活动之间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在空间位置上的反映。区位就是自然地理区位、经济地理区位和交通地理区位在空间地域上有机结合的具体表现。区位论的开创以德国经济地理学家冯·杜能(J.H.von Thünen)于1826年发表的农业区位论专著《孤立国同农业和国民经济的关系》(Der Isolierte Staat in Beziehung auf Landwirtschaft und National konomie)(简称《孤立国》The Isolated State)第一卷为标志。《孤立国》是世界上第一部关于区位理论的古典名著。在《孤立国》中,杜能指出运输货物的花费会消耗一些李嘉图经济租。因为运送产品将会产生运费,当然经济租、货物的种类、土地使用类型和程度与市场无关。杜能树立了城乡联系研究的一个典范。他设定的“杜能圈”成为区域经济学、空间经济学的理论基础。著名区域学家沃尔特·艾萨德(Walter Isard)称杜能为“区位论之父”。继农业区位论产生之后,随着19世纪末20世纪初资本主义由自由竞争向垄断竞争过渡,“重工业”及其他工业在区位上的集中以及因铁路运输系统的兴建和国际贸易的增长而引起的工业位移等种种问题成为区位论的研究重点。对工业区位论的重要分析首先是由德国经济学家威廉·劳恩哈特(Wilhelm Launhardt) 于1882年作出的。劳恩哈特首先运用“结点原理”,对三个区位怎样连接成一个“V”或“Y”的问题进行几何求解,认为运输成本最小化是影响企业区位决策最重要的因子,并第一个提出使运输成本最小化的厂商区位择优问题。在劳恩哈特之后,1890年阿尔弗雷德·马歇尔(Alfred Marshall)在《经济学原理》(Principles of Economics)一书中专门用一章探讨了“产业集中”问题, 他着重用意会性知识(Tacit Knowledge) 溢出与专业化服务等外部性来解释产业集聚的优势与原因,对后来的研究产生了较大的影响。阿尔申尔德·韦伯(Alfred Weber )于1909年出版了《工业区位论》(Industrial Location Theory),从而创立了工业区位理论。在这部名著中,韦伯系统地建立了一系列概念、原理和规则,严谨地表述了一般的区位理论——工业区位理论的核心就是通过对运输、劳力及集聚因素相互作用的分析和计算,找出工业产品的生产成本最低点,作为配置工业企业的理想区位。韦伯是第一个对工业区位理论进行系统分析的经济学家。沃尔特·克里斯塔勒(Walter Christaller)于1933年出版了《德国南部的中心地—关于具有城市职能聚落的分布与发展规律的经济地理学研究》一书,提出了“城市区位论”——揭示了城市的规模、功能和等级效应,并且将城市的规模与等级的关系概括为正六边形模型,并系统地阐明了中心地理论(Central Place Theory),它基本说明了城镇为什么存在,决定城镇发展的因素是什么,以及它们在区域的次序排列是如何产生的。贝蒂尔·奥林(Ohlin,B.G.) 1933年出版了《区际贸易与国际贸易》(Interregional and International Trade)一书,这是第一本力图把贸易与布局问题结合起来的著作。西方经济学界认为该书不仅是对国际经济学的一大贡献,而且还对布局理论做出了贡献,开拓了贸易与生产布局关系的新领域。1939年,奥古斯特·廖什(August Losch)出版了《经济的空间秩序—经济财货与地理间的关系》,他利用克里斯塔勒的理论框架,把中心地理论发展成为产业的“市场区位论”。他把工业区位和市场范围结合起来,认为市场范围的排列网络中必定有一个大城市,其周边则环绕着一系列市场区和竞争点,即形成一种“经济景观”。

20世纪50年代以来,发达国家和部分发展中国家的社会经济有了很大发展。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原有的社会经济结构和生活环境。这种巨大的变化给区位论学者、经济学家提出了许多新的课题:诸如生产力区位决策和区域经济的合理发展,区域经济发展与社会、生态之间的协调,改善社会经济的空间结构以及如何为人们创造更好的生活环境和工作条件等。为了科学地回答这些问题,学者们改变了以往研究方式,发展了新的领域。首先是空间结构理论的出现。空间结构理论是综合的整体性的区位理论。空间结构理论是在区位论基础上产生的,但其着眼点却不同于区位论。二战后,空间相互作用模式、各种规划模式、网络和扩散理论、系统论及运筹学思想与方法的应用使区位论获得迅速发展,对区域经济运行的动态性、总体性研究促使地域空间结构理论、现代区位论逐渐形成。这期间,将古典区位理论发展为空间结构理论做出重要贡献的思想包括美国学者达恩(E.Dunn)的“经济区位阶段论”、德国学者奥托伦巴(E.Otremba)的“农业经济结构空间统一体”理论、美国学者沃尔特·艾萨德(Walter Isard)的“空间系统”理论和德国学者E.V.博芬特尔(E.V.Boventer)的“六角形顶点区位的景观结构模型”,等等,这些思想把处于一定范围的各有关事物看成为具有一定功能的有机体,并且从时间变化上来加以考察。从这个角度,也可将空间结构理论视为动态的总体的区位理论。其次是区域科学的开创。西方区域经济学的创始人沃尔特·艾萨德(Walter Isard)反对“没有空间基础”的“空中楼阁”式的一般均衡分析,他强调应该将地理学与经济学结合起来,并创建了曾经一度非常流行的区域科学。1956年,沃尔特·艾萨德(Walter Isard)出版了《区位和空间经济》(Location and Space-Economy)一书,将杜能、韦伯、克里斯塔勒、廖什等人的模型整合为一个统一的易驾驭的框架,把区位问题重新表述为一个标准的替代问题:厂商可以被看做是在权衡运输成本与生产成本,正如它们做出其他任何成本最小化或利润最大化的决策一样。这是一种开创性的贡献。艾萨德还在他的《区域科学导论》(1957)、《工业综合体分析与区域发展》(1959)和《区域分析方法》(1960)等著作中,主张将“空间系统”作为区域经济的研究对象,其中包括农业与土地利用、工业区位、商业区位、城市区位、运输网布局等。但艾萨德也未能将空间问题带入经济理论的核心,这与其在理论和方法上所存在的严重不足有密切关系。无论是传统的区位理论还是二战后形成的“空间经济学”,其研究大多局限在对企业、产业和城市的区位选择、空间行为和组织结构方面。空间经济学的两个最重要特征——运输成本与生产及消费的规模效应被传统理论给忽视掉了。在空间经济分析的方法上,传统理论或明确或隐含地假定空间是匀质的,进而完全抽象掉了空间因素,并假定所有要素可以完全无成本地瞬时流动。但事实上,由于劳动与自然资源等要素在空间上并不均匀分布,而不同自然禀赋作为区际贸易的基础还涉及不同空间之间所存在的距离,因此应考虑其运输成本与流动性问题。艾萨德尽管并没有实现将空间带入经济学核心的目标,却开创了区域科学。再次是城市经济学科的兴起。1969年,简·雅各布斯(Jane Jacobs) 出版了《城市经济》(The Economy of Cities)一书,新城市经济学在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风靡一时。它的研究对象是城市系统、城市的内部空间结构。进入20世纪70年代以来,由于城市经济发展更加深入、扩大和复杂化,以及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加速,城市正独立地在世界经济中发挥作用,城市经济的研究已扩展到了城市化、城市环境、城市空间结构、城市经济发展机制和城市区域等各个领域。从研究成果来看,城市化理论、城市空间结构理论、城市经济整体效益理论、城市发展战略理论以及城市管理理论等,都具有其他学科所无可比拟的优势,特别是城市经济学与城市规划学的完美结合与统一,将把城市空间结构的研究提到科学认识的高度和可操作水平。

空间经济研究的是关于资源在空间的配置和经济活动的空间区位问题,尽管区位理论拥有长久的历史,经过漫长历史时期所形成的空间经济研究理论,是人类社会的宝贵财富。但是,与时间不同,空间一直也没有能够成功地纳入经济学主流。其主要原因在于空间经济的两个最重要特征即运输成本和生产与消费的报酬递增在标准的阿罗—德布鲁一般均衡模型(Arrow-Debreu general equilibrium model)中双双被抽象掉了。克鲁格曼认为主流经济学之所以对空间问题置之不理,并不是因为区位问题在我们的生活中不重要,相反,它很重要,只是因为经济学家们没有掌握必要的研究工具。1977年,迪克西特(Avinash Dixit)和斯蒂格利茨(Joseph Stiglitz)在《美国经济评论》上发表了《垄断竞争与最优产品多样性》(Monopolistic Competition and Optimum Product Diversity)一文,建立了一个分析垄断竞争的一般分析模型(简称D-S模型),该模型提供了一个处理运输成本和报酬递增等问题的崭新的工具,扫除了前进路上的技术障碍,从此引发了经济学研究中报酬递增和不完全竞争的革命。这场革命有四波:第一波是产业组织理论,第二波是新贸易理论,第三波是新增长理论,第四波则是空间经济理论。

20世纪90年代以来,新经济地理学的经济学家们通过建立不完全竞争与规模报酬递增相容的模型,把区域经济活动聚集和扩散的内在机制用严密的数学模型表示出来,努力把空间因素纳入到主流经济学的理论体系。自从美国经济学家保罗·克鲁格曼(Paul R. Krugman )1991年在《政治经济学杂志》(JPE)上发表了《报酬递增与经济地理》(Increasing Return and Geography of Economics)这一经典论文,开创性地将递增报酬与垄断竞争分析工具用于空间经济研究,提出了著名的“中心—外围”模型(Core-PeripheryModel,简称CP模型),该模型表示,在规模经济和运输成本之间的联系可能导致经济活动空间分布的集聚或分散。在一定条件下,造成集聚的力量将成为主导。CP模型清晰地表明人口和生产在空间上集聚的动力(集聚力,与分散力对应)来源于消费者和工业内部的关联效应(包括后向关联和前向关联),这种关联效应本质上是一种循环累积的因果关系,是一种完全内生于经济系统的正反馈机制;经济活动的空间分布最终表现为集聚力(向心力)与分散力(离心力)相互作用并达到复杂的平衡的结果。CP模型展示了对全球范围的城市化爆发性推进、大都市迅速成长而城市周围的乡村地区人口锐减等现实情形的巨大解释力,贸易成本的下降容易引起集聚和城市化无疑值得特别关注,因为在整个20世纪,不仅狭义的运输成本呈持续下降趋势,信息技术的发展也导致贸易成本例如搜寻成本、交流成本等大大下降。保罗·克鲁格曼的“中心—外围”模型奠定了空间经济学的基础,使空间问题进入了主流经济学研究的视野。自此,国际经济学界开辟了一个采用主流经济学方法来研究与地理空间相关的各种经济问题和现象的全新交叉学科——空间经济学( The Spatial Economics)。空间最终进入主流经济学的原因在于:不完全竞争是包含在没有充分扩展的规模经济模型中,对空间新的兴趣可能被看做报酬递增或者不完全竞争革命的一次潮流,这种潮流在过去30年间席卷整个经济界。空间经济学理论研究为解释经济活动的集聚和扩散现象提供了新的视角、方法和工具。

空间经济学的区位理论改变了传统区位理论的框架,突破了完全竞争和规模报酬不变的假设,强调规模经济对区位以及城市、生产空间再构的影响,建立了中心—外围的空间非均等模式,积累循环因果关系和路径依赖导致经济活动的分布更加不均匀;同时,也引发了运输成本、集聚经济、专业化分工、集群与网络、信息交流、创新与区域文化、政府作用、贸易开放以及生产要素、竞争态势等要素对区位均衡的向心和离心力影响的讨论,构建了比传统经济区位论更为完整、更为系统的空间均衡模式的分析框架和基础。当然,“中心—外围”不等于“空间经济学”,它只是“空间经济学”中许多模型的基础。除了中心—外围模型(CP模型),空间经济学还包括自由资本模型(Footloose Capital Model,简称FC模型)、自由企业家模型((Footloose-Enepreneur Model,简称FE模型)、资本创造模型(Constructed Capital Model,简称CC模型)、全域溢出模型(Global Spilloves Model,简称GS模型)、局部溢出模型((Local Spillovers Model,简称LS模型)、中心—外围垂直联系模型(Core Periphery Vertical Linkage Model,简称CPVL模型)、自由资本垂直联系模型(Foodloose Capital Vertical Linkage Model,简称FCVL模型)、自由企业家垂直联系模((Footloose Entrepreneur Vertical Linkage Model,简称FEVL模型)、线性自由资本模型(Linear Footloose Capital Model,简称LFC模型)和线性自由企业家模型(Linear Footloose Entrepreneur Model,简称LFE模型)等。空间经济学模型假设世界是均质的,它不需要通过山脉、河流、港口等自然条件的外生差异来解释经济活动的空间分布,而是通过规模经济所产生的向心力和运输成本、不可流动的生产要素等产生的离心力相互作用,内生出空间经济活动的分散或集聚等状态。这些模型极大地丰富了空间经济学理论。

1999年由麻省理工学院出版的《空间经济学:城市、区域与国际贸易》(The Spatial Economy:Cities,Regions,and International Trade),具有里程碑意义。它是三位国际著名经济学大家的合作结晶:日本京都大学的藤田昌久(Masahisa Fujita)、美国普林斯顿大学的保罗·克鲁格曼和英国伦敦政治经济学院的安东尼·J·维纳伯尔斯(Anthony J. Venables)。在这之前的关于空间的经济学理论,都有一个致命的缺陷:没有明确说明市场结构,那种存在收益递增时的市场结构。他们的模型均是在规模报酬不变和完全竞争这些便利假设条件下的分析,没有找到某种方式来处理规模经济和寡头垄断的问题,这使得空间问题过去一直是主流经济学中的一个盲点。《空间经济学:城市、区域与国际贸易》一书概述了过去十年来关于空间经济及与国际贸易的关系的最新成果,不仅将经济活动的空间定位与克鲁格曼早期的“新贸易理论”联系起来,而且也建立了一个新的统一的空间经济研究框架——新经济地理(也经常被简称为FKV框架)。尽管该框架仍存在不少问题,并饱受各方,尤其是地理学界的批评,但它对于很多空间经济问题,如城市经济、区域经济甚至国际经济等的确具有不错的解释功能。当然一个学派的巨大推进,从来不是靠少数人单枪匹马进行的。2002年,英国剑桥大学出版社出版了藤田昌久(Masahisa Fujita)等人的《集聚经济学:城市产业区位与区域增长》(Economics of Agglomeration: Cities, Industrial Location, and Regional Growth)和布雷克曼(StevenBrakman)等人的《地理经济学》(Geographical Economics),2003年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又出版了鲍德温(Richard E. Baldwin)等人的《经济地理与公共政策》(Economic Geography and Public policy),2004年,贝纳德·芬里顿(Bernard Fingleton) 发表的《欧洲地缘经济》(Some Alternative Geo - economics for Europe's Regions),2005年,森知也和亚历山德罗(Mori, Tomoya & Turrini, Alessandro)出版的《技能、集聚与分割》(Skills, Agglomeration and Segmentation)。至此,空间经济学的总体框架已经基本形成。

2008年诺贝尔经济学奖颁发给美国经济学家保罗·克鲁格曼,旨在褒扬他对国际贸易战略理论和空间经济学的贡献。这种将以往经济学家难以驾驭的垄断竞争、规模经济、要素流动和运输成本融合在一起的空间经济研究框架丰富了经济学的方法和内涵,扩展了经济学的理论菜单,具有很大的创新性和前瞻性,因此受到普遍关注。“空间经济学”试图把空间要素纳入到一般均衡分析框架中,研究各种生产要素的运动规律和机制,并通过这种规律与机制分析探讨经济增长规律与途径。从这一点上讲,“空间经济学”的诞生无疑是巨大的理论创新,首先,“空间经济学”的创新之处在于它提出了许多富有特色的理论观点,并通过经济活动空间模式的变化,揭示了区域经济是如何增长的问题。其次,“空间经济学”可以在同一个框架内研究经济增长、国际贸易、产业经济、城市经济、区域经济等诸多问题,这是“空间经济学”的一大特质也是它区别于其他经济学分支的巨大优势。因此,在空间经济学未来的发展过程中必然会伴随出现许多更新颖、更切实际的理论成果。

三、空间经济学研究在中国

国内对空间经济问题的认识与关注,源于卢嘉瑞1992年发表于《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的一篇论文《空间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之后,他又在《当代经济研究》、《学习与探索》等杂志上发表了一系列关于空间经济问题的研究成果。1995年,河北教育出版社出版了卢嘉瑞著的《空间经济学》一书,卢嘉瑞在该书中研究的“空间经济学”,与西方学者所提出的“空间经济学”无论在范围还是内容上都大相径庭。西方的“空间经济学”,也称“区位经济学”、“区域经济学”,基本上只涉及平面空间资源的利用,而忽略了立体空间资源,更没有涉及未来宇宙空间种种资源的开发、利用以及未来宇宙空间的种种社会活动。这不能不说是西方“空间经济学”的一个致命的缺陷。而卢嘉瑞的研究,已经跳出了人类在地球平面空间的经济活动及经济规律,着眼于包括立体空间特别是宇宙太空在内的人类在整个宇宙空间范围内的经济活动及规律,创造了崭新的空间经济研究体系,创建了真正意义上的空间经济学。从这个意义上讲,《空间经济学》是对中国经济学界的贡献,开创了人类研究空间经济的新领域。卢嘉瑞对空间经济研究体系的创新,体现在他创造性地、全方位地、立体地建立并论证了空间向度、空间资源、空间生产力和空间经济四个基本范畴,这构成了他的空间经济学“大厦”的基石。

尽管目前国内对于空间经济学的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但可喜的是我们已经看到一批重要的研究成果。理论研究方面,2003年,湖南人民出版社出版了朱有志、蓝万炼著的《农业产业空间转移论》一书,该项研究首次在农业经济学领域引入了空间经济学概念,该书开辟了一个新的经济学研究领域,勾勒出了一门新的经济学科的基本框架——产业空间经济学,即产业经济学与空间经济学的交叉科学,用空间经济学的理论分析产业演变规律,用农业产业的发展规律验证空间经济理论。这一研究不仅拓宽了产业经济学的研究范畴,而且丰富发展了空间经济学的研究内容。2005年5月,科学出版社出版了王兴平著的《中国城市新产业空间:发展机制与空间组织》一书,该书立足于城市地理学和城市规划学,以空间分析为主线,对中国城市新产业空间的形成与发展机制、空间区位与空间结构规律以及空间整合的机制等进行了系统化的探讨。2005年12月,经济科学出版社出版了安虎森主编的《空间经济学原理》一书,本书对过去10多年来空间经济学理论的发展和成就做了精练的概述和及时的汇集。2005年,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了粱琦翻译的《空间经济学:城市、区域和国际贸易》,该书的英文版是1999年由麻省理工学院出版社出版,这本专著的出版解决了区域经济学非经济学的尴尬局面,使区域经济学溶入新古典经济学的框架之中;另一方面,该书的出版还实现了新古典经济学向空间维度的拓展,完成了新古典经济理论的又一次革命性的突破。事隔六年引入国内仍然属于理论前沿,深感中国的经济学理论发展与国外还存在一定的差距。2006年12月,经济科学出版社出版了安虎森主编的《空间经济学教程》一书,本书向国内读者,尤其是向从事区域经济增长研究的学者介绍空间经济学的核心思想和基本模型以及在经济政策分析中的应用,使国内学者进一步开阔研究视角,利用新的工具箱中的工具来解释区域经济增长中的新的现象。2008年6月,商务印书馆出版了陈雯著的《空间均衡的经济学分析》一书,本书在承认地区基础条件差异性的前提下科学定义了空间均衡概念,基于工业品和生态品分工,研究一定空间中的收入增长与生态改善的空间均衡模式;建立了工业品和生态品的空间供给能力的解释变量,并以江苏省和苏州市为例进行空间功能分区;进一步研究空间失衡的状态及其制度根源,提出引导、管制和平衡相结合的基本制度支撑框架。本书改变了匀质环境下以增长的数量均衡研究区域发展关系的视角,提出了空间均衡新内涵,充分展现了经济与地理学科交叉的创新思维和学术火花,填补了国内外进行异质空间均衡模式研究的空白。2009年3月,浙江大学出版社出版了赵伟等著的《空间经济学:理论与实证新进展》一书,该书就空间经济学和国际经济学两个经济学分支学科及其交叉领域的问题,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探讨,特别是通过聚焦于中国区域经济开放与区际经济协调发展论题,由此引出了对空间与区域经济的纯理论研究和中外现实问题的实证研究。2009年7月,中国经济出版社出版了张宇著的《制度约束、外资依赖与中国经济增长——空间经济学视角下的再审视》一书,本书从我国转轨阶段的特殊制度安排出发,从体制角度分析了导致我国经济具有外资依赖特征的原因,并构建了一个基于区位一般均衡的空间增长模型,从理论和实证两方面考察了外资依赖对经济增长所产生的影响。2009年8月,商务印书馆出版了粱琦著的《分工、集聚与增长》一书,本书围绕空间经济学的核心理论——集聚展开研究。在经济学的经典理论体系中,分工与经济增长之间有一条理论链。本书则将“集聚”嵌入其中,在它的源头联上“分工”,在它的末端接上“增长”,从而形成一条新的“分工—集聚—增长”理论链。一方面,分工是集聚的根本源泉,而集聚是分工的空间组织形态;外部性和报酬递增则是它们之间的纽带。另一方面,地理影响增长,增长影响地理,而地理与增长之间的这种互动是通过集聚来实现的;集聚是增长在地理上的对应,经济增长具有集聚的特性。本书提出并阐释了这条新的理论链,研究了其政策含义,刻画和分析了中国工业的分工与集聚及其增长效应。

最近几年来,空间经济学已成为我国经济学界的一个热门,研究队伍也不断得到加强,南开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南京大学、厦门大学、南京师范大学以及西南财经大学等一些高校开始开设空间经济学专业,并拥有空间经济学博士、硕士学位授权点,培养空间经济学研究专业人才。2009年10月23日至25日,在南京师范大学召开了全国首届“空间经济学”学术研讨会,会议以“创新·发展:空间经济与空间经济学”为主题,采用主题演讲和自由发言两种方式,代表们分别以不同论题展示了各自的研究成果。许多代表认为,当前是空间经济学发展的绝佳时机,要继续扩大空间经济学的影响,扩大学者队伍,提升研究质量。自从2009年首届空间经济学研讨会在南京师范大学开幕以来,空间经济学的相关理论和方法得到了广大区域经济学、产业经济学等相关学科领域学者和相关政府部门的关注和认可。2010年10月22日至24日,在南开大学召开了第二届全国“空间经济学”学术研讨会,以更好地促进国内外空间经济学研究学者的交流、探讨这一新理论和新学科的发展、研究其发展中的问题和解决方法,使之对中国的相关经济理论和经济可持续协调发展发挥更大作用。

空间经济学作为一门新兴学科,对中国这样一个国土辽阔、地区间发展差异明显,且正处于经济体制和发展方式转型的历史过程中的国家来说,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这已经成为国内学者的共识。借助于空间经济理论,我们可以考虑中国区域收敛和非均衡发展问题。用空间经济学的思维方式,我们可以考虑在中国960万平方公里的大地上,为什么是在这个地方而不是在那个地方形成了诸如叫做广州或上海或北京的经济体?在中国的广袤大地上应该有多少个类似于珠三角或长三角之类的城市层级体系?随着人口的增长和变迁,经济如何从单中心地理演化成多中心地理?新城市终究在什么时候什么地点出现?城市规模的分布可否预测?自组织结构如何决定城市空间体系的演化过程?市场潜力曲线如何决定城市空间体系的演化路径?空间经济学将会大大拓展我国城市经济学与区域经济学(两门学科之间的界线一直都很模糊)的研究领域、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我国在空间布局和结构调整、工业化和城市化水平的提升,统一区域政策的构建,以及实现我国区域经济一体化等方面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因此,解决这些问题需要政府和经济学界全力倾注于空间经济学理论和政策的研究。多年来,通过中国学者结合中国问题的研究,特别是在产业集聚的成因、集聚和区域经济发展、集聚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等重大问题上结合实际的研究,空间经济学自身的应用价值与发展前景也进一步明朗化。由于中国自身复杂国内情况与地区差异,实际上已为空间经济学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现实背景,以致吸引国外这一领域的学者也来调查研究,加之空间经济学作为一门新兴学科才诞生十数年,因而中国学者在空间经济学方面的研究定会大有可为。特别是,中国可持续发展条件下的空间均衡对空间经济学提出新的理论要求,为此,空间经济学研究应从传统经济目标转向经济、社会、环境综合效用最大化的目标,建立空间异质下的空间均衡的系统分析框架,生态空间分布及其与经济活动开发空间的合理配置理论,使理论模型更为逼近现实,提高理论的解释力。

四、小 结

空间经济理论被视为不完全竞争与收益递增革命的第四次浪潮,它为人们研究区位理论和解释现实经济现象提供了新的视角和方法。正因为空间与区位的特性,空间经济学的分异与深化、整合与发展在壮大其学科体系的同时,也在不断深化一般的经济学思想。以资源配置导向的经济学在空间经济学体系中找到了其存在形式和实现结构。如果说经济学是一门对经济现象的解释性学科,这话只说对了一半;更重要的是,经济学还是一门用经济理论指导主体行为、政策设计和战略行动的应用性学科。从这个意义上讲,空间经济学正是用经济学理论和方法研究经济发展的重要学科之一。我们所以强调空间经济学对经济发展的重要性,因为经济发展首先要确定一定的空间位置,不同的空间定位或布局对资源配置一定会产生不同的效率;其次,要选择不同的空间结构,因为不同的资源结构、产业结构和市场结构对发展的效益起着决定性的影响;再次,要建立相应的空间组织形式和区域政策体系,应当指出,与区域发展相匹配的企业体系、产业体系、城市体系和管理组织形式对区域发展具有软硬兼施的制约作用。作为一个相互关联的学科群体,空间经济学内部的各个学科之间整合的力量在不断加强,这种整合不仅是学科间理论的相互协调,而且是借助理论的交叉融合来弥补各自理论的空白点,在交叉融合之中寻求新的发展。经过十几年的开拓性研究,空间经济学已同心理学等学科实现了初步的结合,从而大大提高了空间经济学对现实的解释力。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日益展开,全球范围内的空间问题变得更加凸显。经济全球化作为一种外部力量打破了原有地区平衡,使某些地区得以异军突起,甚至成为区域内的核心,而四围的地区则在这种不平衡的过程中失去原有的地位,竞争力下降。全球化还使得各个区域间的联系加强,相互影响程度显著提高。区域间的这种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紧密联系是空前的,它从现实性上为空间经济学的发展提供了极佳的素材,空间经济学必将大有作为。如果说20世纪的经济学研究在纯理论方面取得了重大进展,那么,21世纪的经济学应当注重其实用性和应用性研究。这个领域按其重要程度排序首推空间经济学及其所涵盖的广义范畴。

[1]柴志贤,黄祖辉.国外空间经济研究的最新进展及发展趋势[J].经济评论,2006,(1):155-160.

[2]郑长德,唐 锐.克鲁格曼与空间经济学[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8,(12):116-122.

[3]刘朝明.新空间经济学:21世纪经济学研究的主题[J].中国软科学,2002,(3):104-108.

[4]金 煜,陈 钊,陆 铭.中国的地区工业集聚:经济地理、新经济地理与经济政策[J].经济研究,2005,(4):1-12.

[5]黄肖琦,柴 敏.新经济地理视角下的FDI区位选择[J].管理世界,2006,(10):33-38.

[6]洪开荣.空间经济学的理论发展[J].经济地理,2002,(1):1-4.

[7]陈建军,黄 洁.集聚视角下中国的产业、城市和区域——国内空间经济学最新进展综述[J].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4):12-22.

[8]殷广卫,李 佶.空间经济学概念及其前沿[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1):75-82.

[9]梁 琦.空间经济学:过去、现在与未来[J].经济学(季刊),2005,(4):1067-1086.

[10]周天勇,刘玲玲.从区位理论到新空间经济学的发展[J].生产力研究,2005,(10):5-6,25.

[11]梁 琦,刘厚俊.空间经济学的渊源与发展[J].江苏社会科学,2002,(6):61-66.

[12]Krugman P R.Increasing Returns and Economic Geography[J].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1991,(99):483-499.

[13]Krugman P R.Space: The Final Frontier[J].Journal of Economic Perspectives,1998,12(2):161-174.

[14]Fujita M, Krugman P R.When is the Economy Monocentric? Von Thunen and Chamberlin Unified[J].Regional Science and Urban Economics,1995,(25):505-528.

[15]Boschma R A,et al.Evolutionary Economics and Economic Geography[J].Journal of Evolutionary Economics,1999,(9):411-429.

[16]Fingleton Bernard.Some Alternative Geo-economics for Europe’s Regions[J].Journal of Economic Geography,2004,(4):389-420.

[17]Fujita M, et al.The Spatial Economy:Cities,Regions,and International Trade[M].MIT Press,Cambridge,1999.

[18]Fujita M, et al.Economics of Agglomeration[M].Co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6.

[19]Krugman P R.Geography and Trade[M].MIT Press, Cambridge,1991.

[20]Krugman P R.Increasing Returns and Economic Geography[J]. 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 ,1991,(99):483-499.

[21]Avanish K Dixit,Joseph E. Stiglitz:Monopolistic Competition and Optimum Product Diversity[J].The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1997,67(3):297-308.

[22]Melvin L.Greenhut:Location Economics:Theoretical Underpinning and Applications[M].Edward Elger Publishing Limited,1995.

[23]Fujita M.Towards the New Economic Geography in the Brain Power Society[J].Regional Science and Urban Economics,2007,37(4):482-490.

猜你喜欢

区位经济学理论
移民与健康经济学
坚持理论创新
神秘的混沌理论
袁奇峰:广州南CBD,优越区位截留全城商机
理论创新 引领百年
简明经济学
相关于挠理论的Baer模
郑州:紧抓区位优势 未来发展可期
连锁餐饮企业区位选择
连锁餐饮企业区位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