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文言文课堂教学灵动而沉稳
2011-02-19杨春方江苏省江阴市临港新城实验学校
杨春方(江苏省江阴市临港新城实验学校)
理想的文言文课堂教学应该既有“水的灵动”又有“山的沉稳”。
长期以来,文言文教学往往要么“死于章句”,要么“废于清议”。有“言”无“文”,把文言文上成实词、虚词、文言语法积累课,这是对文本的肢解;有“文”无“言”,把文言文上成文学欣赏课,是对文言的架空;学生苦于文言文课堂的枯燥乏味、负担沉重、气氛沉闷。这里的“水的灵动”就是指在课堂上,要少一些枯燥,多运用一些方法,让学生学得情趣盎然、生动活泼。“山的沉稳”指的是要把文言和文章、文化融合在一起进行教学。钱梦龙先生在《文言文教学改革刍议》一文中这样论述:“教文言文,当然要指导学生理解词句,但理解词句的着眼点在于更准确、深入地把握文意;反过来说,把握了文意也可以更好地理解词句。”钱先生的理念落实在课堂里,其实就是“以文带言”。扎实地立足文言之“言”进行文意的理解、章法的品析、情感的体验、主旨的探究,这才是正视文言文特殊性的有效的文言文教学,才能真正培养学生阅读文言文的能力。
下文结合实例谈几种灵动而又沉稳的文言文课堂教学“以文带言”的方法:
一、缩文填词
缩写一般是在作文训练中培养学生理解能力和概括能力的一种方法。在文言长篇的教学中,教师用简练的语言将文本压缩成一段简短的文字,同时将涉及文本关键内容的词语留空,让学生填写,这就叫缩文填词。
这种方法一改文言文课堂中让学生“划分段落,概括总结”的呆板、单调,充满了灵动的气息,有几个好处:1.填准了关键词,学生对文章内容也就基本掌握了;2.形成的文本内容提要本身就成了师生共同创造的课程资源,而且往往还可以成为进一步深入文本的新的教学起点;3.这样的活动学生感兴趣,对文本的阅读会更主动、更专注、更高效。当然,这个方法需要教师具有厚实的文本研读功力、将厚文读薄的功力、对文本二次创作的功力以及随机点拨的功力。
特级教师黄厚江老师在教授《阿房宫赋》一文时,设计了这样的活动:
同学们,我读《阿房宫赋》是越读越短,读到最后文章就缩成这样一段话:阿房之宫,其形可谓( )矣,其制可谓( )矣,宫中之女可谓( )矣,宫中之宝可谓( )矣,其费可谓( )矣,其奢可谓( )矣,其亡亦可谓( )矣!嗟乎,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可( )矣!现在请同学们根据自己对课文的了解,想一想在这些括号里填什么样的词比较合适,看看你们的想法和我是不是一致。
这个环节的设计很巧妙,填好几个关键词,学生对《阿房宫赋》一文的文脉就有了基本的理解。学生的兴趣被激发了,课堂气氛就活跃了。但如果对文本内容的理解仅满足于此,立刻进入文章、文化层面的探讨,那么“言”就沉得不“实”了。学生对《阿房宫赋》一文的理解不是几句内容提要,几个关键词就能透彻的。黄老师没有满足于此,他随即要求学生再读课文,画出文中相关的句子印证所填写的关键词。这个设计由提要引出对文本内容的整体感知,再由提要引导学生进入文本细处进行理解、揣摩,每一处探讨点拨都始终“关照”疑难词句。这个后续环节,无疑让缩文填词这个活动的设计达到了圆满的效果。
黄老师设计的这个缩文填词是灵动的,改变了串讲的方式,学生的学习过程是充满挑战的,是愉悦的。同时,这个设计又是沉稳的,根据文本撰写提要,又通过提要内容“回应”文本,在把握文意的基础上充分落实了文言教学。
朱新敏老师在《烛之武退秦师》一课的设计中也成功地运用了这个方法:
综合全文,在空格处填写一个最恰当的字予以评价:
秦晋征讨郑国,其理可谓( )矣;强敌压境,其势可谓( )矣;烛之武临危受命,其情可谓( )矣;一番说辞力挽狂澜,其言可谓( )矣;秦伯背盟结盟,其行可谓( )矣;晋文果断撤军,其人可谓( )矣;翻云覆雨敌我互换,其因皆为( )矣。
二、变式巧译
文言文教学的难点首先是文言,必须让学生弄懂文意。语言尚未疏通,就在那里大讲“微言大义”和文化底蕴,这是得不偿失的有“文”无“言”教学。但课本中有一些文言文内容比较浅显,只要根据课文的注释,结合上下文意就能基本扫清语言障碍。面对这样的文本,如果还是句句串讲,就索然无味、效率低下了。面对这样的文本,不如寻找一些变式,改变一下疏通文义的方法,往往会取得一举多得的效果。
孔晓玲老师在《小石潭记》一课的教学中运用了下面的方式:
用优美的语句描述小石潭之美。
例句:小石潭的水是活的,叮叮咚咚地演奏着自然的心跳,一如君子身佩玉环的轻鸣,在澄澈的心灵和水墨的山水之间久久回荡……
方法指导:第一句概括特征,第二句抓住文中表现这个特征的关键语句想象描绘,第三句表达自我的情感,或者表现景物与心灵的结合。
小石潭的水……小石潭的鱼……小石潭的石……
这个设计十分巧妙,灵动而沉稳。它有三个特点:1.要描述文本意境,前提必然要能根据注释疏通文义,这是“以文带言”理念的体现;2.方法指导到位,三个句子各有要求,为学生表达提供了可借鉴的规范途径和思路,降低了难度;3.有一举多得的效果,学生在情趣盎然地疏通文义的同时,体验了作者的情感,品析了文章的语言之美、意境之美,提高了想象力和表达能力。
三、比读探究
对比式阅读,就是把两篇(两段)或两篇以上的材料放在一起进行对比,探究它们异同点的教学方式,其效果是于比较之中见深刻。经典文言作品往往惜墨如金、内蕴丰厚,唯有披沙拣金般地咬文嚼字才能真正通透其妙处。比读探究,就是一种比较好的既灵动又实沉的“咬嚼”方式。
王君老师《狼》一课的设计中有这样两个活动:
1.现在再请同学们自由地大声朗诵第三自然段。你们读完后,老师要为你们翻译,老师的翻译中穿插有四处错误,要求你们辨出错误并能在课文中找出依据。
2.在这千钧一发的时刻,故事将会如何发展呢?现在请同学们仔细听第四段和第五段的朗读录音。老师绘制了两幅《杀狼图》,图中有多处与情节不符,请同学们仔细观察后指出来,并在原文中找到依据。
这两个活动选择的比读内容非常新颖,一是教师的翻译,二是一幅图画。这在一般的文言文课堂里是比较少见的,用王老师自己的话来说:“这样的教学设计,让文字与形象立体交流,让观察与判断悄然合璧……学生手眼心口并用,和老师共同打通古汉语和现实生活的通道。因为学生潇潇洒洒地走进了文言天地,所以文言的学习自然就充满了迷人的浪漫气息。”
比读的形式固然灵动,但更让人欣赏的是王老师在设计中所体现出的对文言文教学的思考。在第一个活动中,故意将“敌” “顾野”“薪”“眈眈”等词的意思说错、说漏;在第二个活动的画图中,狼站着,眼睛睁着,屠夫的刀砍在屁股上等,这些设计的真正意图在于引导学生进入文本深处进行辨析、探究。两次反复强调“在原文中找到依据”折射出教师“灵动而不失魂”的教学理念。
黄厚江老师在执教《阿房宫赋》一文时,选择的比读材料是他改写的文章的最后一段,通过设计“和杜牧比文章”这个环节,表面是“狗尾续貂”,其实是以精心设计的方式来引导学生体验情感、理解主旨、获得启示。
余映潮老师在谈阅读教学手法的时候,谈过比读的问题。他认为,比读设计的技巧一是要选材精致小巧,二是要选择好的角度。从课堂教学操作的角度讲,余老师的这个观点切中肯綮。这里要补充的是,用作比读的材料未必局限于现成的类文或异文,有时教师富有新意的创作,往往会有更实用、更巧妙的效果。上文所举的黄厚江和王君老师的实例,给了我们很好的示范。
四、设问深读
设问深读,就是通过巧妙的发问引导学生进入文本深处。问题一方面指向情感的体验、文章内容主旨的理解;另一方面指向对“言”的落实。
“设问深读”在课堂的操作关键有二:1.主问题的成功预设,预设的主问题既要切中文本要害,又要符合学情;2.强烈的以 “文”带“言”的意识,在“文”的教学过程中,自然而然地 “带”出“言”的教学。问题灵动,又能附文言之体。我认为,钱先生的课例《愚公移山》就是采用了设问深读的方法,他抓住愚公妻和智叟对待移山的不同态度设问,引导学生深入文本,对关键的实词、虚词、句式等文言知识进行了积累训练。
在一些文言文优秀课例中,有很多精妙的设问深读设计,或者“一字立骨”,抓住文章的文眼,“层层剥笋”;或者组合设问,步步为营、层层推进。这些设计以精妙的提问为平台,把文意的理解、章法的领悟、情感的体验、主旨的探求深深地扎根于文言之“言”,效果都非常好。
参考资料:
1.于漪、刘远主编《黄厚江讲语文》,语文出版社。
2.于漪、刘远主编《王君讲语文》,语文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