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分期缝合治疗腹部感染裂开切口

2011-02-12邓新生

中国医药指南 2011年26期
关键词:腹膜炎缝线穿孔

邓新生

(河北省涿州市医院普外科,河北 涿州 072750)

腹膜炎患者剖腹探查术后腹壁切口裂开的发生率约为3%[1]。切口裂开经常伴有术后第1周伤口处血清血液渗出。裂开程度从皮肤表面破溃而深层腱膜肌肉完好无损,到切口完全破裂并有内脏暴露,也就是腹部破裂。恢复皮肤覆盖特别重要,可以避免干燥导致粪瘘形成或肠道的医源性创伤。笔者通过应用一种动员局部皮瓣分期关闭切口的方法治疗感染切口裂开,简单有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自2006年4月至2010年9月共选用病历41例。这些患者的平均年龄为39岁(22~65岁)。这些患者在2006年4月至2010年9月的53个月内接受治疗,并均随访4个月。22例患者有胃溃疡穿孔腹膜炎。1例患者有结核性回肠穿孔腹膜炎,3例患者有回肠穿孔腹膜炎,13例患者有十二指肠溃疡穿孔腹膜炎。2例乙状结肠穿孔腹膜炎。男女比例26∶15。患者在术后平均5d(4~7d)期间发生切口破裂。由于局部感染导致流脓,或者是由于患者全身状态很差,因此切口无法立刻关闭(因需急诊全层关闭切口,腹膜破裂,肠袢脱出腹膜腔者除外)。所有患者都采取相似方法处理,没有患者再次发生切口裂开。所有患者都形成了切口疝,在以后时间接受处理(通常为3个月后)。没有长期并发症。

2 讨 论

2.1 术后切口裂开的原因可能有全身性因素,例如营养不良、肺部疾病、糖尿病、使用类固醇、放化疗后,或局部因素如切口感染、血肿或血清肿。区域因素如肠水肿、腹膨胀、出血和创伤,也可能导致腹部破裂。不完善的手术技巧和急诊剖腹术也与切口破裂危险升高有关。恢复腹壁完整性是这种状况的重要治疗目标,并且只有在消除导致破裂的基础疾病并同时建立一个支持伤口愈合的环境后,才可能取得成功。

2.2 以往非手术治疗包括:症状和体征提示感染,引流出脓性分泌物时,一般均需敞开、引流、换药治疗[2]433-435。清除失败的缝合线,因每克组织内的致病菌超过10万个,即可引起感染,而缝线处每克组织仅需100个细菌即可引起感染[3]。防止损伤下面肠道和引起瘘管;定期进行切口包扎换药。这样可以使切口二期愈合。将直接切口缝合推迟到患者适合麻醉和感染已经消退,可以保证更好的美容。急诊手术出口包括在3周内用间断保留缝线重新缝合切口。采用1号不可吸收单丝粗线从创缘(>3cm)开始以宽大咬面进行大面积创面缝合。每次缝针都要使用支撑装置,以防止缝线切进皮肤。患者可能病的非常严重,有脓毒症或器官衰竭,特别是老年人,并且可能需要在重症监护病房接受治疗。

2.3 本文介绍的这项技术有很多优势。首先,出现切口裂开的患者全身条件很差,所以不太适合全身麻醉。其次,由于这些患者对局部麻醉的最大耐受量较小,分期关闭提供了一个使用更少麻醉量的机会。第三,分期关闭避免了对暴露的肠道有害的波纹状引流。这项技术适用于那些腹膜腔完整的肌肉筋膜层裂开的患者。

2.4 结 论

通过分期动员切口局部皮瓣闭合术后全部裂开切口的方法似乎是一种简单而有效的方法,特别是在资源不足的医院。他提供了一个在没有波纹状引流情况下尽早关闭切口的机会,从而减少了瘘管形成的可能性。这些患者往往处于很高危险状态而不适合全身麻醉。由于这些患者发生局部麻醉剂中毒反应的阈值很低,因此,分期关闭也提供了一种使用低剂量局部麻醉剂的机会。

[1]王荣泉,鲁葆春.抗生素腹腔一次性灌注预防手术后感染[J].中华普通外科杂志,1999,14(5):387.

[2]吴阶平,裘法祖.黄家驷外科学(上册)[M].5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2:26-27.

[3]林治瑾.临床外科学(上册)[M].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1994:17-18.

猜你喜欢

腹膜炎缝线穿孔
剖腹产横切口两种缝线缝合的对比探讨
外科缝线标准中线径问题的研究
鼻石致鼻中隔巨大穿孔1例
頤和園十七孔橋再現“金光穿孔”景象
结核性腹膜炎与癌性腹膜炎的CT鉴别诊断分析
缝线抗议
手术治疗胃十二指肠穿孔效果研究
护理干预对腹膜炎患者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作用分析
护理干预对腹膜炎患者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作用分析
锯齿状缝线皮下埋置面部提升术临床应用(附14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