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期综合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80例
2011-02-11陈瑞华
陈瑞华
(河南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郑州450000)
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的治疗方法较多,笔者在临床实践中观察到采用分期综合治疗的方法,能明显缩短疗程,促进恢复,现报道如下。
一般资料
80例病例均为我院2006年7月~2010年12月期间针灸科、皮肤科门诊及住院患者,男50例,女30例;年龄18~80岁;病程 1天~2个月。
治疗方法
急性期:发病1周以内为急性期。采用远端取穴配合碘化钾离子导入的方法治疗。远端取健侧合谷穴,配合患侧足三里、太冲、三阴交。针刺穴位得气后加用G6805-1型电针仪,选用连续波,电流量以患者能耐受为度,治疗时间30 min,每日1次。同时在急性期配合碘化钾离子导入治疗,治疗时将10%碘化钾溶液均匀浸湿衬垫,正极置于患侧翳风处,副极置于患侧面部,电流量6~10 mA,每日1次,每次20~25 min。
恢复期:发病1周~1个月为恢复期。采用局部取穴、透穴与远端取穴相结合,闪罐、走罐相结合的治疗方法。取穴:阳白透鱼腰、迎香透四白、地仓透颊车、承浆透地仓、合谷(健侧)、足三里(患侧)。选取30号1.5~2寸毫针,局部皮肤常规消毒后,快速进针,采用平补平泻手法,针刺穴位得气后加用G6805-1型电针仪,选用连续波,电流量以患者能耐受为度,治疗时间30 min,每日1次。患侧面部给予闪罐、走罐治疗,致局部皮肤潮红为度,每日1次。
后遗症期:发病1个月以上为后遗症期。采用局部取穴、透穴与远端辨证取穴、头针和艾灸相结合的方法,取穴:阳白透鱼腰、迎香透四白、地仓透颊车、承浆透地仓、合谷(健侧)、足三里(患侧)、三阴交(双侧)。脾虚湿盛痰多者,加阴陵泉、丰隆;肝气郁滞者加太冲;脾肾阳虚者加关元、百会。同时配合头针对侧运动区下2/5,选取30号1.5~2寸毫针,局部皮肤常规消毒后,快速进针,采用补法,针刺穴位得气后加用G6805-1型电针仪,选用连续波,电流量以患者能耐受为度,治疗时间30 min,每日1次。同时配合灸法,采用悬灸法,选取阳白、四白、地仓、颊车、下关、太阳、足三里等穴,灸至局部皮肤潮红为度,每日 1次。
治疗结果
疗效标准:痊愈:症状全部消失;显效:静观面部表情无任何异常,但谈笑或鼓腮时可出现一侧嘴角轻度歪斜;有效:与发病时期对比症状有明显改善,但仍遗留轻度嘴角歪斜,谈笑时明显;无效:症状体征无改善。
治疗结果
80例患者中痊愈60例(占75.00%),显效 12例(占 15.00%),有效 7例(占 8.75%),总有效率98.75%。
讨论
周围性面神经麻痹中医称面瘫。中医学认为,本病的主要病因是脉络空虚,卫外不固,风寒或风热之邪乘虚侵入面部经络,致气血痹阻,经筋失养,筋肉失于约束,纵缓不收而发病[1]。《灵枢◦经筋》言:“颊筋有寒,则引急移口,有热则筋弛纵缓,故僻。”西医学认为,周围性面神经麻痹急性期面神经有炎症水肿,早期局部针刺对面神经有一定的不良刺激,因此西医学多主张周围性面神经麻痹急性期不局部针灸治疗,认为面部频繁的刺激会使局部组织持续充血,在某种程度上加重了炎变神经的水肿[2],不利于面神经功能的恢复。急性期治疗的目的是既要改善局部血液循环,促进神经功能恢复,又要避免神经功能进一步损害。我们在急性期采用远端取穴配合碘化钾离子导入的方法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既改善了局部血液循环,消除了炎症水肿,又疏通了面部经络。合谷、足三里为手足阳明经穴,面部为手足阳明经脉所过之处,阳明经为多气多血之经。面瘫为面部气血运行不畅,肌肉筋脉失于濡养,针合谷、足三里可疏通阳明经经气,使面部气血畅通,气血充盈。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针足三里可使胃和脾健,从而达生气化血、驱邪通经之效。取健侧合谷,患侧太冲,一在阳经,一在阴经,配合三阴交,既能益气活血,又能调和阴阳,使气血相和,阴阳平衡,邪气乃去;碘化钾离子导入,碘化钾作为无机离子,可以消除炎症,减轻局部的组织水肿,促进局部的血管扩张,改善微血管的血液循环[3]。恢复期采用局部取穴、透穴与远端取穴相结合,闪罐、走罐相结合的治疗方法,可以疏通局部经络,激发阳明经经气。后遗症期正气已虚,我们针刺手法采用补法配合灸法与辨证取穴,起到扶正祛邪,健脾益气,使正胜邪祛,气血充盈,则疾病自可痊愈。头针的运动区,相当于大脑皮质中央前回在头皮上的投影,支配对侧肢体的运动功能,配合头针对侧运动区下2/5治疗面神经麻痹,对于恢复期和顽固性面瘫,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总之,分期综合治疗,可以根据不同阶段的不同发病机理,采用不同的手法与治疗方法,能明显缩短疗程,提高疗效。
[1]石学敏.针灸学.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2:224-226.
[2]陈杰,许春朝.分期论治周围性面瘫200例疗效观察.长春中医学院学报,2004,20(1):7.
[3]李千智.直流电碘化钾离子导入加红外线治疗急性周围神经性面瘫的疗效观察.上海预防医学杂志,1998,10(6):277-2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