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7例新生儿泪囊炎的治疗体会
2011-02-11宋梦菊
宋梦菊
(普陀区眼病牙病防治所,上海 200060)
新生儿泪囊炎是小儿常见病之一,主要为鼻泪管下端先天Hasner膜出生时未吸收,阻塞鼻泪管所致,或由结膜炎、炎性分泌物阻塞鼻泪管。一般在出生后数日或数周,亲属发现患儿泪溢或伴有分泌物多,检查时压迫泪囊即可见有黏液脓性或脓性分泌物自泪小点溢出[1]。笔者自2006年11月至2010年11月,治疗57例新生儿泪囊炎,治疗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06年11月至2010年11月期间笔者共接诊新生儿泪囊炎57例(76眼),其中男35例(42眼),女22例(34眼),双眼19例(38眼),单眼38例(38眼)。月龄最小3d,最大6个月。<1个月37眼(占48.7%),1~3个月21眼(占27.6%),>3个月18眼(占23.7%)。所有病例均溢泪伴溢脓,按压泪囊部即可见有黏液或脓性分泌物自泪点返流,符合新生儿泪囊炎诊断标准[1]。
1.2 方法
1.2.1 泪囊按摩加滴眼液法
<3个月患儿,给予妥布霉素滴眼液每日3次点眼,并教家长按以下步骤做泪道按摩:清洁双手剪短指甲,固定患儿头部,将眼部分泌物清洗干净,滴眼水,然后用拇指或食指指腹贴紧泪囊区上部,压迫内眦部向下方鼻泪管方向挤压,同时压住泪小管部,使分泌物向下冲洗先天残膜,挤压后滴妥布霉素滴眼液,每日4~6次。
1.2.2 泪道探通法
>3个月患儿以0.4%盐酸奥布卡因滴眼液表麻15min后用消毒方巾包裹患儿四肢及躯干,家长用双手固定患儿头部,牵拉下睑暴露下泪点,扩张器扩张泪点后取7号空心冲洗式泪道探针自下泪点入针约1.5mm后转向水平进入泪囊,碰骨壁后针尾旋转90°垂直向下进入鼻泪管,有突破感后固定探针,留针1min,出针后注入生理盐水,当患儿出现吞咽动作或鼻腔有液体流出,表示探通成功,探通后将患儿抱起拍打背部,避免冲洗液进入呼吸道。冲洗通畅者行常规冲洗1次以巩固疗效1周后复诊冲洗泪道,不通畅再次行泪道探通,冲洗时应注意压力不可过大,防止冲洗液大量进入患儿咽部导致误吸、窒息;冲洗有阻力时不可强行冲洗以免形成假道及感染;冲洗前半小时不可喂奶。
1.3 疗效判断标准
溢泪、溢脓症状消失,冲洗泪道通畅为治愈;仍有溢泪、溢脓症状,冲洗泪道不通畅为无效。
2 结 果
<1个月按摩法治愈37眼,治愈率100%;1~3个月按摩法治愈4眼(占19.8%),好转15眼(占71.4%),无效2眼(占9.5%);>3个月按摩法均无效;>3个月行泪道探通治愈18眼,治愈率100%,但随月龄增加探通次数有增加趋势,从1~3次不等。另<3个月未治愈17例患儿后均经泪道探通法治愈。
3 讨 论
新生儿泪囊炎亦称先天性泪囊炎,以慢性泪囊炎为多见。泪液排出部在胚胎发育中逐渐形成,其中鼻泪管形成最迟,常常到出生时鼻泪管下端仍有一黏膜皱襞(Hasner瓣)部分或全部遮盖鼻泪管开口[2],Hasner瓣正常一般于生后1个月内自行开通,若未自行开通(约4%~7%),则引起新生儿泪囊炎[3]。
新生儿泪囊炎常用治疗方法有泪囊按摩、滴眼药、泪道冲洗、泪道探通等。近年来大多数学者主张早期手术治疗,因从发病情况看,采用按摩和泪道冲洗治愈的病例相对较少,70%~85%患儿需行泪道探通方可治愈[4]。虽然泪道探通方法简单,创伤小,效果显著,治愈率为97.57%~98.44%[5],且已广泛运用于临床。但泪道探通应选择最佳时机,目前多数学者认为泪道探通在2~8个月左右进行比较安全,部分学者主张3~6个月为宜[5]。
本文认为<3个月患儿,组织娇嫩,操作不慎容易造成假道及泪小点损伤,同时患儿吞咽功能不完善,易导致冲洗液误吸引发吸入性肺炎及窒息的可能。且患儿多残膜较薄,通过按摩有一定疗效。本资料显示<1个月患儿按摩法治愈率100%可能与接诊患儿基本为半个月以内有关。相比较3~6个月新生儿易固定,容易操作,是泪道探通的最佳时机,经1~3次泪道探通治愈率100%。
患儿>6个月以后,力量较大,难固定,且随泪囊炎时间延长易造成泪道阻塞加重,增加鼻泪管粘连,出现致泪道探通困难。即使探通成功也可能因泪道探通手术时间拖延致患儿泪囊扩张,泪囊壁失去弹性,出现日后流泪现象[5]。
因此,新生儿泪囊炎月龄越小治疗效果越好,<3个月患儿采用按摩法加滴眼液保守治疗为好,3~6个月患儿应及时行泪道探通冲洗。
[1] 刘家琦,李凤鸣.实用眼科学[M].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0:247.
[2] 褚仁远.眼病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11.
[3] 赵桂秋.眼科学总论[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181.
[4] 吕国芳,王旭.泪道探通术治疗新生儿泪囊炎的体会[J].眼外伤职业眼病杂志,2005,27(4):304-305.
[5] 吴珠英.新生儿泪囊炎泪道探通时机研究进展[M].中外健康文摘,2009,5(6):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