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刀疗法治疗腰三横突综合征118例
2011-02-11白和平张彦珂
白和平 张彦珂
(郏县中医院骨科,河南 郏县 467100)
腰三横突综合征是临床常见腰腿痛疾病之一,此病多由慢性劳损 所致,临床表现为腰三椎体横突单侧或双侧疼痛不适、时轻时重、劳累后加剧、发作时腰肌紧张、可触及条索状物、甚者伴下肢牵涉痛、常可放射至臀部,股部和大腿外侧、致使弯腰行走活动受限。郏县中医院骨科近年用针刀治疗腰三横突综合征118例,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118例,男性73人,女性45人。年龄20~81岁。单侧32例,双侧86例,伴有腰椎间盘突出症89例,病程最短4d,最长20年。
1.2 诊断标准
有外伤史或劳损史,腰部中段单侧或双侧疼痛,腰背强直不能弯腰和久坐、久站、严重者行走困难,站立时常以双手扶持腰部,但腰部活动过多疼痛加重,严重者生活不能自理轻者晨起腰部不适,酸痛难忍,稍活动疼痛可缓解。于第三腰椎横突尖端有明显的局部压痛,定位固定,有的病例可及第三腰椎横突较长,其尖端处可触及活动的肌肉痉挛结节(于臀中肌的后缘及臀大肌的前缘相互交接处可触及隆起的索条状物并有明显触压痛),在臀大肌的前缘可触及紧张痉挛的臀中肌,局部压痛明显。屈躯试验阳性。且腰椎X线、CT未见明显异常,排除腰椎间盘突出症、急性骶髂关节损伤、梨状肌综合征的可能。
1.3 方法
针刀治疗:患者取俯卧位,腹下垫薄枕,腰三横突压痛点紫药水标点,局部皮肤常规消毒。,用1%利多卡因局部麻醉,摸准腰3棘突顶点,从腰3棘突中点旁开3cm,在此定位。刀口线与脊柱纵轴平行,针刀经皮肤、皮下组织,直达横突骨面,刀体向外移动,当有落空感时,即到腰3横突尖,在此用提插刀法切割横突间的粘连瘢痕2~3刀,深度不超过0.5cm,以松解腰肋韧带在横突尖部的粘连和瘢痕,然后调整刀口线90°,沿腰3横突上下缘用提插刀法切割2~3刀,深度不超过0.5cm,以切开横突间韧带[1]。出刀后以创可贴敷上并压迫针孔片刻即可。如果1次操作效果不理想,一周后可以给予第二次针刀治疗。为防止再度粘连影响疗效,做前推后拉侧板法,有时可闻响声,作弯腰曲背活动。
1.4 疗效评定标准
痊愈:临床症状与体征完全消失,活动自如,能坚持正常工作。显效:临床症状与体征基本消失,但是劳累后腰部稍有酸胀感,不影响工作。无效:针刀治疗3次后症状与体征无改善,不能从事重劳动。
2 结 果
治疗20d后对患者疗效进行评价,痊愈91例,占77.1%;显效26例,占22.0 %;无效1例,占0.9 %。总有效率99.1%。从结果可以看出,针刀疗法治疗腰三横突综合征是一种见效快、疗效确切的治疗方法。
3 讨 论
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是常见的腰背痛疾病之一,以急慢性肌筋膜损伤为主,系常见的软组织疼痛性疾病,多见于瘦高体型的患者,因其腰肌不发达,加之L3横突特殊的解剖位置关系是本病发生的内在因素,慢性劳损则是该病的主要外因。正常腰椎呈生理性前凸,L3又是腰椎生理前凸最突出的地方,L3腰椎在传导重力时,常以 L3为活动中心,成为腰椎前屈、后伸、左右侧弯和左右旋转活动的枢纽;第三腰椎两侧的横突最长,所承受的杠杆力也最大,其两侧横突附着有腰大肌和腰方肌的起点及腹横肌、背阔肌的深部筋膜于腰椎的中心,活动度最大。腰部和腹部肌肉强力收缩时,此处受力最大,易致附着的肌肉撕裂损伤,因损伤后局部产生炎性肿胀、充血、液体渗出等病理变化。激发无菌性炎症,使邻近神经或组织发生纤维变性,引起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炎性反应和瘢痕组织可刺激或压迫穿过周围软组织的神经和血管,特别是臀上皮神经、股外侧皮神经而引起一系列的临床症状。
小针刀疗法是现在疼痛治疗的常用方法之一,它是在中医传统针灸理论和现代医学理论的基础上根据生物力学的观点,用于治疗慢性软组织损伤等原因所引起疼痛性疾病的一种方法,即针与刀相结合形成的一种闭合性微创伤性手术疗法,具有见效快、损伤小、方法简单、经济实用等特点。针刀是由金属材料做成的在形状上似针又似刀的一种针灸用具。是在古代九针等基础上,结合现代医学外科用手术刀而发展形成的,是与软组织松解手术有机结合的产物,已有20多年的历史。针刀疗法的优点是治疗过程操作简单,不受任何环境和条件的限制。治疗时切口小,不用缝合,对人体组织的损伤也小,且不易引起感染,无不良反应,病人也无明显痛苦和恐惧感,术后无需休息,治疗时间短,疗程短,易于患者接受[2]。针刀治疗近几年有进一步发展壮大的趋势,越来越为人们所接受。针刀治疗腰三横突综合征就是作用于腰三横突局部,通过切割分离,使组织瘢痕或粘连得到松解,恢复第三腰椎的自然活动度,同时配合手法复位来恢复腰椎的正常功能。本治疗中总有效率达到99.1%,说明针刀治疗腰三横突综合征是一种切实可行的手段。
[1] 吴绪平,张天民.针刀临床治疗学[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出版社,2007:149.
[2] 朱汉章.针刀医学原理[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