醒脑开窍为主针刺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40例
2011-02-11江玲玲陈冰赵建国
江玲玲 陈冰 赵建国
1天津中医药大学(天津 300193)
2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天津 300193)
醒脑开窍为主针刺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40例
江玲玲1陈冰2赵建国2
1天津中医药大学(天津 300193)
2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天津 300193)
目的 观察针刺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运用醒脑开窍为基础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40例。结果治愈37例,显效1例,有效1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7.50%。结论以醒脑开窍为基础针刺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疗效肯定。
椎动脉型颈椎病 针刺 醒脑开窍
椎动脉型颈椎病(CSA),是颈椎病常见类型之一,是由于各种机械性与动力性因素致使椎动脉遭受刺激或压迫,以致血管狭窄、曲折而造成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为主要症状的综合征[1]。临床常表现为头痛、眩晕、耳鸣、视力障碍、平衡障碍等征象,症状与颈部位置改变有关。据统计,椎动脉型颈椎病发病率占颈椎病的40%~50%。发病率仅次于神经根型,以40~60岁的人群为多见[2]。笔者2009年6月-2010年12月运用醒脑开窍为主针刺治疗40例,效果良好。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本组40例,其中男性18例,女性22例;年龄19~67岁,中位年龄46岁;病程1周至5年,平均12.13个月。诊断符合1993年第2届颈椎病专题座谈会制定的椎动脉型颈椎病的诊断标准[3]。
1.2 治疗方法 选取0.25mm×40mm一次性无菌针灸针,术者双手及针刺部位常规消毒。主穴为风池、内关、人中,配穴为百会、四神聪、上星、头维。风池穴以对侧眼球后方向斜刺,以患者得气为度,并施以飞法,120~160次/min,行针1min;内关以患者手指麻木为度,人中采用轻雀啄手法(泻法),以流泪或眼球湿润为度;四神聪、上星、头维平刺,手法轻柔,平补平泻,得气后留针15min。每日1次,10d为1疗程。治疗期间不采用任何其他治疗手段。
1.3 疗效标准[4]痊愈:症状及体征消失,功能恢复正常。显效:症状明显减轻,病情及疼痛程度改善1个等级以上。有效:主要症状体征明显减轻,工作或劳累后易复发。无效:症状及体征无改善。
2 结 果
本组40例,治愈37例,显效1例,有效1例,无效1例,有效率97.50%。
3 讨 论
椎动脉型颈椎病属于中医学“眩晕”范畴,多为肝肾亏损,精血不足,筋骨失于濡养;或长期伏案劳作,颈脊慢性劳损;复因摄生不慎,风寒湿邪乘虚而入,气血运行不畅所致。现代医学则认为是由于颈椎间盘或颈椎退变引起失稳,刺激椎动脉周围的交感神经丛,引起椎动脉痉挛狭窄所致。醒脑开窍为基础的针刺疗法,临床效果确切,机制为(1)中医经络理论认为,水沟穴为手足阳明经和督脉的交会穴,阳明经多血多气,督脉统摄阳气,治疗重在血脉,气血和则病自愈。内关穴为手厥阴心包经的络穴,又通阴维脉,阴维起于诸阴之交,由内踝而上行于营分,经脉所过主治所及,故可治营血之疾[5]。风池穴为手足少阳与阳维脉交会穴,一穴通多经,阳维脉维系诸阳经脉,刺激风池穴可以平肝息风,又可使气血上注于脑,使眩晕改善[6]。百会、上星、四神聪等穴位局部取穴具有疏通经络,改善局部气血运行。诸穴合用,可有效改善或缓解颈部各肌群的病理状态,调节交感神经功能,缓解血管痉挛,降低血管紧张度和阻塞程度,改善脑部循环,解除肌肉痉挛,促进局部炎症消退而眩晕消失。(2)现代研究认为[7]醒脑开窍针刺法可以直接扩张血管,增加血液的供应,重建神经网络;同时针刺可调整血液流变学及血管活性物质,间接地改善能量的代谢。
该病的发病机制比较复杂,本文通单纯运用针刺治疗反思其发病机制并不是单纯的机械压迫椎动脉引起,与交感神经,局部软组织和血流动力学变化有关。对该病的治疗目前多主张非手术治疗,主要应用扩血管药物,但存在疗效差、易反复、造成损伤和副作用等缺点。而针刺对该病的防治取得了良好的疗效,能有效改善CSA患者的健康水平,较西医治疗有明显优势。
[1]赵定麟.现代颈椎病学[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1:127.
[2]王君鳌,陈文治.传统医学对椎动脉型颈椎病的认识与治疗[J].中医正骨,2004,16(10):49-51.
[3]孙宇,陈琪福.第2届颈推病专题座谈会纪要[J].中华外科杂志,1993,31(8):472-476.
[4]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186-187.
[5]赵 政,王昭杰,李亚敏,等.醒脑开窍针法临床特点探析[J].针灸临床杂志,2007,23(11):51.
[6]邹勇.风池、天柱穴位注射丹参液治疗颈性眩晕40例[J].针灸临床杂志,2007,23(3):34-35.
[7]宗静杰,褚芹,郑健刚.“醒脑开窍”针刺法治疗缺血性中风作用机制研究进展[J].天津中医药大学学报,2010,29(3):164-165.
R681.5+5
B
1004-745X(2011)09-1524-01
2011-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