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腰3横突综合症的临床诊断和治疗体会

2011-02-11伍素科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11年11期
关键词:综合症压痛尖端

伍素科 陈 锐

湖南省郴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南院康复医学中心,湖南 郴州 423000

腰3横突综合症是临床上常见的一个疾病,在临床上常常被误诊为腰椎间盘突出,在治疗上与腰椎间盘突出又有相似之处,虽然国内很多文献资料做了详细说明,但临床上还是有很多医务工作者,对此病琢磨不透。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的工作学习节奏加快,很多人有腰扭伤或腰肌劳损,此病大有越来越多的趋势。现代医学认为由于腰椎生理性前凸,第3腰椎位于5个腰椎的中间部位,是腰前凸的顶点。第3腰椎横突最长,又是活动枢纽,故其所受杠杆作用最大;其上所附着的肌肉、韧带、腹膜等软组织承受的拉力亦大,所以损伤的机会也多[1]。下面将笔者多年来治疗该病摸索出来的一套较为成熟的临床诊断和治疗方法介绍给同道,以供讨论参考。

1 诊断

参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2]拟定:1、症状 病人多为青壮年,常有腰扭伤或劳损史,腰痛或腰臀部疼痛,活动时加剧,部分病人可有沿同侧竖脊肌 (骶棘肌)向大腿放射痛。或伴膝上痛,但少有超过膝关节向小腿放射痛者;少数表现股内侧痛或下腹痛,但无压痛。2、体征 患侧竖脊肌痉挛,L3横突尖端有明显的局限压痛。早期臀肌丰满,内収肌痉挛 (由L2-4闭孔神经支配);重者,晚期可见臀肌痉挛,臀中肌可触及索条状物,有压痛。3、X线摄片可示有第三腰椎横突过长上翘或左右不对称等发育畸形;4、血液及生化检查均无其他异常;5、排除腰部及其周围其他疾患。

2 鉴别诊断

本病于腰椎间盘突出症的鉴别点①本症咳嗽、打喷嚏时疼痛不加重。②压痛点位置不同,本病位于L3横突尖端,后者为病椎椎板间隙。③本病少数重症者可出现直腿抬高试验阳性,但加强试验一定为阴性。

3 治疗方法

3.1 中医治疗:固定与休息:初起可卧床休息,起床活动时可用腰围固定。练功活动:除俯卧"飞燕"练功外,还可站立,两足分开与肩同宽,两手拇指自后叉腰,拇指顶按腰3横突,然后腰部旋转,连续动作5~10分钟,最后腰后伸,双手拇指捻散腰药物治疗:(一)内治法:1.肾虚型:肾阳虚者宜温补肾阳,方以补肾活血汤;肾阴虚者,宜滋补肾阴,方用知柏地黄丸、大补阴丸加减。2.瘀滞型:宜活血化瘀、行气止痛,方用地龙散加杜仲、续断、桑寄生,狗脊之类。3.风寒湿型:宜祛风散寒,蠲痹除湿、温经通络、方用羌活胜湿汤或独活寄生汤加减。(二)外治法:可外擦红花油或外贴伤科膏药、伤湿止痛膏、狗皮膏。(三)针灸取穴:肾腧、腰阳关、门命、阿是穴 (L3横突压痛点,此处宜向下深刺、平刺,以酸胀为度,切不可向上针刺。另可加电针、红外线以增加疗效。

3.2 西医治疗:1、休息、锻炼适当休息,避免腰部用力。坚持康复体操锻炼,每天早晚,具体次数适度适量,动作缓慢,停留3-5秒。锻炼及日常生活中好好保护,防止受潮受凉劳累、急性扭伤、长时间久坐久站、负重等。2、痛点注射2%利多卡因5-10ml加醋酸泼尼松龙25mg/1ml用带长针头的注射器,准确注射于L3横突尖端及其周围,每周一次,3次为1个疗程。在痛点注射的同时,用注射针在L3横突尖端在进行软组织剥离,疗效显著。3、药物:应用抗炎止痛药如芬必得、扶他林等,应用活血化瘀的药如三七活血片等。4、物理治疗:激能电、电脑中频 (心脏、血压正常者)微波、纳米波、电脑多功熏蒸、超短波电疗机、超声波治疗、超激光等。

4 临床体会

腰椎横突是胸腰筋膜前层的附着点,各横突间有横突间肌和横突间韧带相连;又是腰方肌、横突棘肌的起点,腹内斜肌和腹横肌也通过腱膜起于此处;肌肉和筋膜对腰部稳定性和运动性有重要作用。而L1-3脊神经后支穿过横突的肌筋膜行于横突背侧。其中L2脊神经后外侧支正好紧贴L3横突下行。故L3横突综合征的发生与其解剖和生物力学特点有关,L3是腰椎前凸的顶点和腰椎活动的中心,成为腰部活动杠杆的支点,承受压力应最大,而L3横突最长、最宽,尖端肥厚;附着在L3横突的胸腰筋膜前层也最多,成束状。因此,附着于L3横突的软组织,形成了以L3横突为中心,肌肉-筋膜-L2脊神经后外侧支的特殊结构。当腰部用力,特别是用力不平衡时,一侧椎旁肌收缩,由于杠杆作用,必然引起对侧横突上撬,从而产生L3横突尖端组织的急、慢性损伤,出现出血、渗出,产生无菌性炎症;久之,在L3横突尖端周围出现纤维化,形成瘢痕粘连、筋膜增厚和肌腱膜挛缩,可引起神经、血管束卡压,出现下腰痛或腰臀部疼痛。1.中医治疗原理:L3横突综合症辩证为气滞血瘀,故治法为行气止痛、活血化瘀。加强锻炼则依“未病先防、已病防变”。2.西医治疗原理:消炎止痛故局部加以封闭,局部理疗以改善血液循环,功能锻炼以加强体质,减少复发。笔者经多年临床工作、总结,认为中西医有效结合疗法对腰3横突综合症具有很好的效果,见效快,不易复发,值得与同道交流。

[1]张伯勋.现代颈肩腰腿痛诊断与治疗学[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4.536.

[2]国家中医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标准[S].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202-203.

猜你喜欢

综合症压痛尖端
压痛点密集型银质针温针灸治疗肱骨外上髁炎的临床观察
内热针治疗第三腰椎横突综合症近期及远期临床疗效观察
关注夹腿综合症
郭绍俊:思想碰撞造就尖端人才
压痛点推拿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35例疗效观察
闹闹的“吃什么”综合症
镜头看展
基于位移相关法的重复压裂裂缝尖端应力场研究
加速尖端机床国产化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症及其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