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臂多功能外固定架治疗四肢骨折讨论
2011-02-10刘奇潘梁
刘 奇 潘 梁
(辽宁省铁岭市银州区医院,辽宁 铁岭112000)
骨外固定是治疗骨折的一种方法,它是指在骨折的远近心骨段穿放高强度钢针,再用体外稳定系统与裸露的皮外的针端连接起来,达到固定骨折的目的。此固定体系称为骨外固定器或外固定架,此法既非一种内固定也不同于外固定是一种两者之间的半侵入骨外固定。
1 临床资料
本组58例,男性46例,女性12例,年龄20~75岁,平均47.5岁,开放性骨折42例,闭合性16例。其中胫腓骨骨折30例,股骨干骨折12例,肱骨干骨折5例,股骨粗隆间骨折11例,均为新鲜骨折。
2 手术方法
2.1 闭合性骨折的病例
采用闭合复位经皮外固定。麻醉成功后在C臂机下选择进针部位,尖刀切开皮肤皮下直钳分离皮下组织至骨膜,在骨折远近端钻孔,各旋入两枚外固定螺钉,C臂机下透视满意后套上外固定支架,锁紧万向关节及伸缩螺帽,套入延长器,针眼处纱布包扎。
2.2 开放性骨折
治疗方法同上,不同之处需清创开放部位后,外固定架固定。对皮肤面积较大的碾压伤类,则用凡士林油纱或VSD覆盖包扎创面,择期植皮。
2.3 术后康复
术后第2天起无负重关节功能锻炼并定期拍片观察骨折愈合情况。
3 讨 论
骨外固定架是介于内固定和非侵入的外固定之间的一种治疗方法,在四肢骨折中有独特的优越性,但也有潜在的并发症:如针道感染、断针、皮肤压迫坏死、可能损伤血管神经等,故要正确掌握其适应证。我们认为治疗开放性骨折和伴有严重软组织损伤的骨折,应用外固定架为首选,尤其是胫骨骨折。
3.1 为提高外固定架的疗效应注意一下几点。
3.1.1 穿针时内侧的两个穿针点应尽量靠近骨折端,外侧的两个穿针点则尽可能远离骨折端。
3.1.2 固定针穿入争取一次性成功,忌反复穿入和后退,应通过骨横断面的中心而且与骨纵轴相垂直,深度以穿透对侧皮质0.5cm为宜,皮质骨为密纹外固定螺钉,松质骨为粗纹。外固定螺钉。
3.2 针道感染问题处理
钢针与皮肤界面无张力,针道能保持稳定不变者针道感染机会可能会完全避免[1]。针道外固定后皮肤针孔处要定期换药,酒精浴防止感染。出现针孔炎性渗出液或感染以雷佛奴尔纱布换药,并适当给予抗生素,往往感染能够控制不影响继续固定。
3.3 神经与血管损伤
应熟悉解剖避开危险区域避免盲目穿针,危险区内尽可能采用半针。皮肤切口时,手术刀平面与神经血管走行方向平行刺入。术中、术后如发生神经血管损伤时,应采取相应补救措施,并更换穿针位置。
[1]胥少汀,葛宝丰,徐印坎.实用骨科学[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5.